李禹民上臺之後,魯毅在工作上並不是很順利,雖然他儘量的與新的國家元首配合,並且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而魯毅力已經不僅僅在一界政府內擔任了重要的職務,而現在當李禹民上臺之後,明顯重用外交部的官員,而他們這些在前政府中做出過大貢獻的老一輩領導人的地位明顯的下降了。雖然作爲一個小小的處長,魯毅不應該多評論與干涉政府的行爲,但是當一批批以前的朋友被迫離開政府之後,在將軍看來,他在政府中的工作也就基本上到頭了。
最先離任的是總參謀長,雖然杜威在中俄戰爭中有着上佳的表現,他即使在前期犯了一點小錯誤,但是在戰爭後期,他的貢獻是相當巨大的。但是,在李禹民上臺之後,他立即以杜威年紀過大爲藉口,換上了一個新的總參謀長。而這也是李禹民要親自掌握軍權的開始。
杜威在離任的時候只有61歲,相對來講,他的年紀不算大,比起軍隊中很多老將領來講,他還算是年輕的,特別是與魯毅比起來,杜威是夠年輕的了。因此,李禹民撤換杜威的原因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了。
總參謀長這個職位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在完成了軍政改革之後,總參謀部的職能範圍已經大大縮小,其管理的軍隊裝備,訓練的方面的工作都移交到了國防部去。而在和平時期,總參謀部的工作出了針對一切有可能出現的危險而制訂戰爭計劃,另外還主管軍隊的實戰演習等高級訓練項目。而且在管理演習方面,總參謀部也沒有獲得全部的權力,每次演習都需要由國防部長親自批准,因此,總參謀部最多也就扮演個指揮者的角色,而策劃與管理的權利都交到了國防部的手中。
雖然看起來,總參謀部在和平時期幾乎就沒有什麼事好幹,更說不上什麼權力,特別是在軍隊的晉升,嘉獎等人事權掌握在了國防部的手中之後,總參謀部在軍隊內部的地位也大大降低了。但是,這僅僅是在和平時期,而在戰爭時期,總參謀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直接向國家元首負責,此時,國防部與總參謀部的地位就調轉了過來,在一切以戰爭需要爲第一要求的前提下,國防部等別的政府部門都需要配合總參謀部的行動。所以,總參謀部在和平時期只是個縮了水的部門,而在戰爭時期,當其權力膨脹起來之後,就顯得非常的巨大了!
這一點,在對俄戰爭中表現得非常的明顯。在戰爭初期,因爲要配合軍事行動,所以政府的其他職能部門幾乎都受到了總參謀部的影響。這還僅僅是一場局部戰爭,如果是一場全面戰爭的話,總參謀部就將是國家最高軍事權力機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爲該機構中策劃戰爭行動的關鍵部分。因此,只要在戰爭時期,總參謀部的權力就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過了中央政府。而李禹民一上來就換了總參謀長,那麼他的目的無疑將是下面兩種。
一是控制國家的武裝力量。雖然總參謀部對軍隊不直接進行控制,國家元首是通過國防部來管理軍隊的,但是在戰爭時期,國防部僅僅負責徵召新兵,訓練新兵,提供後勤保障,管理軍事生產等輔助性事務,而真正的軍事指揮權則在總參謀部的手中。因此,李禹民要想完全控制軍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國防部與總參謀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樣不管是在戰時,還是在和平時期,都能夠保證他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而杜威是李佩霖時代的總參謀長,代表的是老一界政府,而不是新的政府,所以,杜威下臺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二是李禹民極有可能已經接受了魯毅提出的意見,認識到在戰爭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國家急需進行軍事動員。而將總參謀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至少比交給別人要好。而且,通過掌握總參謀部的權力,也能夠對未來爆發的戰爭做出及時的反應。因此,李禹民換上的新任總參謀長,前空軍司令錢亮上將是一位非常能幹的將軍,至少,在未來戰爭中,他比杜威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要好一點吧!
魯毅並不是很在乎誰來當總參謀長,這對他的影響並不是很大,而且他對錢亮也很熟悉,知道這個上將的能力是不錯的。但是,在魯毅想到很有可能是自己的意見讓杜威丟掉了總參謀長的職位,他就有點不舒服了。當然,他不認爲自己向李禹民提出的建議是錯誤的,只是李禹民這種處理的辦法是不是太極端了一點呢,拿外交上的那套手段來處理國內問題,這是不是有點不符合實際情況呢?
