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

“馬上戰鬥與步戰不同!”楊德清娓娓道來:“你還得注意控馬、周邊敵人和已軍形勢。”

“騎在馬上,不象步戰,步戰可以隨心所欲,進退由心,而馬匹難控,所以說一匹好戰馬等於騎士的半條命,戰鬥中很難給戰馬更多的指示信息,全靠馬的靈性!”

楊德清嘆息道:“戰馬難訓卻容易死,騎兵實際上有很多時間都花費了訓馬上,上陣之後,往往又得訓練新馬!周而復始,騎兵最忙的。”

“你得時刻注意周邊形勢。”楊德清嚴厲地警告道:“不要以爲自己能夠單騎破千,在無必要的情況下,要確保你的戰友掩護你的側翼還有後背,有兄弟們在時,永遠,永遠不要孤身作戰!”

“那些孤身作戰的人,基本上都死了!”

確實,單騎踹陣,貌似慷慨豪爽,恣意飛揚,但這類人掛掉得最快、最多!

所以戰鬥最講隊列,左右背後得到戰友的掩護,最不濟受傷都可以退入已陣中,而如果脫離已方陣列太遠,會給數量優勢的敵人包夾格殺,除非你是三頭六臂,否則難以在應接不暇的戰鬥中保命。

楊德清展顏一笑道:“我最喜歡的就是以千破單騎,前面的人一百張弓一起射出,將單騎射成刺蝟!”

“我也喜歡!”馮小寶附和道。

“英雄所見略同也!”楊德清撫掌大笑。

楊德清對馮小寶影響巨大,他不止教了他槍法,還在潛移默化下,馮小寶學了很多兵略,例如他講究重兵壓境,有條件就以多打少,沒條件就創造條件以多打少。

……

馬上交戰確實不容易,很容易顧此失彼,要不是馬撒着歡兒跑(沒控制),要不是想刺喉嚨,結果槍刺過頭(給馬顛簸的),更有甚者,馬匹有空看風景吃地上草,反正情況千奇百怪。

以他的怪胎級的理解領會能力,也花了三天時間才讓馬匹跑得順,之後騎着馬匹刺木人,槍法不論,才知道控制跨下的馬匹去聽話,就象控制着它去跳芭蕾舞這麼艱難!

先是挑一個木人,然後一路上都有木人,要一一刺中,隨着楊德清的口令,操縱馬匹跑快跑慢,快時出槍只有一次機會,開始時往往攻擊失的,刺空氣去了。

只有練得多之後,加上楊德清的指點,才摸索到門路,快馬飛奔而過,一槍鎖喉!

等到刺殺準確後,不止要刺喉嚨,那進攻點單一,還要刺其它部位。

“注意挑槍!”楊德清吼叫道,他着人掛上了一扇豬肉在柱子上,馮小寶策馬而去,瞄準豬肉上的紅圈,一槍紮了進去!

姿勢瀟灑無比,卻給楊德清連聲叱罵。

因爲用力過度,長槍深深地紮了進肉裡,撥不出來,豬肉綁得非常緊,哪怕是馮小寶的牛力都無法撥出,他趕快棄槍,否則人馬都有危險。

早在刺殺前,馮小寶已經知道了馬上槍刺的秘訣:

殺敵不能刺透,而是斜着刺划過去,不用扎出一個窟窿,槍頭斜着刺莉過去,藉着馬力破甲,刺入敵人身體裡,腰力和臂力恰在此時到好處讓槍頭往邊上一劃,造成一個很深的長條血槽,放血不止,連帶着把內臟給攪了,順便造成離心力,把敵人屍體給甩開。

不能夠扎敵一個窟窿,那會將敵人屍體掛在槍上,導致戰馬失去平衡,一頭栽倒在地,人仰馬翻!

