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

“尊敬的第谷海軍上將,我不得不遺憾的告訴閣下,介於公海艦隊在最近的一場海上大戰中的失利,公海艦隊短時間內失去了牽制英國大艦隊的能力,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英國艦隊極有可能抽出2支甚至是3支戰列艦分隊前往地中海幫助他們的盟友,而這其中既有可能包括強大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爲此我希望閣下在指揮艦隊的時候,密切關注周邊的形勢。避免陷入英國人的全套。”

“不過,在此,我向閣下保證,公海艦隊會盡最大努力來恢復自己的戰鬥力,並且重新擔任起牽制英國海軍的重任。4艘強大的俾斯麥級戰列艦即將服役,我們很快就會有能夠和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旗鼓相當的戰艦了!”最後斟酌再三,舍爾在給第谷的信中還是加上了這樣一句話,雖然說他都不確定德國海軍什麼時候可以重新恢復到全盛時期。

德國海軍是真的承受不起兩艘超無畏的損失嗎?顯然不是這樣,德國人雖然不如英國人那麼土豪,但是損失區區兩艘主力艦還遠不止於打折公海艦隊的脊樑。關鍵是時間和物資!德國公海艦隊不缺乏戰艦,缺乏的是恢復戰鬥力的時間和物資!4艘凱撒級戰列艦剛剛修好就被托馬斯重新送回來船廠。

德國公海艦隊需要對6艘無畏艦進行改造,把他們從無畏升級到超無畏。需要大量的資源和勞動力。4艘俾斯麥級戰列艦雖然已經收尾,但是依然還需要繼續投入!再加上4艘凱撒級的維護,德國海軍第一次發現他們準備的物資和勞動力突然不夠用了!接二連三的戰鬥消耗和大規模的改造計劃讓本來就緊張的德國船舶工業達到了極限。不要忘了,還有兩艘新開工的俾斯麥級戰列艦正在施工中!這要是需要數萬噸鋼材和大量人力的項目。

在得知希佩爾戰敗後,舍爾幾乎一天三個電話的催問後勤部門這些寶貴的戰艦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重新投入戰鬥,但是等待他的回覆永遠只有一條,沒有4個月的時間,不可能使4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全部戰傷戰艦和無畏艦改進完成。也就是說德國艦隊在4個月的時間內不可能回覆全盛。

在海軍會議中。有的軍官提出,德國海軍完全可以在4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完工後就投入到新的戰鬥中。畢竟在英國人分兵後,他們的海軍力量不會超出德國人太多。乍一看確實如此,即使5艘r級戰列艦都服役了。英國人也不過28艘主力艦,再派出2個戰列艦分隊前往地中海後,剩下的不過20艘。即使6艘無畏沒有改完,德國人也有20艘主力艦,其中4艘還是15寸炮戰列艦。就算硬拼都沒關係。

但是,有一點別忘了,在北海對抗英國人的時候,德國海軍還要時刻看好自己的後院!埃森艦隊是不是的出現在德國人家門口實在是不能忍啊!爲了防止這支艦隊在自己家門口搗亂,德國海軍至少要抽出4艘主力艦,這樣僅僅是均勢。而且隨着俄國剩餘戰艦的完工,沒有兩個超無畏支隊根本就鎮不住場子。當然,在這裡,德國人高估了俄國人的效率,但是這其中潛藏的風險讓德國人不敢將主力全部調集到北海!去掉兩支超無畏艦隊後。德國海軍還剩下什麼?

俄國人不需要和德國人硬拼,只要在潛艇和驅逐艦的保護下時不時的到德國人那晃悠一圈就可以了,天上有飛艇、海面上有驅逐艦、水底下有潛艇,後面還有雷場!天氣不好可以不去。心情鬱悶了也可以不去,但是就這樣,舍爾敢把主力都集中在北海嗎?誠然,雷場可以保護港口。但是也需要艦隊的配合。而且現在不一樣了,德國陸軍正在沿着波羅的海沿岸前進,海上補給肯定比陸上補給更加方便,德國陸軍的運輸船你總不能不管吧?當然,你要是指望德國陸軍打到里加來解決俄國海軍的威脅,那也是不可能的。單純憑藉俄國海軍的那些14寸重炮,就足夠把德國陸軍打的找不着北!再猛的陸軍也不能和海軍炮剛正面吧!

結果經過一番推演後發現,即使德國海軍恢復了全盛,只要無法擺脫兩線作戰的尷尬局面,那麼公海艦隊想有什麼作爲那是不可能的。艦隊分成兩隊的結果就是北海方向被英國碾壓。波羅的海方向僅僅自保。當然,主動出擊也是可以的,但是埃森壓根就沒還有和你硬拼的意思,你出來我就回去,怎麼着?就德國一個分艦隊還想試試俄國水雷陣加岸炮加戰列艦的三重防禦?

就在德國人正在爲悲催的情況而鬱悶的時候,同盟國地中海艦隊在塔蘭託也在研究下一步的對策,意大利海軍艦隊司令第谷上將,德國公海艦隊印度洋分艦隊的斯佩中將,以及奧匈帝國海軍司令霍爾迪中將,此外,還有一名讓協約國絕對想不到的人也參與了這次會議,他就是華夏海軍東南亞艦隊司令林永升上將。他是和龍翔號戰列艦一起來到地中海的,名義上是參觀學習,而實際上,他和他手下的華夏海軍官兵將參與到這場戰鬥中,原因很簡單,徐傑認爲協約國的海上優勢還是有些大了,如果同盟國不能再賺一點的話,一旦美國加入,那麼同盟國就徹底沒得玩了!

