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回 語隱機鋒 微詞刺巡撫 技驚四座 大俠顯神通

易蘭珠將鍾萬堂的醫書劍訣藏入囊中,嘆口氣道:“這些東西,不知什麼時候,才能交給無極派的傳人。”圍牆外人聲越來越大,原來那陪伴年羹堯的老家人丁福,頗是精靈,當雙魔與鍾萬堂惡鬥之際,他悄悄爬到牆邊,在小洞外放出告急的訊號,年府的家丁聚集了來,卻沒有一個能跳過高牆,只好用鐵錘鐵鑿,動土挖牆。

易蘭珠收拾停當,慘然說道:“鍾萬堂的身後事,自有年府的人照料,咱們可以不必管了。”和呂、白、唐三人,飛身上了牆頭,大聲叫道:“年遐齡聽着,鍾師傅爲你的兒子耗盡心血,連老命也送在你兒子手上,你可得把他好好葬了。”年家的人譁然大呼,易蘭珠四人從圍牆的另一邊飄身下地,頭也不回,飛步走了。

天明時分,四人已離開了陳留,易蘭珠溉然嘆道:“我這次重到中原,想不到許多老友都已先我而去,四娘,我要上邙山祭奠你的師傅,才得心安。”呂四娘流涕拜謝。邙山距離陳留八百多裡,四人腳程甚快,走了三天,便到了山上,唐曉瀾見名山依舊,人事已非,想起獨臂神尼當年救命之恩不禁愴然傷懷。第二日一早,四人同到獨臂神尼的墓園祭掃,只見墓碑上幾個大字寫道:“前明公主武林俠尼之墓。”易蘭珠點點頭道:“這個墓碑題得很好。”想起獨臂神尼一生坎坷,和自己的命運相似,又想起從今以後,武林中已再沒有劍術可以和自己匹敵的人,更有一種寂寞之感,正嗟嘆間,忽見兩隻大雕一黑一白,展開磨盤大的翅膀,在墓上盤旋,呂四娘招了招手,雙鵰落下,哀鳴不已。易蘭珠嘆道:“鳥猶如此,人何以堪?”悵然回到庵堂,對呂四娘凝視良久,忽然說道:“四娘,我答應傳你一點內功的竅決,你隨我到靜室來吧。”

原來易蘭珠見呂四娘顏容美豔,想緒她多保留幾年青春美貌,因此便帶她到靜室裡,傳她“斂精內視”之法,這是隻有女性方能修練的內功

,易蘭珠並非得自晦明禪師,而是得之白髮魔女。原來當年白髮魔女因情場不幸,青春白髮,她最愛惜顏容,因此潛心修練保容之道,直到暮年,纔想出一種只有女性能修練的內功兼可保容的方法,這種功夫雖然不能長春不老,但卻有駐顏之效,若行之得法,四五十歲望之仍似二十許人。其時白髮魔女已將近百歲,自己是不能用本身來試驗了,所以傳給了易蘭珠。易蘭珠初時也有修練,後來丈夫死了,自己獨處空山,也沒心思保此青春色相,就不再練了。如今見呂四娘之美,人間少有,遂把“斂精內視”的功夫傳了給她。

過了幾天呂四娘已經熟習,易蘭珠攜了唐曉瀾迴天山練劍,呂四娘送下邙山,依依不捨。易蘭珠道:“再過十年,你的劍術當可無敵於天下,我有一個徒弟,那時大約正在江湖闖蕩,還望你多多招扶她。”呂四娘詫道:“易前輩劍法通玄,令徒也必是高手的了,何須十年,才能出道。”易蘭珠笑道:“她現在還只是七歲的女娃兒呢!”唐曉瀾心念一動,想起易蘭珠日前之言,不禁問道:“這女娃兒可是我認識的?”易蘭珠笑道:“等你到天山時自己去認吧。”

易蘭珠去後,呂四娘和白泰官多逗留兩日,把師傅的墓園修茸一新,然後分手。兩人相約分邀同門,向了因問罪,分手之際,白泰官若有所思,忽對呂四娘道:“八妹,你看唐曉瀾這人怎樣?”呂四娘道:“很不錯呀!”白泰官道:“再過幾年:他得到天山劍法的真傳,那就更不錯了。”呂四娘道:“是呀,師兄說這個幹嘛?”白泰官笑道:“八妹請恕冒昧,我是在情場中打滾的人,我看曉瀾對你……”呂四娘詫道:“什麼?”白泰官道:“對你似乎頗有意思。”呂四娘笑得似花枝亂顫,說道:“五哥,你也忒多心了,我把曉讕當成弟弟,那會扯到這個上頭!”白泰官暗道:“只怕別人不是僅把你當成姐姐。”呂四娘兀自笑個不休,白泰官瞧她一眼,又道:“那麼八妹是另有意中人了?不知是哪位武林豪傑?”呂四娘把頭一昂,朗聲笑道:“一定是要武林中的人麼?五哥,別談這個了。咱們邀了同門,再到邙山聚會。”揚手作別,逕自絕塵去了。

到得家門,已是冬去春來,桃花初放。呂四娘滿心歡悅,行到門前,猛然吃了一驚

,大門已貼上官府的封條,屋前屋後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呂四娘正要拔劍闖進,忽聽得“嗚,嗚,嗚!”三枝響箭,一聲長,兩聲短,在屋後的山上發出,這乃是江南七俠的聯絡信號,呂四娘急展“陸地飛行”的絕頂輕功,直奔上山,到了山頂,果然看見二師兄周青站在上面,滿面驚惶之色。

呂四娘道:“二哥幾時來的?我爹爹怎麼樣了?”周潯道:“賢妹請隨我來,”帶呂四娘走入山中,進入一所廟宇,這座廟名喚“朝元寺”,主持一念和尚乃是呂留良生前好友,呂四娘進入禪房,這一驚更是非同小可,自己的父親面色焦黃,氣喘吁吁躺在牀上,一念和尚的師弟一瓢站在旁邊,淚流滿面。呂葆中聽得腳步聲響,睜開眼睛,低聲說道:“是瑩兒回來了嗎?”呂四娘急忙跪在牀前,抱着父親,只聽得父親斷斷續續的說道:“你的在寬哥哥已被捕去,一念大師爲了救我已犧牲了,你要爲我們報仇!”聲音越說越弱,說罷,兩腳一伸,斷了呼吸!

