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舌戰羣臣

一場風波,最終因爲薛平和李立不識伊雪兒的身份而鬧了個大笑話收場,兩人平白捱了一頓胖揍,還得灰溜溜的跑出去,連句狠話都不敢給。所謂自作孽不可活便是如此。

雖說現在伊雪兒不再是匈奴的公主,但也不是薛平可以惹得起的,民族問題向來都是個複雜的問題,事情鬧大了在劉徹那吃虧的也只能是薛平,況且這回還是薛平和李立對伊雪兒不敬在先。

從枝水酒樓出來,秦城和伊雪兒在街上告別,然後自己回了大將軍府。

彼時,竇非已經在府中等候秦城歸來。

這些時日竇非和劉徹就耕戰體系討論了不少內容,現在也該是有結果的時候了,在劉徹向朝堂拋出議題之前,竇非自然要先來給秦城通通氣。

“陛下的意思是,耕戰體系可以借鑑,畢竟當下的形勢需要大量的財物供給軍費,但是要對商君的耕戰體系做些變更。”竇非抿了口茶,對秦城說道。“昔日商君之法讓百姓不是軍士就是耕夫,舉國除卻打仗就是種田,並以軍功和糧食論爵位,這樣一來雖然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但卻會使得國家發展單一。陛下的意思是,士農工商都要發展。”

“我也是作如此想。”秦城道,他當然不會說劉徹的意思就是當初自己的諫言,“偌大一國只知道種田和打仗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當下大漢與昔日秦國情況不同,更不能忽視了文化和商業的繁榮。”

竇非點點頭,繼而有些疑惑道:“秦兄,爲何你如此看重商業?農耕纔是國家之本吶!”

秦城笑笑,他知道這個時候的人是很難明白商業的重要性的,但是既然這個時代有自己存在,那麼就一定不能讓商業的地位還那般尷尬,於是他說了一句於時下而言最爲關鍵的話:“商業利重,利重則國家稅收多。”

“原來如此!”竇非恍然。

“對了,陛下這回只與你敲定了耕戰體系,沒有提及治國思想?”相比之立足於短時間的耕戰體系,秦城對這個涉及到幾千年歷史的命題更爲關心。

“我倒是沒有少提及!”竇非嘆了口氣,“不過陛下對法家治國思想仍是沒有明確的態度,雖說有了耕戰體系的實施,陛下對法家制度比之之前要熱心許多,但就目下來看,並沒有要以法家取代儒家的意思。”

“我也沒有要法家取代儒家的意思。”秦城在心裡道,現在他越來越認爲,諸子百家應該融合發展,獨尊哪一家都不是最好的辦法。

以法爲本,以儒立國,使百家爭鳴,各展所長,各盡其用。這就是秦城的現在的想法。

“法家的核心在於立法,以法度治天下。”秦城對竇非說道,“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陛下能以法家思想立法並頒行四海,你便算是功德圓滿了。”

“以法度治天下,那依秦兄之見,用什麼治萬民之心?”竇非想了想,問道。

“以法度治天下之民,以孔孟治萬民之心!”秦城看着竇非,堅定道,“以百家治四海之事!”

三日後早朝,劉徹大會羣臣,商議施行耕戰體系。

劉徹讓竇非先將其耕戰體系詳細向羣臣介紹了一遍,然後在滿堂的議論聲中,他朗聲說道:“諸位有何意見,只管提出來,朕與爾等好好議上一議,看看常侍郎的這份制度,能否在全國推行!”

先前滿堂大臣都在交頭接耳,而劉徹這一句話說出來,大廳卻安靜下來,所有大臣都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靜了半響,汲黯率先起身,也不多說,直接一字一句道:“陛下,常侍郎當斬!”

此言一出,震驚四座,羣臣再次開始議論紛紛。

秦城和竇非對視一眼,又一起看了看劉徹的臉色,這才收回視線。

“汲大夫,此言何意?”劉徹倒也沒有氣惱。

“稟陛下,常侍郎以昔日暴秦亡國之法上疏陛下,難不成是想危害我大漢的江山社稷?此等行爲、此等用心,其罪當誅!”汲黯語調鏗鏘,字字擲地有聲。

劉徹看向竇非,“汲大夫說你其罪當誅,你有何話要說?”

