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武夷山之役

他倒撞出去,劍尖自右肘倒刺而出,只聽一聲慘嚎,一名權力幫衆,捱了一劍,乒刃落地而退。

蕭秋水一返身,只見阿水臉色煞白,已經蹲倒下去了,騰雷劍叟怒叱連連,一柄迅雷般的劍,正與“觀日神劍”康出漁鬥了起來。

這時兩柄單刀,一把跨虎籃,已向蹲在地上的阿水攻到。

阿水似因腹痛不堪,勉力一撐,一記掃堂腿踢了出去,把使跨虎籃的大漢掃倒,但對於那兩柄單刀,眼看就要躲不過去。

這時蕭秋水卻已到了。

他一記拳頭飛出,打得一人捂着鼻子退。

他右手劍把另一人右臂劃了一道長長的傷口,那人連單刀都丟掉,抱頭鼠竄。

蕭秋水居然逃脫後又倒退回來再打,這點令權力幫衆意想不到,簡直猶天兵而降,蕭秋水擊退了兩人,一手攙起了阿水,腦後卻劈來了一道急風。

蕭秋水情急低頭.幾縷髮絲,飛上半天。

出劍的人是“長大五劍”之一。

蕭秋水己無心戀戰,拖起阿水就走。

那“長天五劍”中的“玉枕神劍”又待一劍刺來,阿水一手爲蕭秋水所拖,但卻及時踢出一腳。

“玉枕神劍”慌忙避開一腳,蕭秋水卻已走了。

蕭秋水走了十七八步,只聽騰雷劍叟的劍風已發出騰雷之聲,呼喝連連,顯然已與康出漁拼出了真火。

長廊又深又長,蕭秋水一咬牙,決心先把阿水送到內殿,再回頭救騰雷劍叟!

這時又是刀光一閃,一使鬼頭刀者攔於前路,阿水疼得咬牙切齒,向蕭秋水嘶聲道,“你別管我——!”

蕭秋水認得那拿鬼頭刀的正是適才被自己大力甩掉的人,衝勢不止,大吼一聲,也不知怎地,還是蕭秋水之氣勢逼人,那施鬼頭刀的大漢竟被嚇退三步,讓過一旁。

蕭秋水一面搏命衝,一面問道,“你怎麼了……?”

阿水忍痛道:“我盲腸……哎……,,便痛得講不下去了。

蕭秋水這才得知阿水原有盲腸炎,在劇鬥中震發了病患,一發作起來不可收拾。阿水是女子,蕭秋水也顧不得男女授受不親,抓起她的腰一攬,一揪一送,把阿水推入內殿,猛回頭,只見一人已擋住長廊來路。

那人高大威猛,白髮銀鬚,滿臉通紅,正是“大王龍”,盛江北。

就在這時,蕭秋水又聽到騰雷劍叟的慘叫。

蕭秋水一看,只見惡鬥中又加了個康劫生,騰雷劍叟當然不敵,又已中了一劍。

蕭秋水不顧一切,瘋了一般衝了過去1

盛江北雙掌一挫,猛喝道:“你還是不要過來的好!”

蕭秋水救人心切,哪裡理會,情知斷非盛江北之敵,全力衝向盛江北,盛江北一怔,心念這年輕人兩度逃得出生,居然還第三次再入虎穴。真是膽魄驚人:

於是凝神運氣,全力應付。

不料蕭秋水眼看要撲到盛江北處,卻突然一個大彎身,在盛江北右側搶了過去,這一下,原出於蕭秋水想急救騰雷劍叟,不宜與盛江北戀戰,故出此策,盛江北正擬苦戰,斷未料到對方有此急變,一怔之下,蕭秋水已擦身而過。

但就在將過未過間,盛江北已定下神來,知道蕭秋水聲東擊西的用意。

就在兩人擦身而已過之剎那間,蕭秋水背部空門大露。

蕭秋水救人心急,也未及理會背門之破綻。

盛江北爲人在十九神魔中,雖較耿直,但畢竟搏鬥經驗豐富,這等良機,他怎會錯過?