呂四娘號陶大哭,周潯道:“八妹節哀,應變要緊。”呂四娘忍了眼淚,聽周潯道:“沈先生被捕不過兩日,囚車還要好多天才能到省,六弟在前面相候,八妹,你趕上去,還來得及。報殺父仇,救生者,重於披麻戴孝,伯父的埋葬有我和寺僧料理,你快去把沈先生救出來吧。”

原來呂四孃的祖父呂留良,眷懷故國,立論著書,斥虜攘夷,不餘遺力。他的兒子呂葆中、呂毅中、門人嚴洪逵等

,在他去世之後,仍推尊誦法,備述遺言。沈在寬則是呂葆中的門生,和呂四娘極爲相投。這次的事件,起因於嚴洪逵的日記。嚴所著的日記,極意低斥滿州,凡當時災異禍亂,都詳加敘述,不稍隱諱。這本日記被他的一個學生盜去,偷偷告發,官差來捕,嚴洪逵和呂毅中恰巧出門。呂葆中和沈在寬則被捕了。其時周潯正巧因訪呂四娘而住在呂家,他逃出後,急和朝元寺的主持一念禪師趕出三十里外截劫,一場劇戰,一念禪師受了七處重傷,周潯也中了一劍,拼死把呂葆中劫了出來,送回寺內,一念禪師已經因傷重死了。

呂四娘聽得咬牙切齒,對周潯一揖到地,憤然說道:“此仇不報,誓不爲人,師兄,你好好養傷,我要把那些韃子的頭顱,取來祭奠。”問了周潯與路民瞻相約的地點,便即飛奔而去。

清廷這次遣來捉拿欽犯的御林軍由統領秦中越率領,此人使判官雙筆,是個打穴名家。另外四皇子允禎也推薦了兩人相助。這兩人一個是西北著名的巨寇甘天龍,一個是形意派的元老董巨川,都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被四皇子網羅門下,月前且曾陪過允幀到少林寺的。這三人都是江湖上的一流好手,不料主犯呂葆中還是在半路上給人劫去,因此一路提心吊膽,只盼能早日到達省城,然後由浙撫李衛加派好手,押往京師。

這日押解沈在寬的官差已過了孝感,正行進天目山區,忽聽得背後馬鈴叮噹,呂四娘坐着一騎白馬,絕塵飛來

,甘董二人面色倏變,催御林軍急走,秦中越道:“一個孤身女子,兩位怕她作甚?”甘天龍微微一笑,說道:“既然如此,秦統斷後,我們在前開路。”董巨川道:“來的乃是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她的劍術很是扎手,秦統領可要留心。”秦中越道:“那正好了,走了叛逆,把呂賊的女兒擒來也是一功。”甘、董二人深知呂四娘厲害,他們估計,單打獨鬥,絕對不是呂四娘對手,若以二敵一,卻又折了江湖上的名頭,在秦中越面前也不好看。所以素性讓秦中越斷後,成心要讓呂四娘折折他的威風,然後再去救他。甘、董二人老奸巨滑,秦中越哪裡知道他們用意,心中還在暗笑。

秦中越心中暗笑:這兩人真是浪得虛名,連一個單身女子,也這般害怕。當下撥轉馬頭,迎上前去,呂四娘快馬嘶風,倏的來到,秦中越雙筆一揚,喝道:“好個大膽的女賊!”把馬一夾,迎面撞去,雙筆“風雷夾擊”,雙點呂四孃的“印堂穴”那料眼前一花,呂四娘在馬背上突然掠起!長劍在半空抖起了斗大的劍花,驟然下劈,秦中越急忙一個“鐙裡藏身”,只聽得坐騎忽然慘叫,四腳朝天,秦中越一滾下地,那匹馬已給呂四娘斬了。呂四娘腳尖點地,劍光閃處,連傷了幾名御林軍卒,秦中越勃然大怒,在地上一個‘鯉魚打挺’,翻了起來,箭步竄前,判官筆向上橫迎,只聽得“叮噹”一聲,刀筆相撞,發出尖銳悠長的響音,火星蓬蓬亂爆,秦中越雙臂酥麻,呂四娘也吃了一驚:“這鷹爪孫功夫不弱!”霜華劍直攻過來,一招三式,截腰斬肋刺胸,疾如閃電。秦中越晃身退步,左筆橫截劍身,右筆“金龍探爪”,驟照肋骨“太乙穴”打去。呂四娘一聲冷笑,用個“秋水橫舟”之勢,一旋一封,雙筆又給盪開,呂四娘唰唰兩劍,他刺秦中越左右要害,秦中越連連退後,給呂四娘殺得手忙腳亂。董巨川與甘天龍相視而笑,董巨川道:“行了,老弟,該出手救他了。”甘天龍應聲下馬,長劍一抖,向呂四娘分心刺來。

呂四娘認得甘天龍就是陪允禎闖少林寺的人,斥道:“老賊,少林寺饒了你的狗命,你又到這裡作惡。”寶劍一抽,一招“白鶴亮翅”,把甘天龍長劍擋開,反手一劍,“神龍掉尾”,又把秦中越逼退。甘天龍與秦中越打了一個招呼,叫道:“你點穴,我來取她!”長劍橫展,再度撲上。呂四娘連發三劍,都給他一一擋開。這甘天龍武功遠在秦中越之上,招術溜滑異常,呂四娘大怒,劍光霍霍展開,疾如風雨,把甘天龍殺得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幸有秦中越在旁側襲,雙筆在劍光飛舞中尋瑕蹈隙,伺機點穴,令呂四娘不能全力進攻,要不然甘大龍也早已落敗了。

甘秦二人以二敵一,兀是處在下風,呂四娘攻如雷霆疾發,守如江海凝光,御林軍雖多

,卻插不進手。董巨川手臂一揮,兩枝透骨釘破空射來,在三人走馬燈般的廝殺中居然認穴奇準,兩枝毒釘,打向呂四娘腦後的“魂飛穴”和眉尖的“貞白穴”,呂四娘用劍一格,把第一枚毒釘打落,接着一個“鳳點頭”把第二枚毒釘也避過了,對敵人認穴的準確,也不由一震。董巨川第三、第四、第五隻毒釘,又連環飛至。呂四娘雖仗着精妙的劍術,輕靈的身法,一一避過,但也感到頗爲吃力,頓對強弱易勢,在甘秦二人環攻之下轉處下風。

