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查哈地長刀和血

(字數5500+,感謝tobathll的捧場和毒蛇兄的月票。╠ě:s

這兩天武漢旅遊,哦呵呵。)

查哈地。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八里查哈地風吹草低見牛羊,一派祥和生氣勃勃之象。承載着淮南王劉安特殊使命的李尚,帶着三十餘人的隊伍,作商人裝扮,輕車熟路般到了烏桓王查哈地的領地。此李尚,便是幾年前秦城途徑淮南國入閩越時,路途中被秦城贈劍並且以比武爲由,縱容手下軍士將其帶來慰問的使者揍得不成人形的李尚。

從踏入查哈地,到到達烏桓王查哈地王庭的路途中,領路的烏桓官員十分和氣親切,滿臉笑容,讓人只覺如沐春風,有賓至如歸之感,而這一切的根由,便於李尚那滿滿十幾車的珍貴貨物。嘖嘖,琳琅滿目,真是遠遠看看就能讓人口水一流到天明,笑着從美夢中醒來,然後接着笑。

“李先生千里迢迢從南方運載這些禮物到查哈地來,不辭勞苦,實是可敬可佩,大王定會體諒淮南王的友好之心。”領路官員的眼睛好似粘那些貨物上一般,不斷稱奇,像是飲多了馬奶酒,已經陶醉其中,“只是聽說中原邊境管制頗嚴,李先生是如何過得了那邊關的?”

李尚心繫劉安交代的使命,一路行來夙興夜寐輾轉反側,此時無心與官員虛以委蛇,只是呵呵一笑,道:“中原如今四面烽火,兼顧不暇,淮南王勢大力大,要出入邊關,有什麼難的?”

烏桓官員恍然大悟,哦了一聲,“原來如此,淮南王果真是梟雄人物!”

“這是自然。’

這日到了烏桓查哈地王庭,李尚本意是直接去面見烏桓王查木錯,不料方進入王庭,便被查木錯的臣子攔下,說是查木錯安排他們去臨時“驛館”下榻。

“我奉淮南王之命,要儘快面見烏桓王,敬獻禮物,商議緊急事務,不能耽擱半分,還閣下代爲通報。”李尚用眼睛示意自己身後的十幾車貨物,面露急切之色,儘量用平靜的聲音說道。

“不是我不爲你們通報,而是大王已經說得很明確,大王今日政務繁忙,不便見客,諸位到驛館下榻,只要大王有空閒,必會接見先生。”烏桓官員說道。

烏桓官員不通情理的態讓李尚有些惱怒,心中對此亦是十分不理解,此之前,烏桓王與淮南王之間的關係一直尚好,雙方的來往雖然沒有擺明面上,但是暗地裡通使早已不是一次兩回,從未遇到過如此情況。況且如今又是關鍵時期,從烏桓官員的態中,李尚不難窺見查木錯的命令是何等嚴厲。

難不成,烏桓王知道自己此來爲何,想要坐山觀虎鬥,不插手淮南王與長安的鬥爭?

“下聽聞草原民族十分好客,從來沒有將朋友拒之門外的道理,況且我等遠道而來,也算是心誠,還閣下看我等是爲與烏桓交好的份上,代爲通報一聲。”李尚塞給官員一顆貴珍珠,滿臉笑容。

官員一臉爲難,看得出他對李尚的賄賂十分心動,但是心中的忌憚讓他無法接受李尚的好意,只能不情不願的推辭,“先生不必如此,體會我等的難處”

對方的態比自己想象中強硬,這讓李尚產生了一絲不好的預感,於是他忙改口道:“我等知曉烏桓王政事繁忙,今日也就不去打擾只是不知,烏桓王忙些什麼?”

李尚悄悄又將珍珠增加到了兩顆,硬塞給那官員,低聲問道。

官員再經受不住誘惑,接過李尚的好意,一副自己什麼都沒做的樣子,壓低聲音對李尚說了兩個字,便施禮退了回去。

李尚聽罷官員的話,呆滯半響,良久後旁人的提醒下,纔回過神來。

“去驛館。”最終,李尚咬牙吐出兩個字,再不多說,跟着查哈官員離開。

到了驛館,安排李尚等人住下之後,那查哈官員說了一些有什麼需要儘管提之類的話之後便要離開,臨行前像是想起什麼,補充了一句:“諸位若是沒有什麼事,還是不要王庭走動的好,最近王庭準備祭祀,有許多忌諱。”說完,這才退下。

李尚愁眉不展。

少頃,有人掀帳而入,來人身材魁梧,一身行伍之氣,步伐沉穩有力,乃是與李尚同路的一劉安親軍校尉,是劉安面前的得力之人,不僅身手不凡,腦袋也好使,這回他負責李尚等人的安全。校尉走近李尚,低聲說道:“末將看見帳外有許多烏桓佩刀軍士,像是監視咱們。先生,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李尚苦笑,“這哪裡是監視,分明就是明目張膽的軟禁。”

“怎會如此?查木錯竟然敢如此對待我等?”校尉詫異不已。

“你可知,查木錯現作甚?”

