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8章 原來如此

熹平三年,五月

賈詡治寧州,寧以上高郡,下高郡,馬韓國,辰郡,弁郡,東濊郡,扶餘國等兩國五郡三十五縣所組成,通過賀州,新州,寧州這三州的建立,使得大漢疆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個新地步,國力之強盛,不可度量,賈詡趕到了寧州之後,未曾前往府邸,只令太守國相治政。

自己卻在各地行走,督查官吏,這也是刺史的職務,刺史的主要工作範圍,便是要巡查郡縣,查獲不良,稟告天子,不過,尋常刺史,都是通過屬官的彙報,如督郵之類,來知道當地官吏與民情,不過,賈詡反其道而行之,隱姓埋名,四處探查。

此事被寧州諸多官吏知道之後,官吏們莫有再敢觸法者,而賈詡施行的無爲之治,對整個寧州有了很多的幫助,寧州新立,百姓多勞,甚麼都不需要多做,只要給他們能夠修養的時日便好了,何況,賈詡也不想再立功,去往廟堂,在這裡,反而要比廟堂安穩的多。

是月,塞外羌人作亂,北軍中侯袁術與護羌中郎將切裡撤一同征伐,破敵三萬,捉拿羌人首領南宮氏,首級獻與雒陽,天子大喜,以袁術爲淮縣侯,切裡撤爲鞍雌鄉侯。

六月,太學再翻增廣,令各地官學祭酒舉學子入學。

將太學與門子學正式分治,以蔡邕爲太學祭酒,鄭玄爲門子學祭酒,比兩千石,太學還是一如往常,招收的都是世家名門弟子,而門子學還是招收寒門出身者,故而門子學的地位遠不如太學,無論是從數量或者是質量上,上次的考覈之中,太學之士是門子學的七倍。

故而,鄭玄擔任祭酒之後,便下令降低門子學的錄取標準,又大力擴建門子學府邸,請來很多自己的好友門生來擔任治經博士,一心想要改變門子學的地位,對此,蔡邕倒也沒有別的想法,倒是盧植幫了他大忙,盧植上奏廟堂,請求官學內設立統一的考覈制度,通過者可入太學與門子學。

天子當即應允,又令盧植,蔡邕,鄭玄,華歆等人主辦此事。

昔日王公所設的考覈制度,到如今,衆人才摸索出了一個大概,底層的官學,是沒有門檻的,只要能夠交得起費用,皆可入學,費用也並不昂貴,教導的也是一些最爲基礎的識字算術,其中優異者,會被官學教員看中,親自教導,參與入學考覈,通過之後,才能進入兩大學府。

入學考覈的內容也是比較的簡單,考覈內容,是廟堂親自頒發的,一年進行一次,其中優異者,會被兩大學府所錄取,標準並沒有明說,可是大家心裡都知道,一般來說,大部分都是進入門子學,因爲門子學的錄取要更容易一些,而且在這裡,不會被那些世家子弟所鄙夷。

此事說起來簡單,要執行起來,還是很麻煩,盧植等人忙碌了近半年,在九月方纔完成了對於這些內容的相關規定,使得王公的考覈科功制進一步完善,大漢如今的人才儲備是非常驚人的,按照蔡邕的說法,今年有十二萬士子正在等待着考覈。

考覈所能通過的卻不到一千人。

相關規定雖然都已經完成,不過,想要正式施行,還是要等到明年,廟堂要施行新的舉措,絕對不是易事,其中繁雜,難以敘說,不過,崔公的軍屯制卻已經開始施行了。

崔公的《政論》,天子還是沒能全部接受,但是其中關於戍邊士卒的安排,卻讓天子極爲的喜愛,立刻令曹操等人施行,經過長達九個月的政令,終於,各地戍邊士卒放下了手中的軍械,成爲了當地的耕農,張溫對此是極爲反對的,以至於他對崔公也有了怨言。

雖是耕農,但他們還是有着戍邊的名義,他們在大漢最爲偏遠的寧州,賀州,交州,揚州等地開始了勞作,天子也同時下令增加戍邊士卒的人數,大漢的疆域如此的遼闊,當然要更多的戍邊士卒,更多的耕農....幾十萬的戍邊士卒同時耕耘起來。

那些平日裡牲畜都不願停留的地方,迎來了發展的時機。

百姓們並不知曉其中的貓膩,他們只是覺得,服役之後,能夠免去刀兵,繼續耕作,也不是壞事,何況,就在軍屯制剛剛施行的時候,崔公便作了《刀犁賦》一篇,獻與天子,鴻都門學之內,頓時出現了無數關於這些邊塞地區的文賦,大多都是些爲國戍邊,保家安民之類的文字。