甘天龍大喜,長劍劈削抹刺,改守爲攻,招招辛辣,秦中越判官雙筆一縮一伸,也是小離她的三十六道大穴,呂四娘要避董巨川的透骨毒釘,分了心神,弄得險象環生,銀牙一咬,陡然橫劍一封,把甘天龍的長劍,秦中越的雙筆全都格開,就從甘天龍的左肩頭上,一掠過去,厲聲斥道:“我先把你這放暗器傷人的無恥老賊殺掉!”揮劍直奔前頭的董巨川。董巨川喝聲“來得好!”一抖手,把三枝透骨毒釘,用“迎門三不過”的打法,分上中下三路,齊齊打來,三釘齊到,這種手法,十分厲害,敵人本領縱高,也難在這剎那之間,閃架躲避。那料呂四娘不慌不忙,兩臂一抖,使個“白鶴沖天”,平地拔起兩丈多高,三枚毒釘,貼着腳下打過,飛出五六丈外。呂四娘在半空中一聲大喝,霍地連人帶劍,直飛下來。御休軍紛紛圍上,呂四娘寶劍左披右蕩,殺傷了十餘人,仍想直奔董巨川看守的囚車,御林軍以事關欽犯,拼死抵擋,人多勢衆,一時不易闖過。甘天龍與秦中越急忙趕來,呂四娘左臂連揚,放出三支響箭,嗚鳴連聲,一聲長、兩聲短,過了片刻,道旁的山林忽地裡哨聲四起,衝出了幾十條漢子,飛蝗籮箭,紛落如雨,御林軍急忙伏地對射。這隊人中有個白衣少年,突驟衝出,在箭雨中揮刀直進,帶領人馬,衝了過來。

這白衣少年正是獨臂神尼的第六個徒弟,名叫路民瞻,路民瞻乃浙江於潛的富家子弟,這回拼了身家,把家丁帶了出來,助呂四娘搶劫囚車。

董巨川看路民瞻撲到,喝道:“路公子,你也敢造反麼?”路民瞻恨他蔑視,嘩嘩兩力,直劈下來

,董巨川用個“霸王卸甲”,雙掌一引一推,動作甚柔,卻是內藏勁力,路民瞻兩刀落空,給他掌力逼退。董巨川乘勝追擊,騰的飛起一腿,路民瞻防不及防,手中刀給他踢得飛上半天。董巨川乃形意派的名宿,掌力以柔克剛,已練到爐火純青之境,一腳踢飛兵刃,乘隙進身,左臂一起,似點似戳,卻是虛式,右臂一穿,掌如卷瓦,喝聲“倒下!”掌心一按,又勁又疾。路民瞻吞胸吸腹,急使獨臂神尼所授的防身掌法,手臂一牽,身子後仰,只晃了幾晃,卻並未跌倒。路民瞻在江南七俠之中,武功平常,董巨川輕敵過甚,卻不料大象雖瘦,亦有千斤,名師門下,那可輕視?路民瞻乘着董巨川招式用老,呼的一聲,雙掌連環發出,猝擊董巨川下盤!董巨川吃了一驚,雙掌合攏,往下一分,堪堪把路民瞻招式破開。混戰中呂四娘運劍如風,衝出了御林軍包圍,直往囚車搶去。

秦中越與甘天龍二人攔她不住,董巨川生怕欽犯被劫,無心戀戰,身形一退,路民瞻跟步進擊,給他大喝一聲,雙掌抽撒之間,已經變爲掌心向下,手背向上,雙掌駢食中二指,往上一戳,反點路民瞻兩腋下的“期門穴”,路民瞻到底火候未深,絕料不到他以退爲進,變招如此迅速,兩腋都給點着,向後便倒,幸有家丁扶住,但已是面青脣白,汗珠一粒粒的滴了出來。

呂四娘撲到囚車,董巨川也已回到車上。呂四娘一劍割裂車篷,大聲叫道:“沈哥哥,沈哥哥!”囚車中有人應道:“瑩妹,你別冒險。”聲音微弱,但呂四娘一字一句,聽得分明,精神陡長,縱身一躍,跳上車頂。這剎那間,車蓬忽然揭開,呂四娘一劍橫胸,跳進車內,只見董巨川嘿嘿笑道:“呂四娘,你還不下去,我就先把這個囚徒殺了。”囚車前座,董巨川像一尊彌勒佛盤膝端坐,沈在寬的頭枕在他的膝上,他一手扶着,另一手叉着沈在寬的咽喉,五指只要稍一用力,立刻可以置之死地。

呂四娘冷汗沁肌,一時方寸大亂,沈在寬睜開雙眼,又低聲說道:“只要師傅平安,我死不足惜。瑩妹你回去吧!”這時真是咫尺天涯

,可望不可即。呂四娘淚咽心酸,猛又聽得車下殺聲喊聲響成一片。路民瞻受了重傷之後,他帶來的家丁,那裡擋得如狼似虎的御林軍,只給殺得傷亡遍地,保護路民瞻的十餘名精家壯丁,也已被圍在覈心。呂四娘悽然叫道:“沈哥哥,你好好保重,我誓必救你!”霍地使個“飛鷹撲兔”,在囚車上直跳下來,舞起丈許長短一朵劍花,在人叢中一落,御林軍幾曾見過如此威勢,紛紛走避,呂四娘出手如電,轉瞬之間,把御壞軍殺得斷手摺足,遍地呼號,殺入核心,把路民瞻穴道解開,但因爲時過久,路民瞻仍是不能活動。呂四娘挺劍當前,率領路府家丁直殺出去,董巨川喊道:“由她去吧。”秦中越跨前兩步,呂四娘一柄飛刀射來,貼肩而過,秦中越嚇得連忙後退,呂四娘已進入天目山去了。這一役也,御林軍死傷數十,路府家丁也死傷一半,還傷了路民瞻。

董巨川吩咐把死的扔掉,傷的用馬馱,整好隊形,急急趕路。秦中越痛定思痛,連聲說道:“這女子好厲害!”董巨川笑道:“秦兄萬安,過了於潛,前面已是坦途。以後的事有浙江巡撫與我們分擔了。”一行走了兩天,果然平安到了杭州。浙江巡撫李衛乃是康熙晚年寵信的大臣,與山東巡撫田文鏡齊名,都是當時得令的大官。李衛聞訊出來迎接,見御林軍隊形散亂,傷兵累累,聞得情由,不禁驚心咋舌!

