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

大非川北麓,吐蕃軍集結地。

已進入秋季,這裡綠茵茵的原野、成片的牛羊,和天空蔚藍如水的天幕、潔白無瑕的雲朵相映成趣、清新的空氣……整個天地之間顏色是多麼清秀、多麼醒目。好地方!比畫兒裡的顏色還自然還亮麗,而且更加遼闊更加有氣勢。

見着眼前美景,王叔論迷古心情同樣不錯。

他重新穿回與他身份匹配的衣着,一身光鮮,毫無狼狽之意。

因爲他的地位夠高,他的馬匹直到金帳前停下,侍衛接着他,他大步進帳,不由一徵。

帳裡只得一人一圖,他的侄子論欽陵一個人坐在白虎皮交椅上,專心看着地上鋪的一張大地圖。

地圖有2*3共6平方米,極是粗略,山大得要命,西海更是大,河流細得象蚯蚓,畫得那個錯誤。。。如果參照地圖行軍必定坐實“使用錯誤地圖”的講法,不過吐蕃人並不怎麼看地圖,除開貴人之外,都使用活地圖,用嚮導帶路。。。不用擔心向導誤事,真誤事了就殺他全家得了,由不得他們不盡心。

“叔父辛苦了!”論欽陵見着論迷古,微微一笑道。

“咳,差點回不來見你!”論迷古苦笑一聲道。

“回來就好!”論欽陵道。

對於論迷古喪師上萬精銳,論欽陵沒作絲毫責怪,連問都不問一聲!

他只是問:“你說敵方統帥會不會上當?”

論迷古笑得象只老狐狸道:“肯定上當!”

“我們給他吃得這麼多肉,沒見過不想繼續吃肉的狼!”他胸有成竹地道:“龍夷之戰我並不想輸,只想咬上一口就退兵,但給他們打贏,只怕他們當我們都是病羊,準備大戰呢!”

“甚好!“論欽陵低頭看着地圖,冷冷笑道:“唐人不長智慧,大非川死的人還不夠多,這回,我要讓他們洛陽滿城戴孝!”

“不錯!”論迷古會意地道:“我國對唐人並無惡意,只需要他們肯定吐谷渾歸我,西域之地歸我,兩國互市,相互通婚,我國並不進攻其地,竟然不肯答應,那就打到他們答應!”

“叔父說得對極了,這次,就讓唐人徹底知道我們吐蕃的厲害!”論欽陵抓緊拳頭獰笑道。

吐蕃蠻荒之地,論欽陵、論迷古哪怕受過一些漢文化的薰陶,本質還是不折不扣的強盜,對於他們來說,不打唐國本土是他們施給唐的巨大恩惠(不打是因爲氣候不適應,吐蕃打堅城技術技術未過關,人口也太少),唐朝竟然不識好歹,不肯配合,不互市(他們要求大唐給予鐵器、茶葉、酒還有種種技術)、不把西域移交(掌控絲綢之路,吐蕃要收過路錢),唐朝皇帝不肯聯姻(吐蕃要太平公主出嫁和親,那不是要了高宗皇帝的老命)。

唐朝既然不肯,那就打得他肯!

……

論迷古既到大非川,大將伊萊雲丹、桑朵也都回轉,伊萊雲丹喪掉一隻手,默默無語,桑朵素與他不和,這回也沒怎麼奚落他,他這是兔死狐悲。

將軍難免陣上亡,桑朵若不是仗着馬快,只怕也留在了龍夷那邊回不來。

論欽陵和論迷古不把失敗當回事,而桑朵和伊萊雲丹則心有餘悸,兩人相顧無言。

……

上百粗壯力士擂響金鼓,雪山震動,甚至引發雪崩,山嶺轟響,更添威勢。

“可汗大點兵,集結四方英雄,各路豪傑!”

金帳內,論欽陵身披金甲,威儀赫赫,擲下一根根的金箭,執金箭者即爲他的使者,前往吐蕃境內徵調大軍!

吐蕃制度規定金箭爲調兵專用,鐵箭爲驛站信息,當然,金箭看是誰發出的,作爲吐蕃的實際統治者,大相論欽陵發出的金箭比贊普(國王)的還要靠譜。

一撥撥的使者拿着他的金箭到得各個部族調兵,絕大部分的部族遵行不違。

吐蕃人以牛羊爲食,種植青稞作爲主糧,但骨子裡一樣是遊牧民族,保留了遊牧民族獨特的徵發模式:全民皆兵!