只能說,崔公不愧是文壇之豪,他完全能通過手中一杆筆,改變大漢的文風,在孝康皇帝之前,大漢文賦還是停留在描寫景物事物的寫實類文賦,詩文也是如此,多是描述身邊的事,或者故事,就連崔公,也寫過《好牛賦》這樣的作品。

到了建寧大治,崔公又以一人之力,強行將描寫盛世,吹捧天子文治武功的文風變成了主流,於是乎,文風漸漸變得奢華,都是在敘說當今的盛世,令百姓讀過了那段最爲艱難,災害頻繁的時期,通過這些文賦的作用,來讓衆人明白當今大漢之強,百姓富裕。

而如今,崔公再次發力,讓描寫邊塞,軍旅的邊塞文賦成爲了主流。

朝中多有大臣看不起崔公,認爲他不過是靠着手中筆墨,靠着奉承成爲了三公,沒有半點實幹之才,就如當年,論如何賑災,他頭頭是道,不過,讓他去往北方賑災,他卻只能提出個大略,實際賑災還是邢子昂與盧植來完成的,如今,他在廟堂之中,又是渾渾噩噩的,這樣的司徒,要來何用呢?

他們認爲,繼周景,何休,王符這些大才之後,崔寔絕對是最沒有作爲與能力的司徒。

不過,天子並沒有要在司徒位置上換人的打算,崔寔照樣穩坐司徒之位。

十一月,

小胖子皺着眉頭,有些焦慮的來回走動,不時的探頭看了看殿外,雙手放在背後,手指交雜,厚德殿內的幾個黃門,都是低着頭,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驚擾了天子,韓門就站在厚德殿外,等待着從太醫令那邊的消息,他看着極爲焦慮的天子,也不敢開口。

正在等待着,忽有黃門快步跑來,衝到了厚德殿。

“怎麼樣啦?”

“啊?”

韓門立刻問道,還沒有等到黃門回答他,小胖子便從大殿裡衝了出來,小黃門立刻便要拜見,小胖子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問道:“怎麼樣啦?皇后可還安好?”

“恭喜國家,賀喜國家,皇后已誕下一子,母子平安!”

“哈哈哈~~~”小胖子仰起頭大笑。

“賞,賞,全部有賞!!朕就說嘛,定然是個兒子,快,朕要去看兒子!!”小胖子欣喜如狂,黃門領着天子前往,其餘黃門都是快跑着,跟在天子的身後,當宮女從殿裡抱出了嬰孩之後,小胖子按耐不住心裡的激動,險些要跳了起來,快步上前,又變得溫柔起來,小心翼翼的抱過孩子。

小傢伙渾身都是皺巴巴的,沒有頭髮,就連雙眼也沒能睜開,不過,他很輕,也很瘦小。

抱着懷裡的小傢伙,小胖子傻笑着,笑了許久,一種血液之中的聯繫,讓小胖子感到無比的震撼與興奮,他猛地擡起頭,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宮女,問道:“朕能親他麼?”

宮女有些沒有反應過來,她甚至都沒有拜見天子,愣了片刻,方纔說道:“陛下...這自然可以..”,還沒有等到她說完,小胖子便狠狠的吻在小傢伙的臉上,小傢伙忽然大哭了起來,小胖子格外驚慌,不知所措,叫道:“別哭,別哭啊,朕是你阿父!”

小傢伙沒有理會天子的詔令,繼續大哭,宮女也幫着哄了許久,小傢伙也沒有停止哭泣,小胖子弄得滿頭大汗,那宮女雖知曉這方面的知識,卻還是年輕,並未曾有過孩子,韓門與諸多黃門都圍在周圍,一同哄着,看着小傢伙一直大哭,小胖子朝着太醫房大叫道:“來人啊!”

好在還是有宮女走了出來,抱過小傢伙,只是哄了片刻,小傢伙便停止了哭鬧。

小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尷尬的笑了笑,說道:“朕去看看皇后,爾等便好生照看皇子。”

“謹喏!”

黃門拱手拜道,這個時候,小胖子依依不捨的看着孩子,卻還是急忙的逃離了此處,可是卻又被宮女所攔着,剛剛生育的婦人是不能見天子的,小胖子並不知曉這一點,只能無奈的離開,當他走出來的時候,小傢伙已經不在了,黃門言語,是皇太后將他抱走了。

小胖子又趕往了永寧宮裡,當他趕到的時候,太后正在抱着孩子,不時的交代周圍的宮女,看到小胖子走了進來,太后滿臉的笑容,低頭看了看懷裡的小傢伙,小胖子拜見了太后,走上前來,又忍不住傻樂,太后斥退了周圍的宮女黃門。

有些不悅的說道:“看看你,可有半點爲君之儀,堂堂大漢天子,表現如此不堪,豈不是讓黃門宮女笑話?”