李衛在巡撫衙中,癖了密室,加派高手護衛,甘天龍、秦中越、董巨川三人則輪流守在沈在寬身旁。康熙晚年,棄武修文,頗思籠絡天下人才,因此曾有密令給巡撫李衛,叫他就近訊問犯逆,第一要他們供出同黨,好按名捕拿,第二要他勸降呂葆中和嚴洪逵兩名浙東名儒,若然不從,然後再押解來京。如今呂葆中和嚴洪逵都捉不着,只捉到了呂葆中的學生沈在寬,李衛心中頗爲失望,轉念一想,這沈在寬也頗有文名,何妨審他一番。李衛有個女兒,名叫李明珠,嬌生慣養,甚爲淘氣,聽說衙中捉來了一個叛逆,是個少年書生,好奇心起,纏着父親,也要去看。李衛斥道:“朝廷大事,你女孩兒家,理他作甚?”明珠道:“我未見過叛逆,只看一看嘛,有什麼礙事?”李衛被她纏不過,只得說道:“守衛的都是男人,你一個女孩兒家,怎好去看審訊,不怕下人笑罵你督撫千金,不懂札法嗎?”李明珠笑道:“這個容易。”進入內室,過了片刻,走出來時,已換了一身男子服裝,昂首擺袖,行了幾步,說道:“女兒扮做爹爹的書童,爹爹審訊之時,女兒不出聲,誰知道我是喬裝打扮。”李衛又好氣,又好笑,被她纏不過,只好依她。

當晚李衛帶女兒走進囚房,沈在寬經過一日將息,精神慚復。李衛見他雖在囚房之中,仍是神采奕奕,相貌不凡。不覺暗暗稱讚。心想:這樣人材

,若肯歸順,入閣拜相也非難事。見女兒也在凝神看他,心中不覺一動。當下說道:“足下博讀詩書,如今聖上愛才若渴,足下若知順逆,辟邪說,歸聖朝,怕不是個金馬玉堂的學土?何苦抱一孔之見,作愚昧之行,招敗家滅族之禍?”沈在寬道:“撫臺是兩榜出身,習知文事。請問撫臺大人,前輩才人吳梅村先生如何?”吳梅村是明末才子,榜眼出身,後來投順清朝,做到國子監祭酒。李衛見他說話就提起吳梅村,心中暗喜道:“有幾分道理了!因道:“吳梅村一代才人,又明順逆,知大勢。我輩正當以他爲範。”沈在寬笑道:“是麼?”吟道:“故人慷慨多奇節,爲當年沉吟不斷,草間偷活。”李衛面色一變,沈在寬道:“我想請教撫臺,梅村這幾句詞是怎麼個講法?”

原來這首詞是吳梅村的絕命詞,吳梅村在病重之際,自悔失節,因而在臨終前寫了一首“賀新郎”詞,詞道:

“萬美摧華髮,嘆龔生天年竟天,高名難沒。吾病難將醫藥治,耿耿胸中熱血,待灑向西風殘月。剖卻心肝今置地,問華陀解我腸千結。追往事,倍悽咽。

故人慷慨多奇節。爲當年沉吟不斷,草間偷活。艾炙眉頭瓜噴鼻,今日須難決絕。早患苦重來千矗。脫履妻翠非易事,竟一錢不值何須說!人世事,幾完缺?”

這首詞自怨自艾,悲感萬端,一種痛恨自己“失節”的心情,躍然紙上。李衛說吳梅村可爲風範,沈在寬就偏偏提他這首自悔做了漢奸的絕命詞,連刺帶諷,李衛聽了,尷尬之極,搭訕問道:“先生詩文名家,可有什麼近作麼?”沈在寬應聲道:“有。我此次自知必死,昨日在囚車上曾口占兩句:‘陸沈不必由洪水,誰爲神州理舊疆?’尚未續成,撫臺大人才高八斗,可願爲晚生一續麼?”李衛一聽,沈在寬居然暗裡諷示,以大義相責,叫他爲神州理舊疆,不敢再談,拂袖退出。

退出囚房,李明珠悄悄說道:“爹爹,這人才情不錯,說話厲害得很呀!”李衛面色鐵青,不理女兒,自回書房寫奏摺去了。

過了三日,御林軍的統領秦中越來請示,說是要押解犯人進京,請他加派好手相助,李衛道:“你來得好,亦府正要挑選新衛士,你們三位精通武功,請給我作評判。”秦中越自始應了。

撫臺挑選衛士極爲嚴格,先要有可靠的人深算,然後纔是較量武功。到了那天,李衛在府衙裡的演武廳前置酒高會,看入選的衛士演武,秦中越因要看守沈在寬,不能作陪,由甘天龍、董巨川和撫衙中的兩位衛士總管,擔任評判。這次挑選衛士,從十六人中選出三人,李衛叫上堂前一看,只見兩個是雄糾糾的漢子,另一個卻面黃肌瘦,中等身材,活像一個病夫。李衛皺了皺眉,問道:“這三人是誰保薦來的?”負責挑選的裨將回道:“一位是左藩司保薦的,跟隨他多年的武官王奮:一位是世襲巴圖魯漢軍旗人韓家的子弟,叫做韓振生,想出來圖個功名。”李衛“唔”了一聲,又道:“那個面黃肌瘦的又是什麼人?誰保薦他的?他也覆選合格了嗎?”裨將陪笑道:“大人愛忘事,記不起來了。這人是大人的手令保薦的。大人法眼,他的功夫還真不錯呢!在十六個侯選的衛士中,恐怕要數他的功夫最好了,真是人不可貌相。”

李衛怔了一怔,想了一下,才記起有這麼一回事。一個月前,自己爲母親祝壽,請了唱戲的、賣藝的,好幾班人,有一班耍雜技的江湖藝人,演得很好,尤其是其中一個女子,踩繩,耍水碗,演馬技,都極精彩。女兒看了,高興得很,就叫那賣藝的女人到內衙來問,以後每隔幾天,就請那賣藝的女人來陪她玩耍,演雜技給她解悶。自己雖然不喜歡女兒和江湖藝人來往,但想這也無傷大雅,那女子來時又總是單身一人,料也不會鬧出什麼事來,就由她去了。十多天前,挑選衛士的事給她知道了,她說她也要保薦一人。想到這裡,李衛不由得看了那面黃肌瘦的漢子幾眼。

