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5章 黃龍再出

熹平四年,五月

南陽穰縣,井出黃龍

朝中矛盾已經達到了一個不可調節的地步,最爲扼腕嘆息的便是曹操等人,原本有着天子強力支持的他們,是不需要根蔡邕這些老臣耗上這麼久的時日的,可是自從天子轉性,開始施行各種對內政事,將廟堂的中心放在了國內百姓之後,他們的優勢蕩然無存,在廟堂之中,他們顯然還比不上這些三公組成的老臣一派。

在失去了天子的支持之後,更是如此。

不過,最近國庫的空虛,又給與了曹操等人一個全新的機會,他們覺得,南方兩國,有很多原料,如木材,黃金,調料之類,這些東西,他們平日裡上貢的還不足他們本身所獲得的三成,若是能夠徹底將南方兩國征服,派出國相,而不是繼續保持互相之間的從屬關係,想來肯定能夠通過那裡的賦稅來充實國庫。

對於這一點,蔡邕很是不屑,動兵難道不需要軍費麼?不需要耗費國庫的實力麼?天子如今的重心全然放在了國內,你想要動兵,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在朝中,私下裡,兩派爭鬥愈加激烈,就連一些地方官吏也被涉嫌了進來,不過,南北軍還是安穩的,張溫也不敢借用軍方的力量。

坐在上位,看着下方爭吵不休,面紅耳赤的大臣們,天子皺着眉頭,心裡也開始有了一些不安,羣臣爭鬥,是他插手的結果,不過如今這般你死我活的局面,卻不是天子所想要看見的,新派大臣們還是在老臣的麾下,原先他們爭吵,也不會影響正常的政事,可是到了如今,廟堂中的諸多政事也停滯下來,諸事不順。

天子思索着,該如何來解決他們雙方的矛盾呢?矛盾是永遠解不開的,就算老臣一派崩塌,也會有新的勢力來與曹操等人抗衡,這一點,天子是知道的,不過,如今他們的矛盾點,都集中在了扶南與真臘二國之上,對與這兩個國家,看來還是要想個解決方案了,若是這般停留,日後難免會出現大動盪。

不過,天子卻沒有想到什麼處置方法,他想聽聽郭嘉與荀彧等看法,可是,這兩個人早就成爲了新派的核心成員,他們的言論,都充斥着新派的言論,若是召見他們,不僅解決不了事,還會讓雙方的矛盾更加深刻,可恨啊,這個時候,天子忽然發現,羣臣之中,自己竟找不出一心腹之人來。

他緩緩想着建寧年間,阿父總是留着那麼一兩個不合羣的人在身邊,能夠在這樣的時候聽取他的建議,原來是如此啊,天子心裡忽然很想念遠在寧州的賈詡來,賈詡,荀彧,荀攸,郭嘉這些人,他原本以爲都能成爲自己的心腹,不過,如今看來,荀彧,荀攸他們這些人,還是不能在爭鬥裡保持中立。

就連王公親自教導出來的郭嘉,也做不到這一點。

看來,日後要將馬均與賈詡放在自己的身邊來,天子想着,目光一一掃過下方諸多臣子,不過,他並沒有注意到,當他的目光掃過侍御史劉默的時候,劉默顯得有些遲疑,他並不愚笨,反而,他很是聰慧,所以他才能帶着那批英勇的東濊人,在虎視眈眈的高句麗人的目光下,存活了竟十餘年都沒有被族滅。

同時,他還是整個東部最先歸效大漢,甚至都沒有讓大漢動用任何武力的君王。

他看到了天子的煩憂,也看到了如今廟堂的混亂,他很想能夠爲天子盡爲臣之力,不過,他性格謹慎,懦弱,有些膽怯,他始終不敢上前進言,他心裡猶豫着,天子十分的看重自己,甚至,還給自己如今的位置,並不將自己視爲蠻夷,自己應當是要回報的,可是....他擡起頭,看着周圍,又看着天子,心裡格外的猶豫。