總參謀長被換掉之後,陸海空天四個軍種的司令也在李禹民上臺一年之後換了人。這四個軍種司令在當任期間的表現都是不錯的,至少在魯毅看來,他們都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即使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但是也沒有什麼大錯誤,都堅決的執行了中央政府的軍事改革方案,把軍隊管理得很好。當然,撤換他也是可爲可不爲的事情,而從這點上就可以看出來,李禹裡上臺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得對軍隊的完全控制權,也許,這是每一個國家元首上臺之後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吧。當年,李佩霖上臺之後的作爲也沒有什麼差別。
李禹民換上的四個軍種司令都有二個共同的特點,一是與李禹民的關係很好,屬於新政府一派的人,二是都很年輕,代表着新一代的軍人。在不排除李禹民要單獨掌握軍權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有魄力的領導人,至少,他已經認識到了局勢的緊張性,而中國的軍事改革就必須要深化下去,只有通過建立起一支超越時代的軍隊,只有讓中國軍隊具備了比其他國家的武裝力量更先進的力量,這樣才能夠在未來戰爭中掌握主動權,取得百戰百勝的戰績!
接下來在軍隊中的人事變動就逐漸向下一層發展而去,當然,這時候李禹民已經很少干預軍隊內部的人事變動的事情了,一般都是由新上任的國防部長,以及四個軍種司令來做的。而李禹民也明顯的接受了魯毅的意見,開始將重點放到了國家武裝力量的建設與改革上來。
李禹民首先做的就是對中國的預備役部隊以及龐大的民兵部隊進行改革,並且取消了這兩個獨立的預備役軍事力量,將其統一編爲了新的預備役部隊,並且在這支人數超過了300萬的預備役部隊中實行了準軍事化管理,並且大力培養人才,增強這支軍事力量的基礎。
爲了提高預備役部隊的戰鬥力,其士兵與軍官的年培訓時間分別增加了2倍與3倍,並且還準備在未來將訓練時間再翻一倍,達到正規部隊年訓練量的60%。同時,加強了預備于軍隊中的文職軍官,技術軍官,以及普通士官的比例。特別是士官數量大爲增加,在軍隊中的比例從以前的15%增加到了40%,並且準備在10年之內,將這個比例再增加到75%。而完成了這個工作之後,中國預備役部隊中的士官與軍官所佔的比例就超過了85%,這完全是一支正規部隊了,只要將其武裝起來,並且進行短暫的適應性訓練之後,就能夠立即補充到正規軍隊中去,成爲真正的軍事力量!
接下來接受改編的就是中國的第三支武裝力量,即武裝警察部隊。中國的武裝警察部隊最初就是從軍隊中獨立出來的,實行的是雙重領導機制,即其接受總參謀部與中央政府的直接領導,另外各地方武裝警察部隊又接受地方政府的領導。說白了,這就是一支專門負責國內安全的部隊,其任務就是輔助警察管理國內安全工作。
李禹民在武裝警察部隊中的第一步改革就是擴大武裝警察部隊中的特種作戰力量。武警成立特種大隊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當時主要是爲了應付國內的恐怖威脅。當然,這支特種部隊與正規軍隊的特種部隊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因爲其主要是執行國內安全任務,所以在裝備,訓練以及針對的目標上都與正規特種部隊有着巨大的區別,但是這並不影響其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而這次,李禹民不但一方面開始加強正規特種部隊的建設,也把目光落到了這支負責國內安全的特種部隊的身上。第一步動作就是在以往的武警特種大隊的基礎上進行擴編,並且直接從正規特種部隊調了一批教官過來,以加強武警特種大隊的作戰能力。
當然,李禹民在武裝警察部隊身上花的力氣直接說明他已經開始高度重視國內安全工作了。特別是在北部新成立的12個省中,因爲有着大量的原俄羅斯居民,加上戰亂以及民族矛盾帶來的影響,其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而歐美的那場“恐怖戰爭”已經從一個側面反應了未來戰爭的一種模式,即針對敵國內部的破壞與顛覆行動,如果不加強國內安全防禦力量的話,那麼中國肯定會在未來的鬥爭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武裝警察部隊是執行國內安全保衛任務的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加強這支部隊的作戰力,自然能夠爲國家安全提供最大的保障了!
