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100章 夏國微型計算機的奠基人

第100章 夏國微型計算機的奠基人

蔣爲新三人拿着李暮的數據表,一直實驗到第二天。

他們每個人的眼中都熬得滿眼血色,臉上卻滿是振奮。

因爲,他們成功了!

“一週,僅僅一週啊!”蔣爲新看着手裡的成品光刻膠,即便經過數十次檢驗,依舊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從理論建立,到實驗開始,他們竟然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就完成了KPR光刻膠的製作。

“李暮呢,我們一起去見所長。”蔣爲新回過神來,問道。

“蔣組長,昨天李暮他吃完飯後過來了一趟,說要回家看望奶奶,就先回去了。”雷建國道。

如果是半導體研究所裡任何一個研究員對待研究這份態度,蔣爲新早罵娘了。

可看着手裡的KPR光刻膠,他嘴角根本壓不住:“回就回吧,讓他好好休息,我們去跟所長彙報。”

說完,蔣爲新就急匆匆地去找王綬覺。

……

光刻膠實驗室內。

王綬覺正和黃新華陸騫等教授商量光刻膠的問題。

有着從蔣爲新那裡拿到的原理和方案,他們人多力量大,進展也不慢。

待新的一次實驗數據出爐,黃新華頓時笑道:

“多虧王所長你能想出這個主意,既能不給李暮壓力,又能推進我們實驗的進度。”

“哈哈,那也是受了你們的啓發啊!”王綬覺不由哈哈笑道。

對於李暮要不要參與芯片工業化研發的問題,這毫無疑問。

但是該如何參加,卻有着不小的分歧。

一衆專家教授,開始一致認爲,按照在京工院那套模式,不主動點破,把李暮悄悄放在覈心的位置是正確的。

不過就在這時候,王綬覺提出了一個新的意見,那就是成立以李暮爲核心的研究小組,然後他們這個大組再以這個小組爲核心。

這個方法,可謂是天衣無縫,還能避免有些專家教授時常太過震驚,表情繃不住的問題。

開過玩笑,王綬覺臉色又一正,道:“現在有了原理的思路,我們也不能只靠李暮。”

“接下來的實驗……”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蔣爲新急匆匆地走進來。

“所長,所長。”蔣爲新一進實驗室,就忍不住喊了兩聲,引得正在認真思考的研究人員們一陣皺眉。

然而下一刻,他們皺起的眉毛就隨着瞪大的研究猛地上挑。

蔣爲新道:“我們做出KPR光刻膠了!”

正打算開口批評蔣爲新兩句的王綬覺不敢置信地問道:“什,什麼?”

“KPR光刻膠,做出來了。”蔣爲新將手裡的試管遞上前。

實驗室裡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試管中透明無色的KPR光刻膠上。

“怎麼會這麼快?”王綬覺不由輕輕地說出心中的疑問。

這個問題同樣盤桓在實驗室每一個人的心頭。

只有黃新華、陸騫,以及曾經在京工院待過的專家教授,心底很快冒出一個答案:“肯定又是李暮!”

蔣爲新看着衆人的目光都落到自己身上,毫不遲疑道:

“是李暮,多虧了他的理論支持,爲我們縮小了需要實驗的數據區間。”

“本來只是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竟然真的成功了!”

猜測被確認,即使實驗室內的許多人早有預料,依舊難免震驚:

“這纔多久,光刻膠的問題就被解決了?”

“我們這邊纔剛剛開始實驗啊!”

“按照這個速度,大規模集成電路遲早被我們拿下,芯片工業化同樣也很快能實現!”

……

聽着實驗室內的騷動,王綬覺一邊從蔣爲新手裡接過實驗數據,一邊開口道:

“諸位同志,KPR光刻膠已經搞出來了,但是我們還是不能懈怠。”

“這只是最初的型號,我們要力爭做到最好,爲我們國家的芯片工業化,注入最強有力的‘血液’!”

