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錢荒

果不其然,放開鹽價官營之後,那些囤積了大量井鹽的鹽商徹底慌了,連忙把鹽價一降再降,爲的就是趕在鹽價大跌之前,再圈多一點錢。

可所有人都不是傻子,知道不久之後鹽價肯定大跌,哪裡肯買高價鹽?現在的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囤積的鹽銷售不出去,急得那些大量囤積井鹽的鹽商急得直跺腳。陸承啓一點都沒有同情他們,鹽是戰略物資不假,可也是必須物資,這是一把雙刃劍,既傷敵又傷己。這些不良鹽商對自己同胞都沒有一點良心可言,控制鹽價,奇貨而居,怎麼讓陸承啓不惱?更氣人的是,他們寧願把鹽賣給契丹人,也不願賣給自己的同胞,簡直罪大惡極。

也難怪那些鹽商急得直跺腳,他們的身家有一大半在他們的貨物上面,若鹽價大跌,他們的身家起碼縮水一半以上。這麼大的損失,他們不急纔怪呢!

這道聖旨下得突如其來,哪怕再有手段,再有關係的鹽商都措手不及。這時候鹽成了一種滯銷商品,又有誰肯接手,誰有能力接手這麼大量的貨物?不得已之下,這些鹽商也認栽了,爲了避免血本無歸,他們開始了艱難的零售步伐,把鹽價一降再降,纔算是賣動了一點點,可比起他們的囤積來說,不過九牛一毛。天知道這些鹽,要賣到啥時候去。

監察司把這幾日京兆府的鹽價報給陸承啓之後,陸承啓嘴角再次露出了一絲冷笑,心道:“雖然政府對市場的監控越少越好,但必要的調控是肯定需要的。歷朝歷代對鹽鐵的控制,無非是想把國民命脈握在手中罷了。可這種眼光實在太過於侷限,看不到裡面的危害。這個時代,鐵器肯定是要管控的,但鹽作爲人體必需品,怎麼能管控起來?若是百年之後鹽價太高,引起的就是社會動盪了。”

解決了民生問題之後,陸承啓纔想起,監察司捉拿了不少販賣精鐵到遼國的不法商人,他下旨對這些不法商人抄家,家產充入國庫。同時讓《大順民報》把這件事刊登在報,給所有商人提個醒,你做生意可以,但如果做危害國家的生意,那就是抄家的下場了。《大順民報》裡面明確指出,販賣任何金屬到遼國的,都是叛國罪,輕者查抄家產,重者砍頭示衆。

一再警醒之下,終於有人醒悟過來了,陸承啓對這類人是不會手軟的,如果有人以身試法,一被監察司發現,肯定是鋃鐺下獄的落場。

遼國皇帝耶律洪基聽聞這個消息,也有些惱怒,說道:“這個南人小皇帝,也算是有魄力啊,居然對我遼國進行貿易封鎖?”

這時候的遼國可不同歷史上的遼國,歷史上的遼國這時候已經武備鬆弛,耶律洪基一朝,就是遼國衰敗的一朝。

可正史上面,宋代無力反攻遼國,更多的精力是用去對付西夏了,遼國坐擁幽雲十六州,並不虞宋朝來攻,遼國那時候可以說是亞洲大陸上面,軍事最強的國家。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面,遼國貴族開始墮落,遼國由盛轉衰。

在這個異時空裡面,情況有所不同。因爲歷史原因,幽雲十六州牢牢掌控在大順朝手裡,這裡可是一個產馬之地,雖然產馬並不多,可畢竟有了馬場。再加上黃河河套的養馬場,大順朝並不缺馬。可馬政鬆弛之下,馬匹質量比不上遼國,騎兵也比不上遼國,自然也不敢跟遼國打野戰。牧馬監所產的馬,多是駑馬,上不了戰場,只能當運輸馬匹。