平時都是平民,一旦有戰爭所有男子都是士兵!只要徵召,他們將在當地首領或頭人的帶領下,自備兵器馬匹立即出擊!

論欽陵使者們承騎着快馬飛馳而去,象風一樣奔向四面八方,將大相的徵兵命令帶到高原的東部地區,那是鄰近大非川的地方。

至於高原的西部地區,論欽陵離開邏些(拉薩)有往大非川時,早就徵發了那裡大量的精銳部隊,既準備用於進攻唐朝,也是防備戰事緊急時那些部隊給有心人率領作亂造反。

於是吐蕃人幾乎所有青壯年男子都被動員起來,整一個四十五萬大軍!

最精銳的有三十萬騎兵!這是吐蕃武裝力量的精華,他們操着各種語言,裝備和衣着打扮各不相同!身上穿的是獸皮,頭盔上則插着羽毛。武器更是五花八門,除了弓箭彎刀以外,還有斧頭、鉤槍、套索等等,還有大量步兵穿着奇形怪裝的打扮和奇特的裝備。

他們行進在山道上、原野中,揹着糧食,趕着牛羊馬匹前進。

沒有誰向他們提供糧草,都是自給自足,因此他們帶了大量的牛馬羊,喝它們的奶和血,吃它們的肉,用幹牛糞加熱青稞粉、肉類爲食,幾乎不用後勤。

實際上吐蕃人的後勤非常弱,在大非川后表現無遺,打敗唐軍,卻因消耗了大量的牛馬羊,根本無力趁勝追擊。

……

各地來的吐蕃人向大非川匯流,山嶺上鋪滿了帳篷,滿山遍野都是牛馬羊,有如蝗蟲過境,把地上的青草啃吃一空,原本的詩情畫意遊覽聖地變成了童山禿嶺,

進入九月,吐蕃大軍成形,當論欽陵第一次點兵操練時,如同潮水般的大軍蜂擁齊出,從曠野間漫過去,密密麻麻,黑壓壓的好像烏雲一般,一直延展到天邊盡頭。

滾滾悶雷般的馬蹄聲,讓山嶺顫慄不止。

吐蕃人兵力之巨,史無前例,猶勝之前大非川之戰。

他們徵發了一切能夠上馬作戰的少年和老人,青壯更不可少,因爲他們知道唐軍也集結了相當多的部隊,所以論欽陵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這壯觀情景,坐鎮鄯州的唐軍統帥李敬玄一無所知,還在作着攻略吐蕃,執行他那宏偉計劃成功的美夢中不可自撥。

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五八七節 蒸汽機車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八十五節 眼神相對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五三二節 議廢豐州第八五七節 戰後獎勵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七八九節 吉瑣心思第八二六節 自相箭甲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三百八節 小鎮突擊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一五八節 飯店開業(第8更求收藏)第六一五節 德武服人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四八八節 可惜了!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二三六節 打馬賊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千五四節 攻法蘭克第九八五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七四四節 大食軍攻城(一)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七六八節 武懿宗想虎口撥牙!第四一二節 吐蕃內亂第二十八節 賣藥衝突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二七九節 陪公主玩冰壺第千三二節 (二)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千十節 攻進都城(三)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三四六節 小寶的話第八三六節 大和尚贈大禮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五二六節 兩份奏摺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七五七節 大決戰(九)第八四二節 國好帝不安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二八十節 陪公主看冰球(一)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六六七節 招撫突厥人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千二二節 攻入敵寨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
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五八七節 蒸汽機車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八十五節 眼神相對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五三二節 議廢豐州第八五七節 戰後獎勵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七八九節 吉瑣心思第八二六節 自相箭甲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三百八節 小鎮突擊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一五八節 飯店開業(第8更求收藏)第六一五節 德武服人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四八八節 可惜了!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二三六節 打馬賊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千五四節 攻法蘭克第九八五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七四四節 大食軍攻城(一)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七六八節 武懿宗想虎口撥牙!第四一二節 吐蕃內亂第二十八節 賣藥衝突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二七九節 陪公主玩冰壺第千三二節 (二)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千十節 攻進都城(三)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三四六節 小寶的話第八三六節 大和尚贈大禮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五二六節 兩份奏摺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七五七節 大決戰(九)第八四二節 國好帝不安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二八十節 陪公主看冰球(一)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六六七節 招撫突厥人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千二二節 攻入敵寨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