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仲帝國成立

“父親,我會想辦法的!如果沒有其它的事,我想先回去了!”袁耀道。

袁術欲言又止,最終點了點頭。

馮夫人起身,一直將袁耀送到門口,慈愛的看着袁耀高大健壯的後背,“耀兒,父親其實是關心你的,只是有些話不好說出口!”

……

袁耀回府後

仔細思考了登基後一些事,這其中最爲重要的有三,首先就是封官,這是袁耀重組自己勢力的最佳時刻,也是數千文官武將最爲期待的時刻。

其次就是對劉氏宗族的處理,如何處理皇帝劉協,如何處理現在分封在各個諸侯國的劉姓王爺及侯爺。

再次就是如何真正的做到,既可以手握皇權,又可以長時間的離開皇宮而不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曹操、劉備這兩個袁耀曾經最爲擔心的梟雄已死,其家族也已經沒落,不可能再對袁耀形成威脅,最讓袁耀猜忌的司馬氏,也淪落爲一個普通的家族,除非袁耀刻意的重用,否則絕不會再出現如司馬篡位成立晉朝的事。

不過,除了必要的合情合理的手段外,袁耀也並沒有對曹、劉、司馬氏進行滅族,不想落下暴君的名聲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袁耀不想因此而牽連太多人,這會令這個時代本就脆弱的文化再次受到打擊,會延緩社會文明的進步。

統一了大漢後,除了原先本來就有的名將外,各勢力的手下也紛紛投降,向袁耀效忠。

關羽、張飛、夏侯惇,這三員猛將,袁耀留下了,並善待。

袁耀並不打算將他們留在平輿賦閒,而是打算帶着他們去征服異族,若他們戰死在外,也不心痛,若是他們能幫着征服整個世界,那更無所謂了,全球都統一了,還擔心會有人造反嗎。

袁紹死後,手下的大將除了顏良戰死,其他的都還好,文丑、高覽、張郃等都還在三袁的手下,袁耀也不想將這些本就不是自己心腹的將領強行調到自己的手下,他還要利用他們去征服羅馬!

兗州的陳宮,這個當初曾風雲一時的人物,這輩子可能就要在濮陽令這個位置上終老了,袁耀也不想重用這種人,論智謀,袁耀身邊的郭嘉、賈詡和徐庶,哪一個都比陳宮強千百倍,論忠心,可能剛投降的關羽都要比他忠誠。

長沙的老將黃忠,還不算太老,剛剛四十八歲,若按五十四歲下野,也還能爲袁耀征戰六年。

皇帝劉協該如何處理?

當然是不能明着殺了,袁耀打算將劉協流放到東國,東國(原倭國)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島,因爲原住的男倭奴被殺盡,急需漢人遷移過去,將劉協遷過去,既可以利用劉氏家族的給當地帶來較高的漢文化,爲東國的下一代教育發揮餘光,還可以防止劉協東山再起。

其他劉氏宗族的各個封國,要取消,對於那些曾支持過袁耀的王,可以降爲侯一級,繼續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那些不支持的劉氏一律降爲平民,若還想要成爲士人,也不是不可以,他們可以將手中掌握的錢財田產損獻給朝廷,以此來擁有爵位。

……

史實上,西元一九七年正月,袁術在壽春稱帝,國號仲氏,袁術爲仲氏皇帝,但是最終成爲悲劇,曹操、劉備、呂布、孫策圍攻袁術,戰爭、飢餓、瘟疫、死數百萬漢人。

之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那不是值得稱頌的戰歌,而是漢人悲哭的戰場,之後數十年間,三國之間互相征戰,到三國正式鼎立的公元二二0年,據統計,魏蜀吳三國人口只有九十多萬,而在黃巾起義前,這個數字是五千萬。

從五千萬到九十萬,這其中相差的四千多萬人,全部死在了這幾十年之間。

至此漢人走上了被異族欺辱的歷史,五胡亂華,蒙元屠漢,滿清大屠殺,抗日!

曹操的《蒿里行》中這樣描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

史實上曾被匈奴掠去的蔡文姬所寫的《悲憤詩》中曾寫道:……,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一句“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道盡了漢人的無盡悲憤。

而這,並不是漢人最爲悲慘的!