他的掌立刻伸了出去,右掌硃砂,左掌黑砂。

蕭秋水的身形快,他的掌更快。

如果他的掌擊中蕭秋水,以蕭秋水奔行的速度來說,盛江北最多隻能擊實三分力,還有七分力劈空。

但就算只擊中三分力,雙掌劈力之下,蕭秋水不死也得重傷。

卻就在盛江北雙掌將至未至之際,忽然頓了一下,慢了一慢。

這一點連蕭秋水也感覺出來了。

時機稍縱即逝,這電光石火間之差,蕭秋水的身形已在盛江北雙掌範圍之外了。

盛江北沒有攔住蕭秋水,是令權力幫衆意想不到的。

原來盛江北戰團與康出漁戰團之間,還有一組人,約有四、五人,一因意料不到,二是蕭秋水來勢太兇,居然不及阻攔,讓蕭秋水闖入康出漁戰團去!

就在這時,康劫生已架住騰雷劍叟的劍。

康出漁帶劍一卷,騰雷劍叟一條左臂,隨着飛血斷落!

騰雷劍叟一聲慘吼,搖搖欲墜。

就在這時,蕭秋水到了,一手扶住騰雷劍叟,一手持劍,反攻康氏父子!

這下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騰雷劍叟一面竭力揮動長劍,嘶叫道:“你走………

康劫生嘿嘿笑道:“你明明走了,還回頭來送死,真是天亡你也!”

康出漁笑道,“你要死快一些,老夫就成全你吧!”

兩劍一烈一炙,盡招呼向蕭秋水,騰雷劍叟想加上一劍,卻被“玉枕神劍”架了下來。

纔不過三招,蕭秋水與騰雷劍叟已佔盡下風。

就在這時,長天劃過一輪刀光。

刀芒彎彎。

淡如天邊月色。

月色照長廊,長廊深遠。

長廊盡頭,就這樣平平地,飛出來了一人。

青衣、白襪、黑布鞋。

那人似大鳥一般地飄出來,一出來,就是一刀。

刀光一起,院外一聲唿哨。

康出漁的臉色在月光下、刀芒下,變了形,變了白,驚呼道:“退……!”

他沒有接下這一刀,人就翻出了牆外。

“玉枕神劍”素來自負,他要走,也要接下這一刀才走。

他的劍刺了出去,刺的是那“飛來的人”之“玉枕穴”如他剛纔刺蕭秋水一般。

然後他的手就不像在握劍。

因爲他的手己不屬於自己的了。

他的手斷了。

就被那“飛來的人”一刀砍斷的。

他幾乎暈了,盛江北立即把他兜住,掠出了牆外。

而康劫生及其他的權力幫衆,早在“玉枕神劍”,意圖硬接“飛來的人”一刀前,唿哨響起後,便已紛紛走了,不見了。

“飛來的人”當然是樑鬥。

大俠樑鬥。

大俠樑鬥望向圍牆,圍牆外漆黑一片,雜草叢生。

樑鬥喃喃道:“盛江北這人不壞,權力幫中肯救助同門的,已是不多。”

忽聞一陣掌聲,一人自天而降,笑道,“其實這少年也不壞,就算正道中人,肯如此捨身救人,一而再者,亦不多見。…

來人是柔水神君,他原是爲樑鬥掠陣,權力幫一退,他已飛快地封住了騰雷劍叟身上數處穴道,替他止了血,閃電劍叟也掠了過來,失聲“呀”叫出來,忙扶騰雷劍叟入內殿救治。

樑鬥笑望向蕭秋水道:“此子姓蕭,乃成都浣花蕭西樓先生之三子,武功沒什麼,但膽識過人,志氣齊天高,重義氣,能獨當一面。”

柔水神君看看蕭秋水,冷笑地道,“正派不正派,倒不關我事,但他如此救助騰雷,原來長江上‘三英’跟他結下的樑子,便算了。我倒喜歡講義氣、重朋友的人,改天收他爲徒弟也不一定。”

蕭秋水卻道:“前輩賞識,在下感激。不過惟前輩身在‘朱大天王’麾下,雖武功蓋世,但非正途,望前輩能自珍行徑,一光武林;如仍執迷不悟,則晚輩不敢拜禮。”

柔水神君臉色一變道:“我在天王門下,屬神君之職,武林何人膽敢冒犯?我欲破例施恩收你爲徒,你反而敢嫌我非正道中人?!”

