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辯論

戰役結束以後,李無鋒與凌天放就此次戰役的得與失以及在戰爭中自己部隊暴露出來的不足進行了探討,最後,李無鋒決定在一週後也就是大陸歷694年2月2日在慶陽召開總結平叛戰役中的經驗,並對694年的工作進行安排佈署。

2月2日,會議如期舉行。西北郡慶陽、金州、歸德、博南四府城守和節度使衙門的主要籌備人員以及西北軍團四個師團的主官都參加了會議。

在會上,蕭唐宣佈了李無鋒的任命,任命穆浩然爲西北郡行政署副署長兼文教衛生署署長,任命金寧爲西北郡情報署署長,任命盧曼爲西北郡戰備署署長,其餘各署暫時未定。

緊接着,凌天放又對此次平叛戰役中各部的取得的戰果進行的褒獎,並宣佈了對樑崇信等19人的軍銜的晉升命令。

李無鋒對在戰爭中部隊暴露出來的弱點和不足作了嚴厲批評,指出現階段部隊仍然訓練不足,各部相互之間的配合不夠默契,而且在戰役末期,對殘餘亂軍的圍殲中表現得尤爲突出,第一、第二師團只顧自己,不顧其他部隊,致使兩部亂軍會合,造成了我軍被動,如果不是內線發揮作用,真正打下這一仗還要損失大量有生力量。樑崇信和崔文秀二人均在會議上做了檢討。

在討論對歸德六萬人左右的叛亂降軍士兵的處理問題時,與會的軍政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以蕭唐、蘇民舜爲首的政府官員強烈要求將這六萬人釋放爲平民,讓這些人迴歸家鄉,使他們能夠回去從事工農業生產。而以樑崇信爲首的軍方則堅決要求將這些降軍收編,組建西北軍團第五師團和軍團的直屬部隊,使西北軍團成爲一個完整的軍團,剩餘人馬則充實地方警備部隊,在重要的府縣可以組建第二警備師團。

李無鋒坐在會堂的中間傾聽着雙方的辯論,一直沒有表態。

“大人,如今西北初平,百廢待興,正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歸德府現今人口不足四十萬,而且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老弱婦孺。歸德的經濟正面臨一個大發展的機遇,已經有不少有實力的大商人有意投資開發北部的井鹽礦,我已經就此事與他們達成了初步意見,如果這一工程鋪開,勢必需要大量的精壯勞動力,歸德現有的人口根本不足以滿足這一需要。而南邊的各葡萄種植園和釀酒商也已經與我洽談了進一步擴大規模,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將這些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力爭今年就要大批量進入中大陸和西大陸的市場,也需要大批的勞動力,這些產業的發展將爲我們帶來可觀的稅收。”心情有些激動的蘇民舜臉有些發紅,“更何況,大人要我們在期內復興經濟,對荒廢已久的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必須馬上進行,這也需要相當數量的人手。所以,我懇請大人將這些原本就是農民的降兵釋放,讓他們回到原來的崗位上去,我相信在現在這種優惠的政策他們一定會努力工作,回報政府的。”

他的話音剛落,樑崇信渾厚的聲音就已經響了起來:“對蘇大人的意見,本人不敢苟同,原因有二。第一,這六萬人降兵並非象蘇大人所說的都是來自歸德府的農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原鐵騎會的悍匪和原來長生會的幫會人員,這些人已經適應了軍隊生活,再要叫他們回去從事農業或務工,恐怕有相當難度,弄不好還會成爲地方的治安隱患;第二,現在西北的形勢還相當嚴峻,西北方的羅卑人和莫特人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異動,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北邊有銀川府和西斯羅帝國對我來說們構成巨大威脅,東邊有太玄府這個後患。銀川府有三個精銳師團,而西斯羅人也在南方要塞紐倫堡駐紮有十萬大軍,而且還有增加的趨勢,太玄府也擁有三個師團的精銳部隊,這幾方加起來的力量遠遠超出了我們現有的實力,一旦他們聯合起來,光是銀川府和西斯羅人的力量就足以將我們擊垮,所以,我認爲當務之急就是加強戰備,充實軍隊,這六萬人已經具有一定的戰鬥力,只要再經過必要的訓練就能成爲合格的士兵。”

