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王者戰爭(6)

天山派、雪山派和崆峒派都是在近幾年之內才進入捷洛克地區發展的,但是捷洛克地區與大唐北部幾郡聯繫素來緊密,婚姻往來也相當頻繁,捷洛克地區的民族成分也主要是以從西大陸遷來的捷洛克族移民和唐族融合後產生新捷洛克族爲主,他們既有着白種人的血統,也有唐族的黃種人血統,在宗教和文化氛圍上北方更多的受利伯亞人爲根據地的西大陸風俗習慣爲主,而中南部則受唐族文化的影響更大。

所以在李無鋒掌握捷洛克地區的實際控制權之後,這些江湖門派也隨着道教佛教的傳播開始向這些原本不屬於唐族文化圈的地區滲透,而唐族的傳統武術文化精髓也開始在這些地區受到追捧,天山派的影響力從西域、西北蔓延到了騰格里和北呂宋,而雪山派也重新在西北站穩腳跟積極向北原和捷洛克拓展,崆峒派雖然是在捷洛克地區最後進入的,但是其是大唐西部地區有數的武林大派,影響力非天山、雪山兩派可比,所以很快就憑藉其優勢在捷洛克紮根,並迅速成爲大唐在捷洛克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社會團體,擁有的弟子更是超過五百人,僅在凡林城弟子就超過了百人。

而桑生這一次的抗擊行動也得到了這些門派分舵的大力支持,幾乎所有的弟子全部都補充到了捷洛克第三兵團的部隊中,新老搭配再加上這些具有相當武技根底的弟子,捷洛克第三兵團的戰鬥力也可以迅速得到補充和恢復。

事實上不僅僅是在捷洛克,在其他地區,武林江湖門派在這一場東大陸戰爭中都毫無例外的竭盡全力地投入到了抵禦外敵的戰事中。在銀川府、太玄府、甲馬城、榆林、雲中、燕山等一線地區,這些江湖門派都主動與當地駐軍或者地方政府聯繫,自行組建突擊隊或者應急隊,以幫助駐軍守禦城市。

相較於中西兩線戰況空前激烈。東線的利伯亞聯軍就顯得要輕鬆順利許多了,當普爾王國與多頓王國多達五十多萬的大軍氣勢洶洶地向雲中府壓過來時,唐軍在雲中府進行的抵禦就顯得要脆弱許多。

由於雲中府城的天然缺陷,除了三個遊騎兵團在北部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襲擾活動外,對於雲中府的防守實際上帝國軍是放棄了,不但放棄了,帝國還將整個雲中府城的城牆拆毀一空,使得利伯亞聯軍即使在佔領了雲中府之後也無法利用雲中府作爲南侵據點。

而在此之前,帝國也早就將雲中府城內的居民提前轉移到周圍府縣中,堅壁清野的政策在雲中這個本來就十分貧窮的府縣裡更是展現得更是淋漓盡致。能帶走的都帶走,不能帶走地就儘量毀壞,決不能讓利伯亞人在雲中府境內獲得一點可資利用的補給物資。這個政策在帝國承諾將在戰後給予因此遭受損失的民衆以補償之後得到了堅決地貫徹,也讓普爾人和多頓人吃足了苦頭,在入侵雲中府的一個星期中幾乎沒有獲得一顆糧食,就連飲水都出現了麻煩,沿線許多水井被填塞或者破壞。使得聯軍在行軍過程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完成這些宿營基本要求。

普爾和多頓聯軍雖然南下速度相當快,但是卻沒有取得值得一提的戰果,除了大唐的遊騎兵不斷在南下攻擊集羣周圍騷擾偷襲之外。大唐似乎已經做好了要在滄州到北平一線決一死戰地架勢,不斷強化這兩地之間的防禦體系,擺出一副要長期抗戰到底的模樣。

崔文秀已經連續幾日保持着這種亢奮狀態了,看見普爾人和多頓人按照自己設定地意圖一步一步的南下深入,崔文秀幾乎從未有過起伏跌宕的心情也是越來越緊張,畢竟這一仗與以前自己經歷的任何一仗都不同,可謂一戰將決定整個帝國日後的命運。只要將這五十多萬人包一個餃子徹底殲滅,這一場東大陸之戰就相當於勝利了一半,另外一半也就要看中西兩線的大軍能夠抵擋得住西斯羅人和卡曼人的瘋狂進攻了。

