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重立中樞

劉彥宗出列道:“時值國朝養吏五十萬之衆,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有八九,一是造成國朝俸祿浪費,二是冗官至朝廷政令不出京畿,官員勢力盤根錯節,黨爭四起,敗壞超綱,請陛下下令按照朝廷實際所需裁汰冗官!”

徐處仁道:“陛下,臣亦贊同減少官員人數,只是若直接粗暴裁汰,讓這些人告老還鄉,怕是要引起民間動盪。”

徐處仁知道皇帝這裁汰官員的想法誰都阻止不了了,他也不敢阻止,但是他覺得一定不能直接讓那些人滾蛋,不然那些人回到自己老家,必然對朝廷有非議,到時候引起民間的動盪,他這個東府大佬又頭疼了。

“哦,徐卿有何高見?”

“起奏陛下,翰林院的全國學校建立在即,正需要人才,可以將冗官調到學校做先生。”

趙桓看着其他人道:“其他人呢?覺得如何?”

何?道:“陛下,臣以爲徐相公之言可行。”

劉彥宗道:“陛下,臣以爲,當先降其俸祿,再編其位。”

“俸祿如何降?”

劉彥宗道:“這便要問石學士了,學校之事皆是由他掌管。”

石洵連忙出列道:“陛下,按照學校先生等級,小學月俸祿十貫,中學月俸祿二十貫,大學先生月俸祿三十貫。”

趙桓道:“周朝,你覺得呢?”

“陛下,臣以爲可行。”周朝心中連忙叫好,作爲管錢的部門,是有任務在身的,能節流,他自然樂於看見。

趙桓思忖片刻,覺得去做教書先生也不是不行,雖說現在朝廷興百家之學,但也不是完全就唾棄了儒學,至少春秋儒學是有的。

石洵道:“陛下,學校數量畢竟有限,臣恐學校無法容納如此多先生。”

徐處仁連忙道:“陛下,冗官中,也不全是文官。”

趙桓皺起了眉頭:“若是多出的官員如何處置?”

這下徐處仁還真是犯難了,其他人一時間也不說話。

劉彥宗開口道:“陛下,臣以爲,經歷了戰亂,中原地區的官員數量已經下降,具體數額可由吏部再行統計,剩餘的冗官,有兩條選擇,一是調配學校,二是調配商行、銀行、大宋邸報、東京快報、商虞司,另朝廷正籌備大規模開海,康王亦需要人才。”

周朝一聽劉彥宗的意思,便站出來反對了:“按照劉御司的說法,這冗官等於沒有裁汰。”

管錢的財政大佬自然是希望朝廷少發薪水了,他的任務也會輕很多,所以他是堅決贊同皇帝大規模裁員的。

劉彥宗道:“非也,陛下之意並非覺得官員太多,而是覺得官員尸位素餐者十有八九,如今我大宋在聖天子的光輝下,日漸強盛,國朝廣開工事,皆需人才,只要官員各司其職,朝廷又何必裁減官員?”

衆人被劉彥宗這廝給繞暈了,說裁汰官員的是你,現在又說不裁,你他孃的是故意在這裡給大家出難題是吧!你個劉賤人!沒事你去東京城的窯子裡多逛逛得了,腦子裡整天琢磨着琢磨那的,真他孃的欠幹啊!

趙桓問道:“依劉卿所見,該如何整改尸位素餐者十有八九的現象?”

“陛下,自國朝開國以來,沿襲前唐之制,三省六部具在,然另設二府三司三衙,致使權責不清,官僚臃腫,臣斗膽進言,請陛下重立權柄,肅清渾濁!”

劉彥宗此言一出,兩府大佬皆是一怔。

劉彥宗這是要皇帝將朝廷司職回爐重造啊,這直接牽扯到在場的諸位相公了!

徐處仁連忙站出來道:“陛下,萬萬不可,此新政推行在即,兩府若動,必然動一發而牽全身,朝廷混亂,國無寧日!”

唐恪也道:“陛下,徐相公所言極是,臣附議!”

趙桓看了一眼其他人,何?也表示贊同,李綱也道:“陛下,新政在即,不易操之過急。”

御史臺和翰林院則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即不贊同也不反對。

趙桓道:“秦檜,你覺得呢?”

Wшw ¸tt kan ¸c ○

秦檜心中嘆了口氣,這真是棘手的問題,一邊是兩府的重臣,一邊是皇帝跟前如日中天的大紅人,他兩邊都得罪不起。

秦檜道:“陛下,臣以爲劉御司所言極是,我朝沿前唐之制,三省六部具在,然三省多空有其位,不賦其職。”

趙桓道:“若恢復三省六部,卿以爲如何?”

