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崇禎皇帝決定跑路回大明,順便把《三國演義》還有《水滸傳》這兩本奇書翻譯成阿拉伯文字,然後大量印刷,讓所有人都能買的起。

《三國演義》好啊,妥妥的一本治國打仗用的兵書,其效果經過了建奴老野豬皮和小汗黃臺吉兩代人的檢驗,效果槓槓的,屬於質量信得過產品。

可以想象,當奧斯曼和曼臥兒這些本身就矛盾重重的國家裡面的有心人在拿到了這兩本書之後,會不會真的提前搞出來三國演義甚至於春秋戰國,可是真心不好說。

當然,這些地方再怎麼亂都沒有問題,反正跟崇禎皇帝沒啥關係,大明不亂就行了,誰有空管國外亂不亂啊。

而《水滸傳》就更重要了。

首先,《水滸傳》不是大明流傳的《忠義水滸傳》,而是被閹割後的產品。

其次,被閹割後的阿拉伯版本《水滸傳》,也不允許流傳回大明。

因爲崇禎皇帝打算把《水滸傳》魔改一下,把裡面受招安、徵遼、鎮壓方臘等回目全部砍掉,順便把什麼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內容也修改一下。

反正詔獄裡面還關着一個御史陳默,還有一個擅長於寫劉備文的段小榮,讓這兩個傢伙聯手魔改一下《水滸傳》,想必是沒什麼問題的。

畢竟,這兩個傢伙連洪荒流的神話都能搞的出來,魔改一個區區的水滸傳又算得了什麼。

而沒有了受招安、徵遼、鎮壓方臘這些讓外國人看不懂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的內容之後,整本《水滸傳》的味道立即就變了。

沒有糧食吃活不下去怎麼辦?上山落草啊!

被官府欺負了怎麼了?殺官造反啊!

就算他莫臥兒和奧斯曼加起來只有一千萬的人口,一萬個人裡面才能挑出來一個認真學習《水滸傳》並且付之於行動的,那也是足足一千人。

梁山泊上一共才一百零八個膽肥的,一千來個人組團起來可就相當於十個梁山了——而莫臥兒和奧斯曼的地盤面積一共纔多大,能裝得下十個梁山水寨搞事情嗎?

當然,裝得下裝不下的,崇禎皇帝也不太關心。

反正都是蠻子們自己的事情,願意反就造反唄,朕在爪哇那裡還有生意呢,專門出售高品質的刀,劍,弓箭和盔甲,保證不比官兵的裝備差太多。

一部三國加上一部水滸到底會產生什麼樣兒的化學反應,崇禎皇帝心裡都沒有底氣,只是再一次把鄭芝龍和南居益等人一起喊了過來。

原因很簡單,莫臥兒是上演三國還是上演水滸,崇禎皇帝都不太擔心,但是莫臥兒畢竟割讓了那麼一大片土地,這些土地上的人萬一要是學去了,那最後被噁心的不還是大明?

乾脆,把這些人打包吧,分兩路送走,一半給大明鐵道部和交通部的那些傢伙們當勞工,一部分等着看看奧斯曼那邊什麼反應。

如果奧斯曼那邊同意了租借蘇伊士運河的提議,剩下的這一半莫臥兒人就可以送去疏通河道了。

如果奧斯曼不同意,這些人就一樣送回大明去修鐵路。

事實上,整個奧斯曼的朝堂上面已經吵翻了。

易卜拉欣一世自然沒有什麼感覺,整天沉迷於後宮不理朝政,就跟大明的萬曆皇帝一樣,不照樣因爲跟大臣們置氣而三十年不上朝。

至於朝政會怎麼樣,易卜拉欣並不是太關心,反正後宮裡面有人幫自己分憂,朝堂之上也有大維齊爾在主持着朝政,出不了什麼問題。

至於大維齊爾邁哈買提,對於蘇萊曼提出的問題也是頭疼不已。

蘇萊曼早就想搞事情了,也早就想着挖開蘇伊士運河,從本心上來說,邁哈買提是支持的。

▪тт kan▪¢ Ο

然而光自己支持並沒有什麼鳥用——這種既違背了真神教義又涉及到需要徵召大量平民參與,花費還不知道要多少的工程,奧斯曼上下根本就沒有人支持。

尤其是奧斯曼的海軍——假設可以稱之爲海軍的那幾艘船,也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需要!

在這種情況下,重啓蘇伊士運河就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任憑邁哈買提想破了腦袋,都沒想到居然會有明國人跑來想要租借這塊地方,重新開挖蘇伊士運河。

而且,蘇萊曼還從明國人那裡搞來了兩艘三桅戰艦。

兩艘三桅戰船可能在大明人那裡並不算什麼,但是對於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來說就很重要了——單憑着這兩艘戰船,就可以完爆之前的整個奧斯曼帝國海軍了!

