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高奴城近些年因爲兩次有名的大戰而聞名北地。 這兩次大戰分別是董卓前鋒將軍李傕、郭汜被關羽和呂布大敗身亡以及呂布使用詐降計大敗董卓主力。
經此兩戰之後,高奴成爲晉國西南部一座象徵着榮譽與不落的城市,得到了重視和發展,如今日漸興旺,變得熱鬧異常。
從臥虎城通往西河郡離石城的高速馬路,如今向西分出一支,通過黃河上的浮橋直接通向了高奴,再由高奴經過雕陰然後通往涼國的國都高平城。
作爲溝通晉國和涼國的一座交通樞紐,東來西往的商旅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商機。許多圖省事的涼國商人,直接就從高奴販賣一些晉國的商品返回涼國售賣,這樣可以縮短上貨的速度,同時降低運輸的成本。從五原和雲中等地出產的畜牧類的商品,也是直接向南運抵高奴,不再繞道晉陽和臥虎城銷往涼國。
鑑於上郡容易成爲長安駐軍進攻的重點,幷州大戰結束之後,趙興要求上郡太守棗祗加強對高奴和膚施等城的防禦加固,確保今後遭遇重兵圍城時,可以堅守待援,不被敵軍輕易擊破。
棗祗對高奴城經過實地勘察之後,覺得在原有基礎上加固防禦費力不討好,索性把高奴城向四個方向各自擴張五里,重新修築了一道雄偉高大的外城牆。這樣一來,不僅徹底解決了高奴城的防禦問題,而且一舉將城池擴大了兩倍不止,可以容納更多的百姓居住。
高奴城是一座旱城,沒有護城河,所以城牆的最外一層採用的是熟石灰拌上泥沙夯築而成,城牆有數丈之厚,梯型的城牆頂上可以並排行駛三輛馬車,一應的防禦設施十分完備。如果加上內城並未廢棄的第二層防禦,這座城市還真稱得上是固若金湯,易守難攻。
原本駐守高奴城的是臥虎軍重裝步兵第一師,皇甫嵩率軍攻打上郡的消息傳來之後,徐晃立即從晉陽方向抽調了輕裝步兵第二師前來增援高奴,而且暗中把剛成立不久的特戰師火器營也調了過來。
本來只有一支部隊駐守的時候,便不會涉及到指揮關係的問題,如今又來了一個師,外加一個神秘的火器營,那就必須建立一個臨時性的指揮機構,指派一位專門負責高奴防守作戰的統帥。臥虎統帥部最終的決定是任命重一師師長徐榮爲臥虎軍副軍長,並且保留原來的職位,這樣他便自然而然地成了防守高奴的最高統帥。
徐榮是從公孫瓚麾下轉投晉國的,當時他接替了王路的職務,而王路則是爲了抵禦當時尚未投誠的黑山軍,前往幽州涿郡擔任了太守一職。按照晉國與其他勢力完全不同的軍隊編制,各軍下面序號排第一的師長,便是該軍未來有可能接替軍長的人選,由此可見趙興對於徐榮有多麼重視。
這位在趙興記憶中曾經打敗過曹操和孫堅的將領,實際上應該是董卓手下最具統帥氣質的人才,比之呂布和葉雄等人,徐榮的個人武力稍顯不足,但晉國並不缺少能打的猛人,倒是像他這樣穩穩當當的將領比較稀缺。
皇甫嵩率領六萬御林軍北伐以來,一路摧枯拉朽般地奪下了漆垣和雕陰二城,如今正火速朝着高奴方向進發,兩三日之間便會兵臨高奴城下。
徐榮雖然只有一萬士卒,外加一千秘不示人的火器營,但他對於力保高奴不失非常有信心。儘管皇甫嵩是成名已久的名將,但在徐榮看來也就不過如此,他心中現在算計的是如何以高奴城爲誘餌,始終吊着皇甫嵩使其無法再向上郡的腹地深入,最終與埋伏在某處未知之地的定遠軍來個裡應外合,將皇甫嵩帶來的這六萬部隊全部留下。
想要把皇甫嵩留下,那就需要把握好防守反擊的力度,既保證高奴城最終不會失陷,同時還不能一下子讓皇甫嵩感覺太疼,相反,還要讓他每一次攻城的時候,都覺得高奴城馬上就會被攻陷,但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這個火候不是那麼好把握的,徐榮準備試一試。
四月初九,皇甫嵩率領部隊自雕陰城出發,大軍行進的方向直指高奴城。
在行軍的路上,皇甫嵩的從子皇甫酈問自己的叔父,說:“叔父,從線報傳來的消息來看,晉國方向似乎是有意放棄了漆垣和雕陰二城,而將高奴作爲阻截我軍的第一到防線。如今的高奴城已經與當年我們圍攻幷州時完全不同,只怕這次攻打高奴會十分艱難。”
皇甫嵩點頭,有些憂鬱地說:“酈兒所言,叔父何嘗又會不知呢!只是這次如果我們錯過了機會,只怕今後只能等着晉國的大軍打進長安,然後兵圍洛陽,將大漢逼近無路可走的死衚衕。如果高奴城確實防守嚴密,難以攻打,我們便繞城而走,直逼膚施!瓦罐難免井邊碎、將軍總是陣前亡,總之這一次我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前來討伐晉國,如果不成功,那就便成仁!”
皇甫酈憂鬱片刻,然後提出一個疑問:“叔父,孩兒有一個問題困擾心頭許多年,這次北伐或許便要爲國捐軀,我就大着膽子問出來。我們漢人之間爲何要這樣不死不休的爭鬥呢?有這樣的兵力和供給,何不向外征討打下更爲廣袤的疆土,養活更多的漢人百姓?”
皇甫嵩有心想要訓斥侄子說的話大逆不道,然而他一想到這次北伐或許會有死無生,便不再忍心開口。
過了許久,皇甫嵩悠悠地說道:“就算是這世上只剩下漢人,只要還有貧賤富貴之分,大家仍然會打生打死,除非是大家一起定下規矩,並且都願意去遵守,否則天下還是不會太平。”
皇甫酈本來還想問叔父,如今朝廷定下的規矩大家爲何不願意遵守,但話到嘴邊還是強忍了下去。
如果大漢朝廷定下的規矩真的那麼得人心,這世間爲何還會有黃巾賊造反?爲何還有人願意跟着趙興死心塌地的跟朝廷對着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