李禹民在武裝力量改革上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加強天軍的地位。雖然早在二十年前,天軍就已經成爲了中國第四個獨立軍種(第二炮兵部隊已經被合併到了陸軍中去),但是天軍的地位一直不是很高,只是四大軍種中的小弟弟而已。這點,從四大軍種在2070年到2090年之間的經費分配上就可以看出來。在扣出了戰爭支出之後,這20年間,陸軍分到的經費爲23%,海軍爲32%,空軍爲30%,而天軍僅僅只分到了15%。而且,這其中後十年的比例還有所上升,因此可以看出來,天軍一直就沒有受到多大的重視。當然,如果將政府的秘密研究經費撥款也算進去的話,天軍與另外三個軍種之間的差距將縮小一點,但是仍然比另外三大軍種都要低。
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國對天軍的發展都還沒有把握住一個主要的方向,而且,天軍的發展經費實在是太高了,甚至比昂貴的海軍都要高許多,因此,很多人認爲發展天軍上得不償失的事情。比如,一架空天攔截戰鬥機的價格可以購買10架空軍的高性能戰鬥機了,而這麼一架空天戰鬥機在戰爭中所能夠發揮的作用,根本就比不上十架高性能戰鬥機的作用。當然,中國現在正在研製的空天全球轟炸機的成本就更加的高昂的,這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疑問,發展這麼一支雖然具備了全球打擊能力,但是這也能夠由空軍與海軍常規力量辦到的部隊是不是合適的呢?
李禹民排除了政府中的所有反對聲音,在2090年,即他上臺的第二年,就將天軍的經費提高了一大截,並且宣佈,將要發展一支不但具備有攔截能力,同時也具備有全球打擊能力的空天部隊。這立即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幾乎就是新一輪軍備競賽的開始信號!
天軍得到發展並不是壞事,因爲未來戰爭已經決定了誰站得更高,那麼誰就將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而天軍以其不可替代的作戰能力,必然在戰爭中起到別的軍種所無法達到的效果!當然,魯毅也很清楚,李禹民這種急於發展天軍的做法,在很大的程度是政治需要而採用了軍事手段而已。
天軍是一個高成本軍種,這已經決定了其作用的侷限性,不要說中國,就算把現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十個國家的國力整合起來,也難以發展出一支規模龐大的天軍。戰略處負責軍備預算的一名情報官員就曾經預測過,如果要用天軍來取代空軍,而且還不動搖陸海軍的基礎的話,那麼中國就至少需要將現在的國防預算翻十倍,這還僅僅讓天軍達到了現在空軍的作戰水平!當然,這個巨大的壓力是誰也承受不起的,而李禹民現在打出了發展天軍的這張牌,與當年美國打出“星球大戰”的幌子,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又是何其的相似呢!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李禹民在天軍是和做的手腳,其實僅僅是一張政治牌而已,通過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來拖跨歐美!而從這點上也同樣可以看出來,李禹民是一個更有外交官思想的領導人,他不會首先想到通過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寄託在了經濟與外交上,只要給對手施加足夠大的壓力,那麼不戰而屈人之兵,就將是最佳的選擇了。
誰都能夠想到,李禹民拋出的這場新的“星球大戰”必然將引發一場規模龐大的軍備競賽,而且以他對國際局勢的瞭解,他在發動這場軍備競賽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勝利的希望,當然,魯毅也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歐美在相互的“恐怖戰爭”中損失慘重,國家經濟遭到了巨大的破壞,雖然說不上毀滅性的災難,但是其國家實力也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消耗了一大半。雖然中國也與俄羅斯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戰爭消耗也非常巨大,但是中俄之間的戰爭只是局部戰爭而已,而且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且在戰後,通過與俄羅斯的停戰條約,中國不但挽回了戰爭損失,而且還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最明顯的一點是,在進入21世紀90年代之後,歐美都因爲資本找不到新的出路,很快就陷入了經濟危機之中,而中國則借則對蒙古地區,以及新併入的北方12省的大規模開發行動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中國經濟超越歐美已經是必然,而且是很快的事情了。因此,李禹民在這個時候拋起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就是要拖垮歐美,至少要讓其中一個陷入持續的國內動亂之中,瓦解了一個對手之後,要消滅另外一個對手就要容易得多了!