首先,在座的各位盤點了一下手中的家當,意大利人再一次充當了地中海的土豪的角色,4艘卡拉喬諾級超無畏和3艘加富爾級無畏艦,外加剛剛買到的凱撒大帝號(龍翔號)戰列艦。意大利人有8艘主力艦,然後是德國人,斯佩伯爵帶着4艘華夏的外賣型超無畏,最後是悲催的奧地利人,雖然他們加班加點的完成了第三艘超無畏,但是總數量依然只有3艘,位居最後,從艦隊構成上來看,同盟國海軍居然有15艘主力艦!其中12艘是超無畏!這個規模也相當恐怖了!

然後呢,在坐的四位大佬開始評估對方的實力,法國人還剩下3艘超無畏和1艘無畏。(在此期間法國人完工了佈列斯塔尼級的4號艦。)貝蒂指揮着原大英帝國印度洋分艦隊,4艘海外領級超無畏艦。這就8艘戰艦了。再看了費舍爾的電報後,衆人得知,在未來,德國公海艦隊沒有力量牽制英國人了,英國人很有可能派遣8艘到12艘左右的主力艦來到地中海,藉此打通整個地中海的通道,並且配合陸軍重新奪回北非。

同盟國艦隊可以不出擊嗎?理論上是可以的,畢竟有水雷和潛艇的保護,再加上多達15艘主力艦的強悍實力,協約國艦隊就算強行攻擊估計結果也是被打的灰頭土臉。但是奈何同盟國陸軍不行啊,好吧,準確的說是駐紮北非的意大利奧匈和土耳其三家陸軍相對於英法陸軍來說堪稱悲劇,如果任由協約國的運輸船爲北非運送兵力的話,那麼從阿爾及爾出發的法國大兵打垮同盟國非洲軍團只是個時間問題,然後他們會佔領意大利人的殖民地甚至直接衝到亞歷山大港重新掌控蘇伊士運河!這個結果太可怕了。

掌控了蘇伊士運河就意味着同盟國艦隊費勁力氣打開的海運通道的關閉。雖然波斯灣依然可以卸載部分貨物,但是數量實在太少了。而且距離也有點遠,再加上巴格達鐵路不是很高的運輸量。這對於同盟國來說簡直太可怕了。於是乎,最後的結果是同盟國地中海艦隊必須給他們悲催的陸軍買單。從海上直接斷絕對方的運輸通道,用潛艇是個辦法,但是效率還是低,最好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擊敗協約國地中海艦隊並且重新封死海上通道。

“如果英國人來的是2支戰列艦分隊,而且沒有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話,那麼雙方至少是均勢,可以進行一次決戰來定勝負。在英國支援艦隊來到之前,法國人和貝蒂是不會主動出來的,在海上對其進行截擊是不太可能的,法國人也在他們附近海域部署了大量的雷場,主力艦貿然進入很危險。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對其進行監控,如果對方來2個支隊,我們還有的打,但是如果來三個支隊,或者說其中有一個支隊是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話,那麼我們將處於劣勢,戰鬥勝利的可能非常渺茫,我們在地中海的戰場比北海更加狹小,幾乎不存在機動的可能,出來就是決戰!”第谷總結道。

“三個支隊幾乎不可能,即使他們能湊出這樣一支艦隊,也不可能在地中海常駐,英國人雖然擁有10艘強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和r級戰列艦,但是同樣,他們的艦隊中也存在着一定數量的無畏。三個支隊幾乎就等於抽光了英國大艦隊的全部精銳。”斯佩中將想了想說道。

“但是不排除這種可能,畢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德國艦隊是沒有能力對英國人構成有效牽制的了,畢竟波羅的海還有俄國人。德國艦隊同樣無法盡全力對抗大艦隊。”第谷憂心忡忡的說道。

“我們無法阻止英國人的調兵行動,但是我們必須讓英國人知道他們的北海並不安全,同時,也必須讓我們的德國盟友展現自己的力量,只有這樣,英國人才會對調兵投鼠忌器,纔會讓協約國在地中海的力量處於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半響,一直沒有說話的林永升說道。

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1407章 猛龍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882章 應對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81章 準備第456章 可憐的東方號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305章 密談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1140章 敗退第931章 誰先上?第361章 戰列艦!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337章 相持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604章 與西班牙人的談判第228章 掃蕩第403章 首殺第1254章 陷阱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723章 防禦戰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633章 纏鬥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500章 攤牌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742章 地震了?!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361章 戰列艦!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483章 巷戰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883章 失控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2章 論艦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201章 華夏鷹羣3
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1407章 猛龍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882章 應對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81章 準備第456章 可憐的東方號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305章 密談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1140章 敗退第931章 誰先上?第361章 戰列艦!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337章 相持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604章 與西班牙人的談判第228章 掃蕩第403章 首殺第1254章 陷阱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723章 防禦戰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633章 纏鬥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500章 攤牌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742章 地震了?!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361章 戰列艦!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483章 巷戰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883章 失控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2章 論艦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201章 華夏鷹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