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

楊素、宇文述都是老奸巨猾之輩,發言時均是先貶斥太子,誇讚晉王一番,然後出謀劃策,果然,楊廣聽完,神色有些興奮,雖然他城府很深,懂得喜怒不變,仍在憋住表情,但嘴角、眼神中,難免會流露出一些,給人紅光潤臉,意氣奮發的感覺。

室內的張衡、段達、於仲文、薛道衡等人眉毛跳了跳,心中暗自讚歎:看人家這馬屁拍的,跟諫策合二爲一,相得益彰,順其自然,不着痕跡,太過高明瞭,難怪深得晉王心思,在朝中又穩坐高位。

張衡這時道:“楊公、宇文公所言,句句珠璣,讓我等精神一振,有了更多想法,太子失勢,如果能繼續擴散一些毀之形象言論,讓裡坊街頭巷尾都在議論太子的是非和過失,大臣和貴族門閥很快就能傳入,太子失了人心,對晉王奪嫡大有幫助。”

“此法可行,就交給張府掾去辦了。”楊廣點頭同意了。

在隋朝稱呼官員,或者官員之間,往往都直接稱‘姓加官職’,有些身份的高官,或者年長官員,會稱爲‘某某公’,如果普通官員之間不知道對方的官職或姓氏,年輕一點的都稱呼爲“阿郎”或“郎君”,年長也稱公。

“某知曉了,定當辦妥。”張衡拱手接下這項任務。

晉王府督軍事於仲文開口道:“晉王殿下,東宮有十率宮衛,當儘快勸陛下調離兵權,以防太子拼死一搏,進行宮變。”

楊廣點着頭,嘴角溢出一絲笑容道:“我那皇兄,敦厚耿直,性子倔拗,膽識和魄力還做不到。除非到了山窮水盡,全家性命之危時候,纔敢置死地而後生,所以此時斷不肯冒險,只會白白錯失了良機!”

“太子麾下有劉居士,此人武功極高,膽識過人,在長安大興城內,私下經營不少酒樓,吸取不少豪俠、劍客,還有亡命之徒,不得不防。”大理丞楊遠說道。

楊廣對着劉居士,也有些頭疼,俠以武犯禁,此人武功高絕,背後有太子和一些關隴門閥支撐,控制了大興城不少地下幫會,龍蛇混雜,消息靈通,藏匿不少厲害劍手,哪怕他身爲晉王,沒有十足藉口,也無法直接對劉居士下手。

“獨孤將軍,就麻煩你通知舍弟,出動一些武侯府的衛士盯緊這批人,別讓他們興風作浪,壞本王好事!”

“某明白了。”

右武衛將軍獨孤楷點頭,他的胞弟獨孤鋒是左武侯府的將軍,十二衛府的武侯府,負責警衛任務,晝夜巡察以執捕犯法者,相當於後世的特警和武警,平日裡要巡邏京城,逮捕罪犯,武侯衛都有些武藝在身,不是普通宿衛能比。

諸人又議論一番,最後楊素微笑道:“晉王殿下莫心急,奪嫡大勢已成,扳倒太子,只差致命一擊了,當今陛下最忌謀反,亂之國本,只要在這方面做文章,找機會,就能一擊功成。”

衆人聽聞,眼神一亮,都覺得大有道理,心忖姜果然還是老的辣!

楊廣心領神會,含笑不語,其實楊廣是一個十分高傲的人,他自幼刻苦學文習武,少年時,隋文帝安排到晉王府有一文一武輔佐他,文的是項城郡公王韶,武的是齊安郡公李徹,二人對他影響頗大,尤其是王韶,博學多才,使楊廣自幼文采出衆,逐漸成爲人中龍鳳。

他就是這樣一個允文允武的人傑,站的平臺高了,視野開闊,自然不甘心永遠居於人下,何況楊廣奪嫡,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因爲他少年得志,從二十歲開府建牙,被父皇有意扶持起來,與太子勢力搞平衡,藉此調和關隴門閥,實行的是古之君王的‘二柄’平衡之術。

楊廣也很爭氣,南伐陳、北征突厥,平定地方叛亂,治理地方都可圈可點,這樣人脈和威望已經積攢起來,已經對太子構成了威脅。即便他不奪嫡,韜光養晦,等太子順利登基之後,也絕不會饒了他,同樣死路一條。

所以,早已看透局勢的楊廣,爲了安身立命,必須要站出來奪嫡,他已經被幕後的一些門閥和自己的勢力團體綁在戰車上,退不了步,否則就是死路一條,就好像一旦他登基,同樣不會放過太子楊勇,甚至其它皇弟,他也要誅殺或囚禁,纔會感覺到安全一樣。

這樣的思想,主要是時代的特徵,南北朝時期開始,國家動盪,朝廷更迭太快,東魏西魏,北周北齊,或南面宋齊樑陳,兄弟之間骨頭相殘,宮變奪權太多,所以皇子之間,都沒有安全感,楊廣既然已經冒頭,就無法再縮回去,唯有硬着頭皮去奪九五之尊位,一旦成功,不但性命保住,還能把持江山,做一些大業,名垂千古!