蕭秋水仍恭敬但堅持道:“晚輩只望前輩將蓋世奇功,用於正途上!”

柔水神君正要發作,大俠樑斗大笑道:“好!秋水,好!我就欣賞你這種脾氣!”

轉而向柔水神君道:“唉呀,你怎麼跟後生小輩一般見識,慪氣作甚?來來來,我們先回到內殿,從詳計議再說。”

大家又再走入內殿。

四周黑沉沉,連個人影也沒有。

阿水似已復原大半,按着小腹望向蕭秋水,明眸中無限謝意。

蕭秋水報以一笑。回望適才生死惡鬥的長廊,寂,無聲,長廊真長。

夜深沉·煮酒論英雄

衆人重新坐下,蕭秋水居然自懷裡取出菜餚,道:“幸虧沒丟了

勞九個性比較莽撞,禁不住喃喃道:“媽的!爲了吃的東西,差些兒丟了命,真划不來。”

好人胡福卻正色道:“勞九你有所誤解了。樑大俠等要拿菜餚倒是次要,重要的是藉此試一試權力幫包圍的實力。”

李黑點頭稱是:“長廊、廚房,只是寺之一隅,但亦有康出漁、盛江北、玉枕劍客、康劫生等大敵伺伏,其他方位,必然佈防更密,權力幫非但沒有散去;而且還增援了。”

施月比較細心,把吃的東西攤在桌上,又斟好了酒,另一面吳財正在煮酒,施月道:“我們被困於此,誰也不知道。”

吳財道:“然而權力幫卻不斷增援,我們如此困獸鬥,不是辦法呀。”

柔水神君忽道:“這也不盡然。”

樑鬥微笑道:“哦?”

柔水神君望定樑鬥道:“樑兄可知我困戰于丹霞之原因?與我向焦不離孟的‘烈火神君’又到哪裡去了?”

樑鬥道:“願聞其詳。”

柔水神君一口乾盡杯中酒,道:“樑大俠可知道二十餘年前,名震江湖的楚人燕狂徒及他名震天下的《忘情天書》嗎?”

一向淡泊鎮靜的樑鬥這次卻動了容,失聲道:“神君是說那武林無敵,而一出現又鬧得血腥風雨,江湖中人,你爭我奪的《忘情天書》嗎?”

蕭秋水只見“神劍五叟”及“兩廣十虎”都變了色,獨有他和大肚和尚,卻毫不知《忘情天書》是什麼東西?

柔水神君神色沉重,嘆了一聲:“正是。”

樑鬥變色道:“莫非……莫非這《忘情天書》又重現武林了?!”

只見廣州十虎等一聽之下,都伸長了脖子,廣東,廣西這兩羣市井好漢,對這“天書”尚如此未能“忘情”,其他的人可想而知。蕭秋水不由得十分好奇。

柔水神君搖首道:“非也。”

只見衆人都舒了一口氣,有的竟不禁露出失望沮喪之色。

柔水神君又道:“據‘朱大天王’,部下的追查,《忘情天書》只是幌子,引武林同道,自相殘殺,卻並無此物,然而燕狂徒卻確有其人!”

樑鬥正色道:“當然。若無燕狂徒,就無李沉舟;若無李沉舟,就無權力幫;權力幫縱橫武林,乃因李沉舟君臨天下。李沉舟之所以能所向無敵,要不是有燕狂徒相授絕藝,雖天資過人,境遇奇特,亦諒不致有今日!”