說完,王綬覺就帶頭開始對KPR的各項效果參數進行測試。

衆人也覺得,第一次做出的型號肯定無法做到最好,於是緊鑼密鼓地繼續進行實驗調整。

然而經過數次實驗,他們發現,蔣爲新最開始拿來的數據,幾乎就是最合適的配方和計量,完全沒有多少優化的空間。

“這個李暮,科研直覺簡直不像人類!”所有人心中都不由生出一個念頭。

即便是見識過李暮天賦的專家教授們,也是驚歎不已。

王綬覺拿着KPR光刻膠,亦是笑容滿面,道:“光刻膠,成功了!”

“同志們,我們要再接再厲,爭取早日攻克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及芯片工業化的難關!”

……

李暮回了一趟家後回來,發現半導體研究所裡的人看自己的眼神有點不對勁。

走進312實驗室門口,還沒進去,就聽到裡面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

推開門一看,好傢伙,小小的實驗室擠滿了王綬覺、黃新華、陸騫等一衆專家教授,正喝着茶水討論着什麼。

他剛剛萌生退意,就被眼尖的蔣爲新看到,喊了一聲:“李暮來了,各位專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他。”

“KPR光刻膠能夠成功,李暮可是居功至偉!”

衆人頓時把目光移向門口,看到李暮,臉上俱是露出笑意。

“快進來快進來,都等着你呢。”王綬覺直接上前,熱情地把李暮拉到裡面的椅子上坐下。

還是最中間的位置,360度無死角被團團圍住。

“快給我們說說,伱是怎麼判定KPR光刻膠的成分、劑量的區間,又是怎麼得出製備思路的?”陸騫忍不住第一個開口問道。

他研究高分子化學那麼多年,最明白這個學科,天才或許有優勢,但像李暮這種斷崖式的優勢是真沒見過。

“KPR光刻膠這麼快就成功了嗎?”李暮有點意外。

黃新華笑了笑道:“別裝了,你給的實驗方案,心裡會沒點數?”

“我只是用理論大膽地推導了一個比較可能的計量數據區間,至於到底能不能成,以及什麼時候能成功,還真不敢肯定!”李暮笑着道。

李暮臉色一肅,轉頭看向王綬覺,問道:

“王所長,掩膜版的問題解決了嗎?”

王綬覺本來還想揶揄他幾句,聞言臉色很快恢復,道:

“掩膜版那邊還在研究,不過我們已經找了幾家廠子的八級工師傅,準備讓他們先做個圖形母版出來。”

“現在KPF光刻膠研製成功,很快就可以投產,下一步,就是進行整個流程實驗,完成更高集成度的光刻並封裝。”

“李暮你設計的光刻機,雖然看起來有些土法的味道,但只要略作升級,將其潛力挖掘出來,就能達到1000個晶體管以上的大規模集成。”

“距離咱們完成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研製成功,做出我們國家第一款實用型芯片的時間,恐怕已經近在眼前!”

說到最後,王綬覺的臉上滿是振奮。

無論是大規模集成電路,還是芯片工業化,都意味着夏國的半導體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半導體雖然屬於高精尖科技,但再好的科技,也得落地才行。

而芯片工業化,就爲半導體落地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太好了!”李暮此時也不禁激動起來。

“王所長,如果還有什麼任務,可以儘管交給我。”

王綬覺哈哈笑道:“剩下的交給我們就行,畢竟不是什麼開拓性研究,難度沒那麼大,你就在學校裡安心……安心學習。”

說到最後,他有些忍俊不禁。

不止他,就連邊上的專家教授都有些憋不住笑了起來。

李暮做出的成就,已經超過了許多學校的教授。

那些給他上課的老師,要是知道下面聽課的學生已經是半導體界的“大人物”,也不知道上課會不會有壓力。

“也好,我時常覺得知識儲備還不夠多。”李暮想了想,沒有堅持留下來。

剛剛只是因爲想到芯片工業化後的科技發展速度,有點太激動了。

現在想想,確實不能把活兒都做了。

反正後面的東西,由他做還是半導體研究所做,時間的差距也不大。

人情世故嘛,還是要有的。

……

衆人沒有在312實驗室待得太久,就跟着王綬覺離開,去爲不日即將面世的第一塊實用型芯片做準備。

蔣爲新等人理所當然地要參與實驗,所以一下子就剩下了李暮一個人。

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抓緊時間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

