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老朱閉目養神,任由內閣處理政務。
一封來自淮安知府的奏摺,引得內閣不知所措。
首輔李善長來回踱步,額頭流下豆大的汗珠。
若是此事處置不當,他們內閣幾人,便可以告老還鄉。
“李閣老,您快說說該如何是好吧!”
“是啊!都不跟朝廷打個招呼,便直接砍了!”
“霸道!忒過霸道!咱們這位寧王,當真是惹禍第一名!”
內閣學士們嘰嘰喳喳,如同市場買菜的婦人。
砰!
李善長怒拍桌案,訓斥道:“汝等如此聒噪,成何體統?我大明有理,怕什麼!”
說罷,李閣老手拿奏摺,直接去了文華殿,去找太子殿下相商。
“斬殺扶桑親王,消滅三千扶桑武士……”
看到奏摺內容,朱標也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
這位十七弟,向來待人寬厚,如今卻對扶桑人下手狠辣。
“吾弟,沒有受傷吧?”
李善長愕然,隨即笑道:“太子爺放心!寧王殿下單騎斬將,僅率五百人,便大破三千敵軍!”
“海州百姓,都要爲寧王立廟祭拜。”
朱標大袖一揮,儼然大權在握,“此事,由孤向父皇稟報!你們不必過問了!”
李善長躬身行禮,離開了文華殿。
“不愧是吾弟,倭寇不殺,還留着過年不成?”
——
曹國公府。
李景隆倒吸一口涼氣,葦名一成與北條宗政曾經說過,會派遣一名親王和三千武士,對他效忠,聽他差遣。
可淮安府的事情,如今鬧得百姓皆知。
大家聽說寧王直接斬殺扶桑親王,就差放鞭炮慶祝。
街頭巷尾,都將這位寧王當做了抗倭英雄。
“混賬!”
李景隆氣急敗壞,“三千武士,還未聽本國公一句調令,就被一窩端了?”
李增枝站在一旁,低聲道:“大哥……幸虧那親王沒來到應天府!若是讓皇上知道,咱們也要遭殃!”
按照李景隆的構想,三千武士平時在海上,一旦應天府有變,可以儘快前來支援。
誰知這些倭寇賊心不改,正好遇到了班師回朝的朱權。直接被斬草除根!
“呼!去告訴跟我等親近的言官,明日試試陛下的口風!”
“扶桑是陛下親自下旨的不徵之國,朱權此舉無異於挑起兩國戰爭!”
李景隆吩咐過後,長嘆一口氣,“燕王,看來扶桑人,是指望不上了……”
——
隔日,奉天殿。
百官覲見,洪武大帝身着龍袍,老態龍鍾,卻雙目有神。
哪怕猛虎年老,依舊虎嘯山林,震懾朝堂百獸。
“陛下,微臣有事啓奏。”
左都御史湯友恭一步踏出,“聽聞寧王殿下斬殺扶桑親王!此舉,無異於挑起兩國征戰!”
羣臣聞言,左顧右盼。
藍玉和沐英相視一笑,兩人脫口而出:“殺得好!”
武將們面帶喜色,寧王的行事風格,讓他們十分喜歡。
文臣們則皺眉不止。
顯然倭寇應該得到懲罰,可直接斬殺扶桑親王,令兩國的關係,無疑降到了冰點。
“陛下!”
李景隆輕聲道:“我大明不懼扶桑,卻也沒必要招惹這等麻煩!”
“扶桑人擅長水戰,若是閒來無事,便來騷擾我大明海疆,最後受苦的還是百姓!”
這番話說的爲國爲民,惹得無數朝臣忍不住點頭。
“放屁!寧王不殺那狗日的親王,扶桑人少來騷擾百姓了?”
“藍玉將軍,這是朝堂,豈能爆出如此粗口?”
“去你孃的!咱就知道,倭寇該殺!”
“就算是殺扶桑親王,也要有陛下的旨意纔對!”
朱元璋虎目微睜,嘴角輕笑,看着朝臣們脣槍舌劍。
藍玉,沐英作爲武將之首,還是朱權的至愛親朋,果斷站在了寧王一方。
飽受寧王之苦的都察院,以及李景隆兄弟二人,則質疑寧王此舉以下犯上。
咚!咚!咚!
朱元璋輕敲龍椅,朝堂之上,瞬間安靜如初,等待着洪武大帝對此事蓋棺定論。
“標兒,你知道此事?”
“回父皇,兒臣昨日已處理了奏摺。”
朱標站在一旁,拱手行禮道:“我大明多次勸告扶桑,莫要縱容倭寇擾我百姓。”
“可惜他們不聽,那便接受血的教訓!”
湯友恭皺眉不語,朱元璋則笑道:“那你爲何,昨日不問問咱怎麼處理?”
此時的朱標,想到自家兄弟,與倭寇拼殺的一幕,不由地勇氣倍增。
“回父皇!兒臣逾越,但兒臣以爲,父皇會支持十七弟!”
朱標義正言辭道:“我大明能將蒙古韃子趕出中原,打得他們王庭破碎,連國號都丟了!”
“難道還怕小小的扶桑島國不成?”
此言一出,太子一派的大臣們,紛紛跪地高呼:“我大明何懼之有!皇上下旨,我等便踏平島國!”
湯友恭則着急道:“太子爺!請您收起好戰之心!我朝連年征戰,又不曾訓練水師!與扶桑交惡,得不償失啊!”
“水上面對扶桑,地上面對韃靼瓦剌,還有西南吐蕃,安南虎視眈眈!我等不該樹敵過多!”
李景隆同樣勸說道:“若單打獨鬥,我大明何懼之有?倘若賊人聯合,我朝勢必會吃虧!還請皇上,太子爺三思而後行!”
朱元璋擺了擺手,顯得有些不耐煩。
熟悉皇帝的蔣瓛,當即跪地奉上硃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百姓,準備好利刃,倭寇來犯,殺了再說,欽此!”
呼!
朝臣無不震驚,皇上這是默許了寧王的做法!
“咱嫌棄扶桑,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他們既然不要臉,那咱的百姓也不必客氣!”
“來一個,殺一個!扶桑人敢報復,有咱頂着!”
洪武大帝起身,冷笑道:“藍玉!在玄武湖,準備訓練水師!”
“沒有水師,咱就練!沒有戰船,咱就造!”
“誰敢欺負大明百姓,咱雖遠必誅!”
轟!
羣臣跪拜,這纔是中原漢人的皇帝!
有漢之霸氣,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有唐之傲骨,內外諸夷,凡敢稱兵者,皆斬!
漢唐雄風,化作明之風華!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