“先生明示。”

李尚嘆了口氣,咬牙切齒道:“查木錯,會見漢使!”

說着苦惱道:“我等緊趕慢趕,終究還是晚了一步啊!”

查木錯會見的漢使不是別人,正是從西域趕回,沒有回長安,便直接到了查哈地的竇非。

西域的事情現有張騫主持,劉徹知曉竇非有三寸不爛之舌,最能邦交,便讓人到西域傳信,直接派竇非到查哈地,穩住烏桓三族。

吳懷素能夠想到烏桓三族是打破大漢與其他四方勢力平衡的關鍵點,劉徹自然沒有可能想不到,事實上,劉徹想到的比吳懷素更早。既然敢讓大漢處於四面烽火中,想要畢全功於一役,刀尖上跳舞的劉徹怎麼可能思慮不周?

若是一般人,未必能夠此時說服查木錯,但若是竇非出馬,一切便有了可能。這幾日以來,竇非與查木錯朝夕相處,已經大抵將查木錯說動,讓他站大漢這一邊。若不是如此,查木錯也不會暫時連李尚等人見都不見。

“霍將軍勇武非凡,真是英雄出少年,本王佩服!大漢有霍將軍這等少年將軍,來日何愁兵患?”

外出狩獵回來的路上,烏桓王查木錯對霍去病讚賞不迭。

竇非從西域到查哈地,便是霍去病陪同護衛。今日查木錯邀衆人外出遊獵,霍去病隨行,其雖然年少,卻憑一身不凡的箭藝爲他自己贏得了滿堂喝彩,讓不少烏桓勇士都肅然起敬。

“烏桓王謬讚了。”霍去病淡淡抱拳,臉上並沒有多餘的表情,“大漢,去病的區區本事,只是末流耳。”

“霍將軍此話過謙了,霍將軍如此本事,我烏桓勇士少有人能及,怎會是末流?”查木錯心情不錯,草原本就是強者爲尊,對於強者,便是查木錯也不吝嗇讚美。

“大漢萬軍隊,上有兩位大司馬大將軍,都乃當世兵家集大成者,武功蓋世,中有南北軍十二將軍,衝鋒陷陣,所向披靡,下有萬大軍,驃騎軍,朔方虎賁軍技藝非凡能征善戰者多不可數,更有民間無數奇人異士,深藏市井鄉野之中。”霍去病平淡道,但是這些話說出來,鏗鏘之意便表露無遺,“不是去病自謙,而是人貴有自知之明,下這些本事,實是不值一提。”

霍去病說完,查木錯明顯怔怔半響。

一旁竇非撫須而笑,一臉自豪與欣慰。

若是放半年前,霍去病是決然不會說出這些話的,彼時霍去病雖然舉止有,但卻無處不透露着一股自傲之氣。西域之行,經過與匈奴千里王骨碌都的大戰之後,霍去病雖無錯,但卻成熟了許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現的霍去病且不去說鋒芒內斂,因爲有些人註定是要鋒芒四射光耀天下的,但其考慮問題,便深刻了許多。方纔霍去病這番話,明面上是自謙,實際上不過是提醒甚至是威懾查木錯,大漢千萬姓萬大軍,能征善戰的良將勇士無數,不是任何一方或者幾方勢力就可以撼動的,你烏桓還是跟大漢站一邊最爲明智,否則,定會大漢面前吃盡苦頭!