柔水神君苦笑道:“據說李沉舟只不過得到燕狂徒一半的授藝而已。”

樑鬥道:“所以纔有那麼多人追查燕狂徒手著的《忘情天書》,據說那是他一生武學精華,而今雍兄重提此事……”

柔水神君苦笑道:“我們‘長江三十六水道’的人物,打家劫舍,也算不上什麼好東西。但我們殺人雖多,統統加起來卻還比不上一個燕狂徒。此人非正非邪,行事乖僻,心高氣傲,又心狠手辣,練得一身驚人絕藝,後來被人所追殺,也是黑白二道俱大快人心的事

這時只聞一陣急錘之聲,擊打在圍牆上。

大肚和尚臉色變了變,樑鬥卻道:“不要慌張,對方是有意造成聲勢,使我們緊張、分心。”

柔水神君淡淡地道:“我們偏就不去管它就是了。”

阿水扁嘴道:“媽的,有種就跳進來,姑奶奶要報仇了。”

蕭秋水側首問道:“你……你肚子沒事了吧?”

阿水雖久闖江湖,此刻被這關切一問,卻不禁臉頰一紅,道:“沒事……盲腸,發作一陣,現在暫可用內力抵住。”

樑鬥向柔水神君敬了一杯酒,道,“請說下去。”

柔水神君道:“在權力幫未崛起之前,樑大俠當亦知悉,當時天下第一大幫,無疑是朱大天王的天下。”

樑鬥點頭道:“這點確然。當時貴幫七大長老都健在,若非在武夷山上力戰燕狂徒之役……

柔水神君恨聲道;”我們七大長老合戰燕狂徒,居然尚不能勝之,七個長老,只有兩個…回來…”

樑鬥頷首道:“那就是章殘金、萬碎玉兩位前輩,據說不但是貴幫長老,亦是朱大天王之護法。”

柔水神君苦笑道:“章、萬二位長老,是生死同心,才能合力消去燕狂徒致命一擊.但亦身受重傷:至其他五位長老,都以身殉職了!”

樑鬥動容道:“燕狂徒武功之高,人所共知,據說他十歲那年,己自創絕藝;十三歲那年,己儼然尊主、二十歲那年,已名震江湖。當日朱大天王命七大長老圍剿之,顯然勢在必得,爲何卻……

柔水神君嘆了一聲道:“這都是因爲燕狂徒那廝武功委實太高了。不過在七大長老圍攻之下,燕狂徒也筋疲力盡,後來朱大天王朱順水先生也去了,趁此把他擊傷,卻仍給他逃逸而去……而朱大大王亦因此役而元氣大傷,武林中統領之寶座漸而被李沉舟那一夥人所取代。”

樑鬥沉聲道:“武林是非成敗,如日升月落,起伏不定,浮沉世事,今日未成定局,他日也殊爲難說。……只不知此事與閣下蒞臨丹霞,以及烈火神君一道,又有何關聯呢?”

柔水神君沉吟了一會,道,“今日我們共患難,御強敵,對樑大俠的人格品德,又素爲敬慕,故亦盡心腹之言……我們此番六人上山,乃得知長江四棍的訊息,五位殉職長老中,惟獨邵流淚長老未死……”

樑鬥一驚道:“是三十年前名震江湖的‘別人流淚他傷心,自己流淚人斷腸’的邵流淚邵老前輩?!”

柔水神君一笑道:“其實也不算‘老前輩’。‘前輩’確是沒錯。他出道極早,二十三歲巳名聞江湖,二十八歲就當上了敝幫‘長老’,三十歲就逢燕狂徒之役,迄今還不到五十歲,跟我們年紀不相上下而己,不過邵流淚長者和岑傷心長老,昔日在武林中被稱力‘天地二絕’,亦名下無虛……可惜。可惜岑傷心卻死於燕狂徒之手……”

樑鬥一蹙眉道:“聽雍兄口氣說來,敢情是邵流淚未死了?!”

這時圍牆外又傳來更急劇的擊打聲,的是以掌擊牆,好人胡福皺了皺眉,忍不住道:“盛江北好掌力!”

柔水神君呷了一口酒,長長吁了一口氣,方纔道:“不但未死,而且還據悉得了一雙‘無極先丹’!”