“樑大人的話怕有些危言聳聽了吧,我個人覺得好象咱們西北經過此次平叛戰爭,雖說不上天下太平,但至少是大局已定,其他都不足以動搖李大人在西北的地位。樑大人所說的銀川府和西斯羅人的威脅,我個人認爲他們勾結起來的可能性不大,大家都知道這兩方雖然表面上還維持着同盟的架子,但早已同牀異夢,孫元亮對西斯羅人的野心也不是不清楚,他不可能毫無防範的與西斯羅人的徹底合作,那樣對他也並無多大好處,而有了銀川府在中間夾着,西斯羅人就永遠不可能自由自在的南下。至於太玄府,就目前來說,它還不可能,它現在畢竟名義上還是李大人的下屬,他的主子也還沒有打定主意。羅卑人已經與我們達成了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近期不會有什麼變動,莫特人根本可以忽略不計,他們眼下最大的敵人是西斯羅人而不是我們。而如今西北面臨做緊迫的任務不是擴充軍力,而是發展經濟,只有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纔會衷心擁護我們,大人的地位纔會更加穩固,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財政收入纔會逐步增加,纔能有更多的資金來支持軍隊力量的發展。所以我個人主張把這六萬降卒釋放爲民,讓他們充實到發展工農業生產中去。”蕭唐的一番話有條有理,有根有據,不但贏得了政府官員的大力支持,連強烈反對的軍隊官員們也覺得有些不好辯駁。

“蕭大人,你的話雖然很有道理,但你想過沒有,這西北地區經濟基礎薄弱,要想發展經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是,現今我們四周敵人虎視,帝國局勢不穩,一旦局勢出現大的變化,我們兵少將寡,將無力應對啊。大家也清楚,帝國內部現在已是百病纏身,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引發大的動亂,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早做準備,而不能安於現狀。而且軍隊的訓練也非一兩天就可以形成戰鬥力,這些降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只須在進行一定的訓練,就完全可以成爲一支合格的部隊,假如將他們釋放爲民,先不說他們是否能適應平民生活,就這樣也實在是太可惜了。”崔文秀的話雖然比較婉轉,但也表達出應該將這批士兵納爲軍隊所用的意願,“而且我認爲,只要我們有了強大的軍隊,退可以保家衛國,進可以開疆拓土,去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與蕭大人你們的願望一致的啊。”後面這幾句充滿擴張野心的話,連一直沒有發言的李無鋒凌天放也不由得相視而笑,顯然說到了他們的心裡。

“是啊,崔大人的話很有道理,假如沒有強大的軍隊來保障,即使再繁榮的經濟也可能毀於一旦,有了強大的的軍隊做後盾,既可以保衛地方經濟的順暢發展,還可以抓住有利時機,獲取更大的利益,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卡馬波夫緊接着發言。

“我不贊成二位大人的看法。軍隊的強大固然是好事,但也要看地方財政能否支撐得住。現在李大人直接管轄下的西北四府人口不足二百五十萬,咳軍隊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正規軍四個師團,警備部隊四個師團,人數已經接近二十萬,軍民比例已經達到駭人聽聞的1:13,這是令人不能接受的。況且我們西北經濟基礎薄弱,財政更是困難,就是負擔原來沒有增編之前的軍隊已經顯得捉襟見肘,現在這次平叛戰役中已經又增加了三個地方警備師團,更讓財政不堪重負。假如再增加軍隊編制,財政恐怕實在難以負擔。”發言的詹姆斯,他長期擔任金州的財政署長,對整個西北的財政情況十分了解,從財政負擔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雙方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在李無鋒的有意引導下,雙方都就各自的意見相互駁斥,誰也說服不了誰。

李無鋒一面傾聽雙方的意見,一面也在思考,雙方的意見其實集中在一個焦點上,就是今後的政策是修養生息發展經濟爲主還是擴軍備戰武力擴張爲主,這也是李無鋒幾天來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按理說,現在西北局勢已基本平靜,正是抓緊時間集中一切精力發展經濟的好時機,但內心渴望用武力去奪取更大的利益這中想法卻一直在李無鋒中揮之不去。當然,無鋒也清楚經濟發展和擴充軍隊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只有強大軍隊才能保障地方既得利益,只有繁榮的經濟才能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的運轉,二者缺一不可。

