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和蒙宏鬆的友誼,可以說來的十分奇妙且恰到好處的了:初一一整年我們是幾乎沒有交集的,其實從一種角度來說我們都“名列前茅”,我們班級裡有六十多個人,每次考完試後,由於一張A4紙是打不出來六十多個人的成績的,所以就會分成兩張紙,第一張紙是班級第一名到班級第三十名,第二張紙是從班級第三十一名到最後一名,我倆的成績之差,很神奇的導致他常常在第一張紙的前五名,而我則是在第二張紙的前五名。有一說一不知道你們對公佈成績的行爲有什麼看法,反正我的看法十分地辯證,小學的時候很希望看到成績單,因爲那時候成績好,每次成績單發放往往意味着又能有一個願望可以實現了,而到了初中之後成績一落千丈,便有段時間恨死了成績單,心裡破口大罵公佈成績單的教育制度,但是等到後來我成績恢復之後居然對成績單又變得期待起來,屬實有點可笑,但後來不管考得多好,也沒有實現什麼願望了。實到初二的時候再和蒙宏鬆一位時,就跟第一次一位不一樣了,我倆相處得十分融洽,不說兄友弟恭也得說是父慈子孝了(我父他子!)。
男生之間的友誼往往都是很純粹的,跟他在一位的時候也是成功激活了我的梗王屬性,我這個人啊有個特點,特別喜歡接梗還有說段子,恩當然我與黃毒不共戴天,至於爲啥沒有賭吧,倒不是因爲我有那種一輸輸幾千塊錢的不良嗜好,而就是純純地很喜歡打賭,但是十幾年來在我身上有個很顯著的BUFF就是我打賭從來沒贏過......高二的時候跟我們班一個學習很好的女生打賭,賭一道題不會考,然後我沒有意外的輸掉了,代價是給她講100道題,至今沒還完。作爲一個又老實又愛幫助人,不僅思想純潔還特愛講段子的孩子,從小到大在班裡的口碑一直都不錯。我和蒙鬆有着十分珍貴的友誼,這種友誼就是說到那種即便幾十年不見,有一天在路上碰見時還是會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去擁抱他並喊他一句“兒子”的友誼。記得初二那年學物理,相信學過物理的你們、我們這些凡人都清晰地知道這份懵苦,很神奇啊,他天生具有理科天賦,物理對他而言並非難事。我記得我問他問題差不點給他逼瘋,就是,很簡單的啊,將盛滿熱水的小杯子放到盛滿涼水的大杯子裡,問小杯子涼了是因爲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爲大杯子裡的涼水吸收了小杯子裡的熱水的熱量,但我不知道,逮着他問了一晚上都沒問明白。
02
講真的,有一點你們都知道的,就是啊內向的男生往往是不好意思跟女生說話的,也就是具有社恐症,尤其是小學。而這種症狀如果不更正,不只是說找不到對象那麼簡單,更慘的還會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患得抑鬱症什麼的。恩很不幸,我就是一個內向的人,從我下生一直到初一,我都是一個很靦腆的人,對於女生基本是不交流的,更不會去打招呼,甚至說句話都會不敢正視人家的眼睛,並且說話結結巴巴的。連跟女生說句話都不敢,自然也沒有了解過女生的想法是什麼,也從沒想過去了解,儘管我平時跟女生講話都會很禮貌,但有的時候還是會讓她們不高興,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也從沒關心過,純屬直男了這是。靦腆的人往往比較老實,雖然到初二之後我也變得更懂得人情世故、也會說使人高興的言語時我也沒有丟下這些優良品質。
所以在我的印象裡,初一這個階段只有我一個叫謝雨的兄弟,而等到初一上完之後,我們學校對我們進行了分班,到了初二之後謝雨就不跟我一個班了,也是在初二,我和蒙宏鬆的友誼開始了,與方佳丹的那一段經歷也才發生。
03
下面我要說的事情可能比較難以理解,但我要提前說明,並不要認爲這些不正確,我接下來我會仔仔細細地說明。也有可能你們都明瞭。
相信你們上學時期班級裡肯定多多少少都有談對象的吧,我們班級裡就有,恩就是蒙宏鬆和方佳丹,名曰“鬆丹CP”,而我那個時候已經和蒙鬆很熟了,班級裡都在傳這對CP,我,作爲蒙鬆的兄弟,是最最會起鬨的那個,那個時候我對方佳丹只能說一點感覺沒有,純屬是去起“鬆丹CP”的哄的,到這裡你們可能會很好奇,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是不是做了什麼不道德的事情,我負責任的說,我一直都是十分正直的,這其實是就是在青春期時懵懂感情的一個映襯,我會詳說的。據說,蒙宏鬆和方佳丹在小學時就認識,但並不是在一個班,只是同校,他們在的那個學校是一所鎮裡的小學,教學質量恰好夾在村小和城小之間,但等到上了初中就不一樣了,方佳丹考上了一所應該是一所鎮立初中,教學質量就很顯現出不足了,所以她轉到了我們帆中。至於說“鬆丹CP”這個梗,也是班級裡傳起來的,蒙鬆和我一樣都比較靦腆,並不會去主動地去找女生說話等怎樣,蒙鬆人很高,現在估計得有一米九幾,而我現在才一米八,之前看過一個理論,女孩子更容易喜歡上高一點的男生,這樣會覺得有安全感。而方佳丹,我只能用大大咧咧這個詞語來形容她,在跟班級熟悉之後,真的跟個社牛一樣......