從這一點上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李禹民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國家領導人,而且更爲重視通過非戰爭的手段來打擊對手,而且,使用的是對方無法迴避的辦法。
如果歐美不跟進的話,那麼等到中國的空天部隊具備了絕對的優勢之後,歐美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將顯得不堪一擊,其本土的所有重要的戰略目標都將處於中國空天部隊的打擊範圍之內,且其國家戰略防禦系統本身的安全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戰。而在這種情況下,歐美根本就無法應對中國的大規模戰爭行動,也許就在第一輪打擊中,歐美就將被中國突如其來的空天部隊給消滅掉。但是,以此時歐美的力量,要與中國在這個高端領域展開競爭的話,他們是力不從心的,而這也就是李禹民所看到的一點,通過巨大的軍費支出,來徹底拖垮歐美!
在中國開始加強天軍建設之後,關於中國天軍的報道就鋪天蓋地的出現在了世界各國的新聞媒體上。中國這次一反常態,將很多軍事機密都做了暴光處理,就是故意要讓歐美知道,他們在這個新領域內已經大大落後了,如果再不緊起直追的話,他們就將被中國徹底的拋下來,永遠也別想追上中國前進的步伐。而且,這次中國明顯是玩真格的,所有通過新聞媒體報道出來的都是事實,而不像美國上次搞的把戲一樣,自己都在玩虛的,還能夠讓對方上當,這隻能說明前蘇聯確實是太缺乏有腦袋的領導人了。
而這場軍備競賽也就是成爲了21世紀最後一個十年中最大的看頭,也成爲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除了三個超級大國之外,先後有十多個國家都投入到了這場波及面極廣的軍備競賽中來,最後以三個超級大國爲首的國家集團之間的鬥爭成爲主要的鬥爭方式,因此,全世界前100強的國家中,有88個國家參與到了這場具備競賽中來,而全世界人口中的75%參與了進來,這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到了人類生產總值的90%,而頂峰時期的軍費開支佔到了政府預算的40%,國民生產總值的25%。一場比實際戰爭還要殘酷的軍備競賽考驗了所有國家的生存能力,就如同自然界的優勝劣汰一樣,所有生命力弱小的國家都先後消失,或者頂不住強大的壓力而宣佈中立了。
當然,這都是以後很久的事情了,只是在當初李禹民發動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備競賽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而且,從科技發展,以及對人類文明的帶動性上來講,這場軍備競賽也起到了一些意想不到效果。
比如,就是在這場軍備競賽達到最高潮的時候,中美歐三國都先後在月球上建立了自己的移民城市,這是在以前的月球科研基地的基礎上擴建的人類移民城市。而到21世紀末的時候,三國在月球上的移民總數已經超過了50萬,爲了保護這些首先走出地球這個狹小範圍的人類羣體,三個超級大國最終簽定了《外太空非戰爭法》,明確規定了在地球空間之外的範圍之內不允許部署武裝力量。接着,三個超級大國又將移民的目標轉向了火星,特別是在火星兩極發現了大量的水之後,移民的腳步是越來越快了。而最後對金星的改造工作也在22世紀初開始了。
就是隨着這場軍備競賽,人類的腳步最終邁向了太空。而在事後看來,如果沒有這場軍備競賽的話,人類的腳步雖然最終也將伸到地球之外的地方去,但是在時間上肯定要大大的延遲了,因爲地球資源還沒有枯竭,在沒有生存的壓力下,人類不會急於到外太空去尋找新的家園的。
當然,因爲軍事上的需要,各種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大大的超過了和平時期,特別是在材料,能源與動力三個科學系統方面的發展速度更是驚人。
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對於李禹民所提出的這種通過軍備競賽來比拼國家綜合實力的國家對抗方法,魯毅還是存在着一點擔心,及中國能不能頂住強大的軍費壓力,能不能在這場競賽中笑到最後!