如今有了戰船,蘇伊士運河重啓之後的好處又那麼多,邁哈買提自然想舉起兩隻手來表示贊同。

然而自己的身份卻限制了自己這樣做,這也是邁哈買提頭疼的地方。

大維齊爾這個官職要是放到大明,基本上就等同於內閣首輔加五軍都督府大都督的結合體,總攬了整個奧斯曼的文武大權。

換言之,如果奧斯曼的蘇丹是個強勢的,比如前一任蘇丹穆拉德四世那樣兒的,大維齊爾自然也就是個擺設,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傳聲筒的作用。

可是到了易卜拉欣一世,情況就變了。

這位差一點兒就被殺掉,剛剛繼位的蘇丹根本就沒有興趣理會朝政,反而更喜歡在後宮裡面待着,或者是看看歌曲,或者看看舞蹈,再或者就是尋找妃子們尋歡作樂,反正不喜歡理會朝政也就是了。

這麼一來的好處,就是整個外朝的大權,別管是文官方面還是軍權,都歸到了邁哈買提的手裡。

壞處就是君臣不是一條心,後宮的那些人總是在想方設法的給邁哈買提添麻煩。

就像現在討論的這個議題一樣。

本來把蘇伊士運河那邊的土地承包給大明,讓大明重新挖通蘇伊士運河對於整個奧斯曼來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情,可是那些後宮的人偏偏就表示了反對。

理由很簡單,違背了真神的訓誡——後宮的這些垃圾們,根本就是爲了反對而反對,一點兒臉都不要了。

邁哈買提望了望大殿中表示贊同的文武官員之後,才冷笑着開口道:“這裡面的好處,我不相信你們看不到。

現在奧斯曼帝國是個什麼樣子,相信你們也不是看不到,可是你們卻爲了反對而反對,就不怕真神降罰與你們嗎?”

易卜拉欣一世最爲寵信的宦官則是尖着嗓子道:“真神曾經說過,他曾任兩海相交而會合,兩海之間,有一個堤坊,兩海互不侵犯。

如今你們想要把蘇伊士那裡承包給明國人,豈不是要違背真神的訓誡,廢掉兩個海之間相隔的堤坊?”

邁哈買提心中更是惱怒。

這些該死的宦官,根本就是爲了反對而反對——蘇伊士運河被挖開的時候,真神還不知道在哪裡呢,現在你拿真神的訓誡來說事兒?

還要不要臉了?

冷冰冰的哼了一聲之後,邁哈買提幹脆宣佈停止會議,不再討論這件事情了。

那名出言懟了邁哈買提的宦官見會議終止了,便也轉身回了後宮之中,向易卜拉欣一世彙報今天的情況:“大維齊爾邁哈買提想要同意那些明國人的提義,把蘇伊士運河承包給他們,已經被我給攔了下來。

只是以後的情況卻是不好說了,畢竟大權掌握在邁哈買提的手裡,他不可能就這麼算了的。”

易卜拉欣一世將手中的魚食輕輕撇了出去,望着池塘裡面浮出來爭搶食物的魚兒,笑道:“他當然不會甘心,而且這件事情,你就算是再怎麼攔也攔不住。”

那宦官悄悄的瞄了易卜拉欣一眼,卻沒有開口說話。

既然知道攔不住,爲什麼還一定要攔着呢?

就像是邁哈買提說的那樣兒,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好處總會是奧斯曼帝國的,而易卜拉欣又是奧斯曼帝國的蘇丹,所有的好處也都跟他有關係。

然而蘇丹卻要讓自己去阻攔這件事情?他到底想要幹什麼?

易卜拉欣一世出神的望着水面,笑眯眯的道:“人啊,對於輕易得來的東西總是不會珍惜,想信那些明國人也會是這樣兒的。

蘇伊士那裡的情況,想必你也聽說過,想要重啓蘇伊士運河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奧斯曼帝國都不一定能承受的起。

萬一那些明國人因爲後續支持不起而跑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到時候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可就真的沒指望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我才讓你去阻止大維齊爾,讓明國人知道他們能承包下蘇伊士運河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兒。

也只有這樣兒,等他們以後真的承受不了了,心中的不甘就會驅使他們繼續下去,讓他們把運河完成,好收回之前在運河上面投入的成本,獲取利潤。”

解釋了這麼幾句之後,易卜拉欣一世就失去了再解釋的興趣。

聰明人自然能夠明白,不夠聰明的再怎麼解釋也照樣不明白,自己的時間不能浪費在一個宦官的身上。

想了想之後,易卜拉欣一世乾脆吩咐道:“去請大維齊爾來朕我,這件事情,還是由我來跟大維齊爾商量商量吧。”

當這個蘇丹真的很累,實在是太累了。

聰明瞭不行,太過於聰明,穆拉德四世肯定容不下自己,估計早就把自己給殺掉了。

太蠢了也不行,就因爲自己之前表現的太像個蠢貨,結果又差點兒被殺掉。

人生如此艱難……

邁哈買提到了易卜拉欣一世的身前行禮之後,易卜拉欣一世纔開口道:“大維齊爾明天繼續提出來把蘇伊士承包給明國人的提議,然後,他會代表本蘇丹再一次拒絕。”

說完,易卜拉欣一世還特意指了指旁邊的宦官。

邁哈買提疑道:“爲什麼?”

