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雄獅不可及

(以後更新儘量早晚八點各一章吧。)

番禹城。

公孫策帶着一隊騎兵偷襲了餘善的輜重營,將輜重營內的糧草點燃之後,沒做停留,一頭衝進夜色裡,火速趕回番禹城,只留下背後一地的沖天火光作爲背景。

公孫策等人來得快去得也快,其實要想保證糧草充分被燒燬的話,他們還應該在輜重營阻擊一會兒餘善大營撲過來救火的大軍,不過他們畢竟人手有限,能將糧草差不多點燃已是極限,若還要保證糧草盡數燒燬,恐怕他們這些人都回不了番禹城。

公孫策走後,不論是輜重營存活下來的軍士,還是附近別營的軍士,都自發撲向了燃燒的糧草,這些糧草都是他們的命-根子,所以根本不用人招呼衆將士都會上來救火。

片刻之後,一身煞氣的餘善趕到輜重營,大火比他預想中的要大,番禹城不比章治城,附近沒有河流,所以要撲滅如此大火其實是件倍加費勁的事情,所以他的臉色就更加憤怒,憤怒中帶着些絕望的死灰。

良久,餘善才緩緩開口。

“番禹城中必定有高人,鮑管那老小兒不可能想得到如此周密的計劃!”出乎餘瑞之的意料,餘善在面對雪上加霜的困境時說出的第一句話竟然冷靜異常,如冷風拂河面,不帶一絲感情,也沒有憤怒,他回過頭看向餘瑞之,“傳令下去,大軍後退二十里紮營。”

餘瑞之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話到嘴邊卻只剩下一個“諾”字,此時看着餘善冷靜到極點的臉龐,餘瑞之發現自己根本就無話可說。

“能將番禹城從瀕死之境拉出來的人,不會是等閒之輩,先前是本王大意了。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我們的對手了。”經歷了番禹城一系列“不合常理”的打擊,若是餘善還不能發現其中的蹊蹺,他這麼多年的賢明也算是徒有虛名了,大敗之後,餘善終於表現出了一個大藩王應有的智慧。他想了想,問餘瑞之道:“大漢皇帝的使臣是什麼時候到王城的?”

“八日之前。”餘瑞之在心裡算了算日子,回過神之後詫異道:“我王是懷疑大漢皇帝派了人助鮑管守城?”

“那皇帝既然能派人到王城阻止我等進攻南嶽,爲何就不能派人去幫助鮑管守城?記得你先前就跟本王說過,現在的大漢皇帝雖然年輕,卻是個賢能的君王。”餘善說道,隨即眼中又多了一絲疑惑,“不過本王納悶的是,大漢皇帝派往王城的使者八日前便到了王城,爲何番禹城直到今日才顯現出異樣?”

“或許,大漢皇帝派遣使臣的時候本就是前後兩批。”餘瑞之推測道,話說出口才發現這句話極爲白癡,他心裡無奈的苦笑了一下,兩個主事人湊到一起後,智慧果然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餘善突然表現出來的賢明讓自己的思維竟然有些遲鈍了。

“這不可能。”果然,餘善開口否定了餘瑞之的這個說法,默然了一會兒,突然問道:“這回大漢皇帝派遣來王城的使者不是衛青,那是誰?”

“據報是個叫東方朔的。”餘瑞之答道。

“不是還有個叫秦城的?怎麼,他沒到王城來?”餘善追問道,這些事他先前都交給了餘瑞之打理,這些日子淨顧着與南越的戰事了,沒怎麼關心這些,所以並不是很知情。作爲一個藩王,日理萬機,自然不可能每件事都親自操刀。

餘瑞之聞言猛然擡起頭,到現在他才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多麼重要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之前竟然一直沒有引起他的重視,僅僅是這麼一轉念的時間,餘瑞之背後的冷汗就冒了出來,前些時日忙着進攻番禹,因爲如何對待漢使早就有了主意,所以他根本就沒有太注意這些!

“是叫秦城......將匈奴趕出查哈地,讓軍臣單于死在戰場的秦城。”餘瑞之發現自己的嗓子有些發乾。到這個時候,他才終於發現,自己跟眼前的這個王上,着實存在着差距。

“對匈奴作戰從未一敗,僅率幾千騎兵便敢直搗匈奴單于王庭,最後還全軍而還的秦城麼?”餘善若有所思,因爲思考,他的眼眸中精光連連,“這麼重要的一個人物竟然被我們忽視了,大軍有此敗不足爲奇。”

“我王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秦城在搗鬼......這怎麼可能?”餘瑞之震驚的無以復加,更多的是不可置信。

“怎麼不可能?”餘善看了餘瑞之一眼,眼中閃過一抹失望,“他沒有來王城,這就是證據。況且,除了這個理由,你還能想到其他?”