這並不是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考驗,因爲在任何一方沒有佔到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再加上三方制橫所形成的穩定競爭體系,也最終決定了這場冷戰在沒有一個國家倒下之前,不大可能發展成爲一場熱戰。那麼,這場軍備競賽對國家軍事力量的壓力並不是很大,但是對國家其他的方面,比如經濟,科技,外交等所產生的壓力將大得多,特別是在經濟與科技兩個方面受到的考驗將非常的嚴峻!
中國的總體經濟實力雖然已經遠超過了美國與歐洲,但是比起歐美,中國有着自己的特有困難,即巨大的人口基數讓中國經濟承受了更加巨大的壓力。
wωω ★Tтkan ★CΟ
在2080年,中國人口總數雖然降低到了12億左右,人口壓力已經大大減輕,但是這仍然遠高於美國的3.5億以及歐洲的5.5億。而從國家資源上來看,中國的人均資源也比歐美要少很多,即使算上整個勢力範圍之內的資源,中國的人均資源所有量都比歐美要小很多。所以,中國的經濟有着很多特色,比如高度重視資源的合理利用,限制人均資源消耗,並且發展有利於生態平衡的經濟體系。而這決定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將要面臨更多的麻煩,同時國家經濟中的非主要成分比例比歐美都要高很多!
當然,經濟上的壓力還是次要的,因爲中國有着持續發展經濟的潛力,特別是在利用蒙古第一以及北方12省所產生的巨大經濟帶動力,至少能夠讓中國保持20年的高速發展。但是,在中國的同盟國體系卻沒有歐美優秀,很多盟國需要的是中國的幫助,而能夠爲中國提供幫助的國家卻非常的有限。這就是中國面臨的外交麻煩,而像澳大利亞,加拿大那樣的盟國,中國則幾乎沒有!
另外一個麻煩就是中國在某些科技方面相對於歐美的落後。雖然在一些重要的科學領域內,中國的領先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在以往中國本身就有所欠缺的領域,比如材料,計算機等方面,中國與歐美的差距卻並不小。而這場軍備競賽的一個核心就是科技競賽,因此,中國在這些弱勢領域內的差距能不能追上歐美,就成爲了一個關鍵問題。
當然,從總體上來講,魯毅對自己的祖國是有信心的,而且在理解了李禹民發動這場軍備競賽的目的之後,他也很支持新元首的決定。與其打一場破壞巨大,消耗巨大,損失更巨大的戰爭,這種更“文明”的和平較量也更能夠保護人類的財產,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當然,這也更能夠讓中國避免一場災難!
但是,對於李禹民在政府中的一系列人事變動,以及對權力的控制,卻讓魯毅有點看不下去了。雖然前任元首李佩霖在上臺之後也曾經在政府內部進行了這類行動,但是他並沒有碰觸到政府的根本,而且大量前政府的優秀人才都被留了下來。但是,李禹民卻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只要是關鍵的位置,他就要安置自己的人,而將前任政府的官員排除在外。魯毅反感的就是李禹民的這種行爲,雖然他現在的地位還沒有受到威脅,因爲在李禹民的人才體系中,還沒有一個人能夠取代魯毅在戰略處的作用,更沒有人能夠管理好戰略處的工作,而且以魯毅的威望,李禹民也不可能如同處理別的部門負責人一樣將他架空或者安置到別處去吧!
雖然自己的位置還沒有受到威脅,但是以魯毅的性格,他是不會在戰略處長久呆下去的,而且通過他多年的建設,戰略處要不要他都已經不會有多大的影響了。另外,在李禹民的政府改制中,戰略處的地位到底會擺在哪,他也沒有個準。因此,在李禹民上臺的第三年,魯毅終於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準備退休了!
對於一個爲國家服務了72年,年齡已經超過了91歲的老人來說,魯毅早就應該退役了,但是他在做過了器官移植手術之後,其身體狀況與60歲左右的時候差不多,而且按照計劃,兩年之後他還要再換一次器官,因此以他的身體狀況,再爲國家服務20年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魯毅心裡覺得疲憊了。他需要休息。
在去元首府的頭一點晚上,魯毅根本就睡不着,翻來覆去的,他想着幾十年來自己爲國家做的事情,而天還沒亮,他就悄悄的起來了,他也應該爲自己做一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