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類就是一種思想豐富的生物,不同的人對於同一個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而對於一個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新事物自然會有更多的看法。所以說,當各國海軍看着手中的航母配額的時候,都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航母到底怎麼造纔好!

航母是什麼?航空母艦就是一個可以搭載飛機作爲主要作戰武器的戰艦,說白了就是一個海上的活動機場。首先它是一艘船,其次他要爲上面的飛機提供全套的服務並且有能力將這些飛機發出去,就這麼簡單。但是如果想要建造一艘各國心目中堪稱完美的航空母艦的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航空母艦的飛機就是戰列艦的主炮!作爲一種偏向攻擊的艦種,美國人認爲首先要保證的就是航空母艦的攻擊力!也就是說一艘航母在規定的時間裡到底能發出多少架飛機!這其中涉及到了航空母艦的整備工作以及可以布放的飛機數量!尤其是後者,美國人更加關注,原因很簡單,飛機整備工作可以在戰前完成,慢點就慢點了,忍了。但是一旦開戰,能否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發出儘可能多的飛機就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此外,美國人強調攻擊力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爲他們認爲航空母艦之間的攻擊想要完全防住是不可能的,如果假定雙方的偵察機同時發現了對方,那麼不出意外的話,當一方攻擊機羣抵達對方艦隊上空的時候,對抗的機羣也將對你展開攻擊了。而且這種攻擊是很難防禦和預警的!按照現在的警戒範圍,艦隊最多發現幾十公里外來襲的敵機。而對方來臨的時候航空母艦是躲不開的,因爲飛機速度太快了。而且按照目前的趨勢,飛機的速度會更快!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在對方打爛我們的屁股之前,把他們的屁股打爛!而且航母要分開佈置。不能被對手一波全端掉!”根據美國人的推演和設想,最後馬吉芬給未來美國航母定下了這樣一個基調。那就是攻擊第一!第一波攻擊將盡可能的全力以赴。以及航母分散佈置的原則,後者套用華夏的一句古話,那即使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根據這個原則,美國的航母必須擁有一個足夠大的甲板同時能夠攜帶足夠多的飛機!甲板大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安排更多的飛機起飛,同時也可以讓飛機在甲板上進行整備。至於說如何攜帶更多的飛機,美國人也是絞盡腦汁。美國人想法比較直接,那即是把所有能放飛機的地方都利用起來。機庫自然是必須放飛機的,而飛行甲板平時也可以繫留一部分飛機,這些飛機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緊急起飛,不過光這些還不夠,美國人覺得自己需要再多想想辦法。

人們都知道這樣一件事情,那就是取一個有蓋的箱子,箱子中可以容納的沙子重量永遠比可以容納的石子重量要多,原因很簡單,石塊之間總是有空隙的,在密度一樣的情況下。石子裝的肯定少,而沙子則可以充滿整個箱子的所有空間。這個道理美國人懂,所以美國人想了想。必要的時候可以在航母上儲存一些拆成幾大部件狀態的飛機作爲預備機。

到目前爲止,美國人的想法很不錯,但是到了實際設計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那就是機庫怎麼設置的問題,是弄開放式機庫呢,還是弄封閉是機庫?是弄一層呢,還是弄兩層?對於前一個問題,美國人經過論證和實驗後決定弄開放式機庫,他們有如下的原因。首先,開放式機庫結構簡單。說白了就是弄一堆架子然後在上面放上甲板,在側面裝上隔壁。這些結構不算進船體結構的。其次。開放式機庫可以在機庫中暖機,打開隔壁就可以有足夠的進氣量來供應飛機暖機的需求,節省了甲板面積。第三,那就是即使被炸了,想要修復也比較容易,而且爆炸的部分能量會通過側面的缺口釋放到空氣中,減少了對船體的破壞程度,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爲呢?

而在設立幾層機庫的問題上,美國人同樣也犯難了,雙層機庫肯定有比單層機庫更大的停機面積,可以容納更多的飛機這個沒問題。但是機庫的高度卻有可能會降低,而且重心可能會太高影響穩性。於是乎,美國人糾結了,是擁有一個單層面積更大,高度更高的機庫好呢,還是弄一個雙層機庫,但是高度可能較小的雙層機庫號呢?

糾結了半天之後,美國人發現如果考慮到機庫上面的空間的話,似乎單層機庫也有獲得更大載機量的辦法,首先需要提到的一點是,機庫上部並不完全是甲板,因爲航母還要佈置高炮的,而高炮自然不能放在水線附近,肯定是在上部,於是乎,在機庫上部好甲板直接還需要佈置一層高炮甲板。也就是說,機庫頂部和飛行甲板直接是有空間的!而這一層不是全部都佔到滿滿的。發現了這一點的美國人認爲他們可以把備用飛機拆成幾個大零件然後掛在機庫頂部,這就是所謂的掛票!最終,美國人在機庫方面的選擇還是走到了歷史上的老路子,大甲板,單層大機庫,外加掛票!

