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師

第二天一早,李君閣早早來到綠道邊,還有六隻大公雞等着收拾呢!

綠道邊上就是苗娃們的工地,大鍋大竈大棚子都是現成的,李君閣抓了二毛跟何苗打下手。

都是十多斤的小腳烏骨大公雞,雞雜清理出來一會兒單炒,其餘的磬磬哐哐剁成大塊,在大鍋裡緊過水之後撈出,用熱水洗淨。然後將緊過雞肉的雞湯過濾單獨放置一邊。

再用醬油和料酒加入大盆子中,將雞塊倒進去,兩手下去一通猛撈,讓雞肉裹滿料汁,醃一個小時左右。

這個動作一定要趁熱,這樣的話雞肉很容易吸收味道。

大鍋加入大油,然後倒入兩包燒雞公調料兩包火鍋料,再放入兩斤辣椒幹,兩斤花椒翻炒。

當年燒雞公店開滿了蜀都大街小巷,不過袋裝調料一出來,一個個就關門了,因爲燒雞公只要配好了調料,做法實在太簡單。

將調料炒到香氣四溢之後,李君閣加入雞塊繼續翻炒,然後剛剛過濾好的雞湯倒入鍋中,將雞燉起來。

煮雞的同時,把洋蔥,芹菜,青椒,香菜洗淨,切好。

然後開始削青筍和土豆。

大火燉到雞肉耙軟之後,倒入青筍和土豆,十分鐘後加芹菜,洋蔥和青辣椒。

繼續煮十分鐘,撤火,加入香菜,裝盆上桌。

這菜真沒難度,就是一個“大”字,大塊,大鍋,大火,大油,大香,大辣,大麻,大盆,最適合一羣大老爺們光着膀子,就着泡酒大造一場。

中午的時候,朱朝安開着車將阿衝叔和十多個苗娃領了下來。

李家溝這邊昨天參與偷樑的一羣人也陸陸續續到了,也是十來個。

燒雞公香辣的氣息充滿了整個綠道,苗娃們坐在桌旁,鼻子直抽抽。

一共坐了四桌,每桌一半苗娃一半漢娃,大家說起昨天偷樑的事情,兩邊情況一交換,都覺得又有趣又好笑。

李君閣又將雞雜炒好,每桌端上一大盆燒雞公,兩盤炒雞雜,端起酒杯對阿衝叔說道:“簡陋了,阿衝叔,昨天實在是承情了,寨子裡的狗都沒放出來,要不然李家溝人全得撂林子裡!”

阿衝叔哈哈大笑道:“本來就是圖一個樂!難不成真當是賊娃子逮啊!哈哈哈!你不知道,我開始都選好六根樑材了,怕你跟苗娃不熟悉,想着先給你們綁上,圖個方便。結果寨子裡的人聽說是山下皮娃要起樑,偷偷摸摸地你綁你家一根,我綁我家一根,整得滿山都是,你說這事情鬧得!”

李君閣說道:“實在是太感激了,山上的情,我二皮記得牢實,以後苗寨的事,就是我的事!”

阿衝叔連連擺手,說道:“要說情分,該是苗寨記着你皮娃的情分,這幾十年了,寨子裡何曾這麼高興過?老輩兒些的臉褶子裡都是笑!對了這馬上就要過年了,到時候你可一定要來寨子裡過年啊!”

李君閣看着自己身上的毛線背心加外套,說道:“這冬月都纔剛到,臘月都還差一個月呢,怎麼就說到過年了?”

阿銅說道:“二皮你不知道嗎?我們苗家過年就是冬月尾巴上,跟你們漢娃是不一樣的!”

李君閣這才反應過來,說道:“哈哈哈,忘記這茬了!到時候我一定來!”

阿銅興奮地道:“就是就是,今年寨子裡肯定熱鬧得很,你可一定要上來啊!”

經過昨晚偷樑一事,山上山下年輕人又熟絡了一分,大杯喝酒,大塊吃肉,很快就打成一片。

李君閣又敬了阿衝叔一杯,說道:“阿衝叔,聽何苗說你們老木工手藝人幹活路的門道名堂不少,你跟我說說唄,我看看能不能讓阿音把木樓工藝的和講究也報上非遺。”

阿衝叔說道:“這裡邊說頭可就太多了,我們早年間都是師傅帶徒弟,三年徒弟,一年幫工,是沒得工錢拿的,之後才能出師,出師後還要跟着師傅當好幾年的手下,這才能獨擋一面。”

“我們這行,大師傅叫‘掌墨師’,起房子沒有圖紙,不管房子多大,都在掌墨師腦子裡面。”

“整個房屋所需什麼,怎樣造作,掌墨師都必須瞭然於胸。”

“所有的構件,無論樑、柱、枋、板、椽、檁、榫,都是木材加工來的,只用榫卯相接,沒有一顆釘子,不管大小尺寸,擺放位置,在沒有設計圖紙的情況下,都要做到絲毫不差。”

“幾千根樑柱枋椽,都是掌墨師一個人用墨斗彈出來的,其它人,只是根據掌墨師畫出的線條將木料改造成各種構件而已,這就是徒弟跟師傅的區別。”

