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天下舞於棋盤

“還請秦兄詳解。”東方朔面露不解。

秦城腳步稍緩,聲音略顯低沉,“三面同時燃起烽火,看似是陛下決策失算,才導致烽煙四起,實則不然。原因很簡單,陛下畢生都在做的事除卻對付匈奴,便是加強中央集權,擴張疆土,這從陛下頒佈推恩令、遣使入西南設郡縣就可以窺知一二。就是這樣一位君王,難道會對國內和家門口可能會起的巨大動盪都不知情?閩越、淮南王、衛氏朝鮮同時舉事,事先焉能沒有長久的謀劃?如此,陛下怎會沒有察覺?”

“你是說,陛下是有意姑息養奸,以讓天下烽火四起?”東方朔詫異不小,覺得匪夷所思,“這似乎沒有理由啊!兵戈所向,生靈塗炭,百業凋敝,這對大漢有何好處?”

“真的沒有好處嗎?”秦城反問道,“若是沒有好處,古來征戰無數,都是爲甚?”

東方朔隱約覺得自己正在觸及一個自己平日不曾想到的層面,因而有些默然,良久才道:“古往今來,征戰雖然多不可數,但無非兩種情況,一爲主動性擴張侵犯,一爲被動性防守衛國。防守衛國姑且不論,那是迫不得已,而擴張,自然是爲了土地、爲了人口......”

說到最後,東方朔沉默下來,不再往下去說。或許作爲儒生,東方朔本能的不願意去觸及這個層面。

秦城卻是搖搖頭,“天下征戰,性質複雜,豈能以擴張和防守兩者就可定論?若真要一言以蔽之,可以說戰爭便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總是政-治的附庸。”頓了頓,道:“我如此說,你可能想明白了?”

東方朔不是笨人,秦城說到這個份上,東方朔自然已經明白了七八分,“讓淮南國衡山國大動兵戈,想必是爲了徹底削藩,迅速將藩國掌握......而至於閩越朝鮮之流,若是不給他們反叛發兵的機會,陛下如何堂而皇之將其原有的秩序打破,真正控制這些地方?說起來,這場戰爭,其實都是陛下的籌劃,爲的不過是一個加強朝廷權力、擴張領土的藉口罷了。”說着東方朔苦笑幾聲,“這些藩國外夷還以爲自己聯合其他勢力,同時舉兵能夠佔盡多大便宜,其實不過是落入了陛下的算計罷了,真是可笑。”

東方朔說可笑,卻偏偏沒有半點兒笑意。

劉徹的這個做法,不惜以萬千生靈的性命作代價,將天下當做棋盤,讓世間人盡在自己的掌控下起舞,然後被自己吃的骨頭都不剩,可謂是腹黑到了極點。對此,竇非可能不覺得有什麼,甚至會大讚陛下好手段。但是東方朔不同,東方朔是個純粹的儒生,無法接受這樣有些殘酷的現實。

“不過,以天下爲戰場,導致烽煙四起,陛下就不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或者是戰事不順,導致得不償失?畢竟眼下的局勢,來自軍事上的壓力的確夠大。之前僅是面對匈奴一個,就需要大漢傾盡全力,現在四方同時發難,陛下從何來的信心能夠穩勝?”東方朔說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秦城沒有回答東方朔的問題,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答案,亦或是,這個答案實在是太過淺顯,說出來就顯得一文不值。秦城只是面朝天下,微笑道:“淮南衡山烽煙,因新法而起,我既然敢將新法抖出來,就已經做好了應對一切艱難困苦的準備。此番前去潁川迎擊淮南王衡山王,必一擊將其擊潰。”

說着,此時眼中裝着山、水與城的秦城,凜然道:“新法成,新學興,則我中華永世強盛。誰在這條路上擋我大漢,擋我秦城,我便親提大漢雄師,殺!”

劉徹爲何敢讓天下烽煙四起,而處之泰然,八風不動?

