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北線局勢

就在中部的德國忙活着準備來一記右勾拳的時候,在北線加里波第港和威尼斯地區登陸的奧匈陸軍也忙得不可開交。和財大氣粗的德國人不同,當奧地利人需要獨自一人承擔一個方面的作戰任務的時候,其捉襟見肘的國力和內部臃腫低效的辦事效率就顯出了劣勢。跟在德國人後頭打秋風和自己挑大樑可不是一個層面的事情,尤其是當領導者好大喜功,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時候,這方面的問題就更加嚴重了,在海軍被重創,以及在進攻利比亞和意屬東非的情況下,又悍然發動了對意大利東北部的地面作戰,即使已經做了一番準備,但是各種始料未及的事情還是讓奧匈帝國感到相當棘手。

別的不說,單純是物資運輸和消耗就讓本來打算跟在德國人後面撈便宜的奧地利人措手不及,按照威廉二世開始給奧皇所說的,協約國三國身陷金融危機無力顧及意大利,華夏雖有心但是鞭長莫及。內有黑衫黨左側應,外有德國人打主力,奧匈帝國只用摘桃子就可以了。但是實際上意大利首先發難,先打了同盟國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在協約國和華夏的支援下讓同盟國打的有些糾結,雖然大勢不改,但是所付出的代價卻遠超以往的估計。而更爲悲催的是,當準備並不充分的奧匈帝國需要獨當一面的時候,他們碰上的是華夏、英國和意大利的聯手抵抗。

不過雖然代價昂貴。但是在施拉格上將的指揮下,奧匈帝國陸軍兵分兩路,一路從正被方向南下。而另一路則是踏海而來,在空軍和艦隊的掩護下,南下軍團已經圍住了布爾扎諾,主力則放棄攻城想南部繼續攻擊,目前兵鋒已經抵達了特倫託。而南線從海上而來的奧匈帝國登陸部隊已經抵達了維琴察,兩支部隊只要能完成匯合,那麼整個意大利東北部就被孤立出來。隨後再配合從菲拉赫方向出擊的奧匈軍隊就可以將這裡徹底納入到奧匈帝國的版圖中。

無論從地圖上看,還是從前線獲得的戰報上看。自己的計劃被很好的執行了,在經過的過程中雖然碰上一些硬茬,但是最終還是在預定的時間裡攻下了目標。作爲一名參加過1戰的宿將,施拉格很清楚奧匈帝國陸軍的戰鬥力。在歐洲列強中除了打打意大利之外,連俄國人都打不過。所以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他避開了諸如威尼斯、波爾扎諾這些防禦堅固的城市。一方面是攻堅消耗巨大,損失慘重,而另外一方面是因爲施拉格需要的是速度,自己直接指揮的山地部隊和從海上登陸的部隊長於機動卻不利於攻堅,攻城戰交給後面的大部隊就可以了,自己只負責分割合圍。目前來看,自己的計劃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了。

但是正因爲計劃太過順利,反而讓施拉格感到一絲不妥。除了一些關鍵要點之外,對方的抵抗並不激烈。雖然施拉格戰略了一些地方,但是並沒有殲滅對方太多的部隊。尤其是英國陸軍。除了在意大利東北部的之外,剩餘其它的英軍似乎蒸發一般。從登陸戰開打到現在,奧匈帝國在加里波第港已經有了4個師加一個旅。而北部自己帶的3個山地師和一個步兵旅也進入了意大利,後面還會有更多的部隊涌入。部隊已經展開了,怎麼對方還不採取行動呢?對方在等什麼呢?施拉格有些想不清楚。隨着時間的推移,等到越來越多的奧匈軍隊進入了意大利。那麼對於英國人來說時間是他們的敵人,他們應該儘早發動反擊啊。

雖然有些疑惑。但是施拉格並不十分擔心,因爲根據航空偵查和情報顯示,北部並沒有發現大量的英軍存在。南部倒是發現了一些跡象,但是奧匈帝國也從德國盟友那裡要來了一支獨立重裝甲營,這支部隊原本用來彌補奧匈帝國攻堅不足的問題,即使碰上英國人,施拉格也不認爲英國人那些步兵坦克可以擋住德國的新銳重型坦克。

“根據威尼斯方面的情報,奧匈艦隊今天炮擊的力度似乎差了一些。”一名軍官走到蒙哥馬利面前,將文件送到他手中。“還有攻擊維琴察的空軍,力度也降低了不少,原以爲奧地利人這幾年應該有些長進的,結果看了不過如此。”