而遼國有着這麼一個比較強大的對手在旁邊,也不敢放鬆,是以這個時空之中,遼國還是很強大的。這不,耶律洪基看到陸承啓下旨嚴禁鐵器買賣,登時火起,也下令調集十萬部隊,對大順進攻一番。

可耶律洪基忘了一件事,導致了他後來在幽州城下的慘敗。當然這是後事,暫且不表。

這日乃是例朝,陸承啓身穿龍袞,坐在龍椅上,聽着朝堂裡面的廷議。這次的廷議有點意思,乃是戶部尚書林鎮中通過各州府戶部的報告,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錢不夠用了。

這讓陸承啓大爲詫異,據他所知,大順朝每一年都在鑄錢,怎麼會錢不夠?歷史上的宋朝,也面臨着這個困局,陸承啓依稀記得,宋代的錢荒,大多數是因爲錢幣的流通到外國去了,這是主因之一。更多的緣故,是因爲銅幣貶值。就拿現在來說,按例一貫錢是千文,可現在足兌之下,也不過是八百多文。更要命的是,前朝所鑄大錢,一大錢等同一百文,現在一貫錢也只等於八個大錢而已。

一些錢莊,就是用大錢和銅錢之間的差價來賺錢,一貫錢能賺幾十文。量多的情況下,也能賺不少。

但大順朝真的沒錢嗎,真的是錢不夠用嗎?陸承啓看來,那是不可能的。大順朝每年鑄錢三百萬貫,注意,這都是足兌的千文錢。還有十個爲一貫的大錢。最多的一年,鑄了五百萬貫。可這麼多錢,還是不夠用,這是爲何?

那是因爲大順朝的銅幣前所未有地進入到所有百姓的生活之中,到市場買東西需要銅錢,老百姓繳納賦稅需要銅錢,朝廷發放的部分官俸和兵餉也是銅錢。富貴人家看到這種情況後,自然不肯用錢了,寧願把錢貯藏起來。盤纏這個詞語,就是從使用銅錢的年代出現的。這時候的人們在出遠門辦事探親之時,只能帶上笨重的成串銅錢,把銅錢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安全,於是人們就把這又“盤”又“纏”的旅費叫“盤纏”了。

而大順朝的銅錢,不僅僅是大順在用,遼國、高麗、日本、回鶻等國,連同安南等小國也都在用大順的銅錢,等於一朝制錢,全世界都在用,硬挺如同後世美元。而大順銅錢在國外的購買力,遠勝國內。有不少不法商人,設法繞過海禁,把銅錢帶到外國使用。

而大順朝嚴格實行銅禁,嚴禁民間私鑄銅錢,這也導致了銅荒,加劇了錢荒。因爲這使得大順的銅錢在國家壟斷下,其錢面上的名義價值長期低於其幣材所擁有的實際價值。假如不存在巨大的價差,銅錢供不應求時,民間銅錢持有人就不會選擇持幣,而是會將之投入流通獲利。幣值降低時,部分銅錢就會退出市場,被鑄造爲銅器,從而自發形成平衡。而在現行政策下,被人爲壓低了的銅錢實際上在不斷退出流通領域,在民間沉澱下來。因爲銅錢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支付手段,而是成爲了可以保值的財富,如同積蓄金銀,大順朝的豪富人家紛紛窖藏銅錢。而大順也有銀兩,開國之初銀兩隻在達官貴人之間流通,銀兩鑄成小元寶的形狀,喚作官銀。但隨着經濟的發展,銀兩也開始在民間流通了,但銀兩的分量開始不足了。人們在用銀兩作支付貨幣時,要評估其含銀量,還要稱重,再換算成銅錢,頗爲麻煩。

究其原因,還是錢荒在作怪。陸承啓雖然本身是學金融出身,但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感覺紛亂如麻,頭都大了。

;

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627章:制科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九章:掌控局勢第629章:長安轟動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第三章:楊太師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
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627章:制科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九章:掌控局勢第629章:長安轟動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第三章:楊太師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