其實是方佳丹主動的,從我的分析來看,方佳丹一開始是喜歡蒙宏鬆的。我當時是蒙宏鬆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對方佳丹也並沒有感覺,只是吃個狗糧,嗑個CP,其實到後來她喜歡上我一直到再也沒聯繫後我都很好奇她爲什麼會這樣,高二的時候,因爲我選的文科嘛,政治必修四講了一整本書的哲學知識,通讀之後我纔算是真的悟了,事物總是不斷髮展的。很多男生和女生在青春期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爲什麼那個男孩子(女孩子)明明今天還很喜歡我的樣子,而明天就又喜歡上了她(他),我剛開始也很不理解,但越往後越成長才逐漸明瞭了其中的道道,青春期情感是很多變的,宜懵懂心境但不宜看成一生寄託(估計也不會有人那麼看,但一時的衝突真的很要命),所以你如果覺得這段時間那個人很喜歡你,一段時間後又喜歡上了別人,請你正常看待,真的是正常現象,都是十幾歲,還都是孩子的年紀,是做不到陪一人至永久的思想境界的,所以如果你身處青春期的話,真的就是說最好專注學習,如果有那麼一段情感找上你,也要以正常心態對待,其實我說這些用處並不大,有些東西就是得經歷過才能懂得,如果我沒經歷過我也不會那麼說的。
在青春期裡一個人同時喜歡多個人也是很正常的,但我一直不習慣將這種情感成爲喜歡,我更願意將其稱之爲“有好感”,與其說是喜歡,不如說是有好感,也可以說是喜歡某一個點。拿蒙宏鬆舉例子,蒙宏鬆再後來從內心上說,喜歡上了我們班一個喜歡畫畫的女孩子,他們還有同樣的愛好,也被班裡傳過CP,那個女孩子叫蘇悅,而蘇悅呢,又喜歡我們班的一個公認的班草,叫李南,這個也傳過緋聞,怎麼說呢,確實很亂,但也不要想那麼複雜,都沒有道德上的什麼過錯,就是青春期情感不定的表現,說到這裡,其實我和蒙宏鬆、蘇悅、李南我們四個還是初二的時候很要好的朋友。說到我吧,爲什麼沒有那麼“亂”呢?我比較潔身自好是一個方面,還有就是我的顏值被脂肪封印,沒有什麼人會關注我(有其指顏控,關於顏控我在之後會論述),我想說的還是,在十幾歲的中學時期,真的不要將太多注意放在一個女孩或者男孩身上,如果當他們又對其他的男孩或女孩表現出好感時,你肯定會有一些醋意,但真的不要太在意了。
04
我將本章名爲[鬆丹]的寓意其實很明顯,就是夾雜着一些敘事來表達我的觀點,在青春期中的一些感悟,無論是【鬆丹】也好、還是宏鬆與蘇悅也好、蘇悅和李南也好,確實是青春期情感不定的重要表現,如果說一個人只是空口白話,憑藉自己的觀察就去得出結論,顯然並不能使人信服,正因爲我有與方佳丹的那一段經歷,所以我纔有得出結論的底子,或許聽起來很幼稚,事實上也就是很幼稚,可誰都幼稚過,幼稚的不要覺得害羞而不好意思面對回憶,我就覺得將這段寫下來,留給以後的自己看,也留給正處於青春期或者願意回憶青春記憶中的那段時光的你看。
本章結尾我還想再說一句,如果你能看到這部我的回憶錄與感悟錄,真的希望你能看下去,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也請留言在下方,我有時間一定會看,這本書真的沒有什麼言情內容,我只會客觀地帶有感情的去敘述,而不是做作的非要用濫情的筆法描述那一幕幕瑪麗蘇戀愛情節,我個人真的是不喜歡那樣,總而言之,這是我的一本青春感憶集,希望,你可以,喜歡那麼一點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