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新的軍政和稅政

這些時日,皇帝很少上朝,每天拉着兩府相公在他的御書房裡議事,從早上到深夜,每日如此,吃飯在這裡吃,甚至有時候午休就原地閉目養神,隨後又開始討論。

最終終於討論出一個結果,用皇帝的話來高度總結:要想富,先修路!廢完徭役再廢賦!

被皇帝拉在在屋子裡強行灌輸各種奇葩理念整整半個月後,兩府相公們腦袋裡的腦回來也有一絲改變了,聽皇帝說起來,好像是那麼一回事。

基本上得出了半個多月前,皇帝提出的七條:

第一條,擺在最前面的是富國強兵戰略,也就是說,要讓國庫和軍隊強大起來,需要重新定義稅收和軍隊制度。

北宋的軍隊制度中有一條很不靠譜的就是更戍法: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故稱更戍法。

更戍軍冠以駐泊、屯駐、就糧等名目。

通常出戍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江南、淮南、兩浙、荊湖、川峽、廣東等地戍軍,以三年爲期輪換。

出戍邊遠條件惡劣地區的軍兵,以半年爲期輪換。

朝廷臨時任命戍軍統兵將官,造成兵不知將,將不識兵,易於控制。

此法雖對防止將領專權有利,卻削弱了軍隊戰鬥力。

好在宋神宗時,罷廢更戍法。

但是,更戍法帶來的百年積弊,卻並未消除,一直影響到現在。

趙桓的意思是將全國分爲幾大戰區:燕雲戰區、西北戰區、東南戰區、西南戰區和中央戰區。

五大戰區各配置有最高將帥,稱之爲經略使,經略使不再是臨時委派,而是長期職務,另配置兩名經略副使,協助經略使管理戰區。

美其名曰是協助管理,其實是相互掣肘,爲何是兩名?經略使側翻一名副使太容易,兩名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副使的權力也很大,不是簡單的副職,統兵權在副職手中,發兵權由經略使向朝廷申報後,樞密院和皇帝批准可執行下去。

每一個戰區配置五軍,每一軍常備軍一萬人,每一軍下設三將,每一將下設三指揮使,指揮使下有都,以百人爲單位。

經略使可根據戰事向朝廷申報招募人數,由皇帝與樞密院簽發文書後,放開招募。

趙桓這個獨斷專權的帝王此時才切身感受到發兵權的重要性,在這裡面,相權對皇權依然有一定的牽制作用,例如招募與發兵,都必須還要經過樞密院。

到明朝的時候,就大不一樣了,朱元璋集所有大權於一身。

爲了鞏固皇帝的實力,皇帝除了是國家最高元首,代天牧民以外,還被授予全國戰區最高統帥的職位,這是趙桓強迫相公們答應的,也就是說,在任何時候,五大戰區經略使的任命都是皇帝說得算,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也直接聽從皇帝派遣與任命。

用史學家的話來說,靖康新政對軍政的改制,充滿了****色彩,皇帝除了天下共主的身份以外,還有最高軍事統帥的身份,這標誌着軍事主義在大宋的滋長,預示着擴張時代的來臨。

這裡面大大削弱了樞密院的權力,皇帝採用手段再一次加強皇權,逐漸開始架空西府。

第二條是興人丁,人口在後世都是戰略資源,更何況在古代。

彼時的大宋,擁有1.26億的人口,是這顆星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趙桓覺得依然不夠,人口越多越好,容納人口的地方肯定多得是,中原裝不下就殖民東南亞,東南亞滿了就向西揮師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滿了,就繼續向西,跨國小亞細亞,越過君士坦丁堡,進軍歐洲,或乘船越過太平洋,入主美洲。

總之,這顆星球足夠大,人越多越好。

異想天開的趙桓提出廢除人頭稅的稅制,減輕民間生孩子帶來的經濟壓力,並且一柄將各種苛捐雜稅都廢除掉,徹底釋放普通平民的活力。

同時,嚴禁民間殺嬰,殺嬰者,連坐!

中國人自古有傳宗接代的優良傳統,宋代民間殺嬰現在非常普遍,皆因爲人頭稅和各種苛捐雜稅太多,普通平民根本無法撫養一個小孩。

這引起了相公們強烈反對,如果一口氣廢除這些,收稅會減少足足兩成,按照去年的財政收入8000萬貫,兩成就是1600萬貫,這是一筆巨大的數額。

一想到這個數字將從財政收入中抹去,戶部尚書兼三司使周朝就跳腳,他幾乎紅着臉,粗着脖子吼出來,其他相公真是爲了捏了一把汗,這位官家可不同上幾任啊,周朝你這是在作死!

豈料趙桓並未發怒,而是笑着安撫周朝,不要在乎這點小錢,周朝更加激動,這特麼還是小錢!皇帝平時你不看財務報表不知道勞資的壓力有多大是吧!

這下氣氛就搞得很緊張了,但是皇帝依然很耐心跟周朝解釋着,算着皇帝的一本賬。

這下相公們就覺得奇怪了,皇帝你不是向來就喜歡拿着刀子威脅人的嗎!怎麼今天突然轉性了?腦子瓦特了?