“所有構件架起來,一根都不出差錯,榫卯嚴絲合縫,這就是吃飯的硬本事!也是‘掌墨師’這個名頭的由來。”

“再說回起屋,起屋十四步,步步都有許許多多的的規範法則,還有許多敬神祭神、禱福禱祥的儀式,都是師傅言傳身教。空有手藝,再加上一本《魯班書》,沒有傳承,是做不好掌墨師的。”

“就拿造屋之前的準備來說吧,首先是選址,基本是以選擇依山面水,坐北朝南,地勢高低適中爲原則。具體屋場講究山體厚實,左右不壑,算是基本。當然更好的還有靠山面水,藏風聚氣。如果能找到龍虎護佑,鳳凰翔棲,靈龜浮圖之類,那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風水寶地了。”

“選址時有多種禁忌,比如如果對面是白巖山,那就會影響後人,死後容易成爲“白毛”;比如忌屋場前後空虛,所謂‘前空後空,不出寡婦出寡公’……”

“遇到這些地方,也不是不能造屋,那就需要造墨師的本事了,行話叫‘補偏救蔽’,或者栽種樹木,或者配以廂房,或者修造豬圈牛欄,用各種方式予以補救。”

李君閣摳着腦門道:“聽你這麼說,我咋覺得你們這行當,是搶了風水先生的飯碗呢?”

阿衝叔不無得意地說道:“好的風水先生,不一定能當好的掌墨師,但是好的掌墨師,肯定還是風水先生。”

然後接着說道:“選址完畢,接下來就是‘打屋基’了,打屋基有這樣幾個小的環節。打屋基之前先要祭山,因爲‘打屋基’意味着佔山,因而要祭山神爺爺,得到他的許可才行,一般用雞,也有用豬、羊等,但忌用牛。”

“因爲牛是我們的衣食之源,是天神派下來幫助我們生活的,因此我們忌用牛作祭品。”

“祭山一般由神漢進行,有時也由我們比較內行的掌墨師充任歸儀式的主持。”

“祭山以後,就是‘定向’,由風水先生架羅盤定房屋的方向,我們的說法叫‘定龍壟’,一是測定山勢吉凶,二是定吉利的方向,以便確定大門向何方開。”

“過去建吊腳樓,多依山就勢建築,方位不好講,就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爲最佳屋場。”

“後來山下平地也開始修木樓了,就要講究房屋的坐向。“

“定向當然有一定的原則,《魯班書》上講法是‘陽宅來龍原無異,居處需要寬平勢。明堂需要客不爲,萬堂門廣先立位。東廂西墊及包廚,庭院樓臺園圃地。或入山頭找平原,前後有水環抱貴。左右有路亦如然,但遇返跳必須忌。水木金土四位龍,此作佳基終吉利。’”

“這雖是漢家的說法,但我們苗家陽宅定向也多以此作爲一般法門。”

“除了使房屋修造後的方向正,還要考慮與家主的八字是否相合。”

“房屋的朝向多坐北朝南但是有不能正南正北,需要偏東十五度。”

“據說這是朱元璋進京修天安門後,要獨佔坐北朝南這一方位,不讓民間有這個坐向。即使要修,家中也應有爲官者,不然,犯禁了要遭罰,萬一要修,也不準向正南方。改土歸流之後,我們苗家也只得依從,這規矩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南北朝向,也可根據地形地勢或坐西朝東,或坐東朝西。但是一般不坐南朝北,因門窗向北開,有‘北風掃堂,家破人亡’的說法。”

李君閣聽得兩眼轉圈圈:“太講究了!不知道現在修電梯公寓的設計者,是不是也要考慮這些!設計房子的還要懂看風水,真是漲了見識了!”

阿衝叔笑道:“其實除了風水先生跟造墨師,只憑經驗,主人家自己也是可以給自己的房子斷朝向的。”

李君閣大喜道:“還有這種事情?那該怎麼看呢?趕緊跟我說說,以後我也可以冒充一把風水大師!”

阿衝叔說道:“其實簡單的很,比如看喜鵲砌窩或樑上燕子砌窩的窩口朝向,又比如你家大白或者大呆出門後常去的方向,都可以認爲就是吉利方向。”

李君閣哭笑不得:“前邊你說了那麼大一套,現在又告訴我這麼簡單的斷法,這到底靠不靠譜啊?!”

阿衝叔笑道:“大致是靠譜的,因爲兩者的斷法,往往方向出奇的一致。這個沒有道理可講了!”

李君閣又端起一杯酒,說道:“原來造屋之前還有這麼多的準備工作,來來來,阿衝叔勞您受累了,我再敬你一杯。”

阿衝叔喝了一杯,談興越來越高,說道:“這還沒完呢!”

