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

陳文蕙一邊在上海城看着上海城的各項事務的進展,一邊在調教自己的人手。同時還在密切關注着江南官場一切動靜。這一回牽涉的面居然比當年廢太子一案還大。想想也是應該的,起碼當年的廢太子並沒有插手朝廷政事,可是齊王呢,他可是把持着朝廷的吏部,這吏部是幹嘛的,是管着天下官員考覈晉升的地方。齊王在的時候,一個勁兒的拉攏靠向自己的勢力,只要官員是投靠他的,只要給他足夠的好處,就給這個官員升官,至少也是個優等的考覈。至於沒有給他送禮的,那就只能降職,甚至是獲罪。這樣一來,江南的官員們自然都投靠他了,清廉的很少。

除了這些官員之外,還有就是讀書人家。按說書香人家,投靠齊王的應該少了把,不,這個是廢太子的時候沒有的事情,就是齊王勤奮好學,手下的幕僚都是天下知名的學士,名士,因此,讀書人很多都是傾向於齊王的。當然跟着齊王,齊王待他們也好,給他們官做,這樣一來,本來是清心寡慾的讀書人家,書香世家們也都沾染了銅臭,變了像了。這一次當然也跟着倒黴了。

陳文蕙冷眼看着江南的官場上人頭滾滾,只是冷笑不已。其實這大楚的吏治早就*了,貪官污吏多的很,殺不勝殺。這還不是最可恨的。畢竟千里爲官只爲財,當官貪一點不怕的,只要有節制,只要還能給百姓辦點實事就行。可是,大部分官員只知道拉幫結派,只知道貪污受賄。哪裡管百姓的死活。

不夠,看的多了,陳文蕙也發現了問題。就是蘇州省,河陽省,湖州省這三個大省,就數湖州省的吏治相比來說清明一些,世家和官員們死的少一些。究其根本。還是因爲湖州是陳遠恆發家之地。陳家在這裡經營多年,上下的官吏都是陳遠恆當初精心挑選的,因此。大部分都還不錯。再加上湖州的刺史是黃庭珍,也就是陳文蕙的好友黃語嫣的父親,他可是由陳遠恆一手提拔上來的,接替陳遠恆成爲了湖州刺史。因此,黃庭珍在任上蕭規曹隨。一直還沿用陳遠恆在的時候的善政。所以,湖州這幾年越發的富裕起來,經濟活躍,百姓的生活也都有提高。而官場上也是好很多,完全清廉也不太可能,可是比起其他幾個省份還是好了很多。

陳文蕙看到這個現象還是很高興的。其實在前世。她就很討厭那些*的官員。只是在前世,她沒有改變的能力。她只是個大公司的白領而已,哪裡能左右得了官場?可是這一世不一樣,這一世,陳文蕙出生在世家,接觸的都是皇帝,皇后,太子,皇子,宮妃,公主,世家貴族這樣的權利核心人物。陳文蕙有了這個能力可以改變這種*,當然不會袖手旁觀了。

只是在大楚的政治,陳文蕙還是不太能插上手,陳文蕙看到這些現象,用心的研究,希望將來在南洋施政的時候,儘量的避免。因此,文蕙的生活一點都不枯燥。

漸漸的江南的官場上,世家貴族們都明白過來了,生殺大權不是掌握在那個所謂的刺史手中的,最主要的是馬家的人。馬家在江南盤踞這麼多年,親戚故舊一大堆,真個求其請來,馬家的也不好放手去做了。馬明鬆是個聰明人,明白這一輪的反腐只能進行到這裡了,水至清則無魚,也不能搞的太過了。他向皇帝請示了一下,就結束了這些反腐活動,回到了上海城,那個巡按也回去京城覆命了。

等到馬明鬆回到上海城,已經是一身的疲憊,不過眉宇之間都是喜色。

陳文蕙爲他接風,說:“馬大哥,你這是勞苦功高,真是不愧是皇上最忠心的臣子啊。”

馬明鬆也很高興,因爲這個差事辦的好,皇帝特地嘉獎了他。他的父親也給他肯定,他在皇帝的心目中,還有在馬家的地位都穩固不少。除了這些,馬明鬆還有不能明說的開心。就是以往和他有過過節的人家,藉着這一次的清理都差不多清除乾淨了。相信,馬家今後在江南一定更穩固了。

聽到陳文蕙這麼說,馬明鬆呵呵笑着說:“都是爲朝廷辦事,哪裡算得上勞苦功高啊。”

陳文蕙看看這一會兒伺候的人都去上菜去了,就悄悄的問:“這一次,馬大哥不但給江南的官場,世家豪紳之中的氛圍爲之一清,還爲朝廷弄進了很多錢財吧?”

