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臨江小酌

臨江小酌,三人雖然要了一個雅間,但是桌面上並沒有其他多餘菜餚,花生米、滷豬頭、涼拌白肉、素三絲,寥寥幾樣,兩壺花雕,從小二的目光就可以看出對三位客人的不屑,訂下這樣一個口岸最好的位置,居然就是這樣幾樣菜,如果不是兩壺花雕價值不菲,小二簡直就想要請他們去大堂裡坐了。

“醉裡夢境家鄉好,一夕淚落沾枕。文秀,這長期征戰在異域的感覺可好?”玄衫偉岸男子自然就是先到一步的樑崇信,他和崔文秀之間的關係已經隨着帝國軍方勢力的不斷膨脹擴大而漸漸有些疏遠起來,遠不如當初同在西北軍中效力時那般默契,但是兩人仍然保持着相互尊重,只是在感情方面卻漸漸淡了下去,今日一酌,卻有再回到從前的感覺。

“崇信,你也不是才從西南歸來麼?難道那裡就不是異域?”崔文秀笑了起來,“好歹印德安風情也怕也要比西南那邊要強一些吧?”

“呵呵,看來文秀有點樂不思蜀的感覺啊。”樑崇信也笑了起來,長久以來的疏遠在這一刻得到了消融,木力格看在眼裡也喜在心上,兩人關係的疏遠是原來那一批老兄弟們都不願見到的,現在帝國軍方要員們中相當一部分都是來自所謂樑系和崔系,就連他自己也被劃到了樑系當中。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地狗窩。外邊再好,又如何能夠與家鄉相比呢?”崔文秀搖搖頭,“只是咱們都是軍人,征伐四方是我們的職責和榮耀,縱然有些得失,那也顧不得了。崇信。西南那邊局勢穩定了吧?”

“嗯,沒有大礙了,事實上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結束之後局勢就已經平靜,不過陛下擔心西半島同盟和他們的盟友會有過激反應,所以才讓第一軍團多駐紮了一段時間,眼下成大猷的第八軍團和溫拿的第四軍團都還駐紮在那裡,我這是孤身一人回帝都地,陛下催得急,只好單槍匹馬回來了。”樑崇信夾起一粒花生米放進嘴中咀嚼着。

“嗯,我那邊也差不多了。拿下比爾賈也就相當於替帝國西北邊疆鎖上大門了,漢森同盟即便是有心要搞些小動作也不懼了。可惜南梅利那邊時間來不及,如果不是陛下強令暫停,南梅利那邊完全可以一鼓而下。”崔文秀有些可惜的抿了一口酒,細細品味道。

“文秀。你也不看看現在什麼火候,陛下現在已經心急如焚,你還要去拿下南梅利,那不是逼着西奧蘭和日德蘭和帝國翻臉麼?如果西奧蘭人和日德蘭人真的與帝國翻臉,先不說梅利那邊。如果這兩國支持並用實際行動西半島同盟在西南地區挑起戰火,只怕西南那邊就不得安寧了,光是成大猷和溫拿兩個軍團只怕難得抵擋得住那個暗夜玫瑰的攻勢。帝國就不得不抽調兵力增援,眼下利伯亞人結盟之勢已成,帝國兵力已經顯現出不足,連你中大陸都抽回來兩個軍團,如何還敢另啓戰端?”樑崇信微微笑了起來,“你別看陛下表面上泰然自若,其實內心比誰都更着急,只是他穩得住罷了。”

“樑老大,有那麼緊張麼?好像利伯亞人也還沒有完全做好和帝國動手的準備吧?我們還有些時間。以帝國的國力,只要能夠將戰爭拖上一段時間,還怕他利伯亞人不成,拖還得把他利伯亞諸國拖垮呢。”木力格有些不以爲然。

“崇信,老木說得有些道理,打仗不是比誰軍事力量強就行,最終還是要比拼綜合國力。要論綜合國力,便是利伯亞諸國加上馬其汗再加上三國同盟也遠不及帝國,真正要動員起來,帝國不會懼怕任何人,按照最壞的情況計算,只要拖上兩年,我看他肥的就得拖瘦,瘦的就得拖死,就他們那點本錢,能熬得住多久?”崔文秀也贊同木力格看法。