“接下來就是‘擇時’了,這是破土前的必要準備。擇時是根據家主的八字情況,所選屋場的環境狀況,結合修造屋基的大致時段,選擇一個大吉大利的時間來進行,如陰日陽日,陰時陽時等……”

“之後是請工,就是請幫忙打屋場的人員,這也得挑。勞動力強、經驗豐富只是一個方面,另外還要選擇一些陽氣重的人、福德雙修的人、子孫旺盛的人。選工時,還要組織一些小孩由這些人帶到工地走上一圈,以表示這個屋場今後會發人。”

第九百三十五章 實驗第五百八十三章 又到一年總結時第九百五十四章 釣魚餌第二十三章 交談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一百二十八章 總結第七百九十八章 玩雪第二百零三章 農大專家第六百三十章 取卵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百四十六章 走近科學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音的愛慕者第九十四章 苗家英雄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混血丫頭第九百一十六章 烤牀第三百零九章 回家第九百七十九章 簸箕飯第六十六章 暑假暑假第六百八十三章 首映禮第一百六十八章 護林隊第五百一十八章 刀鞘第九百五十五章 漁業是大產業第三百零八章 全是妖孽第一百一十三章 學問人和手藝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二百七十九章 BBC野生動物攝影獎第一百七十五章 夜釣第一百一十一章 涼糕第八百零四章 保護區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歲羹第五十章 劉爺第七百九十六章 下雪了第六百零四章 考察站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開張管三年第九百三十章 反響第一百三十章 野餐第二百八十三章 婚禮進行時第三百五十章 院長老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展望和商討第一百一十七章 蘭石盆景第四百二十二章 污水處理廠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羣戲瘋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追媳婦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紀錄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樑(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龍日“唧擔”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動第三百零八章 全是妖孽第五百二十二章 熬窯第七百九十八章 玩雪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蓋碗茶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頸長尾雉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九百五十三章 休閒農業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角尺,泡菜第七百零三章 新居新熱鬧第六百七十九章 猴兒酒第七百五十四章開機(爲貧道你猜啊盟主加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企業文化第二百九十四章 讓人意外的司星準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櫻居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街宴第三百九十三章 耍心眼第七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七十六章 木薯粉,新棚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學問人和手藝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冰冰姐第二百三十三章庖豬飯第九十八章 手藝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德國十字弓第八百零三章 第一手資料第三百四十七章 鵝腸草第一百零六章 看石頭第六百一十三章拜風豬兒第七百五十一章 埋酒第一百三十五章 對待妖精的態度第二十五章 瓶頸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孽們第二百二十章 偷樑(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齣戲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八百六十六章 拋灑才氣(月票求一波)第五百九十七章 燒火龍第一百四十八章 採訪第四十八章 發錢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七百九十九章 周光華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回家就好多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歲羹第一百一十七章 蘭石盆景第二十四章 小宴第七百五十八章 帶漂遠投第二十章 收集第七百九十六章 下雪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豬兒粑第六百六十八章 小長假
第九百三十五章 實驗第五百八十三章 又到一年總結時第九百五十四章 釣魚餌第二十三章 交談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一百二十八章 總結第七百九十八章 玩雪第二百零三章 農大專家第六百三十章 取卵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百四十六章 走近科學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音的愛慕者第九十四章 苗家英雄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混血丫頭第九百一十六章 烤牀第三百零九章 回家第九百七十九章 簸箕飯第六十六章 暑假暑假第六百八十三章 首映禮第一百六十八章 護林隊第五百一十八章 刀鞘第九百五十五章 漁業是大產業第三百零八章 全是妖孽第一百一十三章 學問人和手藝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二百七十九章 BBC野生動物攝影獎第一百七十五章 夜釣第一百一十一章 涼糕第八百零四章 保護區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歲羹第五十章 劉爺第七百九十六章 下雪了第六百零四章 考察站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開張管三年第九百三十章 反響第一百三十章 野餐第二百八十三章 婚禮進行時第三百五十章 院長老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展望和商討第一百一十七章 蘭石盆景第四百二十二章 污水處理廠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羣戲瘋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追媳婦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紀錄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樑(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龍日“唧擔”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動第三百零八章 全是妖孽第五百二十二章 熬窯第七百九十八章 玩雪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蓋碗茶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頸長尾雉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九百五十三章 休閒農業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角尺,泡菜第七百零三章 新居新熱鬧第六百七十九章 猴兒酒第七百五十四章開機(爲貧道你猜啊盟主加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企業文化第二百九十四章 讓人意外的司星準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櫻居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街宴第三百九十三章 耍心眼第七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七十六章 木薯粉,新棚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學問人和手藝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冰冰姐第二百三十三章庖豬飯第九十八章 手藝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德國十字弓第八百零三章 第一手資料第三百四十七章 鵝腸草第一百零六章 看石頭第六百一十三章拜風豬兒第七百五十一章 埋酒第一百三十五章 對待妖精的態度第二十五章 瓶頸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孽們第二百二十章 偷樑(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齣戲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八百六十六章 拋灑才氣(月票求一波)第五百九十七章 燒火龍第一百四十八章 採訪第四十八章 發錢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七百九十九章 周光華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回家就好多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歲羹第一百一十七章 蘭石盆景第二十四章 小宴第七百五十八章 帶漂遠投第二十章 收集第七百九十六章 下雪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豬兒粑第六百六十八章 小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