說起來理由再簡單不過。

因爲漢軍。

因爲漢軍將士足夠強大,因爲漢軍的大將軍征戰無數,未嘗一敗。

再說深一點,因爲這些年來大漢爲戰爭所做的各種準備已經到了可以收官的時候,無論是新法推行初現效果,還是邊城建設差幾完成。這些,都是劉徹信心的來源。

劉徹爲什麼要推行新法?最重要的,還不是因爲新法可以強國?國強了,軍隊強了,君王的雄才大學才能施展。

未央宮,劉徹獨自立於高閣之上,俯瞰着整個長安城。饒是經歷了衆多大事,早已修煉的內心古波不驚,此時劉徹心中也禁不住澎湃連連。

委實大漢現在的這盤棋,太大手筆了些。大手筆的體現之處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風險,一個是收益。這兩樣東西,最是讓有野心的男人着迷,劉徹也不例外。

看着偌大的長安城,劉徹喃喃自語:“昔日山東七王之亂,聲勢浩大,短短旬月進逼樑國,父皇不得不殺晁錯以平息諸王怒火,然終究不能控制事態,終究還是靠周亞夫領軍才擋住了諸王的兵鋒。前車之鑑,珠玉在前,朕焉能熟視無睹?但是現今的大漢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大漢,朕手中的大漢,兵強馬壯,區區幾個藩國,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反手可滅,朕何懼之?”

“諸方中匈奴勢最大,雖然邊城建設尚未完美,但已堪用。現如今的匈奴,朕有十五萬北軍鐵騎,良將無數,更有左右大將軍,邊郡李廣、樂毅......遠遁漠北的匈奴,早已不足爲懼。”

“縱觀大漢立國凡八十年來,局勢未有如今這般好,國富兵強,良臣在側,朕若是不趁此時機大定天下,威服諸邦,更待何時?”

“高祖,秦始皇......朕未能生於大亂之世,但朕有幸立於天下大爭之時,朕這一生功業,爲何就不能超越古人?”

劉徹看向遠方天與山相接的地方,負在身後的手青筋暴突,一字一句道:“朕,要做那,千古一帝!”

這一年,劉徹時年三十有三。

陽翌城外。

陽翌城守將公孫敖,坐鎮陽翌城半月,與淮南王衡山王聯軍大戰三場,小戰天天有,結果是平分秋色,城池始終牢牢握在漢軍手中。

這日入夜之後,不甘心只做守城之將的公孫敖,召集麾下精銳一萬,由心腹第一勇將率領,對城外的叛軍大營發動了夜襲。

凌晨時分,戰鬥打響。原本前來偷襲的漢軍,卻反而中了淮南王的圈套,全軍陷入重重圍困之中,苦戰兩個時辰,終究不得突圍,主將戰死,士卒戰沒十之八九。

叛軍趁陽翌城中精銳盡去,對陽翌城發動了規模空前的總攻,公孫敖不敵,於翌日上午敗走,率殘軍棄城而逃,退守下一座城池。

淮南王遣軍追出三十里,斬首三千而還。

這日正午,淮南王劉安在劉陵和劉遷的陪同下,與衡山王劉賜一同進城。

在進城之前,劉安和衆人立馬陽翌城下,看着身邊十萬大軍有序進入城中,劉安意氣風發。

“這些時日遵照軍師吩咐,有意賣破綻給漢軍,這些漢軍還真就愚蠢的出城偷襲,真是可笑至極!”劉安用馬鞭點着眼前的大城說道,得意非常,“我有軍師智慧如此,漢軍焉能不敗?”

被稱爲軍師的中年男子撫須而笑,“說起來都是這漢軍主將太愚蠢了些,聽說是公孫敖?這人辭賦倒是做得不錯,領軍嘛,確實差點火候。”

劉安呵呵一笑,一手指着西方,問身邊的劉陵道:“你說,本王有雄師、軍師如此,坐不坐得長安那個位子?”

“自然坐得。”劉陵笑道。

會稽郡。

十多萬閩越將士浩浩蕩蕩渡過烏龍江,兵鋒直指吳城。

樓船上的餘善一身鮮亮甲冑,風采超然,身後餘瑞之一身儒杉,風姿翩翩。

“區區幾千樓船士,也妄想趁我大軍渡河時半渡而擊之,真是螻蟻撼大樹,不自量力!”餘善面若冰霜,在深春陽光下也顯得陰氣逼人,此時他一手按着腰間的長刀,一手指着吳城的方向,對餘瑞之道:“不消半月,吳城定能拿下!”

“大王所言甚是。”餘瑞之頷首道。

“這回秦城不在長安,來吳城與我等對付的只能是衛青那廝了吧?”餘善道,“衛青倒是有真本事,只可惜,大漢精銳都忙着去對付劉安劉賜了,他便有孫武之才,還能僅憑會稽郡那些蝦兵蟹將勝本王不成?”