馬明鬆笑着說:“我想起來了,你以前可是趁着上一次賑災的時候,買了很多抄家官員的鋪子,田地啊。怎麼了,現在還想再買一些?”

陳文蕙以前買蘇州城的鋪子的時候,可是接受過馬家的意見,也得到過馬家的幫助的。只是,後來那些鋪子和田地都被陳文蕙處理掉了。現在陳文蕙對於投資國內已經沒有什麼興趣了,但是這個話卻不好明說,就說:“我是有心買一些,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奈何,手頭緊張了。”

馬明鬆奇怪的問:“你可是我們大楚最有錢的姑娘家,哪裡會手頭緊張啊?”

陳文蕙呵呵笑着說:“其實,不是真的沒有錢,是錢都投到呂宋島上了,一時間,還缺錢呢?哪裡有那個閒錢去做這種不能立刻見效益的投資啊。”

馬明鬆恍然大悟,有些可惜的說:“哎呀,真是可惜了。相信你也從邸報上看了,這一次的查抄可是比你們上一次賑災查的還要多,收穫可是多着呢,皇上的庫房都要堆滿了,還有,江南空出來許多的土地,還有最多的是鋪面,都是平日裡拿錢都買不到的好位置啊。”

陳文蕙笑起來說:“這可真是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啊。”

馬明鬆有些奇怪的問:“和珅是誰?嘉慶是誰啊?”

陳文蕙這才發現自己說錯了,忙笑着說:“是我以前在安城聽到的一句話,大概就是這樣了。這些貪官污吏們犯錯了,抄家了,皇上的國庫倒是充實了。”

馬明鬆笑笑,他可不敢像這些世家女一樣隨意評判國事。

陳文蕙說:“其實,我倒是覺得馬大哥可以和皇上建議一下。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們都是從哪裡積累的財富呢?都是民脂民膏啊,這一下子都歸到皇上的國庫裡去,有些不太好吧,也應該分給老百姓一些利益,比如說免除某些苛捐雜稅幾年啊,給老百姓一個喘息的時間。或者是多辦幾個醫院,免費給窮人看病,多着是多辦幾個養善堂,照顧鰥寡孤獨,這樣也算是讓老百姓也能嚐到甜頭,這樣擁護皇上決策的不是更多了,痛恨那些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不是更多了。這就是民心啊。比什麼金銀珠寶都有用。再說了,最近一段時間,我覺得皇上的收益增加了許多,大概也不需要這些錦上添花的珍寶,土地之類的了。”

這話說的馬明鬆心中一動,這倒是個好主意,想來,要是他籌劃好了,委婉的和皇上提出來這個事情,想來,皇上還有太子都會對他另眼相看的。過去,皇上認爲他們馬家只能給皇上賺錢,打聽消息,從來不想着讓馬家的人出朝廷做官。要不是建設上海城,馬家哪裡能走上正途?現在,要是這個建議弄的好的話,說不定就給馬家打開了從政的大門呢。

除了這個,馬家因爲是鹽商出身,一直都被人詬病,隨便一個書生都能看不起他們。就是馬樂宣現在貴爲太子良娣,在太子府,還是會被那些世家女,甚至讀書人家出身的李姨娘看不起。究其根本,就是因爲他們家是商賈出身,是暴發戶,是皇上的家臣出身,是奴婢的身份。要是馬家能走上仕途,再加上這個建議被採納,天下的百姓就會都受益,自然都會感激他,他可能要青史留名都不一定,自然會贏得那些清流們的讚揚,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啊。

馬明鬆正在這盤算着呢,陳文蕙問:“馬大哥,我是沒有閒錢買這些了,你都買了沒有啊?”

馬明鬆忙說:“我們馬家買的也不多。因爲我們本來在江南的鋪子和田地就有很多了,那些珍寶我們也不是很喜歡,只是揀了幾個特別的買了下來,別的都沒有買。我們家的銀錢大多投資在西北去了,也是沒有閒錢啊。對了,我知道你一向都喜歡收集珍貴的藥材。這一次我特意把那些珍貴藥材都留了下來,你派個人去買把。我和三省的刺史都打了招呼了。”