這時傳來“轟隆”一聲,一片圍牆倒下,石灰飛揚,衆人凝視。卻無人影衝入院來。

樑鬥道:“權力幫動用到炸藥了。”

柔水神君道:“他自擾亂心神.我自飲酒談天。”

樑鬥一笑舉杯道:“我敬你。”

柔水神君亦淡然道:“今日我們齊困於此,亦算患難之交。來來來,我敬大家。”

衆人一口乾盡、自不理會外面的戰雲密佈。

樑鬥笑了一下,道:“適才神君談及‘無極先丹’,我真爲之一震。這‘無極先丹”,原是武林至寶,稱爲‘無極仙丹’。燕狂徒之所以在二十五歲便能冠絕武林,乃因吞服‘無極先丹’之“陽極丸’、‘陰極丸’共六顆,方能有此功力;而‘無極先丹’在世間乃以靈異藥物所製成,己個可能有再製的成料,……”

柔水神君點頭道:“‘無極光丹’不過十二顆,而燕狂徒盡得,併吞食六顆。……‘無極先丹’不但助長功力,‘陰極’、‘陽極’吞食,兩顆可增一甲子內力修爲,爲武林至寶。‘無極先丹’亦有起死回生之能……邵長老之能不死.亦因於此!”

樑鬥動容道:“哦。那麼說,邵長老得有一嘗‘無極先丹’之奇遇了。”

這是蕭秋水見樑鬥第二次動容。粱鬥淡泊名利,但對燕狂徒,《忘情天書》無極先丹卻似十分關注,敢情是因爲這三樣事物,對武學中人來說,是無比動人心魄的原故吧。

其實蕭秋水不知道,若在十五年前提起這三件寶物,這些在一起的人,先得要打上一場流血遍地的仗不可了。

柔水神君頷首道:“必然如此,因爲在十五年前武夷山之役,邵長老確是被燕狂徒劈中一掌,又腳踢中左太陽穴,加上反手一劍,劍貫腹腔,受如此重創,邵長老是必死無疑。……這都是章、萬二位長老親眼目睹的。”

樑鬥奇道:“若‘無極先丹’確有起死回生之能,邵長老能活在世上,並不足爲奇了。……只是此事相隔一十五年,神君又從何得知那前輩仍活着?”

柔水神君道:“是‘長江四棍’在廣東附近,遇上邵長老了。邵長老不但沒死,而且武功精進,長江四棍一問之下,才知道邵長老是吃了兩粒‘無極先丹’,才得以保存性命。”

樑鬥問道:“但‘無極仙丹’不是在燕狂徒手裡麼?”

柔水神君道:“當年燕狂徒力戰七大長老,已殲其四,但亦筋疲力盡,朱大天王趕至,合攻之下,擊傷燕狂徒,邵長老求功心切,自後撲上攻殺之,卻給燕狂徒後發一劍,貫穿腹腔,再聽聲辨位,擊中邵長老一掌一腳,大衆還想格殺之,燕狂徒飛身而起,落入原先他所備的馬車之中,策馬狂奔,就此逃去……

樑鬥讚歎道:“燕狂徒在八大高手圍攻之下,居然還能逃脫,而且不回身便給予武功精奇的邵長老三道重創,實是英雄蓋世,了不起。”

燭光閃熠,照得大殿上三個龐大的彌陀金佛閃動不已,光黯有致。

柔水神君靦然道:“不是我往別人臉上貼金,據章長老說,那燕狂徒劍仍嵌入邵長老身上,居然不拔出來,揹着邵長老,一掠五丈,直入馬車,馬即長嘯,長驅而去,而大家都追不上……單憑這份輕功,真是……”

樑鬥點頭道:“真是驚世羨豔。燕狂徒一生行徑過於偏戾,但智慧武功,膽魄勇氣,俱一時之選。”

柔水神君接道:“邵長老之所以不死,可以說是燕狂徒救活的。自從武夷山一役後,江湖傳說紛紛,但燕狂徒一直未現江湖,有人說他受朱大天王所傷過重致死,亦有人傳言燕某日後受少林、武當所派十二大高手圍攻而亡,總之說法都不一樣,而燕狂徒亦始終未現武林,他唯一的徒弟李沉舟卻漸露鋒芒。”

樑鬥道:“莫非……莫非雍兄乃從‘長江四棍’處得悉,邵長老正在丹霞山上?”

