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區的暫時受挫,並不能阻擋財團全面進攻的腳步。
包括《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主流媒體都在津津樂道此事,稱從一月到四月份,以海曼爲首的金融巨鱷經歷了一個由喜悅轉向噩耗的起伏,大有做空風波已經過去,市場再度明朗的喜悅。
這麼評論也無可厚非,媒體們借用以往的經驗來判斷,往後的美國金融確實恢復了穩定。但絕大部分人都低估了幕後財團的全球計劃,以及它們已經龐大到沒處可花的資金,遊戲纔剛開始。
全球貿易也就導致經濟變化的相互影響十分嚴重,上次金融危機裡,最明顯的莫過於美國和歐洲,次貸危機一爆發,大西洋彼岸的歐洲也跟着躺槍,而其亞洲經濟區因爲運作方式有區別,相對穩定。
簡單來說,財團想把所有的趨勢規律都抓住,一賭將來。
這看起來就不容易,但當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方式來消耗他們沉積的資金。
五月份美國風平浪靜,倒是歐洲有國家訴苦,稱美國以索羅斯,科恩爲首的金融巨鱷,他們旗下的投資企業,對衝基金正在做空歐元,但由於行爲無法證明是否對衝基金聯合做空,很難界定違規。
這幫華爾街巨頭倒是撿了德州財團的便宜,在美元漲的時候放出不利的消息去嚇一嚇經濟還不是很穩固的歐洲,結果內心惶惶就跌了,對衝基金賺了一筆,幾十億美元的資金流向美國。
上半年華爾街兩起事件:以蘭德投行爲首的巨頭涉嫌做空美元被查,公司股價跌落,高層沒有任何挽回的意思;而以金融巨頭可能密謀做空歐元的事件。司法部轉了一圈沒有結果,巨頭們賺了幾十億。
賠的是歐洲和德州財團。
但在安峰莊園騎馬的大亨們,卻沒有半點虧了錢的覺悟,他們談笑風生,互相比拼着馬術。六十幾歲的巴澤爾老當益壯,長期服用生物飲料使人們感覺不出他的具體年齡。比安峰當年見過的更精神。
巴澤爾騎馬跨越了三連跳障礙欄,周圍人羣鼓掌。
巴澤爾拍了拍馬脖子:“好馬!年紀雖然大點,實際體驗並不比年輕的弱!”
奧斯丁說:“沒有拉出來亮相,誰會知道強弱呢?”
“有道理。”馬修說,“這次就讓年輕的先表演吧。”
他們顯然是話裡有話,針對當前的經濟局勢評論不斷,最近一段日子確實起起落落,讓人感覺這場遊戲不容易,因爲會和很多人對着幹。當然表面不能決定結果。就像巴澤爾稱道的良駒一樣。
“接下來重心就全部轉移了?”安峰策馬上前。
奧斯丁說:“先放在歐洲,當你賭它未來的漲勢,而現在有人幫我們拉低價格,這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呀!”
安峰說:“感覺現在局勢混亂。”
馬修說:“其實我們大家都一樣,具體是那幫靈活的腦袋如何操作,而我們的資金又在用在什麼地方。當你把自己作爲只負責下命令的司令官,忽略過程,等待最終結果時。事情會很明朗。”
“也是這樣。”安峰說,這麼想當然簡單了。就是我投資,等待一段時間,然後收回成本和利潤。
巴澤爾調轉馬頭過來,說道:“我們得讓在美國的一些資本轉移,那項法案通過的概率很大。”
馬修說:“對於gdp來說就不是好事了。”
馬修這話輕描淡寫,但對於美國經濟來說絕對是噩耗。財團手下的資本如果轉移的話……財團主要的大企業的營收穩妥的超過四萬億美元,抽掉一半,美國的gdp也會相應的少掉這一部分。
所以說這裡是他們的殺手鐗,而且將要用上。大批美國資本的外流,即使美國經濟很繁榮。但也會讓很多人害怕,會認爲是表面假象,轉而發展爲害怕和謹慎,這一招幾乎是不可抵擋的。
無論是計劃要求,還是操蛋法案,他們都得這麼做。
目前美國國會也在重點審覈提議的草案,要確立新的細則去檢查跨國企業在海外的經濟行爲,因爲有參議員爆料,一幫巨頭積累着近萬億的資金,稅局沒能計算到的稅費恐怕達到三千億美元。
不過議員的推測是一碼事,有沒有證據是另一碼事。
結果肯定會查出貓膩,但金額不會有這麼大,各地企業的運作投資,稅費和管理費用支出都在抵扣範圍內……這是一件絕非輕易能通過,通過也不是輕易能查清,查了也不一定會有結果的……複雜事情。
五月份的時候,安峰英國的合作伙伴展開討論。
隨後他再和喬安娜說了近段時間的風雲變化,以及他的一項重要決定:拆分吉恩和蒂瑪生物研究中心。
喬安娜很意外:“爲什麼要把它拆解?它手下還掌握着不少企業的股份呢,這些又該怎麼處理?”