餘瑞之啞口無言。

餘善繼續平靜道:“此番進軍南越,一路到番禹,我等打得太順利了些,因爲順利,所以便有些輕敵忘形。這不好,你應該早日提醒本王的。”

餘瑞之啞然的看了餘善一眼,卻發現餘善正盯着自己,觸碰到那冰冷威壓的眼神餘瑞之心中一驚,知道這已經是餘善在責怪自己的失職了,當即汗顏道:“臣下,有罪。請我王責罰!”

“現在不是討論責罰的時候。”餘善淡淡道,轉身走向大帳,“召集衆將大帳議事。”

餘瑞之看着餘善的背影,愕然良久,就這麼一瞬間,餘瑞之忽然發現餘善的背影又偉岸了起來,讓他有種仰望大山的感覺。這讓餘瑞之想起小的時候,那時候餘善將自己從貧寒家中接到王城培養時,自己看着他的背影也產生過這種感覺。只是不知爲何,隨着自己學識和年齡的日益增長,這種感覺日漸淡化直至消失,自己也曾一度認爲,以自己現在的見識智慧,已經不需要再仰望那個背影。而今日,餘瑞之才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雄獅永遠都是雄獅,他想偷懶不動腦子便罷了,他一旦動腦子,其天生的雄獅思維,根本不是其他動物可以比擬的。

當鮑管提出要爲今日大勝給竇非和公孫策擺慶功宴的時候,竇非很果斷的拒絕了,他不僅拒絕了自己那份,連帶着公孫策的那份也拒絕了,就在鮑管退而求其次問竇非想要自己用什麼回報他時,竇非的回答出乎鮑管的意料。

“我要工匠,越多越好,還有民夫,越多越好,從此時起,這些人必須聽某指揮,並且南越王要告訴他們,做好日夜辛苦的準備,當然,至於南越王用什麼向他們保證某不過問,某隻要他們甘之如飴的勞作便可。另外,番禹城內能夠收集到的木材、鐵料全都收集起來,某同樣不管南越王用什麼手段收集,但是南越王要保證某所要的木材、鐵料能滿足耗用。”竇非很認真的說道,說完,似乎覺得這麼表達還是有些不明白,又補充道:“城內不能有一個閒着的成年男子,不能有一尺閒置的木材,不能有一兩沒用的鐵料。”

“軍師莫非是想建造一座府邸?”鮑管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便是如此,不過隨即被他自己否定,這種事情他自己或許做得出來,但是眼前這個有大智慧的軍師明顯不會在這個時候興師動衆給自己造府邸,雖然只是短短一日相處,但是鮑管對竇非很有信心,所以鮑管很真誠的問道:“要不要本王調些軍士幫忙?”

竇非搖了搖頭,嚴肅道:“軍士這兩日必須休息好,不用做其他任何事情。若是某所料不差,兩日之內餘善應該不會攻城,所以南越王要加緊救治傷者,兩日之後,凡是能動的軍士,都要站在守城的位置上。而現在還健康的軍士,南越王最好保證他們能肥上一圈。”說罷,看了南越王一眼,又道:“不要捨不得本錢,南越能不能度過此劫,就看兩日之後了。”

竇非說的是南越,不是番禹城。

鮑管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忽然滿懷希望的問道:“軍師不是說三日之後有援軍會到嗎?”

“某先前說的是不出意外。”竇非義正言辭道,絲毫不覺得自己這話有什麼不妥,“但是眼下誰也不能保證到時候到底有沒有意外,所以若是番禹城的守軍不能守住城池一兩日的話,情況會很複雜。”見南越王神色輕鬆,竇非不得不加重語氣道:“其實,某覺得出意外的可能性要比不出意外的可能性大很多。”

“啊?”南越王一愣。

“不妨跟南越王明說,兩日之後你最好能發動城中民勇上城協助守城,否則,就眼下番禹城這點兵力,要面對閩越四五萬大軍的奮力一擊,便是某有些伎倆,恐怕也是迴天乏力。要知道,閩越大軍若是休整兩日之後再攻城的話,必然是作殊死搏鬥,其力度,將強於以往任何一次攻城!”竇非正色道。

“那......那番禹城豈不是危矣?”可憐南越王今日剛鬆了一口氣的心臟,又重新緊縮起來。

“南越王,別擔心,這不還有軍師嗎?”公孫策上前拍了拍南越王的肩膀,也沒覺得這動作有多麼不妥,以一副同情的神色好言勸慰道。

南越王渾身一個機靈,眼巴巴的看着竇非,“軍師救本王番禹......”

竇非揮了揮衣袖,淡定道:“所以南越王要記住某方纔的要求,民夫,木材,鐵料,必須連夜到位。”

“軍師放心,本王這就去安排。”南越王擦了一下額頭冒出的冷汗,轉身就走。

“等一下。”竇非在後面叫住了他。

以爲竇非還有什麼重要囑託的鮑管,立即停住身形,回身關切道:“軍師還有什麼要求?”