“哈哈,阿母,彼乃朕之家奴也,何敢笑話?”

“羣臣之前,朕還未曾失態呢!”

“瞧你這般模樣,也不怕丟了孝康皇帝的顏面!”太后又訓斥了他幾聲,又看着懷裡的孩子,笑着說道:“不過,我這孫子,甚美,也清瘦,隨母....”

“他哪是隨母,他是隨了朕,朕長的這般俊俏,生子定然也是如此啊!”小胖子笑着說道,太后沒有回話,只是呵呵冷笑了幾聲,說道:“若是隨你,只怕我還抱不動他....”

小胖子臉色有些黑,咳了咳,低頭看着孩子,小心翼翼的從阿母的懷裡接過了他,抱着孩子,安安靜靜的,在這一刻,這位長不大的天子,似乎也一瞬間變得成熟起來,他看着小傢伙的臉龐,問道:“阿母,朕出生的時候....你真的抱不動朕麼?”

“不知...你出生的時候,我從未抱過你...”

“恩??”小胖子有些疑惑的看着阿母。

太后溫柔的笑了笑,講道:“你出生的時候,你阿父開心極了,連日連夜抱着你,從未放下你片刻,那時,你一回到殿裡,便哭鬧不休,不吃不喝,他只能抱着你在外亂逛,那你就不哭不鬧了,他體態又肥胖,連夜抱着你,夜裡寒冷,他卻是滿頭大汗.....”

“他抱過朕??”

太后沒有回話,小胖子沉默了許久。

“阿母,朕想帶他轉轉....”

星光閃爍,清風徐徐,微風吹動着天子的衣襟。

小胖子抱着孩子,走在這夜色下,夜色下靜悄悄的,身前身後都有七八個黃門,掌着燈,小胖子看着孩子的臉,他還是看不出孩子哪裡類父或者類母,不過,這還是掩蓋不住他心裡的疼愛。

建寧六年,也就十八年前

大胖子抱着小傢伙,同樣走過這段路,那時,大胖子甚是勞累,小傢伙的出生,讓他的身心都感到了一種的鬆懈與興奮,很多言語,他在這片路上,向小傢伙悄悄的囑咐。

“我兒,朕自登基之後,未嘗有一日敢以鬆懈,勞累至極,有些時日,朕甚至在想,若是當時,朕沒有去過河邊,去釣那條大魚,是不是就不會這般的苦累了...”

“我兒,朕自出生之後,便是滿腹憂愁,不知所措,阿父,你耶耶,乃是堪比孝文孝武的聖天子,朕自出生之後,阿父便寄以厚望,只是,朕無論如何努力,都得不到他的認可....”

“如今啊,天下局勢好轉,朕忍痛殺了舅父,失愛與母,天下無人能爲朕之親信,唯獨你,你是朕的長子,日後,也是這大漢的天子,大漢江山,絕對不能喪在你我父子之手....”

“如今啊,天下太平,大治盛世,不過,朕自知,無論治政識人,朕遠不如阿父,不過,朕定不會辜負阿父的厚愛,他的盛世,要在你我父子手中,繼續延續,你要比朕更加出色,萬萬不要辜負先祖....”

就在這一刻,相隔近二十年,兩人的身軀漸漸重合,小胖子抱着懷裡熟睡的孩子。

仰起頭,眯着眼。

只有這樣,他才能止住淚水,衆人才不能看到天子的苦楚。

小胖子恍然大悟,

怪不得,

阿父總是如此。

ps:大前天,老狼去了一趟遠方,辦了點事,回來之後,發燒頭痛,連病了兩天,這些年裡,好像就沒有這樣病過,到現在還是頭暈惡習,不敢再斷,怕你們跑了,艱難的碼了四五個小時,這才寫出了一章....哇,真的是疼痛難忍,什麼都比不上頭痛,感覺要去見黃龍了...厚顏無恥的求一波推薦票。