天子眯了眯眼睛,或許,自己該讓水軍校尉黃忠出馬,來打壓一番扶南與真臘,讓兩國多上貢,如今的國庫,想要大規模動武是做不到的,只能算是爲日後鋪路,做個先行的準備,他心裡如此想着,正要開口,便見一人緩緩從羣臣之中走出,來到了正中央,朝着天子大拜。

看到此人出來,衆人臉色有些驚懼,連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此人,正是侍御史劉默。

劉默平日裡的言語極多,可是當他真正進入廟堂核心之後,他卻不再如往日那般在廟堂裡開口了,衆人也就放鬆了對他的警備,沒有想到,這廝在今日竟然出面了,曹操,郭嘉等人有些戒備的看着他,在他們的眼裡,劉默是屬於老臣一派的,他是張溫的故吏,又與蔡邕等人關係不錯。

天子也是有些疑惑的看着他,天子將他調入廟堂之內,是被他對諸葛亮所說的那些言語所驚,不過,他本性怯弱,天子是知道的,也就沒有希望他能夠在廟堂裡起到多大的作用,迎着天子的目光,劉默肅穆的說道:“陛下,扶南與真臘之事,不得不解與今日,我見羣臣相鬥,不思國民,此爲國之大忌也!”

劉默說着,猛地轉過頭來,看向了羣臣,說道:“臣要彈劾司徒崔寔,崔寔爲三公之首,天子臂膀,整日不理政事,不知所爲,當以重罰!”

他這句話說完,正在眯着眼睛的崔寔瞬間驚醒,有些驚疑不定的看向了劉默,羣臣大驚,崔公何等人也,四代老臣,就連曹操這些人都不敢與他當面對峙,你這廝,還真有這般膽量?劉默深吸了一口氣,壓制住狂跳的心臟,藏着深深的恐懼,又說道:“臣要彈劾司空盧植,盧植不通財政,還敢妄下海口,如今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此乃盧植之過錯!”

“臣要彈劾太尉張溫,張溫不顧國情,不思國民,一心貪圖功勳,此等人,不足以爲三公也!”

張溫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故吏,你這樣彈劾自己原先的長官,不怕被天下人羣起而攻之麼?

“臣要彈劾司農曹操,曹操入朝一載,未曾立下半點功勳,本職司農,卻不理農桑,一心與老臣爭鬥奪權....”

“臣要彈劾光祿勳荀攸....”

“臣要彈劾尚書令邢顒.....”

那一瞬間,劉默開了口,羣臣啞然,瞪大眼睛,看着平日裡極爲懦弱的他,猶如王公附體,對着百官便開始了彈劾,天子也是驚呆了,他實在沒有想到,劉默竟敢如此,他不知如此行爲是得罪了滿朝諸公麼?日後,就是太尉也不會再幫着他了壓,劉默越說越是精神,他看着羣臣,足足彈劾了近兩個時辰。

羣臣面色蒼白,說不出話來。

最爲震撼的,還是那幾個老臣,這根本不是視御史劉默,這是已故劉老太尉與已故司徒王公的合體啊!自從劉老太尉逝世之後,羣臣哪裡見過這般能說的人?竟還有王公的風範!

劉默說完,看向了羣臣,不少人怒視着他,卻沒有開口,他們生怕,一開口又引起劉默繼續言語,最爲開心的坐在上位的天子,他心裡大喜,卻沒有表露出來。

“劉君方纔,將羣臣全然批爲庸碌之徒,不知對南方之局勢,劉君有何辦法?”曹操忽然開口問道。

他這句話,就是要逼着劉默站隊,羣臣都不希望再出現類似何子王公那般的中立者。

劉默額頭上滴落着汗水,他沒有理會曹操,反而是看向了天子,天子看到他面色極爲的遲疑,他猶豫了很久,很久,很久,這纔開口道:“陛下,臣願爲使,親自前往兩國,使其歸效.....”