帝國中原即將到來的大亂和自己周邊勢力的相對弱小使得無鋒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尋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可以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但這必須要求自己要有足夠強大的武力作保障。可現實的困難也擺在面前,財政負擔已經達到了極限,如果再涸澤而漁,恐怕將得不償失,就這個問題,他也和凌天放討論過幾次,也與蕭唐交換過意見,始終未能找到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看來萬事都沒有十全十美的,有得必有失,不能強求。

擡起頭來,掃了一圈還在議論紛紛的部屬們,大家都知道着是自己上司將要講話的先兆,頓時都平靜了下來。

第42節 戰略規劃第22節 蛙跳登陸(2)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72節 風起(2)第20節 皇儲第36節 豐澤園(2)第20節 暗夜第116節 挑戰第2節 魅蹤第109節 雨驟風狂第22節 攜手第3節 上鉤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20節 法務署長第32節 銅人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73節 警訊第48節 巨浪第98節 美人如玉第101節 說服第101節 說服第99節 遊擊(2)第84節 風滿樓(3)第69節 結盟第14節 分歧第93節 換俘第13節 奇正(3)第32節 奇聞第103節 包餃子(1)第27節 北風(2)第63節 尾巴第52節 壯志雄心第1節 醞釀第56節 忙裡偷閒(1)第48節 變起第六十節第24節 說客第102節 野心第33節 連環殺(6)第68節 此伏彼起(1)第14節 火併第79節 王座第61節 屠刀將舉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33節 商業間諜第24節 來客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48節 巨浪第75節 箭在弦上(1)第57節 民心第55節 還能熬多久(2)第2節 聯席會議第89節 智者(1)第47節 新經濟動力(2)第47節 得逞第64節 浴房談心第56節 料敵先機第31節 圈套第90節 崔木論戰(1)第78節 大會戰(9)第102節 教訓第73節 詭譎第7節 餘波未盡第2節 魅蹤最後一節後記第3節 關破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7節 帝京(1)第45節 邁進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63節 悲哀第66節 外交手段第10節 學院軼事第13節 民族與民主第28節 北風(3)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33節 機遇第107節 前夜第20節 皇儲第102節 採訪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108節 新月半島第9節 惡戰(2)第60節 謝幕第8節 情動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102節 採訪第85節 交鋒(2)第99節 偷窺(2)第28節 拔刀第49節 闇火第84節 綢繆第8節 好價錢第13節 折服第42節 夏洛蒂第6節 聯合陣線第20節 女官第6節 開花結果
第42節 戰略規劃第22節 蛙跳登陸(2)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72節 風起(2)第20節 皇儲第36節 豐澤園(2)第20節 暗夜第116節 挑戰第2節 魅蹤第109節 雨驟風狂第22節 攜手第3節 上鉤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20節 法務署長第32節 銅人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73節 警訊第48節 巨浪第98節 美人如玉第101節 說服第101節 說服第99節 遊擊(2)第84節 風滿樓(3)第69節 結盟第14節 分歧第93節 換俘第13節 奇正(3)第32節 奇聞第103節 包餃子(1)第27節 北風(2)第63節 尾巴第52節 壯志雄心第1節 醞釀第56節 忙裡偷閒(1)第48節 變起第六十節第24節 說客第102節 野心第33節 連環殺(6)第68節 此伏彼起(1)第14節 火併第79節 王座第61節 屠刀將舉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33節 商業間諜第24節 來客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48節 巨浪第75節 箭在弦上(1)第57節 民心第55節 還能熬多久(2)第2節 聯席會議第89節 智者(1)第47節 新經濟動力(2)第47節 得逞第64節 浴房談心第56節 料敵先機第31節 圈套第90節 崔木論戰(1)第78節 大會戰(9)第102節 教訓第73節 詭譎第7節 餘波未盡第2節 魅蹤最後一節後記第3節 關破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7節 帝京(1)第45節 邁進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63節 悲哀第66節 外交手段第10節 學院軼事第13節 民族與民主第28節 北風(3)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33節 機遇第107節 前夜第20節 皇儲第102節 採訪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108節 新月半島第9節 惡戰(2)第60節 謝幕第8節 情動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102節 採訪第85節 交鋒(2)第99節 偷窺(2)第28節 拔刀第49節 闇火第84節 綢繆第8節 好價錢第13節 折服第42節 夏洛蒂第6節 聯合陣線第20節 女官第6節 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