軍用地圖上的那個黑色箭頭向一支鋼針一樣紮在崔文秀心頭。五十多萬大軍,這也算得上是兩國精銳盡出了,只要能打贏這一仗,普爾和多頓潰滅也就爲時不遠了,但是普爾人和多頓人也相當小心,五十多萬大軍雖然分成了兩個拳頭,但是兩個攻擊羣間距相當近,僅僅只有三十里不到,幾乎是一個衝鋒就可以到達,看得出來普爾人和多頓人對如此順利的控制了整個雲中府也覺得太過順利,擔心會有圈套,所以刻意地保持着這種近間距,以便在一方受到攻擊時可以在最短時間作出反應相互策應相互支持。

崔文秀也正是爲利伯亞人的這種架勢感到心煩,自己手中現在已經調集了第二軍團、第三軍團、第九軍團、第十三軍團,加上三個遊騎兵團和三個重裝騎兵師團,還有一個裝甲獸部隊,應該說也具備了殲敵的實力,但是對手畢竟有五十多萬人,要想一口吃下並不容易,如何巧妙的在確保對手無法逃脫的情況下分作兩步分食一直是崔文秀在考慮的問題。

在確認了普爾與多頓人的主力攻擊羣從雲中突破之後,崔文秀也作出了一個相當大膽的決定,將燕山防務交給了預備役部隊,將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北平和滄州一線,而有鑑於倭人可能會從燕山或者萊州登陸,崔文秀將臨時接管的兩個海軍陸戰師團部署在了燕山和萊州沿岸,以便一旦遭到倭人登陸襲擊可以牽制倭人

人的攻擊進度,當然海軍應該承擔起海上防務的主要責任,他的這方面設想只是一種最壞的打算。

現在利伯亞人的整個東線集羣事實上是由兩個部分構成,就像一個啞鈴的兩頭,而兩者之間的聯繫則是通過輕騎兵作爲紐帶,如果能夠斬斷這條紐帶,將兩部分隔開來,集中力量快速聚殲一部是崔文秀最希望做到的,但這有相當難度,這個集羣的兩個部分之間距離太近,一旦得到友軍被圍,另外一部分肯定會不顧一切的來援,那己方一方面需要牢牢頂住援軍增援,另外一方面需要抓緊時間聚殲另一部,而且還得防止另外一部見勢不妙逃竄,所以在一點上相當考校指揮官的作戰藝術。

眼見得利伯亞人東線集羣兩部齊頭並進,一步一步逼近自己防線中心位置,崔文秀心中反而沉靜下來,這一戰始終要打,如何打好,也就看眼前的佈置了。

“赫連,你覺得咱們這一戰有把握麼?”在這種情況下,崔文秀縱然已經下定決心,但是還是想要徵求一下自己的同僚們意見,看看有無遺漏和不同看法,集思廣益,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誤。

“文秀,我們軍團沒有問題,多頓人的重裝騎兵算不上什麼,我保證我們能夠抗住來自兩方的衝擊,倒是你得琢磨琢磨巴音卓他們的遊騎兵能不能一擊成功果斷斬斷兩部聯繫,爲我們贏得時間?你要知道就算是我們行軍速度再快,但是我們佈防仍然需要一些時間,普爾人察覺到問題嚴重肯定會拼命,我們要想把這個口袋紮結實,再怎麼也需要一些時間來佈置陣地的,光靠人來頂,你也知道那不可能。”赫連勃對自己的部隊自信滿滿,倒是對遊騎兵能不能一下子得手持懷疑態度,畢竟在兩部之間的普爾和多頓輕騎兵數量也不少。

“嗯,這一點我會考慮用小部遊騎兵儘量製造假象吸引普爾和多頓的輕騎兵注意力,儘可能削弱活動在中間的輕騎兵,巴音卓,我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這第一炮就看你的了,你哪怕是把你們三個遊騎兵團全部撂下也得給我把他們之間的聯繫通道斬斷,確保步兵能夠迅速構成包圍圈。”崔文秀點點頭把目光投向三名身材雄偉的黃臉漢子,一看那剽悍的氣息和站姿就知道是長期在馬背上長大的騎手。

“崔帥放心,巴音卓若是完成不了任務,願意提頭來見。”巴音卓有些不滿的狠狠盯了赫連勃一眼,忿忿的道:“倒是有些人口氣夠大,不知道是不是手底下也一樣夠硬。”

“嘿嘿,巴音卓,那咱們就不妨來看一看吧,看這一仗打下來,誰是英雄,誰是狗熊。”赫連勃有意要激發起這幫遊牧漢子的血性。

“好,咱們就一言爲定,崔帥,你作證,若是我們遊騎兵慫了,我巴音卓任你處置,若是你們第二軍團浪得虛名,那赫連勃你自己看着辦。”巴音卓揮手製止了自己身後兩名同僚的暴怒,沉聲道:“到那時候,看看誰纔是真正的男人!”