如果明天稍微有些好轉,這兩天欠的一萬字,會在明天補上。

第0751章 求助張飛第0683章 英雄遲暮第0708章 馬均之才第0991章 大漢天書(大結局)第0399章 王符一怒第0142章 荀攸之策第0249章 幽州新軍第0922章 坐而垂釣第0608章 天子禁令第0131章 弒父之人第0667章 荊州一派第0621章 馬均之疾第0753章 南軍歸雒第0977章 後繼有人第0793章 錢莊設立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342章 何子聖明第0723章 雙子相見第0607章 惡人華雄第0941章 天下皆哀第0685章 何其苦哉第0970章 愛民如子第0861章 大漢首富第0957章 大漢死宅第0226章 衙內復仇第0225章 三世之仇第0160章 大才張詡第0867章 皆因天書第0001章 天降金魚第0811章 乖巧虎兒第0513章 爺孫相見第0805章 皇子之師第0123章 搏命反擊第0919章 因何而滅第0360章 易儲之謀第0670章 荊北荊南第0502章 龐大勢力第0381章 三韓海貿第0818章 經商大道第0908章 吾名袁耀第0808章 何子害國第0269章 對敵大勝第0741章 九個文若第0837章 話本說書第0316章 王符之過第0615章 勇士無名第0902章 太子返京第0732章 司空日常第0117章 陳太丘死第0001章 天降金魚第0570章 將軍饒命第0322章 抄家滅門第0421章 諸葛孔明第0513章 爺孫相見第0395章 新君繼位第0653章 華子著作第0468章 賈詡之孫第0389章 誰敢言胖第0791章 尚書日常第0852章 冷酷心境第0490章 劉默之信第0194章 擴建雒陽(二更)第0120章 天子好牛第0025章 釋放黨人第0471章 熹平新令第0766章 井現黃龍第0675章 皇弟劉懿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352章 馳道遍佈第0782章 袁家子耀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271章 何老之信第0021章 收爲門客第0547章 老賊盧植第0051章 捉拿閹豎第0871章 敢辱吾師第0169章 賊酋之殤第0027章 酷吏陽球第0339章 太子求親第0430章 袁術歸京第0582章 莫惹天子第0510章 劉備劉獒第0870章 帝師之過第0954章 心有猛虎第0016章 何休論宦第0183章 鹽鐵專賣第0672章 毒士驚懼第0960章 何去何從第0928章 安能閤眼第0733章 能否賒賬第0078章 殺雞牛刀第0558章 公羊漸興第0134章 何休返京第0916章 如此君王第0285章 北軍西進第0283章 各處任職第0381章 三韓海貿第0866章 天子何懼第0600章 欺壓東宮第0545章 華雄敘事
第0751章 求助張飛第0683章 英雄遲暮第0708章 馬均之才第0991章 大漢天書(大結局)第0399章 王符一怒第0142章 荀攸之策第0249章 幽州新軍第0922章 坐而垂釣第0608章 天子禁令第0131章 弒父之人第0667章 荊州一派第0621章 馬均之疾第0753章 南軍歸雒第0977章 後繼有人第0793章 錢莊設立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342章 何子聖明第0723章 雙子相見第0607章 惡人華雄第0941章 天下皆哀第0685章 何其苦哉第0970章 愛民如子第0861章 大漢首富第0957章 大漢死宅第0226章 衙內復仇第0225章 三世之仇第0160章 大才張詡第0867章 皆因天書第0001章 天降金魚第0811章 乖巧虎兒第0513章 爺孫相見第0805章 皇子之師第0123章 搏命反擊第0919章 因何而滅第0360章 易儲之謀第0670章 荊北荊南第0502章 龐大勢力第0381章 三韓海貿第0818章 經商大道第0908章 吾名袁耀第0808章 何子害國第0269章 對敵大勝第0741章 九個文若第0837章 話本說書第0316章 王符之過第0615章 勇士無名第0902章 太子返京第0732章 司空日常第0117章 陳太丘死第0001章 天降金魚第0570章 將軍饒命第0322章 抄家滅門第0421章 諸葛孔明第0513章 爺孫相見第0395章 新君繼位第0653章 華子著作第0468章 賈詡之孫第0389章 誰敢言胖第0791章 尚書日常第0852章 冷酷心境第0490章 劉默之信第0194章 擴建雒陽(二更)第0120章 天子好牛第0025章 釋放黨人第0471章 熹平新令第0766章 井現黃龍第0675章 皇弟劉懿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352章 馳道遍佈第0782章 袁家子耀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271章 何老之信第0021章 收爲門客第0547章 老賊盧植第0051章 捉拿閹豎第0871章 敢辱吾師第0169章 賊酋之殤第0027章 酷吏陽球第0339章 太子求親第0430章 袁術歸京第0582章 莫惹天子第0510章 劉備劉獒第0870章 帝師之過第0954章 心有猛虎第0016章 何休論宦第0183章 鹽鐵專賣第0672章 毒士驚懼第0960章 何去何從第0928章 安能閤眼第0733章 能否賒賬第0078章 殺雞牛刀第0558章 公羊漸興第0134章 何休返京第0916章 如此君王第0285章 北軍西進第0283章 各處任職第0381章 三韓海貿第0866章 天子何懼第0600章 欺壓東宮第0545章 華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