將軍有長刀,智慧也似刀,正欲殺伐天下,以揚赫赫威。

之後與烏桓王王帳座談了許久,竇非告辭離去。也就是這個時間,李尚等人到達了王庭,竇非雖不知查木錯的近侍給他說了什麼,但是看其動作和一閃而逝的神色,也知定然是有事。離開王帳回到下榻的大帳,竇非先安排了屬下去了解情況——竇非等人到了王庭,行動自由,這時候自然有手段可以知曉王庭有什麼大事發生,不過考慮到對方可能將消息封鎖的嚴密,竇非給屬下安排任務時,特意囑咐他們不計成本,一定要得到可靠的消息。

許久之後,下面的人回來稟報,說是花了大價錢終於套得了一些消息:王庭來了人,這些人是南方來的。但是不知道具體身份。

“若是陛下派了人來,定然不可能不來跟我們匯合。況且,陛下也沒有必要再派人來,如此說來,這些人必定不是陛下的人。也就是說,這些人極有可能是淮南王和閩越的人。”竇非凝神分析半響,得出結論,心念一轉心中已經有了計較,遂對屬下安排道:“去跟烏桓王說一聲,晚些時候我去拜訪,要與他說說中原的《詩經》。”

烏桓王對中原文化很有興趣,這兩天也與竇非談論了些中原文化,這也是草原貴族的普遍心態,對中原的文化神彩總是向而往之。

說完這些事情之後,竇非又將霍去病叫來,與他說道:“王庭中來了南方的人,我估摸着興許是淮南王或者是閩越王的人,待會兒我要去試探一番查木錯,你去王庭轉轉,最好能找到他們落腳的地方。如今大漢與四面的戰爭正到了關鍵時候,咱們這邊極爲重要,萬萬不能出一點兒差錯。”

霍去病凜然點點頭,忽然笑了笑,對竇非說道:“這回烏桓三族的事情解決之後,我可不跟你回長安,你容我去找樂毅和李廣將軍如何?”

“你的意思是你要先斬,讓我去替你向陛下後奏?”竇非知道霍去病一直夢想去真正的沙場殺敵建功,當下不難聽出霍去病的打算,霍去病承認之後,竇非卻沒有很義氣的點頭,而是搖頭嚴肅道:“烏桓三族的事完了之後,你何去何從,我想陛下必定已經有了安排,我勸你還是不要妄自行動的好。”

“你這是不答應了?”霍去病頓時臉一黑。

竇非不氣反笑,呵呵道:“你不用這般失望。我猜想陛下給你安排的地方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當真?”每每說到自己與戰場的時候,霍去病總是會格外興奮,如今大漢與匈奴的大決戰,年難得一遇,而且可能就會徹底決定大漢與匈奴的命運,霍去病着實不想錯過。

有些人,天生就屬於戰場。

“真不真,你自己想想不就知道了?”竇非笑道,還是解釋道:“此番你先是隨大將軍和我等出行西域,立下大功。此法來查哈地,陛下也讓你隨我一道,此行完成,你便又立一功。如此,你便有了不錯資歷,陛下本就看中你,等陛下爲你安排位置時,能不是一個領兵將軍?所以你根本就不用急。”

“嘿嘿!”霍去病欣喜的笑個不停,難得露出小男兒作態。

竇非搖頭而笑,也就是這個時候,或者是吃飯的時候,竇非才能想起,被查木錯贊爲草原最神駿年輕雄鷹的霍去病,不過是一個少年郎。

李尚到達烏桓王庭的第二日,仍然沒有受到烏桓王的接見。不過查木錯倒是派了臣子過來相見,只是那臣子動作小心翼翼,行動隱蔽,好似生怕被誰發現一般。查木錯的臣子來並沒有與李尚等人敲定什麼事,只是表達了烏桓王的歉意,讓他們好生休息,再擇日相見。

這日夜,李尚將隨行人員中的幾個主要人物聚集到大帳,商議接下來的該如何辦。

大帳燈光昏暗,幾人席地而坐,因爲要考慮到隔牆有耳,所以四人就着一張案桌面對面坐了,四個腦袋湊一盞黃色油燈上方,面色嚴肅而憂愁。

“既然烏桓王不見我等,我等便先去見鮮卑王和阿米德人,只要將鮮卑人和阿米德人說服了,還怕烏桓王不答應不成?”李尚拋出當下的問題後,有人立即說道,語氣中包含頗多對查木錯的憤憤不平之情。

“不妥!”李尚否定了這個建議,“長安方面既然能派人到烏桓王這裡來,安知他們沒有派人到鮮卑王與阿米德人那裡去?再者,我等烏桓王這裡吃了虧,去鮮卑王和阿米德王那裡,便已經失了先手,如何能行得通?”

“那該如何?”隨行校尉問道,“當下烏桓王不肯見我們,定然是長安的人已經說動了烏桓王,現我等要是不速速扳回局勢,不說大事,我等的性命都保不住!”

