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

完顏宏覺得自己的女兒可能是中邪了。

不過,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中邪了。這皇帝女婿不知道給她灌了什麼藥,這傻丫頭滿腦子的就是什麼璦琿以北歸遼王所有的念頭。

哪怕爲此把整個錫伯族甚至於連自己這個當爹的都一起打包賣掉都沒有絲毫的猶豫——那便宜女婿把自己扔在這兒單獨和女兒說話,還不是爲了讓女兒替他說好話,好忽悠老子留在關外替他賣命?

但是這一招對於自己來說基本上是無解的。

很明顯,現在留在關外的好處要比內附的好處大的多。

至於說以後自己有了外孫後封爲遼王,再向北去,其實問題也不是很大。

就算是北邊比現在的遼東還要冷又能怎麼着?

有了漢人的教授,屋子蓋了起來,現在的那種四面漏風的木屋就可以不要了——大不了冬天就往屋子裡邊一躲,任他外面大風大雪的,自己熱上一壺酒,這小日子還不是美滋滋?

完顏宏心中暗自盤算不已,完顏玉卓可就有些着急了。

不過,幸好是入宮的時候長了,總算是長了幾個心眼——尤其是在崇禎皇帝耳提面命之下。

揮了揮手,完顏玉卓便命人擡過來一份早就準備好的地形圖。

指了指璦琿所在的位置,以前更北方的位置,完顏玉卓道:“阿爹看這裡,雖然璦琿這裡也算是個苦寒之地,但是畢竟有江還有大湖,光是漁獲,估計都能養活十萬之衆了。

再加上還離海不遠,夏天還可以出海打魚,那魚曬乾了拿到大明來換糧食,冬天的時候就不用擔心餓肚子。”

說完之後,完顏玉卓又是指了指地圖,接着道:“還有璦琿這裡,陛下說這附近可是有金礦的,到時候也一併歸了遼王。”

金礦兩個字成了最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完顏宏覺得這金礦雖然還不清楚具體在哪兒,有多少金子,而且也未必能弄在自己手裡,但是在自己的外孫手裡,自己也在他身邊的話,總比這金礦落在大明皇帝的手裡要強的多吧?

人性本貪,完顏宏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概念。

在完顏宏向崇禎皇帝告辭回遼東的時候,留下了五千建奴的人頭,總算讓崇禎皇帝那個在太祖高皇帝陵前築個京觀,讓朱元璋跟着樂呵樂呵的想法得以實現。

至於完顏宏帶走的,則是幾個墨家裡面專門種地的一些學子,還有皇家學院裡面正式劃分出來的農學院之中的幾個學子。

還有就是一些種子,別管什麼亂七八糟的種子,只要是大明有的,基本上都帶了些過去,到時候在遼東種着看看。

最後就是一些刀劍之類的兵器,還有大量的鹽。

而且崇禎皇帝還承諾每個月都會弄一批鹽過去。只要自己的便宜老丈人不把鹽倒騰給建奴,剩下的都好說。

在崇禎皇帝看來,刀劍隨便他倒騰,鹽不行——完顏宏如果倒騰了鹽,那東廠賣鹽的事兒不就要黃鋪子了?

當然,爲了這些人和種子,還有刀劍和鹽,完顏宏大手一揮,簽下了一份欠條——欠了足足有一萬顆建奴的人頭外加科爾沁的兩萬顆人頭。

也幸好這張欠條之上明確的規定了只要是建奴或者科爾沁的人頭就行,不分是不是青壯,也不分男女。

要不然的話,完顏宏覺得自己未必敢籤這麼一張欠條。

建奴一個旗的兵力滿打滿算才兩萬六千人,自己大筆一揮就預定了一萬,還真把自己當成什麼戰神了?

至於科爾沁就更完犢子了,如果是兩萬青壯,科爾泌甚至都可以宣告在草原上除名了。

到時候黃臺吉和奧巴臺吉不找自己玩命就謝天謝地了,至於什麼倒騰刀劍的事兒肯定也就沒了指望。

反正完顏宏覺得自己沒那個能耐。

送走了完顏宏之後,崇禎皇帝自己也是暗自可惜了一番。

這董仲舒和劉野豬也太壞了,好好的百家你說罷就給罷了,弄的朕想找個農家的出來都找不到,最後只能從墨家裡邊劃拉幾個湊數。

但是這事兒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就算是崇禎皇帝因爲《我要做皇帝》之中提到過許行這麼個專業種地的而心心念唸的在宮中秘藏的資料之中翻了許久,翻出來的也都是些沒有用的資料。

“九流”之一的農家不受儒家待見!

得了,就這麼一條,農家就算是涼涼了。

《孟子·滕文公上》之中“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就是孟子用來評價許行的。

而且,《孟子·滕文公上》還產生了那句著名的“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當然,依着後世儒家那些傢伙們城會玩的性子,只要好好翻一翻《孟子·滕文公上》就能發現其中真正讓孟子他老人家開噴的原因。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

許行這傢伙不知道怎麼忽悠的,反正陳相覺得跟着許行種地比學儒家學說更靠譜。

偏偏陳相還跟孟子說許行是個牛人。

這就把孟子給惹惱了。

堂堂的農家學說大佬,就此成爲了“南蠻鴃舌之人”和“自楚之滕”。

化外蠻夷也!