李衛看了幾眼,依稀記得這人似是那女子班中的一個夥計,當日自己的女兒說也要保薦一人,自己問她要保薦誰,她說是那個賣藝女人的表哥。想必就是這人了。

原來李明珠小孩心性,和那個賣藝女人玩得很是投緣,那女人就說她的表哥武藝很好,聽說撫衙挑選衛士,他也想圖個出身,叫小姐託人保薦。李明珠覺得好玩,就對父親說了。李衛起先覺得可笑:一個江湖賣藝的會有什麼真實本領;但被他女兒纏不過,心想,反正挑選衛士要經過三次考試,他那點江湖技藝,只怕初選就要落榜。這些人總是企圖僥倖,就由他去一試,叫他知道撫臺的衛士,不是他那種江湖賣藝的人可以考得上的,不料他居然選上了。

李衛記起女兒叫他寫的名字是“唐龍”,就把那面黃肌瘦的漢子叫上來道:“唐龍,你不是耍雜技的麼?哪裡練來的武功?”唐龍道:“我是家傳武藝,不得已纔出來賣藝的。”李衛道:“好,那麼下去比試。”

三通鼓罷,李衛委託董巨川做主考,董巨川先把王奮叫上來問道:“你練的哪門武功?”王奮道:“我練的是鐵砂掌。”董巨川道:“好,你練給我看。”王奮要三疊青砂磚來,平放在廳前的石鼓上,練了兩個拳式,走近石鼓,突然呼的一拿劈去,把第一疊青磚打得粉碎。撫衙中的衛士總管許成道:“這人的外功有點根底了。”王奮又走了回來,對董巨川道:“每疊青砂是十隻,現在我要用掌力擊碎第二疊中的一隻,請問主考,要我擊碎那一隻?”董巨川隨口應道:“就是第七隻吧。”那人道了一聲“遵令”!走近石鼓,一掌拍下,按了一下後,垂手說道:“請驗!”裨將把磚一隻只移開,移到第七隻時,果然已是粉碎,把這隻碎磚用手掃去之後,再驗第八隻和第九隻青磚,卻仍是完好無缺。許成翹起拇指道:“好!”甘天龍笑道:“這人的內功也有點根底了。”王奮又走了上來,董巨川笑道:“這第三疊青磚,你要怎麼樣練法?”王奮道:“把它打成粉碎。”許成道:“你不是試過了麼?練點新奇的來。”王奮稟道:“這次和打第一疊青磚的方法不同,總管大人,你請看好了。”走近石鼓,雙臂一屈一伸,吸了幾口大氣,輕飄飄的一掌拍下,隨即垂手跳開,那疊磚紋絲不動,仍是好端端的疊在那兒,許成頗覺奇怪,董巨川點點頭道:“不錯!”叫許成用手去摸,許成手一觸及,那疊青磚立刻嘩啦啦的倒下,地上堆滿粉屑。原來這疊青磚已完全給他用內力震得如同豆腐一般。許成大驚,覺得這王奮功力已在自己之上。董巨川對李衛笑道:“這人的鐵砂掌已有八成火候,可以入選了。”於是又叫韓振生上來。

董巨川問韓振生道:“你練的又是哪門武功?”韓振生道:“我練的是弓馬功夫,講究下盤腿勁。”董巨川道:“好,我就瞻你的下盤腿勁。”韓振生叫人取了二十隻沙包來,每隻沙包重二百斤,也是十個疊成一疊,兩疊沙包擺在演武場上。韓振生道:“我可以一腳把一疊沙包中的隨便一包踢飛。”董巨川道:“好,那麼你就踢第一疊中的第四包,第二疊中的第六包。”韓振生叫人做了記號,繞場疾跑一匝,跑近沙包,閃電般的起了連環飛腳,只聽轟然巨響,兩個沙包飛出五六丈外,叫人一驗,果然是第一疊中的第四包和第二疊中的第六包。董巨川把他叫了上來問道:“還有別的功夫嗎?”韓振生道:“還有就是弓馬上的功夫了。”李衛叫他試試,他接連拉斷了三把五石強弓,又接連三箭射中紅心。李衛道:“這人倒是個衝鋒陷陣的將才。”董巨川笑道:“他是個世襲巴圖魯,這弓馬上的功夫自然該是熟練的了。論到真實本領,他比不上剛纔的那個王奮。大人可以外放他做個兵營統帶。”最後把唐龍叫了上來,問道:“你練的又是哪門功夫?”唐龍道:“我哪一門都不練。”李衛道:“那麼你有什麼特長?”唐龍稟道:“我的特長就是捱打。”李衛愕了一愕,正想罵他“混帳”!董巨川笑道:“那麼你就練你捱打的功夫吧!怎麼練呢?”唐龍道:“叫他們二人,一個用掌打我,一個用腿踢我,我絕不還手。”李衛和甘天龍都吃了一驚,王奮和韓振生,一人可以掌碎青磚,一人可以腳踢沙包,他居然敢受他們掌劈腳踢,這豈非荒唐。董巨川揮揮手道:“好,就是這麼試吧!”唐龍跳出場心,兩手貼膝,王奮呼呼兩掌向他胸膛劈去,韓振生也連環飛腳,向他下盤踢去。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得唉唉連聲,王奮給震出一丈開外,始穩得住身形,韓振生更慘,竟然跌到地上,爬不動了!董巨川急忙走出,把韓振生挾起,只見他雙腿腫脹,唐龍走了過來,道聲“得罪”!在韓振生腿上摸了兩把,說道:“你回去臥牀三日,自然會好。”又對董巨川道:“主考大人,我的捱打可合格麼?”董巨川道:“你請等一等,我要問過撫臺大人。”

董巨川低頭思索,走回席上。李衛給剛纔那幕驚得目瞪口呆。等到董巨川回來,急忙問道:“那個唐龍可是會妖法的麼?”董巨川心念上動,說道:“這人是大人保薦的,請大人示知他的來歷。”甘天龍插口道:“他練的是“沾衣十八跌”的最上乘內功!我生平只見過三個人會這種功夫。一個是了因和尚、一個是天葉散人、一個是血滴子的總管哈布陀,現在連他是第四個。”李衛大掠,說道:“這人來歷,我也不知。”董巨川道:“那麼大人爲何會保薦他?”李衛面上一紅,只好將他女兒請託的事情說了。董巨川沉思不語。