“文秀,你是真不清楚還是裝瘋賣傻?帝國現在看起來如日中天,但是你我都清楚帝國內部同樣存在許多問題,只不過都被帝國漂亮的光環掩蓋了,你以爲利伯亞人和馬其汗人就看不出這一點麼?小地挫折帝國也許經得起,但是大的失敗帝國也能承受得下來麼?帝國現在缺乏足夠的時間來消化,但是外部局勢卻又逼得帝國不得不兵行險招,現在利伯亞人冒了出來,可能馬其汗人也會跳出來,帝國必須把他們給扼殺下去,否則一旦他們得手,那帝國內部,哼哼,羅卑人,西域人,梅利,印德安,西南,甚至南海,都有可能出現大的動盪,帝國經受不起這樣的折騰,所以陛下才會如此重視這件事情。”樑崇信說得很隱諱,但是崔文秀和木力格都能理解對方話語中地含義。

沉默了半晌,崔文秀才神色深沉的緩緩道:“我雖然不太認同你的看法,但是還是要承認你的話有一定道理,只是我不認爲形勢會惡化到那種程度,羅卑人現在只能依靠我們,否則他們就會被赤狄人和安歐人吞噬,西域人,哼哼,他們還有這個機會麼?梅利那邊的確有些鞭長莫及,至於印德安人,即便是他們鬧起來,又能幹得了什麼?帝國縱然暫時放棄,假以時日,一樣可以讓他們乖乖地匍匐在我們腳下。西南那邊情形我不太清楚不敢妄言,至於南海這邊,帝國政治經濟方面的統合在這個區域應該比較成功,我也不認爲會走到那一步。”

樑崇信也在仔細的琢磨崔文秀地話語,畢竟中大陸地區的局勢他只能憑藉自己獲得情報來判斷分析,遠不及坐鎮中大陸的崔文秀瞭解得透徹,對於崔文秀的看法他素來也十分尊重,但是並不代表他就盲從。

“文秀,民衆的心態很容易受到影響,帝國將這些地區納入統治的時間並不長,可以說這些地區的民衆沒有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培養出對帝國的向心力,所以你不能指望着他們會對帝國產生多少好感,現在地表象不過是建立在帝國一統帶來的經濟利益和帝國強大的軍事威懾下而已,一旦帝國軍事上遭遇不利,這些人的心態很容易就會發生變化,而他們也會認爲沒有帝國也許他們的生活會更好,誰也不願意要一個騎在自己頭上的枷鎖,那些所謂的民族自決自治自立就源於此,甚至不顧自己民族的實際情況。”

“利伯亞人現有軍事實力我們都清楚,尤其是在北方地區一旦爆發大規模的戰事,我們目前的力量肯定會居於下風,當然前提是利伯亞人聯合起來並且不遺餘力的向帝國進攻,他們能否做得到這一點還有待於觀察,但是隻要有這種可能我們就不得不防備,更何況我們還需要考慮南方的馬其汗人會不會攪進來,我聽陛下說情報部門已經發現了馬其汗人的使者出現在了棱斯克的西斯羅首相府,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默默點點頭,崔文秀也要承認這種可能性的存在,作爲皇帝陛下他需要考慮的問題比軍隊將領還要更多一些,一旦帝國根基動搖,作爲帝國的枝幹地區,必定會先行出現動盪,進而波及全帝國,自己可以接受這種情形,只要最終獲勝就行,但是皇帝陛下卻不能,這就是政治,所處地位不同決定了看法也就不一樣,樑崇信看來在先來這兩天中已經和皇帝陛下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

“這麼說來,這一仗帝國是不得不接受,而且還要志在必得,不能有半點差錯了。也罷,早也是打,晚也是打,既然推不掉,那就來玩個痛快吧。崇信,陛下打算怎麼幹?”崔文秀嘴角浮現出一絲熟悉的獰笑,每當下定決心要大戰之前,他總是會有這種熟悉的笑容,樑崇信和木力格都已經再熟悉不過了。

“還未最終定,原本陛下是打算先解決利伯亞人,但是看來馬其汗人現在有異動,按照先易後難的慣例,解決馬其汗人一戰也可以提前進行。”樑崇信解釋道:“馬其汗國內也在大肆進行基本建設,拖下去也未必是好事情。”