“陛下容稟。”竇非躬身一禮,然後轉而面對汲黯,問道:“汲大夫,你方纔所說,下官上疏之法,乃是秦亡國之法,請容下官問一句,在汲大夫看來,秦因何而亡?”

“秦法殘暴,致使秦亡!”汲黯道,“今日我等應當吸取教訓,怎能重蹈覆轍?!”

“那麼我再問汲大夫,秦因何統一山東六國?”竇非大聲問道。

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山東六國,靠的便是秦法。

“你......”汲黯頓時語塞,怒視竇非,冷哼一聲,拂袖坐下。

“戰國之末,非是秦統一山東六國,而是天下萬民不堪連年征戰之苦,而使天下一統。暴秦何德何能,也能統一六國?常侍郎,莫要太高看了暴秦,難不成你以爲暴秦乃是天命所歸?”汲黯方纔坐下,便有大臣起身說道。

漢滅秦而立國,若是竇非承認秦國乃是天命所歸,那麼將置大漢於何地?

“好一個天下萬民使天下一統!”竇非哂笑一聲,對那大臣道:“我且問你,依你之見,戰國之末天下是如何一統的?難不成山東六國的軍士都沒有抵抗秦國的軍隊?難不成山東六國的百姓都縛了山東貴族向秦國俯首稱臣?實在是荒唐!我告訴你,是秦國的軍隊和百姓打敗了山東六國,不是山東六國的百姓拱手送上了自己的國土!弱肉強食,成王敗寇,若是爾連此都不敢承認,某何必與你爭執?”

那位大臣氣綠了臉,也只得憤然坐下。

“常侍郎!”這時候,丞相薛澤不急不忙站起,說道:“難道依你之見,大漢今日所行之法,還不如暴秦之法,非得去仿效他們的法度,才能使大漢國富民強,堪與匈奴爭雄?”

竇非微微一笑,對薛澤話裡藏刀不以爲意,只是問道:“敢問丞相,你身上可有缺點?”

“現今我等正在討論治國之略,常侍郎可不要引開話題,若是常侍郎對本相有興趣,大可堂下私下交談。”薛澤道。

“丞相只需如實回答便可。”竇非堅持道,“若是丞相說自己沒有缺點,下官也無話可說。”

薛澤避無可避,只得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多謝丞相。”竇非又是躬身一禮,轉而對衆臣道:“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大漢強於秦何止千百倍,但,秦也有值得大漢借鑑的地方。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則其善者而從之,如是而已。”

漢承秦制,這本就是無可非議的,是以竇非如此說,衆人也不好反駁。

“常侍郎怎麼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薛澤悠悠道,“若是沒能分清黑白,二者顛倒,豈不是誤事誤國?這個罪,常侍郎擔當得起碼?”

“正要請教丞相。”竇非向薛澤拱手,“請丞相教我,如何分清善與不善。”

薛澤聞言鼻子一歪,氣的七竅生煙,這便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他總不能在自己信誓旦旦說要分清是非之後,對如何分清是非亂說一通吧?若不如此,又豈不是在幫着竇非說話?

“本相何德何能,敢教常侍郎?”薛澤道,“不過本相倒是要提醒常侍郎一句,大漢千萬百姓,若是人人可得爵,這天下豈不是亂了套?十年之後,還有誰知道什麼是尊、什麼是卑?天下還有何秩序可言?常侍郎難道自信可以以一己之力,應付天下千萬百姓?”

“天下萬民,皆吾輩同道,何談應付?”竇非字字有力道,“舉國上下,賞罰分明,人人憑藉自己的努力得到朝廷的認可,得到他人的尊重,合力共舉滅匈大業!此乃正道,非是邪門,何須下官去應付?”

“有漢以來凡八十年,百姓安居樂業,官吏循規蹈矩,直至今日,乃有大漢興盛之象,如何便不是正道了?”薛澤再也沉不住氣,大聲道,“爾等爲一己之私,諂媚陛下,企圖混淆視聽,變更大漢八十年興國強國之法,不顧天下安定,煽起事端,實乃是大逆不道,要亂大漢天下,談何正道?!”

“丞相此言大繆!”竇非也紅了臉,爭鋒相對道:“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丞相豈不知: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商周以來,治國治世之道豈是以一法貫穿始終?丞相之今日治國正道,百年前也生於變亂之中,百年前也是被當時所謂正道排擠的對象!因時變法,治當時之事,此方乃亙古不變之正道!”