李衛道:“可有什麼不對麼?”董巨川道:“這人是個風塵異人,他怎麼肯毛遂自薦,多方請託,來考選一個撫衙的衛士?”李衛聽了,拂然不悅,心想自己乃是皇帝寵信的大臣,一省的方面大員,做我的衛士還有什麼委屈。因道:“當今聖天子在上,四海昇平,奇才輩出。才智之士,自然要圖出身。他既是風塵異人,那麼應受優禮。”叫人請唐龍上來,親自篩了三杯美酒,敬給他喝。唐龍在李衛手中撥過酒杯,突然手腕一翻,把李衛的脈門拿着,一把提了起來,甘天龍長劍出手,唰唰兩劍,刺他背心,這幾下動作,都是快如電光石火,唐龍左手反手一掌,好像背後長着眼睛一樣,把甘天龍的長劍擊落,將李衛舞了一個圓圈,大聲喝道:“江南大俠甘鳳池在此,誰敢上來!”

董巨川陡然一震,這甘鳳池名震大江南北,名氣比他的師兄了因還大!自己也曾聽人說過他的相貌,怎麼卻會是他?撫衙的衛士四面圍着,卻是投鼠忌器,不敢逼近。衛士總管許成喝道:“你這廝冒甘大俠的名義欲何爲?”唐龍舉袖一抹,雙目神光奕奕,頓時變了面貌。許成七八年前,曾在一次武林前輩的宴會中,見過甘鳳池一面,這時見他丰神依舊,不覺慌了手腳,長揖說道:“甘大俠,小的不知你老來到省城,有失迎進,難怪你老生氣。請你老高擡貴手,放了敝主人吧。小的給你磕頭。”

甘鳳池嘿嘿冷笑,大聲喝道:“誰生你這鷹爪孫的氣,你們把沈在寬放出來,咱們一個換一個,要不然我就把你們撫臺的頸子扭斷。”許成道:“稟甘大俠,這沈在寬是朝廷派人捉的,不關我們撫臺大人的事。”甘鳳池又把李衛舞了一個圓圈,盯着董巨川道:“哦,你這位形意拳的大名家也做了宮中侍衛,失敬,失敬。你們雖然是奉旨捉拿欽犯,但你們也總該知道,這李衛乃是皇帝老兒寵信的大臣,在皇帝心上,李衛的份量可要比沈在寬重得多。將一個督撫換一個手無寸鐵的書生,你們也不吃虧。要不然,在你們護衛之下,我把大臣殺死,你們縱有多大功勞,皇帝也要怪責,你們細想吧。”

董巨川眨了眨眼,慨然說道:“好,甘鳳池,這個買賣咱們做了。君子一言,快馬一鞭,我把沈在寬交你,你可不能傷撫臺大人毫髮。”甘鳳池道:“這個自然。”董巨川一把拖了許成便跑,甘天龍手足無措,暗想大哥怎麼擅自答應,將來怎麼好交差啊!

董巨川拖着許成飛跑,許成山愕然不解,董巨川說道:“許總管,你快帶我到後堂去見李小姐,你就說是大人差你回來請她的,切不可說大人被甘鳳池擒了。”許成不知用意,但也只好答允。到了後堂,稟了上去,過了一陣,環佩叮噹,李明珠果然出來了。門簾後還有一個女子的身形一閃。

正是:

覆雨翻雲手,花明柳暗時。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23回 鐵馬金戈 將軍擅征戰 曉風殘月 玉女劍縱橫第30回 密室藏奸 將軍露真相 深宵喋血 君主費心機第01回 贈寶收徒 孿生憐玉女 飛頭滴血 一劍探知交第45回 互鬥權謀 將軍悲失勢 自尋了斷 長老敬兇徒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27回 白日飛頭 同門增敵愾 清流照影 玉女費疑猜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33回 中伏難逃 英雄入圈套 改裝代嫁 玉女弄玄虛第32回 箭發彈飛 劍光驚巨孽 舞休歌罷 殺氣隱華堂第42回 托子拜奸儒 將軍遠慮 借刀誅惡賊 俠士見機第13回 真個情癡 十年如一日 幾疑夢幻 卅載困幽宮第01回 贈寶收徒 孿生憐玉女 飛頭滴血 一劍探知交第38回 費盡心機 名醫解奇症 浪拋精力 妙藥付東流第16回 較技索鏢 當場顯身手 解紛徘難 一語釋前嫌第01回 贈寶收徒 孿生憐玉女 飛頭滴血 一劍探知交第31回 巧計救佳人 深恩圖報 疑心生暗鬼 醋氣難消第41回 噩耗傳來 懸頭驚俠女 奇人忽現 鐵掌敗妖僧第14回 夢幻塵緣 深宮藏恨事 瓢零蓬梗 一劍上仙霞第32回 箭發彈飛 劍光驚巨孽 舞休歌罷 殺氣隱華堂第36回 以愛消仇 魔頭復人性 爲朋冒險 俠女入京華第34回 紅燭高燒 喜筵騰殺氣 寒潮低拍 海角盼孤舟第25回 無意發藏書 坐行夢夢 有心求伴侶 誤會重重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10回 戒律難持 禪師迷困惑 箋文誤釋 童子弄權謀第18回 疑雨疑雲 謊言談舊事 亦真亦幻 有意溯前情第16回 較技索鏢 當場顯身手 解紛徘難 一語釋前嫌第06回 慧果蘭因 深心託毫素 輕顰淺笑 何處不關情第47回 佳節鬧元宵 宮中碟血 御河逃大俠 水底潛蹤第39回 歷劫喜團圓 家人聚首 奔馳圖一面 玉女驚心第14回 夢幻塵緣 深宮藏恨事 瓢零蓬梗 一劍上仙霞第40回 嬉笑逞奇能 飛刀削髮 臨危施妙手 聯劍懲兇第29回 玉女露機心 疑團莫釋 君王貪絕色 險象環生第45回 互鬥權謀 將軍悲失勢 自尋了斷 長老敬兇徒第11回 瀝血嘔心 名師遭毒害 狠心辣手 巨室出梟雄第38回 費盡心機 名醫解奇症 浪拋精力 妙藥付東流第41回 噩耗傳來 懸頭驚俠女 奇人忽現 鐵掌敗妖僧第22回 燭影搖紅 允禎登大寶 劍光驚夢 俠女入深宮第12回 語隱機鋒 微詞刺巡撫 技驚四座 大俠顯神通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32回 箭發彈飛 劍光驚巨孽 舞休歌罷 殺氣隱華堂第47回 佳節鬧元宵 宮中碟血 御河逃大俠 水底潛蹤第22回 燭影搖紅 允禎登大寶 劍光驚夢 俠女入深宮第13回 真個情癡 十年如一日 幾疑夢幻 卅載困幽宮第13回 真個情癡 十年如一日 幾疑夢幻 卅載困幽宮第17回 劍杖交鋒 兇僧鬧湖上 性靈未昧 玉女出京華第25回 無意發藏書 坐行夢夢 有心求伴侶 誤會重重第44回 魂斷洪波 生難償宿願 心傷大變 死卻惹思量第27回 白日飛頭 同門增敵愾 清流照影 玉女費疑猜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08回 笑傲孤峰 單騎來闖席 劍驚巨盜 一女顯神威第37回 寄語送遺書 情懷惆悵 捨身圖救難 心力空拋第30回 密室藏奸 將軍露真相 深宵喋血 君主費心機第44回 魂斷洪波 生難償宿願 心傷大變 死卻惹思量第44回 魂斷洪波 生難償宿願 心傷大變 死卻惹思量第05回 鐵掌神彈 武師傳絕技 縱情使氣 玉女肆嬌嗔第34回 紅燭高燒 喜筵騰殺氣 寒潮低拍 海角盼孤舟第20回 暗器連珠 飛針傷女俠 詭謀密運 毒手害禪師第19回 夢碎魂消 禁宮愁永別 天南地北 軍旅喜相逢第43回 毅力虔心 十年待知己 盜名欺世 一旦現原形第29回 玉女露機心 疑團莫釋 君王貪絕色 險象環生第42回 托子拜奸儒 將軍遠慮 借刀誅惡賊 俠士見機第47回 佳節鬧元宵 宮中碟血 御河逃大俠 水底潛蹤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46回 末路窮途 功名隨逝水 荒山古剎 劍氣射寒星第09回 相互追蹤 海隅逢異士 連環探案 大廈見奇情第14回 夢幻塵緣 深宮藏恨事 瓢零蓬梗 一劍上仙霞第22回 燭影搖紅 允禎登大寶 劍光驚夢 俠女入深宮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13回 真個情癡 十年如一日 幾疑夢幻 卅載困幽宮第19回 夢碎魂消 禁宮愁永別 天南地北 軍旅喜相逢第21回 沉痛釋真禪 傳經避劫 淒涼談往事 借酒澆愁第07回 酒市藏龍 採花傳怪寨 漁舟蘊玉 破浪見仙蹤第23回 鐵馬金戈 將軍擅征戰 曉風殘月 玉女劍縱橫第01回 贈寶收徒 孿生憐玉女 飛頭滴血 一劍探知交第39回 歷劫喜團圓 家人聚首 奔馳圖一面 玉女驚心第29回 玉女露機心 疑團莫釋 君王貪絕色 險象環生第31回 巧計救佳人 深恩圖報 疑心生暗鬼 醋氣難消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44回 魂斷洪波 生難償宿願 心傷大變 死卻惹思量第35回 一死解冤仇 魔頭送藥 片言開梗塞 良友談心第04回 風急天高 荒山騰劍氣 月明林下 一女敬兇頑第34回 紅燭高燒 喜筵騰殺氣 寒潮低拍 海角盼孤舟第11回 瀝血嘔心 名師遭毒害 狠心辣手 巨室出梟雄第32回 箭發彈飛 劍光驚巨孽 舞休歌罷 殺氣隱華堂第40回 嬉笑逞奇能 飛刀削髮 臨危施妙手 聯劍懲兇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05回 鐵掌神彈 武師傳絕技 縱情使氣 玉女肆嬌嗔第21回 沉痛釋真禪 傳經避劫 淒涼談往事 借酒澆愁第41回 噩耗傳來 懸頭驚俠女 奇人忽現 鐵掌敗妖僧第41回 噩耗傳來 懸頭驚俠女 奇人忽現 鐵掌敗妖僧第12回 語隱機鋒 微詞刺巡撫 技驚四座 大俠顯神通第16回 較技索鏢 當場顯身手 解紛徘難 一語釋前嫌第22回 燭影搖紅 允禎登大寶 劍光驚夢 俠女入深宮第10回 戒律難持 禪師迷困惑 箋文誤釋 童子弄權謀第43回 毅力虔心 十年待知己 盜名欺世 一旦現原形第10回 戒律難持 禪師迷困惑 箋文誤釋 童子弄權謀