柔水神君正色道:“正是。長江四傑巧遇邵長老,邵長老吩咐他們說,他正被極其厲害的高手所追殺,事情無及細說,但卻有關‘無極先丹’下落等重大事情,請‘長江四棍’即通知朱大天王,派人來援,他有重要事物奉獻幫主………

樑鬥道:“所以神君等就來了?”

柔水神君道:“不只我,大家都來了,爲了要拖住權力幫兵力。除了烈火神君已向權力幫發動攻擊。”

樑鬥奇道:“長江三十六水道要對權力幫下手,爲何選在此時?”

柔水神君道:“邵流淚倉促交待,他將藏身於丹霞別傳寺、南華古剎其中之一,試圖避開煞星,請朱大天王趕快派人來援。朱大天王一得知這項消息,據蛛絲馬跡,斷定只有權力幫敢與我們爲敵,故令烈火神君出兵權力幫,佯作攻擊,其實是吸引住權力幫主力,以便救援邵長老。朱大天王親赴南華古剎,章、萬二位長老及我與五劍,則赴丹霞……”

這時外面的聲音驟然同時止歇。燭火暈黃,不住晃動。衆人屏息、靜聆。

柔水神君又道:“我們在丹霞途中,又得知邵流淚長者出現在六榕寺附近,萬碎玉、章殘金兩位長老即赴六榕救援,我與五劍續赴丹霞別傳寺。來到這裡……”柔水神君喝了一杯酒又道:

“找不到邵長老,連大印、玉璽法師也不見了。我本想撤走,但迴心一想,大印、玉璽都是有道高僧,鮮少與人結怨,而一身武藝,也扎手得很,常人絕不是其敵手,怎會失蹤?而別傳寺又是欽定學士潛修聖地,怎會一個隱居的讀書人皆無?我便在此稍作逗留,果見異樣,即行提防,才免遭權力幫暗算之毒手!”

樑鬥“哦”了一聲道:“那麼說,權力幫已先汝等而至麼?”

柔水神君道:“其實他們,早就來了,大概也是找遍了丹霞,不見邵流淚,便在這兒伏擊我們,除了八大天王中的火王親至,還有一夥權力幫衆,今早我請五劍叟去山腰打出一條血路看看,他門殺到一半,見對方埋伏太多,故只得退回山上。”

樑鬥沉吟道,“那麼說,邵前輩身懷瑰寶的事.權力幫也是知道的了。”

外面靜寂得驚人。

夜深沉。

山雨欲來風滿樓。

柔水神君道:“知道是必然的了.不過他們不可能加派人來。因爲他們現在也夠忙了。”——

烈火神君攻權力幫,朱大天王在南華,萬碎玉、章殘金在六榕。加上浣花劍派、廣西浣花、四川唐門等一鬧,權力幫也真夠應付的了。

樑鬥想了想,道:“難怪劍王一路上都不發動主力攻擊了。原來他是見我們往奔丹霞一路。敢情是以爲我們也是爲無極先丹而來。乾脆困我們在別傳寺中,看我們能否找到邵流淚,再一網打盡。”

柔水神君點了點義,道:“想必如此,是以火王、劍王聯手,開始我見你們來,亦不敢確定是否權力幫中人,一直待他們向你們發動攻擊,纔敢判定。”

樑鬥笑道:“這也難怪。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就連名滿兩廣的威鎮陽朔的屈寒山也爲權力幫所用,諸位自不得不小心一些。”

柔水神君苦笑道:“樑大俠能夠見諒.兄弟自是心感……但別傳寺中,皆無邵長老下落,屈寒山等勞師動衆,迫你們上山,展開包圍,死纏不放,卻又何堪?”

樑鬥一時無法作答。蕭秋水在旁低聲道:

“不知……我……”

樑鬥笑道:“秋水,有話快說。”

蕭秋水道:“我有些看法,不知該不該說?”