至於防護問題嗎?因爲美國開工的兩艘航母都是用列剋星敦級快速戰列艦改的,雖然側弦用不了那麼厚的裝甲了,所以美國人將原本爲快速戰列艦準備的12寸級別的側弦裝甲重新制作,弄成了8寸級別的。(這個作者看資料日本的加賀號航空母艦的裝甲就曾經做過這樣的處理。)只要能擋住裝巡的火炮就可以了,別的要求也不要太多。而水平裝甲則被佈置在了機庫甲板上,因爲也是採用了原來爲戰列艦準備的勻質裝甲,所以美國人開工建造的兩艘快速戰列艦改造的航母也擁有畢竟強悍的水平防護,機庫甲板厚度高達4寸,彈藥庫更高。當然飛行甲板是沒有裝甲防護的!上面就是一層鋼板加一層柚木版。

美國人也不私藏,在協約國內部的海軍技術交流會上與英國分享了部分經驗,因爲兩國都有用快速主力艦改裝的航母,在建造過程和作戰使用上有很大的相同點。但是英國人要求航母必須有足夠的防護!美國那種強調攻擊力的想法和英國人要求攻防兼備的想法出現了衝突。

“皇家海軍對於防護的定義不僅僅是要求戰艦不沉,同時還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戰鬥力,將破損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我們和美國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的戰艦存量比美國少,戰艦的補充能力也比美國少。美國人的航空母艦被擊傷後只要能回去就可以。他們完全可以派出一艘新的戰艦來頂替受傷航母造成的空缺,而我們不可以!我們沒有那麼強悍的後備力量,必須保證每一艘航母能夠儘可能的長時間在海上戰鬥。尤其是兩艘由海軍上將級戰列艦改造的大型航空母艦,將是皇家海軍在條約期的主力。所以我們必須提高防護水平。”在英國海軍會議上,托馬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保護航空母艦的戰力就是保證航母機庫以及飛行甲板的可用性。美國人的設計不過是保證了這艘戰艦不沉而已,只要命中彈位置比較好,可能兩發炸彈就能讓美國航空母艦徹底失去起降飛機的能力,對了,還有機庫中存放的戰鬥機。這種設計簡直就是犯罪!我不希望戰巡一炮死,大膽一雷沉的事件再次發生在皇家海軍的航母上!這是我們的恥辱!”隨後,傑里科也對托馬斯的想法表示了支持,於是乎給航母裝上裝甲甲板這個思路就出現了,而世界上第一艘裝甲航空母艦的設計也就此展開。

英國人和美國人對於航母的分歧不僅僅是在是否有裝甲甲板上,同樣,在機庫設計上英國人也摒棄了美國人的單層機庫設計而採用雙層機庫。英國人是這樣考慮的,首先,從防禦角度來看,一樣的裝甲重量下自然是防禦面積越小越好。雙層機庫可以利用的面積遠大於單層機庫,那麼就可以適當的縮小一層機庫的面積來減少裝甲甲板的面積。比如說單層機庫要150*15,那麼理論上雙層機庫只要用75*15就可以了。那麼裝甲防護面積也比前者小了一半,同等防護下自然省了不少重量。

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英國人要在北海和大西洋作戰,其惡劣的海況會導致露天存放的飛機受損,而英國皇家海軍所屬的飛機遠不如美國海航,後者一看飛機不好了換一架就行了,而皇家海軍航空兵因爲有皇家空軍的緣故而無法獲得太多的飛機,這個和歷史上一樣,純屬於兵種競爭,看看強悍到可以組織千機大轟炸的皇家空軍,再看看英國航母悲催的載機量就可想而知了。英國航母不是不能裝,在有了美國提供的艦載機後,英國的同噸位航母載機量絲毫不遜色與其它國家。英國航母不是不能裝而是沒得裝!

第二更奉上~~~。側位承諾的三天雙更已經實現了~~,已經連續兩週沒推薦了,現在側位只能靠各位書友的支持了~~~。()

第258章 接戰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631章 脫身第351章 伏擊戰第1105章 首殺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633章 纏鬥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264章 棄子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1538章 攤牌2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652章 取捨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728章 血戰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081章 新人第106章 尚方寶劍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85章 塹壕戰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742章 地震了?!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212章 絞肉機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832章 離去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238章 大殺器!!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484章 突破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480章 雙保險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482章 突擊團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55章 海軍痼疾第229章 巔峰之戰
第258章 接戰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631章 脫身第351章 伏擊戰第1105章 首殺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633章 纏鬥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264章 棄子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1538章 攤牌2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652章 取捨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728章 血戰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081章 新人第106章 尚方寶劍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85章 塹壕戰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742章 地震了?!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212章 絞肉機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832章 離去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238章 大殺器!!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484章 突破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480章 雙保險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482章 突擊團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55章 海軍痼疾第229章 巔峰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