他說完,羣臣便是輕蔑的大笑了起來,你以爲你是何人?一人前往便想要征服西南二國?你以爲還是在扶余麼?

在扶余,對方那麼輕鬆的投降,是因爲有張太尉率領數萬最爲精銳的軍旅駐紮在不遠處啊,對扶南和真臘,大漢只能動用不到一萬人的水軍,還有一些郡縣士卒,你以爲靠着這些人能唬住對方麼?

劉默擡起頭,說道:“陛下,臣非單獨前往,請陛下令太尉率百人前往揚州,以郡縣士卒冒之北軍,號稱五萬。”

“二國不知實情,見太尉來揚,定然不敢不從....”

聽到劉默的言語,天子深深的思索着,想了許久,方纔大笑了起來,他站起身來,走到了劉默的身邊,他心裡知道,對於這麼一個生性懦弱,素來膽怯的人,提出要隻身前往二國做使是多麼的困難,他心裡想來也是害怕極了,不過,他還是出面了,天子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手。

“君,乃朕之留侯也!”

劉默望着天子,眼裡的惶恐是掩藏不住的,渾身還在顫抖着,目光卻是漸漸變得堅定起來,他低聲朝着天子說了什麼,天子一愣,也低聲回了幾句,劉默這才笑了起來,周圍的羣臣都有些納悶,也不知他與天子究竟談了什麼,天子回到了上位,便答應了劉默的上議,羣臣也沒有反對的。

不過,更多的還是在等着看劉默將事情搞砸。

天子又命令道:“太尉年老,不便遠行,令北軍中侯孫堅率百人前往揚州....”,張溫已經很年邁了,平日裡來朝議的時日也在漸漸減少,天子生怕這位重臣一去便再也回不來,而孫堅年輕力壯,一直都因沒有立功的機會而抱怨,何況他還是揚州人,令他前往揚州,或許能比張溫要更加的震懾衆人。

“陛...陛下?”張溫震驚的問道,哆嗦着,走到了中央,有些茫然的看着天子,他問道:“陛下可是嫌臣年邁不重用?”

“非也....公乃國之重臣...這等小事,便交予孫堅來做罷....”

“陛下,臣雖白髮,卻不差與孫文臺...還望陛下允許,令臣親自前往揚州....”

張溫期待的看着天子,眼裡滿是祈求,天子心裡頓時不忍,不過,南方蠻夷之地,那般的惡劣,太尉這般年紀,如何能受到了那裡的情況呢?天子哀嘆了一聲,搖着頭,說道:“太尉莫要着急,日後再有這般事,再派公前往,退朝!”

羣臣一一走了出去,張溫呆滯的站在原地,直到閹人叫他,他這才反應過來,看了看周圍,空無一人,他將手中的柺杖狠狠的扔了出去,推開了身邊想要扶住他的閹人,朝着遠方走了過去。

而在此時,孫文臺接到了天子的命令,心裡極爲開心,上了點將臺,便召集了最爲精銳的百人親軍,正在訓斥,這些北軍士卒許久都沒有立功的機會,平日裡抱怨不已,今日能夠出徵,心裡極爲的開心,孫堅交代了幾句之後,便領着這些人,又以輔兵帶着糧草,便出了軍營,離開了雒陽。

同時,劉默也做好了離去的準備,他帶着車馬與天子安排的隨從,來到了城門前,靜靜的等待着,他這番前往的,乃是二國,二國原先對於大漢的態度是非常恭敬的,但是自從曹操這些人開始發佈對他們種種不善的言論之後,他們與大漢的關係也是瞬間惡化,又重新招募了大量的士卒,做出了抵禦的姿勢。

這些消息,是曹操等人主動透露給他們的,就是想要逼他們與大漢開戰,給與廟堂一個理由。

因此,他這般獨自前往,是有着很大危險的,他心裡極爲的畏懼,也在等待着朝中衆人來爲他送行,只是,他在此處等待了數個時辰,也沒有一人前來送他,他落寞的看着雒陽城,轉身,便要離去,忽然,後方傳來了高呼聲,正是在喊劉公,他轉過頭來,乃是諸葛亮與色膩迦二人。

劉默這才笑了起來,那兩人走到了他的身邊,氣喘吁吁的,劉默笑了笑,說道:“我還以爲你們不願來送我呢,如今,羣臣大多恨我,很多人也不敢與我往來了...”

