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爲霜;

時光飛逝七十載,

物是人非憶成廊。

就像這首詩所描述的場景,這是一段塵封許久又讓我不得不在這個時候講起的回憶。人、鬼、屍、魔、神,無一根本存在於這個世界,除了心中的那一份感慨,和當局者的那一點隻言片語,也許在某個角落,在某個時間,有這麼一些人確實在過去遇到、參與了一些鮮爲人知的奇事……

(我,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寫下的這些故事,不指望會讓你相信,只是給後人在茶餘飯後多點談資,不爲別的,就爲了自己心中的那份舊憶。)

--——

2013年初秋,我回到老家,這是位於東海小島上的小漁村——水澤村,幾十年來沒有大的變化。鋼筋水泥也掩蓋不了歷史的痕跡,除了生生死死的人進進出出,遠走他鄉的人來來回回,沒有人會去記錄這個村子曾經的點點滴滴。可能現在這些對我來說,只是心中的一記烙印,傷不到一絲皮肉,但是對於過去的自己,那就是命中註定。

中國有句老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確實一個“檻”,恰巧我也到了這個年紀。我很害怕,這才勾起了我對當年經歷的懷念。

正式介紹一下,我叫熊臘月,但這三個字不是我的本名,爲什麼這麼說,那就複雜得多了。

聽已過世的母親說,我是在農曆十二月出生的,可能是這個原因,小時候的夥伴們都叫我的綽號——“十二”。不過她沒有告訴我是在何日何時出生的,當然也我問過原因,但她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搪塞過去,這件事讓我鬱悶了好一陣子。

但我也能體恤父母的心情,沒有糾結這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小時候不懂,家裡窮,子女又多,一個小小的生日誰又會特意慶祝,久而久之,我也沒有放在心上了,只是有的時候夥伴們無心問起來,我只能無言以對。

我在家裡是最小的,上面有四個姐姐,我和最小的姐姐年齡相差五歲,而她們都是隔年出世的,所以在家裡,我顯得特別另類,一度以爲自己是外面撿來的。但父母對我很好,尤其偏愛我,這使我既高興又疑惑,懷疑是不是因爲我是家裡唯一的男孩,纔得到重視。那個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尤其嚴重,在水澤村裡也是同樣,不敢說父母也是其中之一。

對了,我還有爺爺,有人會問,誰沒有爺爺呢,我特意提到,只是打我記事起,就沒有見過奶奶、外公、外婆。母親說,她是外地媳婦,在她小時候外公外婆就去世了,而奶奶是在我出生之前不久去世的,所以我的上上一輩的親人,就只有爺爺。

爺爺是村裡的“風雲人物”,不是因爲他有偉大的功績和俊美的相貌,而是他的本事。爺爺是村裡獨一無二的葬禮主事,雖說談不上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水澤村裡每家每戶都會在親人去世時要求爺爺去主理一系列的流程。妥妥當當把先人入土爲安,同時又不犯到忌諱,是農村人最爲講究的,可以說,有的時候白事比紅事更爲隆重。一個月前,我接到水澤村村委會的來電,說是村子將要整體拆遷,需要辦理手續,所以我不遠萬里趕了回來。聽村委會的人說,家裡能找到的人只有我了。我也能理解,因爲父母先後去世時,我和四個姐姐只團聚過可憐的兩次,最後一次我們把家裡今後的大小事定了下來。那個時候誰也沒有意識到房子在今時今日會這麼值錢,雖然位於小漁村,算上老宅子的面積,也能值個百八十萬的。姐姐們都早已遠嫁他地,所以在大家協商後決定把今後看家的任務交給我,畢竟這裡是祖屋,或許什麼時候還有回來的可能。此後我們斷斷續續聯絡過幾次,我算了算,差不多有三十年了,在一起碰面的次數不會超過五根手指,只是每逢父母的忌日會回來,但也沒有能全部聚齊,看見的也只是父母的墳前已經燒過的元寶蠟燭和供品。推開老家的木門,熟悉的味道中透着一股淒涼,兒時的回憶讓我係在心頭。發綠的擀麪杖、生鏽的鐵鍋、斷腿的竹椅、沒有牀墊的彈簧牀,還有佈滿灰塵的角角落落等等,似乎我在這裡是唯一的新事物,沒想到在這個家裡,我依然格格不入。我已經習慣了,親情、愛情、友情,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奢侈,來得突然,去得同樣突然。物是人非,記憶猶如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到哪,眼中只有當下,逝去的時光再也回不來了,未來的旅程也不能確定,人生沒有後悔藥,更沒有回頭路。惆悵歸惆悵,事情還是要做。父母去世後,老房子就成了遺產,雖然她們的戶口都已經遷出,但我覺得關係到家裡的大事畢竟要通知所有子女,再加上村委會的人告訴我,到正式拆遷還要等大半年,期間要保持通信,不時還有很多手續需要辦理,對於我這個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來回的疲勞旅途成了煩事,所以我打算在這裡住下去。這段時間內,找我四個姐姐的事就成了我的首要任務,雖然上了年紀,但手腳還算利索,腦子也算清楚。我在老房子來回逛了幾圈,既熟悉又陌生,想象着以前家裡七口人如何在一個飯桌上吃飯,打地鋪睡覺,相互嬉鬧,相互關心,而這些,都成了泡影,再去緬懷也是徒勞傷身。我把值得紀念的照片、老存貨等留了下來,一併移至樓上的房間,轉天,我去通了水電,又請了裝修師傅,簡單裝潢一下,起碼住着舒服。其實老房子不大,加上院子也就一百多平方,不過有兩層,樓上暫時不動,而把樓下的兩個房間打通,一間作爲臥室,一間作爲浴室,再把前門封閉,在院子裡開了個小門,這樣出房間直接通了院子和門,行走就方便很多。我又在院子裡又種了些花草,大概半個月的時間,老房子有了新的面貌。閒下心來,心情也輕鬆不少,坐在躺椅上一件件欣賞着我收拾出來的舊物。夕陽西下,餘光輝照,還是那句話,年紀大了就比較念舊,我翻看着以前的黑白照片,望着一家人的笑容,也許那段時光纔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而不是從五十多年前開始的那幾段經歷。人的一生崎嶇坎坷,很多次的經歷令人改變着人生軌跡,而我遇到事卻不是我能選擇的,我覺得自己不是在和時間賽跑,而是在探尋時間的起點。我本想跳過這段驚險的歷程,但事情往往不經意間給我提了個醒,一本被黑色血跡沾滿的日記本從相冊中掉落在我的面前,硬得就像塊板磚,擲地有聲地打破了我內心的平靜。這原是一本用硬皮綠布面的日記本,記得當時父親交給我時,着實把我搞得雲裡霧裡,因爲這種顏色和材質的冊子在當時極其少見,完全不是我應該擁有的,而裡面的內容卻和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我把日記本拿起來,綠色已經褪去,和血跡融合成了黑色,紙頁之間已經黏成一股,好不容易被我翻開一頁,字與字連筆成圖,幾乎是模糊的,好像在告訴我,過去的也就過去了,再翻看也是增添煩擾,也因爲這本日記,改變了我的一生……