安峰說:“已經轉移了很多,被個人或者離岸企業持有。研究中心目前結構臃腫,運作已經不再方便。”
喬安娜問:“那你的打算是?”
安峰說:“我就想把它分成幾個部分,醫學的,基因學的,植物學的。”
“這確實能夠提高效率,但你如何安置它們?”
安峰繼續說:“我計劃把醫學部門轉移到英國,用你的資本控制,你個人、名下的企業,慈善資金等。其它部門……說實話這些年除了專利股份的持有外,研發已經沒有多少進展,可以留在美國。”
喬安娜聽明白了:“你就是要把研究中心手裡掌握的企業股份分出去?”
“沒錯。”安峰點頭。
“是因爲最近美國的問題嗎?”
安峰點頭:“有一部分原因,那項頗受爭議的法案如果通過的話,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明朗,會顯得資金的過分龐大。另外,你注重慈善,把醫學部門劃給你以及你名下的慈善基金。影響面更廣。”
……
醫學界最近有個重磅新聞。
大名鼎鼎的吉恩和蒂瑪生物研究中心最近宣佈,因爲管理和資金的問題,經由董事會一致商議,決定拆解它。
研究中心這些年來可是全世界生物技術,尤其是醫學技術的標杆,每一項重大突破都是它們完成的。共產生過五個諾貝爾獎,因爲癌症、艾滋以及其他疑難雜症,連續四年諾貝爾醫學獎榮譽加冕。
可現在卻很突兀的宣佈拆解,震動醫學界。
很多人們都有疑問:世界最強研究機構要從此消失了嗎?
不過研究中心的主管約瑟夫召開了新聞大會,發表官方態度。研究中心的拆分一是運行效率問題,太多不同的機構組合,難以實施統一的管理,再由於經營的問題,無法協調每一個部門。
約瑟夫還帶來了好消息。研究中心不會消失,主體仍留在美國,但幾個重要的部門分散出去,最受關注的醫學部門轉移到英國,被大慈善家喬安娜女男爵持有,持股的還有屬於她的慈善基金。
爲了方便管理,基金會的醫學組織就和醫學部門組合,名爲“伊麗莎白醫藥學會”。
對於這個決定。大部分人都是贊同的。
因爲喬安娜公衆形象好,給外界的是很純粹的慈善家。醫學部門被她收購,人們也願意相信,它一定會在世界醫學事業上繼續做貢獻。根據事後的統計,對於研究中心此舉的支持率最高,達到90%。
其它部門也相應的調整,或消失。或掛牌成立。
實際上屬於研究中心的技術和專利都差不多歸零,都在這幾年時間被轉出去,成爲個人或者企業持有,只有總部仍享有一定的分紅。拆解龐大的研究中心,在幾年前就已經列爲主要事項。
現在的總部就跟碧達公司相似。它看似是全球生物飲料界無法撼動的大佬,但實際上除了在美國活躍,外國的名義上子公司持股比例非常可憐,在英國的子公司裡,總公司才持有2%的份額。
其它都被財團持有,喬安娜和其手下的企業就佔到40%的份額,甚至碧達公司連生產和技術授權都已經交出去,生產授權可以自由設立加工廠,而技術……其實在醫學部門手裡,早已經轉移掉。
看似複雜,但實質上只是局部分散,總量恆定。
如果有心人去統計的話,會發現被德州財團投資的企業這些年來都在變動,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份變少,名義上是“子公司”,實際上已經被其他企業組織控制,惟獨生產或者專利授權仍掌握着。
美國能夠徵集的稅費已經大幅度降低,計算gdp的時候,肯定會縮水。相應的,其他國家就給出優惠待遇。比如英國,政府給予“伊麗莎白醫學會”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僅有15%,而在美國是35%。
如果醫學會盈利一億美金,在美國交3500萬所得稅,而英國才1500萬。
美國的稅率高是有原因的,投資環境好,機會和收益更龐大,而英國條件自然不如,就需要優惠政策來吸引人。對於以醫學研究和慈善服務爲主的醫學部門,盈利不多,稅收更多是象徵性。
這一系列暗流涌動的舉措,將會造成美國資本的大批量外流,不光是德州財團在考慮海外,考慮歐洲的環境,其他一些企業也在尋找美國以外的市場,“稅收倒置”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詞彙。
原因就是美國的稅率太高,企業想方設法通過收購後再組合的行爲,把公司註冊地轉移到低稅率國家,這就是稅收倒置。財團現在做的也差不多,不過更傾向於把資金弄出去,讓美國國內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