第4節 施政第55節 施政演講第113節 說服第14節 火併第56節 逆行第129節 迷情第29節 蠻女郎第13節 得助第77節 心事第88節 故國第10節 比肩(1)第7節 帝京(1)第50節 亂因(1)第15節 密雲欲雨第29節 連環殺(2)第29節 對策第94節 情報秘書第112節 第二日(4)第52節 揮戈第84節 圍魏救趙第13節 折服第4節 施政第48節 變起第71節 獅子與狼第73節 警訊第43節 墨玉鳳凰第41節 砝碼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105節 瘟疫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2節 聯席會議第23節 晉商第16節 燦爛雲霞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2節 萌芽(2)第108節 絕命殺(2)第23節 盟友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41節 圈套第17節 亮劍(3)第96節 不相爲謀第57節 結拜第92節 進退維谷第104節 交火(4)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48節 與狼共舞第7節 插刀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98節 疑陣第73節 宣泄第6節 大躍進第63節 狡兔三窟第88節 交心(2)第7節 重聚第23節 晉商第43節 劫掠第23節 天機第91節 海外殖民(1)第19節 兵戈第70節 危機意識第26節 逆刺第114節 危險者第6節 征服第72節 十字路口第28節 奇女子第51節 大戲第81節 花水峪第56節 忙裡偷閒(1)第78節 各懷機心第100節 東向第1節 離程第3節 新氣象第23節 最後通牒第89節 智者(1)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67節 異變(2)第24節 解圍第53節 柏因蠻族第45節 試比高(1)第50節 籌謀(2)第119節 爭食第25節 樂極生悲第120節 上當?第47節 虎口拔牙(2)第67節 危機第110節 西大陸第108節 人才薈萃(3)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77節 定標第9節 廷議第17節 舞臺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129節 迷情第22節 大風起兮第49節 特種部隊第23節 無心插柳第47節 獎賞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21節 西線風雲(3)
第4節 施政第55節 施政演講第113節 說服第14節 火併第56節 逆行第129節 迷情第29節 蠻女郎第13節 得助第77節 心事第88節 故國第10節 比肩(1)第7節 帝京(1)第50節 亂因(1)第15節 密雲欲雨第29節 連環殺(2)第29節 對策第94節 情報秘書第112節 第二日(4)第52節 揮戈第84節 圍魏救趙第13節 折服第4節 施政第48節 變起第71節 獅子與狼第73節 警訊第43節 墨玉鳳凰第41節 砝碼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105節 瘟疫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2節 聯席會議第23節 晉商第16節 燦爛雲霞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2節 萌芽(2)第108節 絕命殺(2)第23節 盟友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41節 圈套第17節 亮劍(3)第96節 不相爲謀第57節 結拜第92節 進退維谷第104節 交火(4)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48節 與狼共舞第7節 插刀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98節 疑陣第73節 宣泄第6節 大躍進第63節 狡兔三窟第88節 交心(2)第7節 重聚第23節 晉商第43節 劫掠第23節 天機第91節 海外殖民(1)第19節 兵戈第70節 危機意識第26節 逆刺第114節 危險者第6節 征服第72節 十字路口第28節 奇女子第51節 大戲第81節 花水峪第56節 忙裡偷閒(1)第78節 各懷機心第100節 東向第1節 離程第3節 新氣象第23節 最後通牒第89節 智者(1)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67節 異變(2)第24節 解圍第53節 柏因蠻族第45節 試比高(1)第50節 籌謀(2)第119節 爭食第25節 樂極生悲第120節 上當?第47節 虎口拔牙(2)第67節 危機第110節 西大陸第108節 人才薈萃(3)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77節 定標第9節 廷議第17節 舞臺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129節 迷情第22節 大風起兮第49節 特種部隊第23節 無心插柳第47節 獎賞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21節 西線風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