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漩渦

沉甸甸的十來車西瓜橫七豎八的停放在城門邊的道口上,顯得格外擁擠,領隊軍官皺了皺眉,大步向前,徑自來到所謂車軸斷裂的第一輛車前查看。這是一輛相當普通的運貨大車,東大陸各地隨處可見,四輪四馬,高廂低蓬,後廂擋板可以放下一直拖道路面,便於挑夫或者搬運工上下貨物,貨廂的左前方已經歪斜着陷了下去,幾十個大西瓜滾落一地,有幾個已經破裂,鮮紅的汁液和瓜瓤濺灑了一地,引來無數蚊蠅。車輪輻條已經扭曲損壞,似乎看不出什麼不對的地方。

不過因爲早已有了疑心,領隊軍官並不打算就此罷休,他彎腰下去仔細查看車軸的斷裂原因,映入眼簾的是一根粗大的車軸,當車軸上新割鋸的痕跡一下子出現在眼前時,領隊軍官心中悚然一驚,猛地一翻身便欲撐起身來,然而一陣劇痛從腰際傳來,駭然的回頭,賣瓜商販那猙獰的笑容正從面上慢慢消去,噴泉一般的血漿突涌而出,濺了對方一身,“對不起,你不該這麼認真的。”

嗓子似乎也一下子被對方捏住,全身的力氣一下子消失無蹤,軟軟的倚着車轅癱了下去,用盡最後力氣指着對方:“你們······”

“不錯,我們來自瀘江!”咧嘴一笑,帶頭的瓜販遺憾的搖搖頭,便欲離開。

咬着牙關本想用最後一絲氣力呼救示警,但似乎有什麼東西堵在嗓子眼,眼前一陣漆黑,身體也軟了下去,頓時陷入無盡的黑暗之中。

“是個漢子,可惜投錯了胎!”惋惜的搖搖頭,帶頭瓜販回首一示意,幾個如狼似虎的瓜販以及一直在旁邊看熱鬧的閒漢立時朝還不知到這邊已經出事尚在大模大樣品嚐西瓜的其他幾名巡邏士兵猛撲了過去。

幾聲悶哼過後,來不及作出反應的巡邏隊便告終結使命,而騰出身子的瓜販和閒漢們一鼓作氣貼着城牆向牆頭上的哨樓疾奔而去,剩下幾個瓜販閒漢早已將城門控制住,一支響鈴箭挾帶着淒厲的呼哨聲直射向遠處山丘上的樹林中。身着棕褐色勁裝的士兵很快就從山丘樹林中呼嘯涌出,一面鳴金示警一面捨生忘死與偷襲哨樓的林家特工搏鬥廝殺的太平軍士兵頓時生出無力的感覺,難怪這兩天商隊少了許多,原來敵人早就做好了偷襲的準備。

接到警報的駐守士兵與從城外猛撲而來的林家大軍幾乎同時涌到了洞開的城門前,沒有多餘的話語,也沒有其他花哨,有的只是紅眼搏命,以命換命,所有人都清楚城門的重要性,誰控制了城門,誰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原本還算寬敞的城門口一下子顯得如此擁擠,白衣紅斤的太平軍與褐衣玄甲的三江軍隊顯得涇渭分明,在這裡一切陣型放對都顯得毫無用處,誰能讓對方先倒下去,誰就能佔據上風。金鐵交擊,鈍響悶響,呼叫嚎啕,吶喊金鼓,重重聲音交織在一起,在這裡形成一個廉價無比的生命拍賣場。

戰事就着樣一直處於膠着狀態,直到身披重甲手持長戟的重裝步兵排列成整齊的隊形在要塞的另一端出現,一直咬牙堅持的太平軍終於喪失了鬥志,全線崩潰,棕褐色的兩股洪流迅速合二爲一,頓時將那苦苦掙扎的白色的泡沫捲入進去,很快就湮沒在玄褐色的兵潮中,泛起幾絲血痕,再無一絲蹤影。

大陸公曆696年7月26日,三江第一軍團突然兵發錦城府南部重鎮新安山,太平軍駐新安山五個千人隊全軍覆沒,新安山易手。7月29日,三江軍團馬不停蹄西進橫掃錦城南境,7月31日,攻陷錦城西南要塞――白馬關,並繼續北進,對百里之外的錦城府城形成包圍態勢,錦城告急。

面對咄咄逼人的嚴峻形勢,錦城東線太平軍守將邱子誠迫於來自南邊的威脅和漢中主持關西大局的府尊馮其巨大壓力,被迫放棄東線險要的地形,全線退守,一直和邱子誠部對峙的帝國第五軍團全軍兵不血刃的進入關西境內,這是關西失守以來帝國中央軍隊首次踏足關西腹地。