“嗯。”竇非一手摸了摸肚子,認真道:“某晚飯還沒吃呢。”

“噢......來人,備飯!”鮑管頓時底氣十足的大喝一聲。

鮑管走後,公孫策有些怏怏的坐了下來,嘆了口氣,道:“原本以爲賣了一回力還能在這裡撈些好處,沒曾想你這廝拒絕回報倒是拒絕的乾脆,一心爲公大義凜然,某不服都不行啊!”

竇非一臉正色,“公孫兄真如此認爲?”

“難道不是?”

“當然不是。”竇非堅決道,“公孫兄你要想清楚,現在我們便是要什麼回報,南越王也只能在一個小小的番禹城內滿足我們。要是我們幫他守住了番禹城,徹底擊退了餘善,到時候再要回報便是在整個南越挑選。一番禹城的回報,和整個南越的回報,你選哪個?”

“當然是整個南越!”公孫策毫不猶豫給出答案。

竇非高深莫測的一笑,正經道:“我也跟公孫兄同樣的想法。”

公孫策:“......”

第12章 出征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128章 刺殺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222章 豐林山上觀第208章 他鄉遇故人第377章 一動變風雲(一)第142章 奇兵第320章 國之策,如美酒第211章 討債第346章 千里河朔,十面埋伏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第418章 必須殺,必須死(二)第226章 釣而不魚魚自來第263章 十八驚雷一刀斬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第431章 大將軍在,大軍便在第78章 精銳第132章 夜襲第470章 驃騎軍的老子第27章 千軍萬馬中,欲擒敵主將!第219章 我是你舅舅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302章 難破之勢(二)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325章 清輝灑滿他國城第50章 騎兵三將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209章 十年第287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77章 兵行詭道第390章 道從論中出(一)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21章 懸羊擊鼓第276章 傾瀉半屋陽光第428章 七日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131章 救援第35章 英雄美人第119章 爾等不死,大漢鐵騎不止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393章 師之恥,弟子雪第140章 北上第98章 小香肩 白玉腿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363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二)第203章 東風第268章 十萬軍中出霸王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117章 武癡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411章 樓蘭扦泥城(一)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151章 上任第113章 迷局第194章 援軍第90章 美好願景第199章 自然有人會殺他第212章 談判第7章 點將臺、將軍血第50章 騎兵三將第301章 難破之勢(一)第205章 殺你第138章 收屍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86章 拼了吧!第393章 師之恥,弟子雪第264章 大牢陰暗,高人自有風範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214章 自會回來的第361章 舌戰羣臣第19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56章 殺意第313章 不得不風流第446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三)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370章 八仙過海(一)第163章 明爭暗鬥第183章 九個人頭與九十個人頭第375章 各顯神通(一)第388章 春風吹度惜柳亭第408章 秋風渡黃河第122章 這是太極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189章 情勢危急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413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一)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
第12章 出征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128章 刺殺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222章 豐林山上觀第208章 他鄉遇故人第377章 一動變風雲(一)第142章 奇兵第320章 國之策,如美酒第211章 討債第346章 千里河朔,十面埋伏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第418章 必須殺,必須死(二)第226章 釣而不魚魚自來第263章 十八驚雷一刀斬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第431章 大將軍在,大軍便在第78章 精銳第132章 夜襲第470章 驃騎軍的老子第27章 千軍萬馬中,欲擒敵主將!第219章 我是你舅舅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302章 難破之勢(二)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325章 清輝灑滿他國城第50章 騎兵三將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209章 十年第287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77章 兵行詭道第390章 道從論中出(一)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21章 懸羊擊鼓第276章 傾瀉半屋陽光第428章 七日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131章 救援第35章 英雄美人第119章 爾等不死,大漢鐵騎不止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393章 師之恥,弟子雪第140章 北上第98章 小香肩 白玉腿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363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二)第203章 東風第268章 十萬軍中出霸王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117章 武癡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411章 樓蘭扦泥城(一)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151章 上任第113章 迷局第194章 援軍第90章 美好願景第199章 自然有人會殺他第212章 談判第7章 點將臺、將軍血第50章 騎兵三將第301章 難破之勢(一)第205章 殺你第138章 收屍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86章 拼了吧!第393章 師之恥,弟子雪第264章 大牢陰暗,高人自有風範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214章 自會回來的第361章 舌戰羣臣第19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56章 殺意第313章 不得不風流第446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三)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370章 八仙過海(一)第163章 明爭暗鬥第183章 九個人頭與九十個人頭第375章 各顯神通(一)第388章 春風吹度惜柳亭第408章 秋風渡黃河第122章 這是太極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189章 情勢危急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413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一)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