他還沒有說完,諸葛亮衝進了他的懷裡,劉默一顫,抱着諸葛亮,安撫道:“你莫要着急...大漢勢大,他們也絕對不敢將我處置了.....”

諸葛亮擡起頭,眼裡依稀有些淚霧,他說道:“請公保重,莫要棄亮離去,雒陽之內,亮只與劉公親也....”

劉默笑着。

“陛下....”

“恩?”

“若臣這般回不來,還望陛下能夠照料諸葛亮,他年少無親,門子學衆人又不太瞧得起他,若能使他拜盧公爲師,臣無怨也.....”

“好。”

......

孫堅與衆人出了城,騎着高頭大馬,心裡極爲的欣喜,這番前往揚州,若是二國不服,自己便率領揚州勇士前去征服,那裡的郡縣士卒與水軍就已經足夠了,自己憑着他們,絕對能輕易的攻破扶南真臘,畢竟他們的戰鬥力極低,先前與大漢交戰的時候,大漢士卒甚至都沒有出現任何的傷亡。

他正想着,忽然,背後有人大吼道:“孫文臺!!!”

孫堅勒住馬,轉過身來,卻見一人站在城頭上,“嗖~~”,一箭飛馳而來,孫堅都來不及反應,那箭正中他的胸口,孫堅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周圍的士卒們驚呆了,紛紛怒吼着,擡頭便朝着城頭衝了過去,在城頭上,站着一老人,那人正是老太尉張溫,張溫手持強弓,瞪大眼睛,看着下方。

“住手!”

孫堅說着,緩緩從地面上爬了起來,他拿着羽箭,認真的看着,箭去了頭,並沒有殺傷力,不過,巨大的力量還是將他從馬背上打了下來,他疑惑的拿着箭,擡起頭,看着遠處城頭上的張溫。

“孫文臺!!”

“我可老矣???”

“我可老矣!?!”

“我可老矣?!!”

張溫朝着他咆哮道,孫堅一愣,朝着城頭大拜,吼道:“太尉力壯!!!”

“哈哈哈~~~~”張溫仰頭狂笑,忽然,他一愣,瞪大了雙眼,朝着後方重重的倒了下去,手中緊緊的握着強弓。

“太尉!!!!!!”