“邱大人,我們放棄險要的陣地卻跑到這裡,這錦城府城城牆低矮破敗,而且地處平坦之地,毫無可以依靠的險峻之處,若是讓三江軍隊和帝國軍隊形成合圍之勢,恐怕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會斷了啊!”憂心忡忡的副將忍不住提醒臉色憔悴的主帥。

“可是若是我們連一仗都不打就後退,又怎麼向薄相和馮大人交待呢?軍法無情,只怕我們都會過不了這一關啊。”聲音低沉,邱子誠顯得有些疲憊,已無當日在漢中府的英姿,漫步在錦城府城牆上。

這錦城府由於地處關西腹地,緊鄰東面的五湖郡,幾百年來未經戰火,城防設施早已荒廢不堪,歷屆地方政府也對城防設施不甚重視,大多敷衍了事,做做表面文章,既無護城河,城牆上正規哨樓和暗堡也大多不堪使用,若是遇上大陣仗,根本無法承擔起防禦之責,邱子誠也同樣深知這一點,心中一樣沉重無比。

當初三江軍隊突襲錦城南部時,邱子誠便敏銳的察覺到了帝國和林家暗裡勾連和表面所做的僞裝,斷定帝國肯定會在錦城東線發動攻勢,而這兩家雖說有秘密協議,但兩方貌合神離,不可能有多麼緊密的配合,只需從漢中府抽出三五萬人殺進錦城,自己這一方據險而守,帝國軍隊根本無法越雷池半步,只消拖上一段時間,三江軍隊就會考慮自己瀘江根據地會不會受到帝國大軍的趁機襲擊而撤軍。但主持大局的馮其卻不顧形勢的變化,一味讓自己後撤固守錦城府城,而不願出兵錦城,弄得自己進退兩難,最終落得個這等局面。

“可是大人,您想一想,三江兩個精銳師團已經夾擊之勢,而現在帝國一個軍團超過十萬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從東面壓過來,以區區一個錦城府外加我們不足五萬軍力純粹是以卵擊石,難道我們非要落得個全軍覆沒才能遂了馮其之意?”副將話語中滿是忿忿不平。

“放肆!不得胡言亂語!”喝止住自己部下的牢騷,邱子誠心中卻是一樣如同滾水一般翻騰不止,這馮其胡亂指揮,讓自己放棄有利地形卻來堅守這一無是處的錦城府城,眼下這錦城大勢已去卻又三番五次嚴令自己必須堅守錦城,否則就要軍法從事,明顯是要借刀殺人,讓自己來承擔這錦城戰局不利這一罪過,但自己卻又沒有化解之道,難道造化真是如此弄人,自己空有一番見識抱負卻要落得個如此慘淡的下場?一時間,腦海中幾多往事紛至沓來,心亂如麻。

“大人,您可要早拿主意啊,咱們這幾萬弟兄可都是跟着你從家鄉出來的,人家不把咱們當回事兒,咱們自己可要珍惜自己啊。”副將見主帥似有些心動,仗着二人之間的特殊關係,麻起膽子進言。

狠厲的目光一掃對方,邱子誠沒有搭言,只是默默的負手前行,副將身子一縮不敢再多言,他知道自家主帥這時候是需要考慮周全,畢竟幾萬弟兄的身價性命都在這一念之間,稍有疏忽恐怕就會釀成大難。

暮靄沉沉,紅日漸西,邱子誠心中卻是陰寒陣陣,該怎麼辦?時間不等人,要撤就需要抓緊時間馬上行動,否則帝國和林家兩軍一旦形成合圍,那時候就算想跑只怕也來不及了。只是撤離錦城有該怎麼辦?去漢中,只怕馮其只想要自己的人頭以堵教中衆人之口而不想見自己這個人。

要麼就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搖了搖頭,邱子誠嘴角流露出一絲苦笑,投降林家?只怕也沒有什麼好果子,三江林家素來注重血緣關係和資歷,光從三江林家軍權掌控情況就可以知道三江軍隊的排外性,自己投降他們,斷然得不到重用不說,弄不好林家還會爲了討好帝國將自己一干人交給帝國處理;投降帝國呢?怕也不會有好結果,太平教已經成了帝國的心腹大患,自己這一投降,還連帶着幾萬人馬,帝國能放心麼?

打,打不贏;退,退無路;降,不敢降,邱子誠自己都有些絕望了,那自己和這一幫從家鄉跟着自己出來的弟兄們究竟該如何呢?