“自然不能。”玉餘瑞之道。

餘善指了指身後的閩越,又指了指面前的會稽郡,再指了指西北方的長安,傲然道:“此番早早收拾了南越,我大軍增至十五萬,你說,本王想要列土封疆,再打下幾個閩越,如何?”

“列土封疆,比之入主長安如何?”餘瑞之目光炙熱道。

“不如!”餘善哈哈大笑,“那本王便率閩越兒郎,也入主一次長安,看看中原風景如何!”

“善!”

第167章 勇往直前第300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六)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123章 晦氣第122章 這是太極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135章 掎角之勢第161章 這麼笨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433章 重騎重弩,百支可退千軍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80章 滅火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第464章 攻守易行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286章 英雄不識英雄第209章 十年第133章 破營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413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一)第105章 上林苑,羽林軍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393章 師之恥,弟子雪第71章 越過長城第396章 雙喜臨門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261章 好說好說第106章 大小與比武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138章 收屍第368章 風雲突變(一)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214章 自會回來的第138章 收屍第473章 南北戰事第129章 不死不休!第70章 笑靨如花第36章 醉臥美人榻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47章 夜時月,星辰稀,多少殺戮第79章 襲擊第55章 所謂家信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153章 情報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269章 將軍有長刀第161章 這麼笨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137章 兩個人的決戰(一)第89章 如此軍隊第369章 風雲突變(二)第368章 風雲突變(一)第302章 難破之勢(二)第116章 二哥?!第170章 今日仇,今日報!第219章 任務第77章 兵行詭道第195章 人頭第480章 不屈,不屑,不退第482章 決戰前夕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62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一)第454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二)第349章 亂陣走長龍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424章 有矛隼自東方來第425章 匈奴來人第427章 雖力窮也有大義存第2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78章 五萬鐵箭鏃,一支西行軍第395章 河西決戰(二)第364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三)第397章 匈奴不滅,何以爲家?第71章 越過長城第335章 一碗米湯第195章 人頭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52章 要的就是出頭鳥第304章 血火番禹城(二)第191章 險象環生第78章 精銳第310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一)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323章 四方互盟(二)第345章 白馬長刀斬白羊,爾不配問將軍名第13章 首戰第36章 醉臥美人榻第163章 明爭暗鬥第411章 樓蘭扦泥城(一)第345章 白馬長刀斬白羊,爾不配問將軍名第441章 大將赴閩越第34章 一紙休書
第167章 勇往直前第300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六)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123章 晦氣第122章 這是太極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135章 掎角之勢第161章 這麼笨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433章 重騎重弩,百支可退千軍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80章 滅火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第464章 攻守易行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286章 英雄不識英雄第209章 十年第133章 破營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413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一)第105章 上林苑,羽林軍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393章 師之恥,弟子雪第71章 越過長城第396章 雙喜臨門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261章 好說好說第106章 大小與比武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138章 收屍第368章 風雲突變(一)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214章 自會回來的第138章 收屍第473章 南北戰事第129章 不死不休!第70章 笑靨如花第36章 醉臥美人榻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47章 夜時月,星辰稀,多少殺戮第79章 襲擊第55章 所謂家信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153章 情報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269章 將軍有長刀第161章 這麼笨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137章 兩個人的決戰(一)第89章 如此軍隊第369章 風雲突變(二)第368章 風雲突變(一)第302章 難破之勢(二)第116章 二哥?!第170章 今日仇,今日報!第219章 任務第77章 兵行詭道第195章 人頭第480章 不屈,不屑,不退第482章 決戰前夕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62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一)第454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二)第349章 亂陣走長龍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424章 有矛隼自東方來第425章 匈奴來人第427章 雖力窮也有大義存第2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78章 五萬鐵箭鏃,一支西行軍第395章 河西決戰(二)第364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三)第397章 匈奴不滅,何以爲家?第71章 越過長城第335章 一碗米湯第195章 人頭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52章 要的就是出頭鳥第304章 血火番禹城(二)第191章 險象環生第78章 精銳第310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一)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323章 四方互盟(二)第345章 白馬長刀斬白羊,爾不配問將軍名第13章 首戰第36章 醉臥美人榻第163章 明爭暗鬥第411章 樓蘭扦泥城(一)第345章 白馬長刀斬白羊,爾不配問將軍名第441章 大將赴閩越第34章 一紙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