第23回 鐵馬金戈 將軍擅征戰 曉風殘月 玉女劍縱橫第30回 密室藏奸 將軍露真相 深宵喋血 君主費心機第01回 贈寶收徒 孿生憐玉女 飛頭滴血 一劍探知交第45回 互鬥權謀 將軍悲失勢 自尋了斷 長老敬兇徒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27回 白日飛頭 同門增敵愾 清流照影 玉女費疑猜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33回 中伏難逃 英雄入圈套 改裝代嫁 玉女弄玄虛第32回 箭發彈飛 劍光驚巨孽 舞休歌罷 殺氣隱華堂第42回 托子拜奸儒 將軍遠慮 借刀誅惡賊 俠士見機第13回 真個情癡 十年如一日 幾疑夢幻 卅載困幽宮第01回 贈寶收徒 孿生憐玉女 飛頭滴血 一劍探知交第38回 費盡心機 名醫解奇症 浪拋精力 妙藥付東流第16回 較技索鏢 當場顯身手 解紛徘難 一語釋前嫌第01回 贈寶收徒 孿生憐玉女 飛頭滴血 一劍探知交第31回 巧計救佳人 深恩圖報 疑心生暗鬼 醋氣難消第41回 噩耗傳來 懸頭驚俠女 奇人忽現 鐵掌敗妖僧第14回 夢幻塵緣 深宮藏恨事 瓢零蓬梗 一劍上仙霞第32回 箭發彈飛 劍光驚巨孽 舞休歌罷 殺氣隱華堂第36回 以愛消仇 魔頭復人性 爲朋冒險 俠女入京華第34回 紅燭高燒 喜筵騰殺氣 寒潮低拍 海角盼孤舟第25回 無意發藏書 坐行夢夢 有心求伴侶 誤會重重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10回 戒律難持 禪師迷困惑 箋文誤釋 童子弄權謀第18回 疑雨疑雲 謊言談舊事 亦真亦幻 有意溯前情第16回 較技索鏢 當場顯身手 解紛徘難 一語釋前嫌第06回 慧果蘭因 深心託毫素 輕顰淺笑 何處不關情第47回 佳節鬧元宵 宮中碟血 御河逃大俠 水底潛蹤第39回 歷劫喜團圓 家人聚首 奔馳圖一面 玉女驚心第14回 夢幻塵緣 深宮藏恨事 瓢零蓬梗 一劍上仙霞第40回 嬉笑逞奇能 飛刀削髮 臨危施妙手 聯劍懲兇第29回 玉女露機心 疑團莫釋 君王貪絕色 險象環生第45回 互鬥權謀 將軍悲失勢 自尋了斷 長老敬兇徒第11回 瀝血嘔心 名師遭毒害 狠心辣手 巨室出梟雄第38回 費盡心機 名醫解奇症 浪拋精力 妙藥付東流第41回 噩耗傳來 懸頭驚俠女 奇人忽現 鐵掌敗妖僧第22回 燭影搖紅 允禎登大寶 劍光驚夢 俠女入深宮第12回 語隱機鋒 微詞刺巡撫 技驚四座 大俠顯神通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32回 箭發彈飛 劍光驚巨孽 舞休歌罷 殺氣隱華堂第47回 佳節鬧元宵 宮中碟血 御河逃大俠 水底潛蹤第22回 燭影搖紅 允禎登大寶 劍光驚夢 俠女入深宮第13回 真個情癡 十年如一日 幾疑夢幻 卅載困幽宮第13回 真個情癡 十年如一日 幾疑夢幻 卅載困幽宮第17回 劍杖交鋒 兇僧鬧湖上 性靈未昧 玉女出京華第25回 無意發藏書 坐行夢夢 有心求伴侶 誤會重重第44回 魂斷洪波 生難償宿願 心傷大變 死卻惹思量第27回 白日飛頭 同門增敵愾 清流照影 玉女費疑猜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08回 笑傲孤峰 單騎來闖席 劍驚巨盜 一女顯神威第37回 寄語送遺書 情懷惆悵 捨身圖救難 心力空拋第30回 密室藏奸 將軍露真相 深宵喋血 君主費心機第44回 魂斷洪波 生難償宿願 心傷大變 死卻惹思量第44回 魂斷洪波 生難償宿願 心傷大變 死卻惹思量第05回 鐵掌神彈 武師傳絕技 縱情使氣 玉女肆嬌嗔第34回 紅燭高燒 喜筵騰殺氣 寒潮低拍 海角盼孤舟第20回 暗器連珠 飛針傷女俠 詭謀密運 毒手害禪師第19回 夢碎魂消 禁宮愁永別 天南地北 軍旅喜相逢第43回 毅力虔心 十年待知己 盜名欺世 一旦現原形第29回 玉女露機心 疑團莫釋 君王貪絕色 險象環生第42回 托子拜奸儒 將軍遠慮 借刀誅惡賊 俠士見機第47回 佳節鬧元宵 宮中碟血 御河逃大俠 水底潛蹤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15回 論世談詞 微言曉大義 尋幽探隱 遊俠露鋒芒第46回 末路窮途 功名隨逝水 荒山古剎 劍氣射寒星第09回 相互追蹤 海隅逢異士 連環探案 大廈見奇情第14回 夢幻塵緣 深宮藏恨事 瓢零蓬梗 一劍上仙霞第22回 燭影搖紅 允禎登大寶 劍光驚夢 俠女入深宮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13回 真個情癡 十年如一日 幾疑夢幻 卅載困幽宮第19回 夢碎魂消 禁宮愁永別 天南地北 軍旅喜相逢第21回 沉痛釋真禪 傳經避劫 淒涼談往事 借酒澆愁第07回 酒市藏龍 採花傳怪寨 漁舟蘊玉 破浪見仙蹤第23回 鐵馬金戈 將軍擅征戰 曉風殘月 玉女劍縱橫第01回 贈寶收徒 孿生憐玉女 飛頭滴血 一劍探知交第39回 歷劫喜團圓 家人聚首 奔馳圖一面 玉女驚心第29回 玉女露機心 疑團莫釋 君王貪絕色 險象環生第31回 巧計救佳人 深恩圖報 疑心生暗鬼 醋氣難消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44回 魂斷洪波 生難償宿願 心傷大變 死卻惹思量第35回 一死解冤仇 魔頭送藥 片言開梗塞 良友談心第04回 風急天高 荒山騰劍氣 月明林下 一女敬兇頑第34回 紅燭高燒 喜筵騰殺氣 寒潮低拍 海角盼孤舟第11回 瀝血嘔心 名師遭毒害 狠心辣手 巨室出梟雄第32回 箭發彈飛 劍光驚巨孽 舞休歌罷 殺氣隱華堂第40回 嬉笑逞奇能 飛刀削髮 臨危施妙手 聯劍懲兇第26回 心腹互猜疑 雙魔進酒 同門齊聚集 聯劍誅兇第05回 鐵掌神彈 武師傳絕技 縱情使氣 玉女肆嬌嗔第21回 沉痛釋真禪 傳經避劫 淒涼談往事 借酒澆愁第41回 噩耗傳來 懸頭驚俠女 奇人忽現 鐵掌敗妖僧第41回 噩耗傳來 懸頭驚俠女 奇人忽現 鐵掌敗妖僧第12回 語隱機鋒 微詞刺巡撫 技驚四座 大俠顯神通第16回 較技索鏢 當場顯身手 解紛徘難 一語釋前嫌第22回 燭影搖紅 允禎登大寶 劍光驚夢 俠女入深宮第10回 戒律難持 禪師迷困惑 箋文誤釋 童子弄權謀第43回 毅力虔心 十年待知己 盜名欺世 一旦現原形第10回 戒律難持 禪師迷困惑 箋文誤釋 童子弄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