其實人家趙桓剛來的時候,在朝堂上威脅大臣,那特麼是被逼的好吧,完顏宗望都打到城下了,一些不靠譜的攪屎棍還在朝堂上咋咋呼呼,不剁幾個人,如何給天下人表決心?

那現在局勢又不一樣了,皇帝要改制,需要這些大臣幫他做事,當然就要開始變得耐心一點,並且人家周朝是因公事而爭執,是爲國家好,他趙桓因這事發怒,以後誰還敢說真話?

所以,發怒不是爲了發怒,發怒殺人,是爲了立原則,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被大臣們看在眼裡,要讓大臣們知道,皇帝不是一不順皇帝心意就發怒,而是對國家有危害的,才發怒。

這下大家原本繃着的心也就慢慢鬆下來了,變得開始有點大膽了,在某些問題上還跟皇帝開始爭論起來,但他們也知道皇帝的幾個底線了,在皇帝的底線問題是,絕對不跟皇帝爭論。

慢慢的,大臣們居然也跟皇帝有點默契了。

關於廢除人頭稅和苛捐雜稅,屋內的相公們分成了兩派,以周朝爲首,堅決反對廢除人頭稅和雜稅。

但是以李綱爲首,卻是贊同的,包括參知政事唐恪也贊同。

最後皇帝做出了一個折中的決定,最高期限兩年,等海洋貿易和朝廷新興的商行收入趨勢呈現良好勢頭,必須立刻廢除掉人頭稅和雜稅。

這下相公們都贊同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就對朝廷的商行考驗巨大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四百六十九章呵呵,金軍的頭戰!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家大忌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一百二十三章少年強則國強第四百三十四章拳頭纔是硬道理!第二百二十四章扶桑自古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三百七十八章四矩陣戰略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四百三十五章皇帝的局,安西都護府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五百八十九章請嶽帥爲小女做主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六百九十七章爭論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一十二章要抄家滅族的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國動員,八十萬大軍北伐作者結婚請假第七十五章百年積弊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六十三章朕的大宋還需要你們!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三十一章該千刀萬剮!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四百三十二章兵鋒北指,北海突襲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二百九十八章神武軍的鋼鐵意志!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一百八十章朕倒要看看是哪些人要謀害朕!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七十三章國難日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二十九章先把這個狗漢奸閹了!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三百八十一章古道邊第三百二十三章房租暴漲,皇帝大發雷霆!第三百五十一章蒸汽機車的展示盛會第五百三十七章朝堂上的爭議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一百零六章押解京師第六十六章被嚇得不輕的金國使者第二百二十五章整箱整箱青黴素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五百一十七章圍剿之策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國前的準備第四百二十一章趙桓滅高麗的術第三百四十一章皇帝的局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一百七十九章這是朕的東京城!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第一百四十四章少了五萬石第五百零二章變局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五十七章敗軍之象?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三百七十九章岳飛的去向(第三更!)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一百五十一章江寧府轉運使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一百七十章果然是暴君!第二百三十五章和善的皇帝?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六百零九章東京超市第六百六十六章心理戰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的報復第六百八十九章東京之惑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五百六十五章不願歸附者,都該乖乖去死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四百五十一章正面的殲滅戰,李寶滅三佛齊
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四百六十九章呵呵,金軍的頭戰!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家大忌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一百二十三章少年強則國強第四百三十四章拳頭纔是硬道理!第二百二十四章扶桑自古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三百七十八章四矩陣戰略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四百三十五章皇帝的局,安西都護府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五百八十九章請嶽帥爲小女做主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六百九十七章爭論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一十二章要抄家滅族的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國動員,八十萬大軍北伐作者結婚請假第七十五章百年積弊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六十三章朕的大宋還需要你們!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三十一章該千刀萬剮!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四百三十二章兵鋒北指,北海突襲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二百九十八章神武軍的鋼鐵意志!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一百八十章朕倒要看看是哪些人要謀害朕!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七十三章國難日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二十九章先把這個狗漢奸閹了!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三百八十一章古道邊第三百二十三章房租暴漲,皇帝大發雷霆!第三百五十一章蒸汽機車的展示盛會第五百三十七章朝堂上的爭議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一百零六章押解京師第六十六章被嚇得不輕的金國使者第二百二十五章整箱整箱青黴素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五百一十七章圍剿之策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國前的準備第四百二十一章趙桓滅高麗的術第三百四十一章皇帝的局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一百七十九章這是朕的東京城!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第一百四十四章少了五萬石第五百零二章變局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五十七章敗軍之象?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三百七十九章岳飛的去向(第三更!)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一百五十一章江寧府轉運使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一百七十章果然是暴君!第二百三十五章和善的皇帝?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六百零九章東京超市第六百六十六章心理戰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的報復第六百八十九章東京之惑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五百六十五章不願歸附者,都該乖乖去死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四百五十一章正面的殲滅戰,李寶滅三佛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