楊廣是個很有主見的人,隨着經歷豐富起來,閱歷和才能提升,心中已經瞧不起太子楊勇了,覺得他不是幹大事的人,沒有什麼頭腦和手段,否則也不會淪落到被廢的邊緣,快被擠出朝堂的權力中心了。

當然,晉王楊廣也很清楚,自己受父皇器重,絕不是因爲自己儉樸、不近女色這些原因,這些只是作秀給世人百姓和朝官看的,堵住世人悠悠之口,從一些生活中顯而易見的方面,積累好名聲,壓倒過楊勇,讓隋文帝多出一些藉口來扶植他,疏遠太子。

也許獨孤後沒有察覺,也許心照不宣,這些楊廣並不清楚。但是他很確定一點,父皇要廢太子,對他如此提攜,最重要原因是太子楊勇沒有能力和魄力,擺脫舊閥的控制,甚至連壓制舊閥心思和見解都沒有,被一些反對勢力當成槍使,卻沒有及時察覺,至今都無法擺脫那種依賴關係,讓隋文帝大失所望。

隋文帝擔心楊勇一旦登基,由於性格敦厚,耿直倔強,無法駕馭那些關隴舊閥,會被八大門閥以及高穎等外戚重臣、北周遺老們奪權,因爲這種篡國之事,百年之中,發生太多了,猜忌日重的文帝更是不得不防。

而楊廣在隋文帝面前對答這種問題時,提出來日後遷都洛陽,脫離關隴舊閥勢力範圍,遷走這裡豪門,讓他們如無根之水沒有了地利優勢,同時對河東、山東中原之地進行有效監督。其次開運河,疏通南北,加快南北融合,讓北方士族與南方僑族能夠合一,實現真正隋朝大興。然後推廣科舉,選拔寒士,動搖門閥控制升官等弊端……

隋文帝這幾年反覆比較太子和晉王,最後覺得,把皇位傳給楊廣,更能保住大隋的江山,開創更強的偉業,讓楊氏皇統,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像周、漢一般,可以傳承幾百年。

任誰也想不到,後來的歷史跟楊堅父子開了大玩笑,二世就亡了,沒有實現長治久安,數百年的皇圖,此乃後話了。

————

ps:今日就一更了,存稿中因爲資料有偏差正在修改,擔心出錯,所以今天只更一章了,下週繼續雙更,請大家多支持!

【本書歷史人物,會盡可能按照史料的性格來寫,雖然情節是全新的,但歷史人物的原貌會嚴謹去對待,不會爲了突出主角的能力,就過度削弱古人的智商!其實古人很聰明,要不然,也不會出了那麼多經典著作,而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在文學、詩詞、哲學、史學等方面又有多少名作呢?除物理化學科技這些在發展外,文化和精神層面,也就是人本位都是在啃舊而已,甚至在倒退,一旦脫離了網絡和手機,現代人提筆都忘字了,更別說精深有哲理的思想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會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六百零七章 謀劃戰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對王牌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攏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八十九章 任重道遠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八百二十五章 氣吞山河出函谷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一百三十二章 過隘口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七十章 宴上比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夜的殺戮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玲瓏心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傑薈萃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進展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五十四章 且戰且退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別歸長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高天黑肅殺夜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局將啓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四百零一章 計中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傳說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十一章 遇襲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進駐江都城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二百六十章 征討吐谷渾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才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會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六百零七章 謀劃戰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對王牌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攏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八十九章 任重道遠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八百二十五章 氣吞山河出函谷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一百三十二章 過隘口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七十章 宴上比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夜的殺戮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玲瓏心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傑薈萃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進展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離第五十四章 且戰且退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賢納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別歸長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高天黑肅殺夜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局將啓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四百零一章 計中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傳說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十一章 遇襲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進駐江都城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二百六十章 征討吐谷渾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一百五十六章 帳內議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才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