蒙元之所以能以鐵騎成爲成爲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其根本的原因,並不是蒙元多麼強大!而是其殘忍!

若蒙元是以兵對兵,將對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殺兵不殺民,這樣與宋交戰的話,想要滅掉宋朝,那是個笑話!!

因爲蒙元根本不用帶糧草!!!

因爲蒙元根本不用與漢軍死戰!!

打得過打,打不過進行遊擊,以騎兵跑到漢人的後方,見人殺人,這種戰略下,漢人如何能擋?

依靠蒙古鐵騎,他們走到一處殺一處,先殺老人,再殺男人,最後殺女人,有糧吃糧,無糧就吃人,最喜歡吃的是女人和小兒,漢人在其眼中不是人,而是羊,蒙古人稱之爲“兩腳羊”。

……

西元一九六年,建平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大漢王朝的最後一天。

袁耀徹底的改變了歷史!

屈辱不再!

漢人將崛起!!

留給袁耀的不只是三國初期的九十萬人口,而是一千六百多萬!!!

雖然相比黃巾起義前的五千萬要少了一大部分,但是爲時仍不晚,只要經過幾年的休生養息,這個數字可以迅速恢復到五千萬!

平輿城東

高達十二丈的受禪臺上,袁耀頭帶皇冠,身披皇袍,腰佩青釭,迎着最東方升起第一縷陽光,迎着那最初的紫氣,從劉協手中接過了代表皇權的傳國玉璽!!

祭拜過了天地之後,袁耀大聲喝道:“我宣佈,大仲帝國成立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頓時,萬民齊聲歡呼,無不跪地朝拜!!