熹平四年,五月

太尉張溫卒。

第0698章 親叔父也第0030章 酷吏作風第0397章 天子聖明第0187章 養廉之金第0273章 南方諸事第0282章 軍神逝世第0826章 新任侍中第0896章 你是何人第0977章 後繼有人第0777章 掌控雷電第0443章 雖遠必誅第0957章 大漢死宅第0317章 王符下獄第0086章 黨人出手第0990章 祭拜忠烈第0940章 天子駕崩番外——一千八百年之後的大漢漢志王符列傳第0981章 以絕權臣第0400章 熹平元年第0531章 比之孝康第0583章 最強嚮導第0762章 兩大辯才第0287章 凜冬將至第0057章 等候詔令第0675章 皇弟劉懿第0086章 黨人出手第0202章 請召段公第0975章 酷似其父第0612章 劉獒呂姬第0704章 曹氏五虎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939章 大駕將崩第0237章 天子親題第0440章 荀攸蛻變第0897章 當世虎將第0873章 刑府定奪第0255章 毒士獻策第0590章 我奸賊也第0925章 臥龍鳳雛第0465章 熹平織機第0041章 收攏心腹第0170章 開疆擴土第0164章 援軍蹤影第0378章 天災頻繁第0085章 不識好歹第0465章 熹平織機第0632章 我的獒兒第0254章 賈詡入京第0723章 雙子相見第0808章 何子害國第0063章 劉老太尉第0864章 未來道路第0890章 取太子首第0628章 終有一逝第0241章 大航海家第0110章 秋收之喜第0484章 亦有黃龍第0074章 酷吏初戰第0604章 徐福徐庶第0114章 建寧五年第0771章 文若之能第0479章 臥龍冢虎第0589章 聞風而至第0355章 爲國取士第0609章 陸議之策第0333章 哀哉聞人第0226章 衙內復仇第0987章 粉身碎骨第0662章 三子血淚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590章 我奸賊也第0278章 再考科律第0321章 天子之謀第0453章 陛下心仁第0510章 劉備劉獒第0961章 東海黃龍第0041章 收攏心腹第0872章 縣令傅嘏第0429章 捉雞御史第0580章 陳留世子第0837章 話本說書第0935章 三世同堂第0101章 無道昏君第0384章 曹操煮酒第0626章 安息之殤第0201章 將相不和第0384章 曹操煮酒第0614章 婚配之事第0369章 彼岸仙島第0963章 以文教化第0503章 先鋒華雄第0852章 冷酷心境第0843章 王符待遇第0122章 天子出兵第0171章 傳至廟堂第0946章 大漢之典第0694章 建寧之臣第0338章 羣星璀璨第0725章 報應不爽
第0698章 親叔父也第0030章 酷吏作風第0397章 天子聖明第0187章 養廉之金第0273章 南方諸事第0282章 軍神逝世第0826章 新任侍中第0896章 你是何人第0977章 後繼有人第0777章 掌控雷電第0443章 雖遠必誅第0957章 大漢死宅第0317章 王符下獄第0086章 黨人出手第0990章 祭拜忠烈第0940章 天子駕崩番外——一千八百年之後的大漢漢志王符列傳第0981章 以絕權臣第0400章 熹平元年第0531章 比之孝康第0583章 最強嚮導第0762章 兩大辯才第0287章 凜冬將至第0057章 等候詔令第0675章 皇弟劉懿第0086章 黨人出手第0202章 請召段公第0975章 酷似其父第0612章 劉獒呂姬第0704章 曹氏五虎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939章 大駕將崩第0237章 天子親題第0440章 荀攸蛻變第0897章 當世虎將第0873章 刑府定奪第0255章 毒士獻策第0590章 我奸賊也第0925章 臥龍鳳雛第0465章 熹平織機第0041章 收攏心腹第0170章 開疆擴土第0164章 援軍蹤影第0378章 天災頻繁第0085章 不識好歹第0465章 熹平織機第0632章 我的獒兒第0254章 賈詡入京第0723章 雙子相見第0808章 何子害國第0063章 劉老太尉第0864章 未來道路第0890章 取太子首第0628章 終有一逝第0241章 大航海家第0110章 秋收之喜第0484章 亦有黃龍第0074章 酷吏初戰第0604章 徐福徐庶第0114章 建寧五年第0771章 文若之能第0479章 臥龍冢虎第0589章 聞風而至第0355章 爲國取士第0609章 陸議之策第0333章 哀哉聞人第0226章 衙內復仇第0987章 粉身碎骨第0662章 三子血淚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590章 我奸賊也第0278章 再考科律第0321章 天子之謀第0453章 陛下心仁第0510章 劉備劉獒第0961章 東海黃龍第0041章 收攏心腹第0872章 縣令傅嘏第0429章 捉雞御史第0580章 陳留世子第0837章 話本說書第0935章 三世同堂第0101章 無道昏君第0384章 曹操煮酒第0626章 安息之殤第0201章 將相不和第0384章 曹操煮酒第0614章 婚配之事第0369章 彼岸仙島第0963章 以文教化第0503章 先鋒華雄第0852章 冷酷心境第0843章 王符待遇第0122章 天子出兵第0171章 傳至廟堂第0946章 大漢之典第0694章 建寧之臣第0338章 羣星璀璨第0725章 報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