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轉眼便到了琴、棋、書、畫交流會的那一日。
這一天,陽光燦爛,天氣涼爽。
匯龍潭碧波盪漾,無數的士子泛舟水上,沐浴着陽光,一派自得景象。
……
岸邊,一輛馬車緩緩行駛而來。
這輛馬車在岸邊停下,旋即駕車的馬伕跳下馬車,又從車轅下搬出一張小凳子放在地上,旋即便躬身站在一旁。
馬車門簾捲起,一個身穿白袍的青年抱着一把古琴從馬車中出來。
青年體態修長,相貌俊朗,立在車轅上,卓然而立,儒雅氣質彰顯無遺。下了馬車,他眺望匯龍潭景觀,點頭道:“這一次的地點選在匯龍潭,倒也不錯!”
馬伕微笑道:“公子參與鬥琴,必定能一舉奪魁。”
青年說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別把自己捧得太高了。”
“公子謙虛了,誰不知道崑山蔡家琴藝世代相傳,是絕世無雙的。公子自幼學琴,愛琴、懂琴,更精於琴藝,必定是力壓所有人的。”
馬伕一臉虔誠,眼中滿是敬仰。
青年眼中浮現出一抹自得,卻立即隱藏起來,吩咐道:“去匯龍潭中心。”
“是!”
馬伕立即去安置馬車,然後僱船朝匯龍潭中心行去。
……
“軲轆!軲轆!!!”
車輪轉動,馬兒嘶鳴,四輛馬車迅速行駛,朝匯龍潭行駛而來。
不多時,馬車在岸邊停下。
四個衣着華麗的人從馬車中坐下來,昂首站在岸邊。這四人的年齡不同,年齡最大的一個人滿頭銀髮,手中已經拄着一根柺棍,已經是皓首白髮,花甲之年。年齡雖小的近三十,正是壯年。其餘的兩人四十左右,都是鬥志昂揚。
四人站在一起,都打量着匯龍潭。
“餘老,這一眼望去,碧波盪漾,萬里無雲,當真是不錯。沒想到,嘉定縣還有這樣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鬥棋,還算不錯。”
年齡最小的人眼中帶着一絲討好,微笑着道。
餘老拄着柺杖,道:“嘉定縣的確不錯,不僅是風景,還有人啊。這一回,咱們代表了青浦縣,千萬不能輕敵。若是鬥棋失敗了,怎麼回去見鄉親父老。”
“餘老教訓的是!”
其餘三人鄭重點頭,都是表情嚴肅。
“喲,這不是青浦縣的餘大國手麼?都一把年紀了,還出來蹦躂,真是閒不住哦,當心哪一天摔在地上爬不起來。”
一輛馬車停靠在岸邊,門簾捲起,一個身材矮胖的中年人走出來。
此人名叫柳一手,太倉州的人。他人如其名,下棋喜歡留一手,總能在關鍵時候轉敗爲勝,是太倉州的棋藝高手。
餘老笑眯眯的道:“多謝柳先生掛念,老夫能吃能睡,還能下棋,身體好得很。你進棺材的時候,老夫還能看到。”
柳一手大怒道:“老匹夫,你……”
餘老輕笑,卻是帶上其餘人,僱船往匯龍潭中心行去。
柳一手撇撇嘴,臉上有着不屑和憤怒,卻沒有上前阻攔。他吩咐馬伕安頓好自己的馬車,也乘船往匯龍潭中心趕去。
……
“張兄,匯龍潭風景如畫,在這裡作畫,當真是不錯呀。”
匯龍潭岸邊,一個士子揹着背囊,望着匯龍潭滿是陶醉。
“此情此景,的確不錯!不過這樣的地方,卻有無數的人趕來,人多了反而失去了作畫的意境,反而不美。”
姓張的青年眼神清澈,輕嘆一聲。
“這一回,作畫是其次,主要是看看楊縣令。我已經聽說了,楊縣令會親自趕來。難道張兄不想見一見麼?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啊!”
隨行的一個胖子手舞足蹈,表情興奮。
頓了頓,胖子又道:“有了楊縣令,如果再有些美女出現,那該多好。”
“臭小子,就知道美女,你真是無可救藥。”張姓青年微笑道:“楊縣令這樣的人物,能見一面那的確是三生有幸。普天之下,也就楊縣令這樣的人才能擋住韃子,才能擊敗韃子。”
“張兄,又有人來了。我認得其中的一個,名叫顏壽雄,據說是顏真卿的後代,精研顏體字,年紀輕輕,已經是書法大家。他都來了,看來這回的琴、棋、書、畫會很有意思。”
“咱們管不了人家,走吧。”
姓張的青年一揮手,和衆人登船往中心行去。
另一邊,顏壽雄也帶着一衆人趕路。
此時,匯龍潭熱鬧無比,無數的
士子讀書人朝匯龍潭的中心趕去。這樣的事情是嘉定縣百年來沒有遇到過的,以至於岸邊的船供不應求,還有許多人在岸邊排隊等着。
……
千佛寺,廂房。
楊梟、左光斗、侯峒曾、黃淳耀、顧炎武等人齊聚,他們是早早就來了的。
房間中,黃如來肅然而立。
黃如來身着甲冑,表情冷峻,沉聲道:“縣令,我調遣了六百士兵來匯龍潭。其中,三百士兵身穿軍服,提刀帶槍,是明面上控制場面的人。除此外,還有三百人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分別安插在水上、岸上,以及現場,防止遇到突發事情。”
楊梟點頭道:“很不錯,就該這樣。”
左光斗道:“黃如來,下面的情況怎麼樣?”
黃如來如實稟報道:“根據之前傳回的消息,已經有無數的人往匯龍潭趕來。現在,岸邊都出現了船隻不夠用的情況。這一次,匯聚的不僅是嘉定縣的人,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
“人越多越好,但是,越是要謹慎。你承擔的壓力很大,務必要小心。”
左光斗表情嚴肅,吩咐道。
黃如來說道:“左先生放心,絕不會出現失誤。”
“踏!踏!!”
廂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士兵快速的跑進來,在黃如來的耳旁低語了一番話。
黃如來點頭,便吩咐士兵退下,然後道:“縣令,士兵來稟報,乘船的士子減少,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抵達。再者,阮大鋮和鄭成功各自也帶着自己的人抵達。”
楊梟起身道:“差不多了,諸位,下山吧!”
“是!”
衆人回答,都紛紛起身。
一衆人離開廂房,千佛寺的主持很快趕來,把楊梟等人送走。
楊梟一行人下了千佛寺,來到山下,直奔早早就搭建好的一處高臺。以高臺作爲中心,劃分出東、南、西、北四個區域,分別作爲琴、棋、書、畫的位置。
左光斗、顧炎武等人站在臺下,楊梟一個人邁步走向高臺。人一出現,場面瞬間火爆了起來。
無數人,高呼楊梟的名字。
那聲音漸漸的匯聚起來,壯闊浩蕩,令人震驚,連楊梟都沒有料到會這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