“嗯,要動手就趁早,要趁着北方四國的軍事佈置尚未完全完成的時候,先把馬其汗人這顆毒瘤給他割了,這樣既可以震懾三國同盟,也可以防止他們滑向另外一方。”崔文秀也認爲如果形勢所迫,那就不如先下手爲強,不必管馬其汗人有無其他異常表現,反正馬其汗人佔領傑美洛、安坤、越京以及羅尼西亞從唐河帝國開始就沒有承認,現在正好找這個機會發難,尤其是在越京的黎氏三姝和傑美洛王國的索菲婭與皇帝陛下關係非同一般的情況下,軍事行動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第15節 袒露第43節 巴陵第116節 改革第28節 狼子野心第8節 帝京(2)第55節 接收第101節 說服第75節 軍法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29節 人事選拔第19節 和鳴第7節 會獵(1)第17節 蠢蠢欲動第91節 送別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1節 論勢第91節 春夢第95節 風高浪急(4)第6節 說服第41節 商談第50節 重心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32節 銅人第65節 面紗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36節 偷香第51節 巡遊(1)第3節 風起曼隆(3)第21節 龍種第32節 皇家事務第70節 委婉表達第88節 近衛第97節 武林四美第111節 陰對陰第70節 戰略與戰術(4)第84節 骯髒第14節 謀官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21節 龍種第114節 雙姝會第76節 教派紛爭第17節 短兵相接第86節 勁吹第89節 警告第78節 情事第74節 雄心如鐵第61節 英雄第22節 火起第3節 新氣象第86節 限權第93節 決心第8節 情動第98節 美人如玉第12節 奇正(2)第91節 送別第7節 美人第16節 起伏第108節 來訪第30節 渾水第6節 破殺第46節 羣策羣力(1)第15節 裁軍第45節 接收第80節 大計(3)第64節 排行榜(1)第83節 風浪第59節 警醒第75節 雄辯如銀第27節 遠望第17節 鋒煙再起第84節 兩線(3)第66節 誰拳頭硬第4節 席捲第68節 船上(3)第3節 購糧第66節 混沌第19節 審訊第30節 殷勤第69節 使命(1)第64節 海軍(3)第72節 敗像第68節 入主第15節 以攻代守第60節 危機初露第50節 歸途第90節 選材任用第100節 王者戰爭(4)第77節 小動作第57節 離前第32節 銅人第16節 燦爛雲霞第20節 皇儲第86節 烈風第55節 奇舞第5節 破敵第66節 變向第85節 窮途末路第47節 胸懷第96節 大辯論第59節 警醒
第15節 袒露第43節 巴陵第116節 改革第28節 狼子野心第8節 帝京(2)第55節 接收第101節 說服第75節 軍法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29節 人事選拔第19節 和鳴第7節 會獵(1)第17節 蠢蠢欲動第91節 送別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1節 論勢第91節 春夢第95節 風高浪急(4)第6節 說服第41節 商談第50節 重心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32節 銅人第65節 面紗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36節 偷香第51節 巡遊(1)第3節 風起曼隆(3)第21節 龍種第32節 皇家事務第70節 委婉表達第88節 近衛第97節 武林四美第111節 陰對陰第70節 戰略與戰術(4)第84節 骯髒第14節 謀官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21節 龍種第114節 雙姝會第76節 教派紛爭第17節 短兵相接第86節 勁吹第89節 警告第78節 情事第74節 雄心如鐵第61節 英雄第22節 火起第3節 新氣象第86節 限權第93節 決心第8節 情動第98節 美人如玉第12節 奇正(2)第91節 送別第7節 美人第16節 起伏第108節 來訪第30節 渾水第6節 破殺第46節 羣策羣力(1)第15節 裁軍第45節 接收第80節 大計(3)第64節 排行榜(1)第83節 風浪第59節 警醒第75節 雄辯如銀第27節 遠望第17節 鋒煙再起第84節 兩線(3)第66節 誰拳頭硬第4節 席捲第68節 船上(3)第3節 購糧第66節 混沌第19節 審訊第30節 殷勤第69節 使命(1)第64節 海軍(3)第72節 敗像第68節 入主第15節 以攻代守第60節 危機初露第50節 歸途第90節 選材任用第100節 王者戰爭(4)第77節 小動作第57節 離前第32節 銅人第16節 燦爛雲霞第20節 皇儲第86節 烈風第55節 奇舞第5節 破敵第66節 變向第85節 窮途末路第47節 胸懷第96節 大辯論第59節 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