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任,忙於吏治。
當時整個開封吏治的風氣,在范仲淹的治理之下,肅然一清。
但吏治歸吏治,朝堂歸朝堂。
朝堂上面的問題,還是有的。
權相呂夷簡擅權,把持朝政,培植黨羽,任用親信。
於是向仁宗皇帝進獻《百官圖》,對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銳批評,勸說皇帝制定製度、親自掌握官吏升遷之事。
呂夷簡不甘示弱,反譏范仲淹迂腐,誣衊范仲淹
"越職言事、勾結朋黨、離間君臣"。
朋黨這兩個字,對於仁宗的殺傷力,實在是有些大,他最不喜歡的,就是結黨營私這些事情。
而范仲淹便連上四章 ,論斥呂夷簡狡詐,因言辭激烈,遂被罷黜,改知饒州。
侍御史韓瀆曲意迎合,列寫范仲淹同黨的姓名,奏請仁宗在朝廷張榜公示。
範呂之爭,牽連甚廣。
秘書丞餘靖上書請求修改詔命 ;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訟和范仲淹是師友關係,願一起降官貶黜
館閣校勘歐陽修責備高若訥身爲諫官,對范仲淹被貶之事一言不發 ,蔡襄亦作《四賢一不肖》詩 ,攻擊高若訥,皆牽連遭貶。
朝臣畏懼宰相勢力,莫敢置言。范仲淹被貶出京,竟無人敢送別,只有龍圖閣直學士李紘、集賢校理王質出郊餞行。
但該要用到范仲淹的時候。
自然是需要用到他的。
儘管范仲淹被貶,但朝堂上的口水仗一直沒怎麼停。
一直到仁宗下令,不允許結黨之後,方纔逐漸的消停了下來。
范仲淹似乎要被人遺忘了一樣。
但李元昊很明顯,不希望范仲淹就這樣被人遺忘。
發育也發育了這麼多年了。
現在的日子也過的是相當的不錯。
宋朝?
什麼掉東西?不理了!
李元昊悍然稱帝!順便自立國號西夏,定都興慶。
宋朝和李元昊之間的外交關係,完全破裂。
隨後李元昊馬不停蹄起兵犯境。
當時宋朝能打的武將,真的不多,至少能夠和李元昊過招的人。
寥寥無幾。
於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李元昊率領西夏在三川口大敗宋軍。
這是真的沒辦法。
朝野震驚,仁宗當時想來想去,最後想到的人至少有着范仲淹的名字。
當然,不只是他一個,還有另外一個人。
韓琦。
這個人和仁宗的關係相當的不錯。
三川口失敗後,他也是第一個以安撫使的名義,前往山西整治城池的官員。
當然,後面范仲淹也去了。
不過當時的范仲淹,五十來歲,而韓琦不過三十二歲。
韓琦可以說是少年得志。
雙方對於防禦地方問題,實際上都沒有太大的分歧。
兩個人沉住氣,開始嘗試着整頓邊軍,開拓財源,隨後免除雜稅來穩定人心。
這些日子,雙方過的可謂是相安無事。
但後面宋仁宗一定是要背上一些鍋的。
因爲三川口失敗之後,宋仁宗完全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當年的小弟現在要打大哥?那怎麼行?
於是在范仲淹和韓琦不斷穩定陝西的時候。
宋仁宗一年時間下了五道詔書,就是問韓琦應該如何攻打西夏。
要讓西夏俯首稱臣。
同時在詔書上直接催促開戰。
在這個時候。
韓琦還是年輕了一些。
他覺得差不多了。
於是開戰了。
而范仲淹覺得,不行,還不到這個時候,所以他忍住了。
順便告訴皇帝。
冬天出兵,是一個很蠢的事情,因爲嚴寒,糧草運輸很困難,而且士氣不高。
西夏人來去如風,隨時可以截斷糧道,一旦開戰,反而是宋朝不利。
范仲淹順便還覺得,應該採取懷柔的政策,至少要等到適合出兵的時候,再進行作戰。
這一番奏摺,仁宗看到了。
但看到的時候,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當時李元昊親自率軍十萬進攻渭州,當時距離三川口慘敗的時間不過一年。
倉促之下,韓琦只能夠派遣一萬八千餘人前去禦敵。
主將是任以福,這個人還不錯。
當年在白寶寨以一人的損失大敗西夏軍。
所以當上了將軍。
但他的結局還是慘烈的。
被李元昊以優勢兵力合圍,一萬八千餘人,直接陣亡了六千。
他父子兩個人,連帶着一批西軍的精銳。
盡數戰死。
范仲淹沒有出兵,所以保留了一支兵馬。
但戰敗的鍋還是他們一起背,於是范仲淹和韓琦兩個人雙雙被貶。
但依舊是守衛着西陲。
隨後,范仲淹便開始了他長久的軍旅生涯。
在這些日子裡面,范仲淹進行屯田,從而讓糧草逐漸的充盈。
順帶着選拔了一批,全新的精銳。
這些人,後面幾乎都是對於西夏作戰的中堅。
例如狄青,例如種世衡,例如張亢等人。
狄青和種世衡幾乎都不用多說。
而張亢作爲一個文官,一介書生,在西夏軍進攻之時,敢於單騎入州府,組織和恢復地方的行政。
也是相當的膽識過人。
而且這個人的戰績也很不錯。
三千人的運輸隊能夠正面幹翻數萬西夏軍。
後面也有伏擊大敗敵軍的戰績。
這樣的人,上司去而不喜歡,最後提拔他的人竟然是范仲淹。
倒也是有趣。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或許是這一段時間,對於他的真實寫照。
當然,最後的結局不是很好。
李元昊最後不過是重新去除了帝位,至於開疆拓土之類的事情,那是一點都沒有。
結果只能說,差強人意。
但相比於一開始宋朝的接連失敗,范仲淹作爲一個文臣,還是穩定住了局面。
並且他留下來的班底,在後面進行反攻,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這個是真沒辦法,因爲當時的宋朝是真的打不過西夏,還是後來慢慢才穩定住的。
但宋朝就是宋朝,有錢這是真的,硬生生的通過范仲淹的防守策略熬死了李元昊。
這是真的牛批,李元昊勝多輸少,但就是這樣,國內還是撐不住,最後無奈選擇了稱臣。
而范仲淹,也因爲這一段的經歷,當上了樞密副使。
隨後進一步,范仲淹當上宰相。
這是慶曆年。
所以要發生什麼,就不用多說了吧?
不是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而是慶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