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

隋煬帝楊廣這些日子一直在考慮,如何牽制關隴貴族,打壓舊閥實力,強化中央集權,因爲這兩三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發生過太多的朝代更迭,藩王作亂,門閥割據,威脅皇權,楊廣想要大隋長治久安,就必須要解決門閥士族的問題。

這是國之根基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傷根掘基,王朝倒塌,不可冒進。

但是隋煬帝恰恰是個急功好利的性格,他心中有着功蓋三皇五帝,勢超秦始皇,成爲千古一帝的霸氣,但是畢竟大隋開國,是他的老子實現的,開國之名他得不到了,但是他要實現大業,稱霸宇內,再現古代聖君,四方蠻夷來拜的盛世。

可門閥士族,卻嚴重製約了他,甚至危及他的權力和統治,他的父親就是以外戚專權而得北周天下,隋煬帝可不想,這些八大門閥,還要那些一流豪門,能夠威脅他的統治。

拉攏寒門,提拔寒士,來平衡門閥,分化貴族權力,這是隋煬帝的想法,但如此實施,卻一時不知從何處下手。

此時,隋煬帝楊廣問向了羅昭雲,頗有病急亂投醫的想法,還夾雜着試探,以及無心之舉,總之,隋煬帝這個人,性情多變,古怪得很,有時候的想法,不能按常理揣度。

羅昭雲猶豫了一下,看宮內倒是沒有什麼外人,但仍是拘謹,畢竟他要是說些不利於門閥的,擔心會將門閥得罪了,以後在朝內,可是寸步難行了。

楊廣城府也頗深,否則不會在奪嫡中成功扳倒太子了,他看出羅昭雲的猶豫,心中略村,一揮手,讓所有宮女侍衛們退出房外,只留下蕭皇后和小公主,還要幾名侍衛,都是站在角落,如果低聲說話,不見得能聽到。

羅昭雲放下心來,回答道:“臣以爲,當廣開科舉之路,選拔人才,給寒門一定取仕機會。”

其實,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爲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爲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據史書記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但是這種舉人,都流於形式,最後推舉上來的,肯定都是關係戶,跟寒門關係不大。

楊廣狐疑道:“科舉選人?這方面,朕也早有考慮,打算設置‘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學業優敏’等十科舉人。再詔令諸郡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等四科舉人,拓寬選拔舉人的途徑和考覈,但執行起來,恐怕還是難免被門閥控制。”

羅昭雲聽完,明白楊廣所說,都是隋代推行的舉人制度,但是臨時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舉人的特徵,以具科舉制的雛形。在大業中間,伐遼東之前,隋煬帝還曾設置明經、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去士,這才標誌着科舉制已經誕生了,但僅此而已,並沒有真正實行下去。

因爲不久伐遼東之後,科舉就荒廢下來,隨後三伐遼東失敗,天下烽煙,諸侯並起,楊廣躲避到江都去,北方几乎一片混亂,科舉沒有推行起來,就夭折了,直到唐朝,科舉制度才真正實行。

不過,如果以爲唐朝科舉對國家影響很大,那就錯了,因爲在唐朝的科舉,取士的名額太少了,一屆科考,三年一次,一共才錄取二十人,最後都是成爲翰林院等執筆官,才如李白,也無法得到真正的實權官職,對朝政影響不大。

只有到了宋朝,科舉取士,纔是最主要途徑,趙匡胤爲了拉攏寒門士子,不讓這些文人搗亂,使讀書人都能堅決擁護朝廷的領導,所以科舉更加全面,選人的數量也多,宋代的門生、學派黨爭也最多,讀書氛圍也最好。

羅昭雲開口道:“臣所說科舉,不是傳統意義的舉人和選拔管理,可是通過一種較爲公平的途徑,讓所有人在皇帝的監督下,憑着真才實學,進入朝堂爲官,他們會直接成爲陛下的人,這樣略過的門閥考覈,他們都會絕對效忠陛下了。”

楊廣眼神一亮,露出驚喜之色,連蕭皇后、小公主聽完,也都感到驚奇,不知他有什麼辦法?

“可以跳過門閥控制,甚至能讓朕親自監督,究竟是什麼辦法?”

“考試!”

“考試?”楊廣錯愕一下,有點不知所云。

羅昭雲振奮道:“就是科舉考試,不是通過那些表面的賢能、正直、德行等,主觀考覈,而是讓寒門與貴族的公子,讀書後進行科舉考試,可以分文章卷、治國卷、軍伍兵法卷、建築算術卷等,分科取士,不但可以選出一些精通儒學,擅寫詞賦的士大夫,還能選出精通治國理論的官吏,懂得兵法的武將,精於建築、算術、工匠的人。”

楊廣聽完,表情變化,然後啼笑皆非道:“哈哈,這個想法,朕還是首次提到,依靠答卷寫字嗎?這倒是能避開一部分門閥插手,只不過,你所說建築、工匠之流,他們如何有資格參與這種朝廷科舉,真是荒謬!”

隋煬帝有贊有斥,對羅昭雲的建議,一部分覺得可行,一部分覺得異想天開。

羅昭雲心中一嘆,士農工商的等級觀念,在這個時代太深了,連皇帝本身,都覺得天經地義,更何況那些貴族和百姓了。

“這樣一來,士子們就真的能崛起,步入朝堂嗎?”楊廣還要疑問。

羅昭雲道:“朝廷頒佈科考的書目,讓貴族和寒門子弟,各自學習,然後統一出題,或是各州一張卷,從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級級選拔,出現童生、秀才、舉人、貢生、進士不同級別,籠絡讀書人,壓制貴族勢力,到最後一關,陛下親自在宮殿監考,所有來京城殿試的人,都成爲天子門生!以前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演變成‘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陛下就能將收天下文人爲己用了。”

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叛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夜襲險關第五十二章 熱血疆場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三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九章 尷尬相處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天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九十四章 觀音婢第十一章 遇襲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乾柴和烈火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駕親臨城下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進駐江都城第八百零四章 參議軍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緣的故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陣前搦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高天黑肅殺夜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六百零五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欠更補章說明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傷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七百章 立國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五百二十章 學術探討第八百九十三章 複雜的心態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場搞活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七百八十八章 難得糊塗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宮內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九百七十八章 晉安侯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步入化勁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軍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第八百六十九章 佈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傳說第八百二十三章 羅英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連拔城
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叛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夜襲險關第五十二章 熱血疆場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三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九章 尷尬相處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天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九十四章 觀音婢第十一章 遇襲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乾柴和烈火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駕親臨城下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進駐江都城第八百零四章 參議軍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緣的故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陣前搦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高天黑肅殺夜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六百零五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欠更補章說明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傷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七百章 立國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五百二十章 學術探討第八百九十三章 複雜的心態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場搞活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七百八十八章 難得糊塗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宮內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龍消志第九百七十八章 晉安侯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步入化勁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軍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第八百六十九章 佈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傳說第八百二十三章 羅英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連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