秦檜道:“臣以爲三省六部制有弊端,當廢除。”

趙桓心中一動,他早想調整中樞權職了,只是一直時機未到,眼下經過他幾輪的大清洗,朝中許多派系已經遭受嚴重打擊,正是做出合理調整的時候。

“這三省六部制有何弊端?”

“中書掌決策,門下掌封駁,尚書掌政令執行,若是中書有一決策,門下通過,至尚書六部執行,然尚書六部皆不贊同,至執行之時必有怠慢,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屆時天子追責,中書言尚書執行之責,尚書言中書、門下決策與審批之責,指使權責不明,這也是本朝爲何會並中書與門下之權於東府之緣由,是以,臣以爲不必再恢復三省六部制,爲明確各中樞權責,陛下可廢除三省,並六部於二府三司、翰林、督察、御史臺,命各中樞各領其責,各司其職,各行其政也!”

秦檜一番話說下來,兩府相公皆是點頭,連劉彥宗、石洵等人也贊同。

唐末五代之後,其實已經在往這方面發展,只是宋朝開國之初,三省一直存在,另開了二府三司,宋太宗時期大肆封官,在這樣的過剩土壤中,自然生長出來了臃腫的官僚體系。

趙桓又問:“諸卿可還有其他意見?”

衆人沉默,皇帝便道:“如此便按秦檜所言,徐處仁領東府政事堂,下管吏部、工部、禮部、商部、戶部。李綱領西府樞密院,下管兵部與原有的十二房。劉彥宗掌政宣司、大理寺和刑部。石洵掌進奏院、全國學校。周朝執掌財稅、鹽鐵。何也掌臺諫。二府三司、翰林、督察決策之權,皆由朕復批,皆各領其責,各司其職,各行其政。”

皇帝又補充道:“此後考覈,不僅以政績結果作爲考覈,官員人數、投入預算、所耗時長,皆納入考覈之中。”

“陛下聖明!”

趙桓又道:“關於精簡官員之事,就由徐處仁任領,劉彥宗協助,此事先從京畿路、京西路、京東路、河北路、河東路和燕雲開始,朕要在三個月之內看見結果。”

“遵旨!”

待諸位大臣退下,唯獨劉彥宗留下,皇帝道:“此次叛亂的名單朕要最詳細的,先將隱藏在朝堂之上的人全部揪出來。”

“是!”

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一百九十一章宰相是金國細作?!!!第三百五十六章張記布行狀告華興商社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六百九十五章扶大廈之將傾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六百一十八章遼國皇帝耶律大石第五百八十章豪氣干雲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一百四十八章真香啊第一百六十七章朕要滅掉交趾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三百九十四章對占城宣戰(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九章斬夏金烏,宋軍開始攻城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十五章康王趙構第九十八章風波不斷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五百四十二章橫推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金國權力交接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三百三十八章使者是在質疑朕?第六百七十七章撕裂的中線第三百八十七章一隻烤紅薯,火爆東京城!(第六更,求訂閱!)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三百六十六章必有崩壞之危?第二百九十六章鏖戰!第五百零二章變局第七百零六章羅馬城該易主了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六百九十五章扶大廈之將傾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一百九十四章出使大理,橫推交趾!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報!人定勝天!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三百三十八章使者是在質疑朕?第三百二十章趙桓的毒計,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五百三十七章朝堂上的爭議第二百零七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神武步人甲無敵!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五百六十八章回京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一十一章青州殺人案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二百二十章奇葩賣國賊!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二十五章原來是你個三姓家奴狗漢奸!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五百章撤兵第一百六十章岳飛破城第三百二十一章一切都在好起來第五十四章賣女兒的韓禮先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
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一百九十一章宰相是金國細作?!!!第三百五十六章張記布行狀告華興商社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六百九十五章扶大廈之將傾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六百一十八章遼國皇帝耶律大石第五百八十章豪氣干雲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一百四十八章真香啊第一百六十七章朕要滅掉交趾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三百九十四章對占城宣戰(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九章斬夏金烏,宋軍開始攻城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十五章康王趙構第九十八章風波不斷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五百四十二章橫推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金國權力交接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三百三十八章使者是在質疑朕?第六百七十七章撕裂的中線第三百八十七章一隻烤紅薯,火爆東京城!(第六更,求訂閱!)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三百六十六章必有崩壞之危?第二百九十六章鏖戰!第五百零二章變局第七百零六章羅馬城該易主了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六百九十五章扶大廈之將傾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一百九十四章出使大理,橫推交趾!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報!人定勝天!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三百三十八章使者是在質疑朕?第三百二十章趙桓的毒計,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五百三十七章朝堂上的爭議第二百零七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神武步人甲無敵!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五百六十八章回京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一十一章青州殺人案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二百二十章奇葩賣國賊!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二十五章原來是你個三姓家奴狗漢奸!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五百章撤兵第一百六十章岳飛破城第三百二十一章一切都在好起來第五十四章賣女兒的韓禮先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