鎖喉槍有個好處就是刺殺敵人喉嚨,不存在扎進去出不來的問題。

再有一種就是在槍頭下面加裝一些刀片或者小刺,刺進敵人身體時,火速旋轉槍身,刺的洞就大,容易撥出來。

說起來容易練起來難,馮小寶第一次扎豬,因爲馬匹突地提速,以致於算盤打錯,扎得過猛。

先是找稻草人和木人,扎豬肉,再就實戰步兵,然後鬥騎兵。

一層層打上去,馮小寶表示日子過得很充實!

楊德清既然決定收他作衣鉢傳人,當然不吝施教,除了教授槍法,還教他使用唐軍裝備。

如唐刀刀法,爲軍中專門殺人刀法,分掃、劈、撥、削、奈、掠、斬、突共刀中八法,招式簡單實用,異常狠辣,刀刀取命,武館根本學不到!

使用楊德清所贈下的彎刀,用來騎馬劈殺不錯,彎刀能拖刀快速復位,砍人後帶起來容易,值得深入學習。

再有陌刀,哈哈,這個我喜歡!

陌刀者,古之斬馬刀也,長七尺、刀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重有十公斤,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爲齏粉!

它單挑能力異常強大,寬大、鋒利的陌刀給敵人帶來的威懾勝過非常多的武器-----劈頭分半,斬首飛出,破肚出背(刀尖在背後冒出),攔腰一刀就是腰斬,砍人四肢有如劈蔗,爽不?

***時一羣暴力傢伙們舉着陌刀如牆而進,然後一起劈殺,好吧,那是鬼見愁,騎兵繞路遠遠跑開!

馮小寶大笑着,揮刀如風,把面前的木人砍成碎片!

他學槍法還有點不易,學起刀法來卻有如神助,一學就會,一會就精,一精就砍得遍地木片。

楊德清和楊成獻看得目瞪口呆,楊德清有點遲疑地問兒子道:“你說他合適當步兵校尉還是騎兵將領?”

楊成獻沮喪地道:“他什麼都行,不服不行!”

人比人真tmd的是氣死人,楊成獻用鎖喉槍精細無比,程伯喜玩馬槊虎虎生風,叫他們兩人對調,就捉瞎了,他們個人素質條件不同,而馮小寶用槍玩槊樣樣精通,現在用起陌刀漸趨出神入化。

除開兵器,還要玩玩盾牌,如何使用盾牌,擋住敵人的箭枝和抵擋敵人兵器的攻擊。

令人遺憾的是說起弓箭,楊德清不算高手,且沒有過多時間,唯有暫緩。

……

作爲真正意義的拜師,楊德清教導其步戰、馬戰還有行軍備戰、軍隊組織編成、兵法、作戰方略、列陣作戰等等方方面面的軍隊知識。

“簡單說說吧,我朝軍隊野戰重點可分兩大類,有馬和無馬,有馬時,如太宗皇帝,最喜探究敵陣薄弱之處,然後集中優勢兵力,親自上陣,率萬騎踹之,一舉破敵!

遙想太宗皇帝,親率萬騎,遮山蔽地,敵方大潰!”楊德清搖頭晃腦,不勝感慨!

開國皇帝的赫赫威風,令人嚮往,而今上高宗皇帝,則體弱多病,縮於深宮之中,虎父犬子,令人惋惜。

“無馬時,陌刀列陣,如潮似水,滾滾向前,無堅不摧!”伴隨着他的描述,馮小寶似乎看到了軍陣鼎盛,舉刀而進,敵方喪膽的景象。

“不過,敵人往往也不是傻的,敢跟我陌刀陣對戰者要不是瘋子,要不是傻子,聰明人全跑嘍!”

“那得找尋機會,逼敵出戰!”

“不錯!”楊德清講起軍中軼事:“軍隊裡有罵陣兵,選取嗓大氣足的軍士,每進攻一地,學習當地土語,然後問候對方領主的祖宗十八代,罵得越是粗俗越好,罵不起作用的話,則送對方以女人衣裙。。。”

忒夠無恥,誰都很難剋制得住怒火,開城門出戰,對上唐軍那恐怖的陌刀陣。

“哈哈哈哈哈!”