“再過幾天,他們海空軍就應該接近極限了吧?前不久剛剛和意大利海軍打了一仗,蒙受了一定的損失,還要負責整個兩個登陸場的火力支援,還真難爲奧匈帝國了。以三流的海軍規模支持了這麼久,這些戰艦是時候回去了。”蒙哥馬利摸摸下巴,有了一絲如釋重負的感覺。自從登陸戰打響以來整整一週多的時間,英國人並沒有採取大的行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忌憚對方的海空軍。不過到現在,似乎問題已經解決了,奧匈艦隊和空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這次海軍戰艦回去可不是加點炮彈稍微保養一下就可以出來了,按照前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推算,奧匈艦隊的主炮和副炮的火炮壽命應該已經接近極限了,一般而言,主炮的壽命在180發全裝藥左右。而副炮的壽命(6寸級別火炮。)在500發左右。雖然打高爆彈會比較節省,但是關鍵是,這些火炮也不是開戰前剛剛換的新火炮,所以這回回去,奧匈艦隊想要再出來怕是沒那麼容易。

至於空軍方面嗎?英國人發現奧匈帝國的空軍表現比之前還不濟!開始還以爲奧匈帝國在保存實力,但是隨後,英國人發現奧匈帝國空軍是真的不行了。而造成戰場頹勢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要概括來說的話,基本上可以用內外交困來形容。外因是因爲奧匈空軍經過長時間的空戰也消耗頗重,雖然開始的時候費迪南抱着摘桃子的心理參與這場戰爭,但是空軍方面還是十分盡力的。經過長達2個月的空中較量之後,奧匈帝國因爲各種原因徹底損失的飛機總數已經有800多架!損失機組600多個。受傷的飛機也達到了400多架。而這段時間裡補充的飛機數量不過500架左右。這讓國力本身就比較有限的奧匈帝國大呼傷不起。飛機損失先放到一邊,600多個機組的損失可謂是真的傷筋動骨了!飛機花點時間就造出來了,飛行員怎麼辦!

如果僅僅是外因的話,還不至於讓奧匈空軍如此虛弱,真正釜底抽薪的是德國人對奧匈帝國的飛機發動機供應出現了問題!飛機發動機自從面世後就一直是工業技術的最高代表,試問歷史上2戰中能造好發動機的國家能有幾架?也不過英美德三家而已,蘇聯發動機是湊合,日本、意大利的發動機就比較悲催了,和前者根本沒法比。(法國是沒發力就被滅了,但是論技術的應該也超不過德國。)雖然這個位面奧匈帝國活了下來,但是工業本身只能用一般來形容的奧匈帝國在高性能發動機方面的短板卻是沒法彌補的,所以先進發動機只能進口德國。

正常情況下發動機供應卻是沒問題,但是奈何德國人也在打仗。發動機消耗了也十分巨大。尤其是那不勒斯戰役和剛剛結束的班加西外海海戰,德國空軍損失都不小,急需補充大量的飛機,不少損毀的發動機也需要更換。而德國並沒有轉入戰爭動員之中,所以情急之下想要擴大發動機產能也是很困難的。到現在,各種配件和發動機吃緊讓德國人自顧不暇,哪還有多餘的產能給盟友?結果在最近的一週中,奧匈帝國獲得的發動機不過才200臺左右,一週的空戰中平均損失的飛機就有100多架,再加上更換受損的發動機和正常消耗,這點發動機根本就不夠用。出勤率大減也是很正常的。

除了發動機之外,燃油和潤滑油的供應問題也日漸突出,紅海航線還是受到了意大利東非航空隊的影響,羅馬尼亞和外高加索的油田被優先供應給德國人,奧匈帝國除了奧地利有點小油田之外,所需燃油只能進口。戰爭打到了現在這種程度,奧匈帝國已經進入了吃庫存燃油的情況了。出勤率自然進一步下降。而正因爲空軍的嚴重瘸腿,加重了海軍的火力支援負擔。在戰爭進行到這一步後,奧匈帝國的海空力量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程度。而英國人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周宣少將的部隊到了什麼位置?他們對付這些山地步兵應該沒什麼問題吧?”蒙哥馬利問道。華夏還是很講信用的,最終決定介入地面作戰,一個師級編制的戰鬥羣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來到了法國,然後再進入意大利在熱那亞港登陸之後順着鐵路線到達前線,按照雙方的約定,華夏部隊將作爲北線進攻的矛頭,從巴戈利諾出發攻擊位於特倫託的奧匈帝國北線部隊。而英國陸軍將負責南線的攻擊。而英國人將從博洛尼亞、伊莫拉一線向北攻擊在加里波第港登陸的奧匈部隊。

感謝書友ranky、飛跑的小豬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

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213章 雄才大略羅斯福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926章 反攻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467章 崩潰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1155章 交鋒1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44章 大生意(一)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840章 傻眼了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352章 總攻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723章 防禦戰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482章 突擊團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391章 極限暴兵的俄國人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122章 結束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444章 落幕第1156章 交鋒2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444章 落幕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35章 抉擇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283章 投降吧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633章 纏鬥
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213章 雄才大略羅斯福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926章 反攻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467章 崩潰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1155章 交鋒1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44章 大生意(一)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840章 傻眼了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352章 總攻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723章 防禦戰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482章 突擊團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391章 極限暴兵的俄國人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122章 結束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444章 落幕第1156章 交鋒2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444章 落幕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35章 抉擇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283章 投降吧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633章 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