他開始自己按照KPR光刻膠的製作流程試了一遍。

結果,毫無疑問的失敗了。

儘管他小心再小心,但在一些細節上的處理還是不夠。

連續七八次後,總算做出了一管,只不過成品一看就有不少問題。

“還得練啊。”李暮皺着眉,有些不滿意自己的進度。

幸虧沒人看到他做實驗,不然恐怕會得到一個動手能力與理論天賦成反比的結論。

他將用過的器皿和試管都清洗乾淨,徹底銷燬“證據”後,離開實驗室。

走出小樓,正打算回學校,忽然看到幾個研究人員拿着資料袋走過去。

而他們來的方向,用幾個大字寫着——檔案室。

“來了這麼久,還沒去過呢!”李暮看到之後,忽然想起來自己手裡的通行證,是可以去檔案庫借閱資料的。

以前是怕被注意沒敢去,但現在自己都成爲研究小組的成員,就沒這個擔心的必要了。

李暮走到到檔案室的門口,拿出通行證後,順利進入其中。

檔案室的面積並不大,一排排鐵架子上擺放着各種資料。

他掃了一眼,就看到一份關於國外半導體發展的檔案。

拿出來一看,裡面是各種期刊和雜誌,還有人做了專門的梳理和總結,時間就在一個月前。

京工院圖書館裡拿到的資料,比這兒落後小半年。

李暮抱着資料,左右看了看,找了張桌子坐下。

他拿出筆,一邊看一邊認真地做着筆記。

……

寫了大概半本筆記,李暮身子往後一仰,感嘆道:“和阿斯克給的資料沒法比啊!”

從後世的角度作總結,當然要比現在更加全面和清晰。

李暮站起來抻了抻身子,把資料歸攏,準備放回去後就離開。

抄筆記是爲了增加他拿出科研成果的可信度,但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

不過就在他回頭的時候,忽然發現身後站了一個二十八九歲左右的青年,而且似乎已經站了很久。

見被發現,他伸出手,笑道:“你好,我叫吳希。”

“你好,我是李暮。”他禮貌地和對方握了握手,隱隱覺得對方的名字有點耳熟。

“吳希,吳希……是他?”李暮嘴裡唸叨着對方的名字,腦中忽然閃過在半導體發展史資料上的一個名字。

他連忙打開聊天頁面查看,不出所料,果然是他。

吳希,夏國第一代晶體管、晶體管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的奠基人之一,妥妥的一超級大佬。

吳希笑了笑道:“久聞大名了,我在半導體所可是聽說了不少關於你的事蹟。”

“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而已。”李暮笑了笑,淡淡道。

吳希看着他的表情,不由笑意更濃了些,果然和傳聞中一樣謙虛。

他想了想道:“我剛剛看你在記筆記就沒有打擾,你在看半導體應用方面的資料?”

“對,現在芯片的研製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不日就能成功面世,是該考慮考慮如何應用的問題了。”李暮笑道。

吳希聞言不由讚歎道:“不愧是天才,總是能想到別人前面去。”

“什麼天才,不過是按照別人的經驗在走罷了。”李暮汗顏道。

“先虛心學習M帝的經驗,再去超越它,也是一種大智慧。”吳希笑了笑,正打算再說些什麼,又突然想起這是檔案室:

“咱們出去再說。”

……

兩人來到研究所小操場的一顆榕樹旁,在一條長椅上坐下。

吳希迫不及待:“當今世界上半導體最先進的國家就是M帝,他們當前無論是技術,還是產業規模,都要超過我們。”

“雖然現在我們的技術追上來,但是產業完全沒有跟上。”

“就比如計算機方面,我們離M帝還有很大的差距,想要彌補這個差距,恐怕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到……”

聽着他的感慨,李暮微微頷首。

確實,哪怕技術達到了,但是你想要應用,也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去轉化。

“所以我認爲,還是應該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並重,早日把計算機研製出來。”吳希最後總結道。