第147章 選擇第10章 前往第51章 竹林第137章 自己第146章 志東第126章 古物第105章 通知第48章 鬼子第18章 鬼船第84章 憋壞第106章 殭屍第79章 炸藥第92章 死者第36章 夢靨第144章 滅妖第67章 入島第32章 葬禮第44章 辦法第52章 魔障第44章 辦法第78章 土包第145章 村口第90章 來人第40章 插曲第55章 成精第141章 桃樹第29章 茅房第67章 入島第139章 誑鬼第144章 滅妖第58章 歸來第62章 陌生第70章 破棺第13章 山洞第89章 小巷第20章 小孩第13章 山洞第102章 四屍第33章 屍變第135章 噩夢第41章 後知第113章 活着第27章 印象第136章 笑聲第53章 目標第122章 借體第52章 魔障第106章 殭屍第127章 尋物第129章 羽毛第109章 鬧鬼第48章 鬼子第99章 怪物第126章 古物第88章 血月第53章 目標第27章 印象第13章 山洞第6章 喪父第47章 大蛇第4章 傳說第20章 小孩第72章 重託第112章 驚嚇第80章 效力第102章 四屍第138章 代替第31章 破壽第35章 趕屍第26章 故人第80章 效力第51章 竹林第80章 效力第88章 血月第77章 古墓第139章 誑鬼第40章 插曲第32章 葬禮第94章 女屍第6章 喪父第142章 銅鏡第104章 代價第61章 棺材第61章 棺材第95章 大案第71章 消失第146章 志東第108章 拜祭第147章 選擇第26章 故人第53章 目標第23章 怪物第89章 小巷第56章 圈套第77章 古墓第135章 噩夢第103章 相信第42章 市場第53章 目標
第147章 選擇第10章 前往第51章 竹林第137章 自己第146章 志東第126章 古物第105章 通知第48章 鬼子第18章 鬼船第84章 憋壞第106章 殭屍第79章 炸藥第92章 死者第36章 夢靨第144章 滅妖第67章 入島第32章 葬禮第44章 辦法第52章 魔障第44章 辦法第78章 土包第145章 村口第90章 來人第40章 插曲第55章 成精第141章 桃樹第29章 茅房第67章 入島第139章 誑鬼第144章 滅妖第58章 歸來第62章 陌生第70章 破棺第13章 山洞第89章 小巷第20章 小孩第13章 山洞第102章 四屍第33章 屍變第135章 噩夢第41章 後知第113章 活着第27章 印象第136章 笑聲第53章 目標第122章 借體第52章 魔障第106章 殭屍第127章 尋物第129章 羽毛第109章 鬧鬼第48章 鬼子第99章 怪物第126章 古物第88章 血月第53章 目標第27章 印象第13章 山洞第6章 喪父第47章 大蛇第4章 傳說第20章 小孩第72章 重託第112章 驚嚇第80章 效力第102章 四屍第138章 代替第31章 破壽第35章 趕屍第26章 故人第80章 效力第51章 竹林第80章 效力第88章 血月第77章 古墓第139章 誑鬼第40章 插曲第32章 葬禮第94章 女屍第6章 喪父第142章 銅鏡第104章 代價第61章 棺材第61章 棺材第95章 大案第71章 消失第146章 志東第108章 拜祭第147章 選擇第26章 故人第53章 目標第23章 怪物第89章 小巷第56章 圈套第77章 古墓第135章 噩夢第103章 相信第42章 市場第53章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