這也就難怪爲什麼等到玩天人感應的董仲舒上位之後,農家學說立即就涼涼了。

對於這些穿越後翻資料才弄懂的玩意,崇禎皇帝心中只剩下了三個字,城會玩。

實在是儒家的這些大佬們太會玩了。

老董他老人家玩天人感應,講究的是我注春秋。

而同樣玩微言大義的同門師兄弟胡毋生就玩起了春秋注我。

總之城會玩。

但是不管是誰注誰,起碼崇禎皇帝想要弄幾個農家學子出來給自己打工,順便看看能不能解決小冰河欠收的指望是徹底落空了。

連人都他孃的找不到了,還解決個錘子!

遺憾萬分的崇禎皇帝覺得幸好自己穿越了,也幸好自己前世時也算得上是“博覽羣書”,弄出了皇家學院這麼個好玩意。

雖然是學的穿越回大唐的那個楚國公雲燁故智。

農家沒有了是吧?

沒關係,墨家不是好歹給翻騰出來了麼,從裡邊挑幾個種地的,再把那個撿回來的陳足奇,還有幾個對於種地“有點兒研究”的西方蠻夷給弄到一起,組成個農學院不就成了?

本着有棗沒棗先打上兩竿子的崇禎皇帝覺得讓這些人慢慢研究唄。誰知道這些傢伙會不會在研究什麼種子一類玩意的時候發現點兒別的?

再一次可惜了一番之後,崇禎皇帝的眼光又投向了御案上的奏章。

鄭芝龍遞上來的奏章之中,明確表示了一頭鯨“其肉堆積如小山,雖不甚美味,然可飽食近百人”、“惟存儲不便,易臭。”

這就算是個好消息了。

此時的大海之中有多少鯨魚,這玩意誰也算不清楚。但是一條鯨魚的肉肯定可以讓很多人吃飽。

哪怕是達不到鄭芝龍奏章之中所說的“堆積如小山”那麼誇張,可能味道比之“不甚美味”還要難吃幾倍,但是一條鯨魚的肉能讓幾十個人吃飽應該是沒問題的。

而且還得是大肚漢才行,要不然的話,一百來個人夠嗆能吃掉一頭鯨魚。

但是鄭芝龍提出的問題也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

魚好弄,但是除了風乾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的存儲辦法了。

而且在夏天的時候想要風乾鯨魚肉,所需要的地方有多大不說,起碼得專門弄成陰涼的,不能潮溼的才行。

而海邊想要搭個棚子很容易,可是想要不潮溼可就麻煩的很了。

總不能再用火烤吧?

暗道一聲麻煩之後,崇禎皇帝此時無比懷念起了後世的那些真空包裝的好東西,比如醬牛肉,比如扒雞。

還有那些罐頭。尤其是帶魚罐頭,喝酒的時候整點兒,那味道當真不錯。

但是不學無術的崇禎皇帝好歹記住了一點,安裝罐頭用的薄鐵皮好像有什麼講究,而且還要弄熟了之後不沾水還是怎麼着來着,總之也是麻煩的很。

自覺着自己沒有楚國公那般逆天大腦的崇禎皇帝乾脆對一直伺候着的王承恩吩咐道:“去工部找人看看,如何能讓這鯨魚肉保存一個月而不變質。

如果工部解決不了就去皇家學院,再不行就滿天下的張貼皇榜,凡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封縣子,賞千金。”

崇禎皇帝這也是發了狠了。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捨不得媳婦抓不住流氓。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千金買馬骨。

wωw ◆t t k a n ◆¢O

反正意思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只要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處有的是,別管誰來解決。

等到第一個替皇帝解決問題的人得到了好處,後邊就會有的是人想着給皇帝賣命。

想了想,崇禎皇帝又吩咐道:“傳曹化淳和許顯純過來。”

覺得自己已經快成了背黑鍋專業戶的曹化淳和許顯純進宮拜見了崇禎皇帝之後,崇禎皇帝就開門見山的問道:“鹽的事情怎麼樣了?”

曹化淳和許顯純都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崇禎皇帝問的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廣泛了。尤其是曹化淳手底下還有一幫子人專門幹些缺德帶冒煙的事兒,這就更讓曹化淳摸不清楚崇禎皇帝到底問的是什麼了。

崇禎皇帝暗罵自己也是個笨蛋,這麼沒頭沒腦的問,換誰都得懵逼吧?

咳了一聲後,崇禎皇帝纔對曹化淳問道:“加了料的鹽,現在都賣向哪裡了?”

曹化淳想了想,躬身道:“回皇爺的話兒,那些鹽大概有一半是賣給了林丹汗那邊,剩下的則是賣給了建奴。”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後問道:“這兩邊現在都沒有什麼動靜吧?”