然而李暮卻微微皺眉。

331.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畢業生118.第118章 劃時代發明,J語言成果報告會!230.第230章 大佬竟在我身邊?195.第195章 我看可以抓抓緊,讓咱們早點吃上喜糖喲第79章 聽到了吧,不會落下你的第405章 槍,響了232.第232章 爲國家崛起,成爲承載火種的河圖144.第144章 我靈感爆發,搞出幾百頁後續設計很合理吧?353.第353章 軍工合飛廠第32章 抓敵特了!第89章 這種極有天分的學生,就是要好好引導!151.第151章 與阿斯克的視頻通話!261.第261章 作者:李暮353.第353章 軍工合飛廠第68章 我承認你有點本事169.第169章 這是哪?我是誰?我在看什麼289.第289章 32數控銑牀182.第182章 半導體激光器第422章 世界第三強國210.第210章 我有力氣倒黴的可是你啊264.第264章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190.第190章 世界第一臺超算!!!375.第375章 咋的,是他們五道口技術學院不成了?第453章 增加研究人手332.第332章 搞學術交流會,他們也行啊!380.第380章 往吃飽 吃好過渡261.第261章 作者:李暮331.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畢業生204.第204章 V型雙缸發動機133.第133章 胡鬧,簡直就是亂彈琴!385.第385章 資源 資源 還是資源116.第116章 價值不可估量第454章 又是一款戰略重器139.第139章 夏國,不能輕辱!232.第232章 爲國家崛起,成爲承載火種的河圖184.第184章 他就是李教授?第76章 傑出的後起之秀(求追讀)第424章 躁動的老將領們!158.第158章 火力全開302.第302章 果然,我還是更喜歡低調一點第35章 教授不會是病急亂投醫了吧第46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重要說明】244.第244章 第一次交流會暨項目成立大會267.第267章 腳步慢不下來382.第382章 放古代那就是“農聖”第89章 這種極有天分的學生,就是要好好引導!第431章 戰爭爆發101.第101章 說吧,要我們怎麼做,都聽你的!第1章 我對成功不感興趣!234.第234章 籌謀新型號超算,拉大技術代差381.第381章 高溫合金的重要性第3章 不是吧,你來真的?170.第170章 每週給你一天的休息時間,高興吧?第14章 他厲害我知道,但怎麼會這麼厲害?第427章 彩色掌機誕生第428章 要打,而且必須速戰速決!256.第256章 唯一的一等獎!!!第442章 潛艇測試240.第240章 要相信年輕的同志嘛,畢竟我比他還年輕234.第234章 籌謀新型號超算,拉大技術代差177.第177章 也就一億次每秒吧234.第234章 籌謀新型號超算,拉大技術代差第453章 增加研究人手238.第238章 我和你說個好笑的事第77章 阿斯克:尷尬JPG第62章 李暮就是成績好,運動不行(泣血求追讀)132.第132章 通用型集成電路計算機!第36章 空氣炸鍋初登場!第408章 第一臺玄鳥1直升機組裝完成第398章 他手上的研究,每一個都和高空臺一樣重要392.第392章 您是我們國家真正的脊樑162.第162章 《關於半導體在實現激光制導的可行性研究》第81章 土“光刻機”第53章 設計完成!第49章 單晶爐研製成功!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第416章 得想個法子,讓他長個記性246.第246章 局域網設想第449章 都是爲了國家166.第166章 錢教授:我這個水平沒差太多吧?347.第347章 一條新的致富出路302.第302章 果然,我還是更喜歡低調一點173.第173章 鑄就強大的利器去保護她第11章 呀,閻大爺,您車沒了140.第140章 白雲石的二步煅燒186.第186章 偉大復興的開始第61章 我不是悶,只是愛學習!第62章 李暮就是成績好,運動不行(泣血求追讀)第33章 王婭:我相信你105.第105章 驚喜的西北基地!327.第327章 以前哪敢想能有這好種日子147.第147章 身負六大顧問職銜258.第258章 原來是你小子告的黑狀225.第225章 配車!!!第452章 您應該也會給予我們一些指導吧第90章 大規模集成電路?(12W完成,求訂閱)217.第217章 我們現在太需要強有力的武器了!246.第246章 局域網設想218.第218章 一次實驗,成果就遠超我們一百多次280.第280章 搭建資料服務器