“大人,不如咱們······”副將終於忍耐不住,又冒了一句。

“不如怎麼?”這一次邱子誠沒有再打斷對方,只是輕聲的反問了一句。

“不若投降了帝國,我看這太平教怎麼看也不像成大事的主兒,和他們邀約咱們入夥的時所說的根本不一樣,孃的,狗屁不懂還要在那裡瞎指揮,還不如將這錦城府獻給帝國,說不定還能爲弟兄們撈個一官半職呢。”副將終於將自己內心的話講了出來。

邱子誠沉吟半晌沒開腔,自己這一幫從家鄉跟出來的弟兄,本來就不是那太平教的虔誠信徒,佔山爲寇,消遙自在,若不是爲了封妻萌子,求得個富貴,誰會摻和到太平教這裡邊來?此時形勢有變,若是投降帝國能撈個好前途,那就難怪大夥兒心生異志了。

第10節 待發第5節 潯陽樓上(3)第8節 壓力第93節 侮辱第67節 異變(2)第82節 水軍第10節 解決(2)第48節 導火索第37節 明志(3)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節 預言第109節 鴻溝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68節 武林第87節 海軍陸戰隊第105節 承諾第75節 強行插入(1)第44節 碰撞第4節 探究第44節 跨越第80節 瓜分?(1)第15節 內拉外打第20節 折花第33節 專訪第4節 大同化第18節 策略第85節 兩線(4)第104節 伏諜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94節 日落西山第61節 多管齊下第22節 大風起兮第33節 立儲第45節 兒女情懷第50節 重心第65節 答卷第55節 競食第67節 武御試第17節 絞肉機第20節 一諾千金第27節 酒宴第31節 挫折第4節 分析第2節 漢中第107節 慘鬥第123節 收買第101節 底牌第54節 釘子第77節 心事第19節 莫測第11節 佳人第41節 商談第11節 樓蘭明珠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99節 王者戰爭(3)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15節 威勢第86節 禍起蕭牆第20節 籠絡第61節 屠刀將舉第37節 密謀第14節 針鋒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8節 掌握第28節 拔刀第4節 風起曼隆(4)第69節 結盟第13節 對進第43節 拉與打(1)第78節 大計(1)第53節 海洋戰略第93節 決心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5節 視察第35節 定計第125節 全勝第24節 和平盛會(1)第47節 霸勢(3)第43節 翠屏關第61節 東下第128節 大發展(2)第55節 施政演講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7節 詭計第42節 伏殺第11節 初現端倪第53節 澎湃第25節 西線無戰事第38節 覓路第39節 見聞第5節 潰亡第9節 惡戰(2)第17節 舞臺第96節 惡毒第46節 共抗第54節 內幕第23節 無心插柳第55節 廢物利用第29節 人事選拔
第10節 待發第5節 潯陽樓上(3)第8節 壓力第93節 侮辱第67節 異變(2)第82節 水軍第10節 解決(2)第48節 導火索第37節 明志(3)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節 預言第109節 鴻溝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68節 武林第87節 海軍陸戰隊第105節 承諾第75節 強行插入(1)第44節 碰撞第4節 探究第44節 跨越第80節 瓜分?(1)第15節 內拉外打第20節 折花第33節 專訪第4節 大同化第18節 策略第85節 兩線(4)第104節 伏諜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94節 日落西山第61節 多管齊下第22節 大風起兮第33節 立儲第45節 兒女情懷第50節 重心第65節 答卷第55節 競食第67節 武御試第17節 絞肉機第20節 一諾千金第27節 酒宴第31節 挫折第4節 分析第2節 漢中第107節 慘鬥第123節 收買第101節 底牌第54節 釘子第77節 心事第19節 莫測第11節 佳人第41節 商談第11節 樓蘭明珠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99節 王者戰爭(3)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15節 威勢第86節 禍起蕭牆第20節 籠絡第61節 屠刀將舉第37節 密謀第14節 針鋒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8節 掌握第28節 拔刀第4節 風起曼隆(4)第69節 結盟第13節 對進第43節 拉與打(1)第78節 大計(1)第53節 海洋戰略第93節 決心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5節 視察第35節 定計第125節 全勝第24節 和平盛會(1)第47節 霸勢(3)第43節 翠屏關第61節 東下第128節 大發展(2)第55節 施政演講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7節 詭計第42節 伏殺第11節 初現端倪第53節 澎湃第25節 西線無戰事第38節 覓路第39節 見聞第5節 潰亡第9節 惡戰(2)第17節 舞臺第96節 惡毒第46節 共抗第54節 內幕第23節 無心插柳第55節 廢物利用第29節 人事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