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劍境之道2
於正行糾正他,“不,劍技千萬變,持劍是祖先;好的劍修一劍在手可擋百萬兵,但在攻擊上卻有先天劣勢,距離是硬傷,如果只捱打不還手,被擊敗就是遲早的事。
你的近身劍技很好,要保持,對景的時候就會給你的對手一個驚喜。”
候蔦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雖然他現在還擋不住飛劍,但這是境界的問題,不是劍技的原因。
於正行繼續道:“劍道六境,你已得其二,劍膽劍意,也是伱攻擊犀利的保證,那麼下一關就是劍識,這是你是否能夠成爲真正劍修的前提。”
候蔦疑問道:“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用飛劍?需要劍識?”
於正行解釋道:“劍識,原意最早的出處本是觀劍識器,意指若修士欲精一器,當若佩劍,朝夕相處,長久相識。後來引申,用於飛劍之上,指的就是人與飛劍的之間冥冥中的心神相連。
劍一飛出,離開了手掌,沒有肌肉帶動,怎麼控制?
修真界中常有控鶴術,控物功等等,其實是通過對法力的運用來操縱飛劍,把法力當成那根線,弊端可想而知,既不能遠,還易被騷擾打斷,不是上乘控劍之術。”
候蔦頻頻點頭,在藏劍樓中也有這樣的劍術,擲劍之後還能迴轉,但卻是靈力操縱,繁複不說,威力不提,還極容易失控,對他來說真心不如從寶葫蘆裡再取一把長劍來得便利,所以就從未修習過。
“飛劍一擊百丈,碾轉自如;更有金丹上修擊劍數裡,無不如意;我聽說再往上的境界還有一劍千里,破碎虛空的飛劍,這怎麼可能用法力來操縱?
所以我們講劍識,就是讓你和你的劍器成爲朋友!
聞香識女人,談識知劍器,形成了默契,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距離就再也不是隔絕你們之間聯繫的障礙,所以全真教飛劍之利,全在一個識上!”
候蔦興趣大增,雖然這些東西他通玄之後也一定會知道,不到通玄知道也沒用,但對一個愛劍之人,哪怕再多一點關於劍的知識也是好的。
“您的意思是,只有識劍,才能御劍?通玄是境界提升,卻不保證一定就能產生劍識?”
於正行點頭,孺子可教,“正是如此,境界是道,劍擊是術,等到了某種不可想象的高度,道也是術,術也是道,但現在不成,道就是道,術就是術;所以我們現在說劍道,其實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就是劍術而已,哪怕它未來有可能變成道。
全真教中達到通玄的上修,只有近一半才能產生劍識,才能真正練成飛劍;像你鄭師叔那樣的練的就不是飛劍,而是術法和劍術的配合,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當然也就顯不出飛劍的威力,才讓那頭畫皮妖如此猖厥,非劍不利,不得其法耳。”
“原來如此,我說鄭師叔和您的境界差別也不大,三個打一個怎麼還對付不了畫皮妖,原來問題出在這裡。”
於正行看了他一眼,顯然對把他和鄭士燮做比較很不滿,但也沒多說什麼,
“劍識之後我不多說,說也沒用,徒亂人意。但對怎麼培養劍識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今日既然對你言及,那當然就是對劍識的培養現在就該下手了!
你在劍上的天賦非同一般,如果未來踏入通玄之境,卻不能產生劍識,落得個和鄭士燮一樣的結果,實在是遺憾。”
把手一指,一枚飛劍吞吐不定,圍繞着於正行身側盤旋,候蔦甚至都能感覺到飛劍上那股喜悅之情,那是對主人的依戀孺慕,赤子之心,躍然劍上,看得他是心癢難撓。
“原來飛劍真的有自己的感情!”
於正行驕傲道:“當然,它就是劍修的另一條命!沒了它,劍修身不如體修,道不如法修,禪不如佛修,魂不如鬼修,骨血不如魔修,我們又憑什麼與人爭勝?
古籍記載,養成飛劍的方法有很多種,有劍丸法,劍盤法,外劍法,但這些都不適合我們錦繡大陸的劍修。
劍丸,我們沒有誕生它的小千世界;外劍法,我們也沒有足夠的天材地寶;劍盤法是外劍法的引深,當然也就只能想想;但全真祖師另闢蹊徑,卻創造出了獨屬於錦繡大陸的劍識之法,一樣可以操劍縱橫,出入青冥。”
候蔦聽得心蕩神移,不能自己;在這一刻,他的修行夢想又多了一個,除去飛行外,又加上了飛劍。
“正常情況下,培養劍識當從通玄開始,也會有很多配合養識的手段,比如從五行屬性着手,從陰陽變化入局,等等、
但這些手段都只獨屬於通玄境界修士有了法力之後,對通玄之下的層次就無能爲力,這是境界的鴻溝,無法逾越。
所以對大部分修士而言,正常節奏下都會在通玄後去體悟劍識,由此浪費了通玄之前大量時間,很多人爲了劍識而體悟一生,終究無感,抱憾終身。”
候蔦雙目放光,“您的意思是,其實在通玄之前我們這樣的境界,其實也是有辦法培養劍識的?”
於正行看着求知慾爆棚的小修,很理解他的心情,正如他當初被人醍醐灌頂一樣。
“是的,否則我巴巴的大老遠把你叫來,難不成是讓你聽我的故事的?
除去從五行陰陽方面下手,其實還有一個方面是老少皆宜,修凡同對的,那就是生死輪廻!”
候蔦一驚,他已經意識到了什麼,卻不說話,雙目熠熠生光,望定了於正行,
於正行一字一句,“生死,誰都要來一回;輪廻,誰都要走一遭!凡人如此,修士如此,就是仙人怕也逃不過!
你劍技出衆,殺心橫溢,辣手無情,既然有這等決定生死的能力,不利用起來實在是可惜了;我有劍祭生死一冊,正是利用殺伐之術來產生劍識的不二妙法,雖不能保證成功,但對你這樣的人的幫助卻不言而喻,常自揣摩,當有妙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