331.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畢業生118.第118章 劃時代發明,J語言成果報告會!230.第230章 大佬竟在我身邊?195.第195章 我看可以抓抓緊,讓咱們早點吃上喜糖喲第79章 聽到了吧,不會落下你的第405章 槍,響了232.第232章 爲國家崛起,成爲承載火種的河圖144.第144章 我靈感爆發,搞出幾百頁後續設計很合理吧?353.第353章 軍工合飛廠第32章 抓敵特了!第89章 這種極有天分的學生,就是要好好引導!151.第151章 與阿斯克的視頻通話!261.第261章 作者:李暮353.第353章 軍工合飛廠第68章 我承認你有點本事169.第169章 這是哪?我是誰?我在看什麼289.第289章 32數控銑牀182.第182章 半導體激光器第422章 世界第三強國210.第210章 我有力氣倒黴的可是你啊264.第264章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190.第190章 世界第一臺超算!!!375.第375章 咋的,是他們五道口技術學院不成了?第453章 增加研究人手332.第332章 搞學術交流會,他們也行啊!380.第380章 往吃飽 吃好過渡261.第261章 作者:李暮331.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畢業生204.第204章 V型雙缸發動機133.第133章 胡鬧,簡直就是亂彈琴!385.第385章 資源 資源 還是資源116.第116章 價值不可估量第454章 又是一款戰略重器139.第139章 夏國,不能輕辱!232.第232章 爲國家崛起,成爲承載火種的河圖184.第184章 他就是李教授?第76章 傑出的後起之秀(求追讀)第424章 躁動的老將領們!158.第158章 火力全開302.第302章 果然,我還是更喜歡低調一點第35章 教授不會是病急亂投醫了吧第46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重要說明】244.第244章 第一次交流會暨項目成立大會267.第267章 腳步慢不下來382.第382章 放古代那就是“農聖”第89章 這種極有天分的學生,就是要好好引導!第431章 戰爭爆發101.第101章 說吧,要我們怎麼做,都聽你的!第1章 我對成功不感興趣!234.第234章 籌謀新型號超算,拉大技術代差381.第381章 高溫合金的重要性第3章 不是吧,你來真的?170.第170章 每週給你一天的休息時間,高興吧?第14章 他厲害我知道,但怎麼會這麼厲害?第427章 彩色掌機誕生第428章 要打,而且必須速戰速決!256.第256章 唯一的一等獎!!!第442章 潛艇測試240.第240章 要相信年輕的同志嘛,畢竟我比他還年輕234.第234章 籌謀新型號超算,拉大技術代差177.第177章 也就一億次每秒吧234.第234章 籌謀新型號超算,拉大技術代差第453章 增加研究人手238.第238章 我和你說個好笑的事第77章 阿斯克:尷尬JPG第62章 李暮就是成績好,運動不行(泣血求追讀)132.第132章 通用型集成電路計算機!第36章 空氣炸鍋初登場!第408章 第一臺玄鳥1直升機組裝完成第398章 他手上的研究,每一個都和高空臺一樣重要392.第392章 您是我們國家真正的脊樑162.第162章 《關於半導體在實現激光制導的可行性研究》第81章 土“光刻機”第53章 設計完成!第49章 單晶爐研製成功!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第416章 得想個法子,讓他長個記性246.第246章 局域網設想第449章 都是爲了國家166.第166章 錢教授:我這個水平沒差太多吧?347.第347章 一條新的致富出路302.第302章 果然,我還是更喜歡低調一點173.第173章 鑄就強大的利器去保護她第11章 呀,閻大爺,您車沒了140.第140章 白雲石的二步煅燒186.第186章 偉大復興的開始第61章 我不是悶,只是愛學習!第62章 李暮就是成績好,運動不行(泣血求追讀)第33章 王婭:我相信你105.第105章 驚喜的西北基地!327.第327章 以前哪敢想能有這好種日子147.第147章 身負六大顧問職銜258.第258章 原來是你小子告的黑狀225.第225章 配車!!!第452章 您應該也會給予我們一些指導吧第90章 大規模集成電路?(12W完成,求訂閱)217.第217章 我們現在太需要強有力的武器了!246.第246章 局域網設想218.第218章 一次實驗,成果就遠超我們一百多次280.第280章 搭建資料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