易卜拉欣一世沒有解釋爲什麼,反而接着道:“不僅拒絕,明天還會斥責於你,指責你違背了真神的旨意。

這些消息,記得一定要讓人傳出去,最好是傳到那些明國人的耳朵裡面去。”

邁哈買提突然就瞭然,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之後,邁哈買提撫胸行禮道:“如您所願,神聖而尊貴的蘇丹。”

易卜拉欣一世也笑了。

跟聰明人說話的好處就是這樣兒,一點就透,不用浪費太多的口水。

就這麼短短的幾句話,不僅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也讓邁哈買提暗示了將會向自己效忠,果然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想了想之後,易卜拉欣一世又接着道:“對了,準備一些聰明好學的年輕貴族吧,讓他們去遙遠而神秘的東方留學。”

邁哈買提先是躬身應了,又接着道:“我們也有自己的學校,而且培養出來的人才也很多,現在爲什麼要派遣留學生呢?”

易卜拉欣一世搖頭道:“我們的學校教授的是什麼學問?有新的,也有舊的,可是都是我們的。

他們去了明國,就能接觸到不一樣的學問,然後可以把這些學問帶回來,變成我們自己的學問。”

頓了頓,易卜拉欣一世又接着道:“現在明國人的手,已經伸到了這裡,可是我們卻對於神秘的東方一無所知,這很不好。

我們跟明國人,都是世界性的大國,就應該互相交流,而不是通過那些荷蘭人和西班牙強盜做爲中轉——因爲中間會有很多利潤被他們拿走,留給我們的只剩下一少部分。

當我們跟明國人有了聯繫之後,就可以繞開他們,甚至於我們可以直接與歐洲的那些野蠻人通商,賺取他們的銀幣。”

不等邁哈買提說話,易卜拉欣一世又突然開口道:“還有,告訴那些留學生,既要牢記真神的教導,也要尊重大明的風俗習慣,不要總是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

通過他們能夠遠航到這裡,就可以知道,明國人不比歐洲人弱,也不會比我們弱到哪裡去。”

邁哈買提再一次躬身應是,然後才轉身出宮去了。

蘇丹說的沒錯,大量的好處被那些歐洲人給拿去了,這原本應該是奧斯曼帝國應得的那一部分。

正好藉着這次運河的事情,把這部分該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利潤拿回來。

望着邁哈買提的身影,易卜拉欣一世再一次嘆道:“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PS:今天獻祭《學霸富二代的全新人生》

第三百三十九章 欺負老實人第四百零六章 女人心狠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六百三十七章 殺人放火,雞犬不留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六百八十章 學生等,有冤要伸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飛鳥盡?第三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親自砍人的崇禎皇帝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個藩王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九十七章 和親第二百七十九章 動一動軍事體系第一百三十一章 無恥老賊多無恥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八百三十二章 項莊舞劍,意在唐王?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調兵入緬甸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通過娶媳婦來霸佔天下?(還債,爲盟主李自成加更1/3)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三百六十一章 朕很好奇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不是這麼算的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德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唯一的辦法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七百一十六章 兩個混賬(第二更)第二百八十三章 內心是拒絕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陛下賜教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九十五章 挖牆角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一百一十八章 賜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賜死藩王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四百五十三章 開一個口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九十六章 錫伯一族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禎六年的異象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4K字二合一大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六百三十七章 殺人放火,雞犬不留第一百章 父女談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三百零二章 單身狗沒人權?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八百六十九章 絕望的德川家光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是黑吃黑!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抄家果然會上癮!第八百二十三章 最好的去處是青樓
第三百三十九章 欺負老實人第四百零六章 女人心狠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六百三十七章 殺人放火,雞犬不留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六百八十章 學生等,有冤要伸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飛鳥盡?第三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親自砍人的崇禎皇帝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個藩王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九十七章 和親第二百七十九章 動一動軍事體系第一百三十一章 無恥老賊多無恥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八百三十二章 項莊舞劍,意在唐王?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調兵入緬甸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通過娶媳婦來霸佔天下?(還債,爲盟主李自成加更1/3)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三百六十一章 朕很好奇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不是這麼算的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德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唯一的辦法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七百一十六章 兩個混賬(第二更)第二百八十三章 內心是拒絕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陛下賜教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九十五章 挖牆角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一百一十八章 賜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賜死藩王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四百五十三章 開一個口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九十六章 錫伯一族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禎六年的異象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4K字二合一大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六百三十七章 殺人放火,雞犬不留第一百章 父女談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三百零二章 單身狗沒人權?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八百六十九章 絕望的德川家光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是黑吃黑!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抄家果然會上癮!第八百二十三章 最好的去處是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