“你......”此時,薛澤的反應與汲黯如出一轍,再也不知說喝是好,只得朝劉徹拱手道:“常侍郎伶牙俐齒,翻手雲覆手雨,望陛下詳查!”

“今日只議政,不議人。”劉徹道,“丞相,你議政不能勝,便要開始議人了麼?”

“啊?老臣不敢!”薛澤忙道。

“既然不敢,那邊接着議事!”劉徹甩甩衣袖,昂然道。

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399章 元朔四年(二)第413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一)421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5章 你信不信?第351章 長刀舞紅袍(一)第419章 血打落葉(一)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66章 演示箭術第348章 一條紅河殺高闕第184章 雞犬不留!第425章 匈奴來人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469章 漠南揚名第169章 天高地厚第124章 鐵騎所需要的代價第148章 而我,愛他!第212章 談判第122章 這是太極第79章 襲擊第481章 衛青北上第161章 這麼笨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482章 決戰前夕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7章 點將臺、將軍血第483章 決戰(一)第96章 南宮二郎第27章 千軍萬馬中,欲擒敵主將!第421章 命賤不值錢第421章 命賤不值錢第89章 如此軍隊第392章 殺人如宰羊第87章 日你仙人闆闆第108章 天狼居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116章 一生一次豪情壯志第374章 八仙過海(五)第483章 決戰(一)第93章 彩頭第73章 狩獵匈奴第133章 破營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138章 收屍第384章 找睡第366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五)第302章 難破之勢(二)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113章 初離別第94章 爲什麼第91章 我們,回來了!第43章 懷疑、試探第78章 精銳第128章 刺殺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84章 找睡第93章 彩頭第195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一)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335章 一碗米湯第129章 不死不休!第177章 殺,或者不殺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326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32章 滅國如探囊取物第44章 狩獵第441章 大將赴閩越第5章 你信不信?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40章 初見衛青第185章 報應不爽第412章 樓蘭扦泥城(二)第57章 黎民前夕第224章 一城陽光滿屋陰霾,我自在中間第44章 狩獵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372章 八仙過海(三)第95章 這一仗,不能打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409章 殺人如麻第278章 領死吧你們第377章 一動變風雲(一)第69章 重騎第175章 伊稚斜的野心第20章 將者定計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150章 封賞第195章 人頭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182章 消失的漢軍第21章 懸羊擊鼓第200章 大勢已成第223章 討口水喝
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399章 元朔四年(二)第413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一)421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5章 你信不信?第351章 長刀舞紅袍(一)第419章 血打落葉(一)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66章 演示箭術第348章 一條紅河殺高闕第184章 雞犬不留!第425章 匈奴來人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469章 漠南揚名第169章 天高地厚第124章 鐵騎所需要的代價第148章 而我,愛他!第212章 談判第122章 這是太極第79章 襲擊第481章 衛青北上第161章 這麼笨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482章 決戰前夕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7章 點將臺、將軍血第483章 決戰(一)第96章 南宮二郎第27章 千軍萬馬中,欲擒敵主將!第421章 命賤不值錢第421章 命賤不值錢第89章 如此軍隊第392章 殺人如宰羊第87章 日你仙人闆闆第108章 天狼居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116章 一生一次豪情壯志第374章 八仙過海(五)第483章 決戰(一)第93章 彩頭第73章 狩獵匈奴第133章 破營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138章 收屍第384章 找睡第366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五)第302章 難破之勢(二)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113章 初離別第94章 爲什麼第91章 我們,回來了!第43章 懷疑、試探第78章 精銳第128章 刺殺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84章 找睡第93章 彩頭第195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一)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335章 一碗米湯第129章 不死不休!第177章 殺,或者不殺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326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32章 滅國如探囊取物第44章 狩獵第441章 大將赴閩越第5章 你信不信?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40章 初見衛青第185章 報應不爽第412章 樓蘭扦泥城(二)第57章 黎民前夕第224章 一城陽光滿屋陰霾,我自在中間第44章 狩獵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372章 八仙過海(三)第95章 這一仗,不能打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409章 殺人如麻第278章 領死吧你們第377章 一動變風雲(一)第69章 重騎第175章 伊稚斜的野心第20章 將者定計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150章 封賞第195章 人頭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182章 消失的漢軍第21章 懸羊擊鼓第200章 大勢已成第223章 討口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