樑鬥道:“快說.快說,我們都是患難中人。有什麼不可說的。”

蕭秋水躬身道:“謝前輩……”

樑鬥截道:“有什麼前輩不前輩的,而今大敵當前,誰死誰活。何人依仗何人。尚不得知,憑你智慧,膽色,日後必是一方宗主,你再客氣。就看不起我樑鬥!來來來,喝酒,說話。”說着一口把酒乾盡,又倒另一杯酒。

樑鬥這一番話,聽得蕭秋水熱血上衝,朗聲道:“在下認爲屈寒山所以領兵衝上山來,是受長江四棍之影響。”

這一下,柔水神君與樑鬥懼出乎意料之外,齊齊“哦”了一聲,望向蕭秋水。

蕭秋水舔了舔幹脣,把受屈寒山等危崖迫墜。與唐、鐵、邱等分散,落入江中,再被長江四棍所俘,後在高要又爲屈寒山等所制。並說出“劍王”鬥“四棍”的始末……

蕭秋水接道,“以屈寒山武功,長江四棍自不是敵手…”說着望了望柔水神君,柔水神君不由得點了點頭,蕭秋水道:

“長江四棍想必失手被擒。爲了求生,希望離得最近的雍神君能出手相救,故說出丹霞山乃邵長老真正現身所在。誘劍王等上來與神君相拼,以望得救。惟不知神君早已受‘火王’所圍。劍王見樑大俠上來,以爲長江四棍所說有理,所以集中火力攻此地,一面必己遣人通知權力幫……”

大肚和尚道:“那末說,這兒不宜久等,權力幫再忙,也會派援軍到此了。”

瘋女這時一點瘋態都沒有,沉聲道:“無極先丹是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仙丹,權力幫一旦得知,絕不放過。”

柔水神君道:“這樣說來。長江四棍己落在劍王手裡了?”

蕭秋水遲疑道:“這都只是猜測而已!”

樑鬥撫髯道:“不過猜測十分有理。”

柔水神君苦笑道:“可惜這兒既無邵長老,亦缺無極先丹,只有我們枯守在這裡,跟權力幫對上了。”

外邊一片死寂,殿中燭火,映照在大殿三座金佛之上;香火早斷,佛笑依然,居然帶點曖昧和猙獰。

第五回 中國人有拳頭、筆墨與志氣第二回 大俠樑鬥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八回 武夷山之役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十三回 老人與少女第十回 大家早大家好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二回 大俠樑鬥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十四回 蛇蠍美人前序:如畫往事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一回 黑布鞋、白布襪、青布衫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十回 大家早大家好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四回 蛇蠍美人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八回 死路第十一回 無極先丹第十一回 無極先丹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前序:如畫往事第十八回 死路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前序:如畫往事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十回 大家早大家好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前序:如畫往事第一回 黑布鞋、白布襪、青布衫第二回 大俠樑鬥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五回 中國人有拳頭、筆墨與志氣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一回 無極先丹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十八回 死路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十回 大家早大家好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十一回 無極先丹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八回 死路第十三回 老人與少女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十三回 老人與少女第十八回 死路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十三回 老人與少女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一回 黑布鞋、白布襪、青布衫
第五回 中國人有拳頭、筆墨與志氣第二回 大俠樑鬥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八回 武夷山之役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十三回 老人與少女第十回 大家早大家好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二回 大俠樑鬥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十四回 蛇蠍美人前序:如畫往事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一回 黑布鞋、白布襪、青布衫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十回 大家早大家好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四回 蛇蠍美人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八回 死路第十一回 無極先丹第十一回 無極先丹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前序:如畫往事第十八回 死路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前序:如畫往事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十回 大家早大家好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前序:如畫往事第一回 黑布鞋、白布襪、青布衫第二回 大俠樑鬥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五回 中國人有拳頭、筆墨與志氣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一回 無極先丹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十八回 死路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十回 大家早大家好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七回 大渡河之鬥第十一回 無極先丹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五回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十六回 唐肥與林公子第九回 客敲月下門第十二回 一百三十四條好漢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六回 劍王與火王第十八回 死路第十三回 老人與少女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十三回 老人與少女第十八回 死路第七回 丹霞山之戰第十三回 老人與少女第四回 大肚和尚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一回 黑布鞋、白布襪、青布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