曹化淳躬身道:“回皇爺,還都沒有什麼動靜,主要是摻的量少,一時半會兒的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崇禎皇帝笑道:“那就好,安全第一嘛,畢竟是吃的東西,一定要注意。還有,不許賣給大明的百姓,記住了?”

曹化淳躬着身子回道:“是,奴婢記住了,不會有一粒鹽賣給大明的百姓。”

斟酌了一番後,曹化淳又接着道:“皇爺,林丹汗那邊對於那些酒的數量,還有鹽的數量要求多一些,您看?”

崇禎皇帝嗤笑道:“鹽隨便,酒沒有!物以稀爲貴,就這麼多。酒的量多了,那些蠻子不得要求降價?就往貴了賣,過段時間告訴他們糧食欠收,把價格提高一成。”

曹化淳暗歎還是自己太年輕,或者說太要麪皮了。

崇禎皇帝讓自己往草原上走私的酒,雖然打着御酒的名頭,裡面也着實有些御酒在裡面,可是更多的根本就是拿地瓜那玩意釀出來的!

地瓜的產量有多高?

自從崇禎皇帝意外的知道了有這麼個玩意之後,京城附近的皇莊裡面早就種的鋪天蓋地的。

哪怕是因爲“看管不力”,不知道有多少是被百姓給偷偷挖走的,但是能用來釀酒的數量也是極多的。

甚至於讓草原上的蠻子們組團敞開了喝,能喝上幾個月。

而裡面的御酒成分有多少呢?

如果不是爲了讓味道好起來,不至於是地瓜酒那原本難以入口的味道而十斤摻半斤御酒,哪所是十斤地瓜酒裡也摻不了一滴的御酒。

就這,崇禎皇帝還要求再減量後提價?

但是知道一些秘辛的曹化淳也知道產量確實是少了些。

不是真的少,而是很多酒都被拿去搞什麼亂七八糟的實驗了。

比如說皇家學院那邊,現在對於這種地瓜酒,尤其是反覆蒸餾之後的地瓜酒的需求量就很大。

一部分的用處在於投降的建奴身上。

投降的建奴有很多被送進了皇家學院成爲什麼實驗體,主要是驗證崇禎皇帝所說的酒能消毒一類的說法。

這部分的用處,除了崇禎皇帝自己和實驗的參與者,剩下的也就是自己和魏忠賢幾個大太監隱隱約約的知道一些了。

而另外一部分,則是徐光啓他們在拿這玩意燒着玩,看看拿這玩意當燃料和石碳相比哪個更好用。

所以這玩意的消耗量最近有些直線上升的趨勢,也就難怪崇禎皇帝會要求減量提價了。

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繼續忽悠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三百七十章 不養米蟲第一百四十三章 弄個漢語等級考試?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四百一十五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統統砍了省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七百零一章 讓百姓出門做工的難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看在黨國的份上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第八百零七章 滿滿的都是黑歷史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二章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還是東林黨的?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五百零六章 黃臺吉之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你攤上大事兒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禎大帝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六百二十二章 噁心人和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六十二章 紅薯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日友好七條(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不要臉崇禎帝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命中註定的相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七十二章 佛曰,我不認地獄誰入地獄第六百四十八章 有的,只是……驕傲!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六百八十章 學生等,有冤要伸第八十五章 講讀報紙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殺怕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一百三十一章 無恥老賊多無恥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間慘劇(第三更)第二百八十章 買買買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四百零八章 托馬斯小火車來了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七百零五章 不用替皇帝省銀子!第六十一章 重典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個壞種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六百一十二章 你攤上大事兒了!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六百五十章 本王,選擇……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一百三十二章 諸葛亮罵死王朗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禎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七百一十一章 通過娶媳婦來霸佔天下?(還債,爲盟主李自成加更1/3)
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繼續忽悠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三百七十章 不養米蟲第一百四十三章 弄個漢語等級考試?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四百一十五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統統砍了省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七百零一章 讓百姓出門做工的難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看在黨國的份上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第八百零七章 滿滿的都是黑歷史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二章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還是東林黨的?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五百零六章 黃臺吉之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你攤上大事兒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禎大帝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六百二十二章 噁心人和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六十二章 紅薯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日友好七條(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不要臉崇禎帝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命中註定的相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七十二章 佛曰,我不認地獄誰入地獄第六百四十八章 有的,只是……驕傲!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六百八十章 學生等,有冤要伸第八十五章 講讀報紙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殺怕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一百三十一章 無恥老賊多無恥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間慘劇(第三更)第二百八十章 買買買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四百零八章 托馬斯小火車來了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七百零五章 不用替皇帝省銀子!第六十一章 重典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個壞種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六百一十二章 你攤上大事兒了!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六百五十章 本王,選擇……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一百三十二章 諸葛亮罵死王朗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禎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七百一十一章 通過娶媳婦來霸佔天下?(還債,爲盟主李自成加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