這一刻,袁耀正式登基稱帝,國號仲,改年號爲華夏元年,並規定,從這一刻起,華夏這個年號將永遠屬於漢人,也將永遠沿用下去。

受禪臺上,原大漢皇帝劉協黯然退下了臺,不過萬幸的是,袁耀並沒有打算殺他,而是降其爲漢侯,命其舉族遷至東國島。

隨後,袁耀又當衆冊封其父袁術爲大仲國太上皇,其母馮夫人爲太后,其正妻呂玲綺爲皇后。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如投降吾主第四百零六章 滅二劉徐庶進十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瘟疫的源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了主公!殺!!第五百八十二章 郭嘉論西征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仁第二百七十四章 程仲德的三封遺書第二百零八章 虎衛發威許褚遇興霸第四百一十四章 賈詡獻聯姻之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熊也怕被踢屁股第六百一十八章 這是上蒼的禮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弟相認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仁第五百九十八章 羅馬皇帝塞維魯第一百七十二章 虎衛熊衛一鳴驚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喜收魏延第一百六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九十章 荀彧之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柄魚叉殺五甲士的漢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地黃丸與五禽戲第二十一章 夜半遇刺第一百三十六章 授命黃亦第三百零九章 生擒夏侯蘭大勝而歸第三百五十二章 錢多不怕花第九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七十六 奇女子蔡文姬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平州分兵再進第六百一十章 騎兵!衝鋒!!第四百九十八章 東遷第二章 結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牢中勸降第二百四十八章 周公瑾一言定孫家大業第五百八十五章 定計第七十七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八章 我的事我作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教索娜姆第一百二十九章 劉闢部將第三十二章 慘烈營嘯第四百二十二章 陪嫁丫頭教房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喜鵲叫第五百二十三章 四方來朝第二百五十章 車胄來投第六百一十五章 文明系統第四百零八章 通緝令第二百零八章 虎衛發威許褚遇興霸第一百九十八章 鄧颺中伏徐庶獻毒計第五百二十章 可愛尚香吃醋了第二十六章 義救雜役第二百零三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濮陽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王虎拜主第四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大戰張翼德第五百三十九章 信仰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光鎧現世玉具劍出鞘第二百六十八章 榮耀而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典部曲的妻和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兄弟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表議和第三百五十五章 無不用命第一百零三章 結盟呂布第六十二章 古書重現第二百三十五章 劉備準備自縛來降?第四十三章 攻城先登第一百零七章 小勝黃巾第一百三十八章 王虎拜主第二百零二章 用降卒造勢引天下歸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色性也之漢化重任第二百零五章 劉表出兵周倉用計第十三章 改名第五百八十八章 痛快殺敵!第七十章 細陽呂範第五百八十七章 待敵入坑第五百七十章 袁紹氣死郭嘉再獻妙計第五十五章 絕代美人是貂嬋第二百六十一章 整軍紀得民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攜美凱旋而歸第四百四十九章 呂溫侯斬曹洪夏侯惇生死難明第五百六十五章 滅挹婁令第一百零二章 捷報頻傳第五百二十八章 會晤劉表第七十一章 微服救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生之得意事莫過於此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烈攻城第四百一十章 十三義首立功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表議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夫餘王子麻餘第二百六十章 等等,馮使君第四百七十一章 董昭的書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訪查民情(第四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謀海戰欲吞糜氏巨財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庶來投第四百三十七章 吾有一計可扭轉戰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毒酒與美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五百七十八章 袁術“攝政”?第五百零七章 是時候一鍋端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鄧颺中伏徐庶獻毒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章 威振朝野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如投降吾主第四百零六章 滅二劉徐庶進十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瘟疫的源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了主公!殺!!第五百八十二章 郭嘉論西征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仁第二百七十四章 程仲德的三封遺書第二百零八章 虎衛發威許褚遇興霸第四百一十四章 賈詡獻聯姻之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熊也怕被踢屁股第六百一十八章 這是上蒼的禮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弟相認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仁第五百九十八章 羅馬皇帝塞維魯第一百七十二章 虎衛熊衛一鳴驚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喜收魏延第一百六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九十章 荀彧之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柄魚叉殺五甲士的漢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地黃丸與五禽戲第二十一章 夜半遇刺第一百三十六章 授命黃亦第三百零九章 生擒夏侯蘭大勝而歸第三百五十二章 錢多不怕花第九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七十六 奇女子蔡文姬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平州分兵再進第六百一十章 騎兵!衝鋒!!第四百九十八章 東遷第二章 結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牢中勸降第二百四十八章 周公瑾一言定孫家大業第五百八十五章 定計第七十七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八章 我的事我作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教索娜姆第一百二十九章 劉闢部將第三十二章 慘烈營嘯第四百二十二章 陪嫁丫頭教房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喜鵲叫第五百二十三章 四方來朝第二百五十章 車胄來投第六百一十五章 文明系統第四百零八章 通緝令第二百零八章 虎衛發威許褚遇興霸第一百九十八章 鄧颺中伏徐庶獻毒計第五百二十章 可愛尚香吃醋了第二十六章 義救雜役第二百零三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濮陽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王虎拜主第四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大戰張翼德第五百三十九章 信仰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光鎧現世玉具劍出鞘第二百六十八章 榮耀而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典部曲的妻和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兄弟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表議和第三百五十五章 無不用命第一百零三章 結盟呂布第六十二章 古書重現第二百三十五章 劉備準備自縛來降?第四十三章 攻城先登第一百零七章 小勝黃巾第一百三十八章 王虎拜主第二百零二章 用降卒造勢引天下歸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色性也之漢化重任第二百零五章 劉表出兵周倉用計第十三章 改名第五百八十八章 痛快殺敵!第七十章 細陽呂範第五百八十七章 待敵入坑第五百七十章 袁紹氣死郭嘉再獻妙計第五十五章 絕代美人是貂嬋第二百六十一章 整軍紀得民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攜美凱旋而歸第四百四十九章 呂溫侯斬曹洪夏侯惇生死難明第五百六十五章 滅挹婁令第一百零二章 捷報頻傳第五百二十八章 會晤劉表第七十一章 微服救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生之得意事莫過於此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烈攻城第四百一十章 十三義首立功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表議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夫餘王子麻餘第二百六十章 等等,馮使君第四百七十一章 董昭的書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訪查民情(第四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謀海戰欲吞糜氏巨財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庶來投第四百三十七章 吾有一計可扭轉戰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毒酒與美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五百七十八章 袁術“攝政”?第五百零七章 是時候一鍋端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鄧颺中伏徐庶獻毒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章 威振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