這話說的陳文蕙高興萬分。那些土地,珍寶,鋪面,陳文蕙還真的沒有看在眼裡,可是這藥材卻是可遇不可求的,特別是上了年份的珍貴藥材,比如百年老參之類的。這馬明鬆太會辦事了,不枉費她守在上海城這麼長時間。(未完待續)

ps:訂閱少的可憐。請大家再支持支持我吧。

第三百一十四章 寫實風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夫人管理第十九章 縣主第六章 婚配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心第一百零八章 喜鋪第二百七十章 會跳舞的廚娘第一百三十章 美中不足第三十八章 我也要做善事第六十八章 南洋特產第八十一章 意義第一百八十四章 好姑娘第四十八章 倭國局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打第八章 開拓前途第七十六章 臨走第二百六十五章 添堵第七十九章 管理兩個城市第八十三章 神秘藥第一百二十九章 弄雪的準備第八十四章 采薇第一百一十四章 投資渠道第三十八章 放牧第二百一十七章 記仇的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願望第二百二十三章 算賬速度第二十章 妒忌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黑刀堂的朋友第二百七十四章 瓷器生意第六十章 疑惑第五十九章 武林第一百二十五章 伸手出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成爲郡主的小姑子第九十六章 廣闊世界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人第十二章 宴會第一百六十章 爲了未來第八十六章 一招錯第十二章 忠心纔是第一第九十二章 胡氏到來第三百四十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怎麼發家的第四十章 提親隊伍第十章 好過的冬第一百九十章 利用價值第九十七章 利用到底第二百六十六章 回贈第二百五十七章 絕對武力第一百零五章 當刀子第五十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四章 奢侈的字第二百八十五章 自己的秘密第一百二十三章 探獄第三十五章 參觀苗人部落第六十四章 報仇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朋友第十六章 招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眷第二百二十八章 姐妹命運第三百五十五章 功課第一百零一章 憂慮未來第一百六十章 自創官職第一百一十七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一十五章 護女的藍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的規定第五十五章 駕崩第四十六章 辜負第二章 書香嚴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居民身份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疼寶劍(二更)第十一章 紫玉第一百七十章 自己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第十六章 金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悔悟第二百零七章 急性子第二百零六章 哥哥回家第四十一章 萬萬不可第十章 大少奶奶第六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的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互相學習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白花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第三百三十章 真正的兼愛第一百零四章 管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側妃第四十三章 各有所愛(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尊嚴的生活第六十五章 風頭第十八章 發現人才第二百九十二章 珍寶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集中購買第二百七十六章 拖慢腳步第二十九章 呼朋引伴第七十五章 新人口政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獎賞第二百九十六章 海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財路第十二章 拆婚第三十四章 惜福
第三百一十四章 寫實風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夫人管理第十九章 縣主第六章 婚配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心第一百零八章 喜鋪第二百七十章 會跳舞的廚娘第一百三十章 美中不足第三十八章 我也要做善事第六十八章 南洋特產第八十一章 意義第一百八十四章 好姑娘第四十八章 倭國局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打第八章 開拓前途第七十六章 臨走第二百六十五章 添堵第七十九章 管理兩個城市第八十三章 神秘藥第一百二十九章 弄雪的準備第八十四章 采薇第一百一十四章 投資渠道第三十八章 放牧第二百一十七章 記仇的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願望第二百二十三章 算賬速度第二十章 妒忌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黑刀堂的朋友第二百七十四章 瓷器生意第六十章 疑惑第五十九章 武林第一百二十五章 伸手出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成爲郡主的小姑子第九十六章 廣闊世界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人第十二章 宴會第一百六十章 爲了未來第八十六章 一招錯第十二章 忠心纔是第一第九十二章 胡氏到來第三百四十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怎麼發家的第四十章 提親隊伍第十章 好過的冬第一百九十章 利用價值第九十七章 利用到底第二百六十六章 回贈第二百五十七章 絕對武力第一百零五章 當刀子第五十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四章 奢侈的字第二百八十五章 自己的秘密第一百二十三章 探獄第三十五章 參觀苗人部落第六十四章 報仇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朋友第十六章 招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眷第二百二十八章 姐妹命運第三百五十五章 功課第一百零一章 憂慮未來第一百六十章 自創官職第一百一十七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一十五章 護女的藍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的規定第五十五章 駕崩第四十六章 辜負第二章 書香嚴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居民身份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疼寶劍(二更)第十一章 紫玉第一百七十章 自己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第十六章 金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悔悟第二百零七章 急性子第二百零六章 哥哥回家第四十一章 萬萬不可第十章 大少奶奶第六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的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互相學習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白花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第三百三十章 真正的兼愛第一百零四章 管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側妃第四十三章 各有所愛(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尊嚴的生活第六十五章 風頭第十八章 發現人才第二百九十二章 珍寶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集中購買第二百七十六章 拖慢腳步第二十九章 呼朋引伴第七十五章 新人口政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獎賞第二百九十六章 海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財路第十二章 拆婚第三十四章 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