“說的不錯,現情況緊急,大王南邊如何還等得?我等必須早些說動烏桓王,讓他策應大王出兵。若是時間拖得久了,一旦南方有變,我等性命不保倒是小事,只怕要成爲千古罪人!”有人又說道。

“當務之急,是讓烏桓王願意接見我等,否則,一切皆是空談。”校尉道,“諸位不妨想想,我等要如何才能見到烏桓王。”

第13章 首戰第485章 封狼居胥楔子第292章 不欺白不欺第313章 不得不風流第74章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麼?第308章 廟算多者勝第349章 亂陣走長龍第35章 英雄美人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89章 如此軍隊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90章 美好願景第312章 雄獅不可及第439章 西域大定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114章 宣室第266章 長安,龍地,是非地。第66章 演示箭術第163章 明爭暗鬥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86章 拼了吧!第289章 出征不帶一個兵第33章 兄弟第173章 局勢第96章 南宮二郎第311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二)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103章 爲了鐵騎第275章 半夜乍醒,一生衷腸對己訴第40章 初見衛青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483章 決戰(一)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225章 豆蔻年華人不識第397章 匈奴不滅,何以爲家?第44章 狩獵第412章 樓蘭扦泥城(二)第307章 大軍,渡河!第107章 郡守府軍宴第49章 眼前多少難甘事第294章 不坑白不坑第40章 初見衛青第455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三)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147章 都要死!第378章 一動變風雲(二)第135章 掎角之勢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470章 驃騎軍的老子第149章 三妻四妾第443章 天下舞於棋盤第434章 放虎歸山,殺虎於野第51章 驃騎校尉整兵第458章 一曲終了第370章 八仙過海(一)第191章 險象環生第16章 同時砍入身體的三刀第112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386章 小渠水潺潺(一)第310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一)第107章 郡守府軍宴第202章 藍第224章 一城陽光滿屋陰霾,我自在中間第434章 放虎歸山,殺虎於野第309章 攻城何須克城第402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一)第308章 廟算多者勝第217章 凱旋第2章 被雷劈過的小卒第153章 情報第102章 我該如何呢?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275章 半夜乍醒,一生衷腸對己訴第24章 慘烈殺戮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第451章 掌軍安內攘外(一)第140章 軍人第477章 狼子野心楔子第367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六)第341章 公主入王帳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280章 百年大漢,一時罵名第222章 豐林山上觀第401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二)第12章 出征第90章 美好願景第72章 戰與不戰第155章 密談第199章 自然有人會殺他第115章 相交第314章 留客住,留客住
第13章 首戰第485章 封狼居胥楔子第292章 不欺白不欺第313章 不得不風流第74章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麼?第308章 廟算多者勝第349章 亂陣走長龍第35章 英雄美人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89章 如此軍隊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90章 美好願景第312章 雄獅不可及第439章 西域大定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114章 宣室第266章 長安,龍地,是非地。第66章 演示箭術第163章 明爭暗鬥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86章 拼了吧!第289章 出征不帶一個兵第33章 兄弟第173章 局勢第96章 南宮二郎第311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二)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103章 爲了鐵騎第275章 半夜乍醒,一生衷腸對己訴第40章 初見衛青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483章 決戰(一)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225章 豆蔻年華人不識第397章 匈奴不滅,何以爲家?第44章 狩獵第412章 樓蘭扦泥城(二)第307章 大軍,渡河!第107章 郡守府軍宴第49章 眼前多少難甘事第294章 不坑白不坑第40章 初見衛青第455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三)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147章 都要死!第378章 一動變風雲(二)第135章 掎角之勢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470章 驃騎軍的老子第149章 三妻四妾第443章 天下舞於棋盤第434章 放虎歸山,殺虎於野第51章 驃騎校尉整兵第458章 一曲終了第370章 八仙過海(一)第191章 險象環生第16章 同時砍入身體的三刀第112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386章 小渠水潺潺(一)第310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一)第107章 郡守府軍宴第202章 藍第224章 一城陽光滿屋陰霾,我自在中間第434章 放虎歸山,殺虎於野第309章 攻城何須克城第402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一)第308章 廟算多者勝第217章 凱旋第2章 被雷劈過的小卒第153章 情報第102章 我該如何呢?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275章 半夜乍醒,一生衷腸對己訴第24章 慘烈殺戮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第451章 掌軍安內攘外(一)第140章 軍人第477章 狼子野心楔子第367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六)第341章 公主入王帳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280章 百年大漢,一時罵名第222章 豐林山上觀第401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二)第12章 出征第90章 美好願景第72章 戰與不戰第155章 密談第199章 自然有人會殺他第115章 相交第314章 留客住,留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