……

“再說到普通軍士,他們不必要學得太多,我們將軍也不能夠教他們太深奧,很多人連左右都分不清,極少有人象小寶你這麼一學就會的,小寶你真的是天生玩兵器的!”楊德清如是說。

說得馮小寶汗顏,連聲遜謝。

“軍中笨蛋士兵很多,笨到你想殺了他們,當然不能這麼做,想要他們知曉事情,那就只有打了!”楊德清冷酷地道:“打得他們有記性,打得他們記得住!”

當時沒有義務教育,文盲率超高,民智沒開化,士兵中榆木腦袋爲數不少,教會他們別抱希望,唯有用打來增加記性,皮鞭、軍棍是常備軍品,打士兵是軍常便飯,拳打腳踢是常事。

“噢噢!”馮小寶還是頭回知曉這等回事,聽得津津有味。

“普通軍士往往只教他們兩樣,一是刀法,學來近戰防身,二是槍法,列陣對付騎兵或者衝鋒。刀法是刀中八法,簡單實用不講花哨,槍法。。。嘿嘿,實際上就是刺殺,只有三式,就是一劈、一掀和一刺,如此而已,哪會象你所學的這麼繁雜!”

他講起戰陣用槍的用法,隊伍排列密集,無法機動,不象單挑時前後左右騰挪自如,全靠集體協作,大家一起動作,劈即是從上往下,拿槍檔棍來耍,一掀則從下至上,挑起敵軍兵器或者人,一刺則是刺殺敵人或者馬匹。

僅此三式,軍士們練好了,一起刺出,百槍齊進,任你武林高手,天大本事,在此槍陣前也得飲恨!

一個普通士兵對上一個武林高手,武林高手必勝,一千名普通士兵對上一千名武林高手,很可能是普通士兵取勝。

步兵確實好訓練,騎兵則花錢不少,只有腦袋靈活、身體有條件的士兵才能當騎兵、弓箭手和陌刀兵。

……

馮小寶跟隨楊德清習武半年,直到冬天來臨之後才漸漸不去將軍府而自行練習,他勤奮練習,當瑞雪紛飛時依舊習練不停。

他現在已經搬到了公主府里居住,裡面有個小校場,千金公主用來練習打馬球,如今方便他來練武。

年終相近,各行各業盤點,馮小寶也在檢點自己習武所得,發現這半年來學的東西很多,讓他脫胎換骨,楊德清說他當個校尉已經不成問題。

有此能耐,一靠自己,二靠楊德清,楊德清會練兵,會教人,從他身上所得遠遠勝過了另一個師傅程府所得。

程府名頭很響,可惜已是二代,初祖打江山,後人享受,無復初祖之勇。

而楊德清卻是當打之年,久在軍中,武藝一流,軍務嫺熟,是以馮小寶受益甚多。

楊德清也受益非淺,除了收穫一個好徒弟之外,再就是他升官了!

朝廷有旨:“。。。楊德清忠於朝廷,練兵有方,勤於王事……故晉爲懷化大將軍!”

懷化大將軍,武官散官名稱,爲正三品,而楊德清的左翊衛將軍爲從三品。

升散官官階,很大程度上是朝廷準備提拔他擔任實職三品的信號,因爲散官升了,實職也就可以升了。

從將軍到大將軍,是一個巨大的飛躍,許多武將就止步於將軍一級,而擔任大將軍,有機會出任一個作戰方面的主將,如行軍總管、行軍元帥,前途無量!

這是馮小寶對楊德清的回報,當然他楊德清屬武后提撥的高級武官,武后得千金公主推薦,順水推舟,助楊德清上青雲,換作其他體系的武官,就不會這麼痛快了。

當然,馮小寶不說是千金公主的功勞,而楊德清也不會將感謝掛在嘴裡,畢竟靠徒弟的女人去升官講出來不甚光彩,大家心知肚明就是了。

和小寶在一起,要不發財,要不就升官呵!

第九二一節 朝堂勢力第四九八節 唐倭會戰(一)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二十三節 銅錢滾滾來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六五六節 朝廷相召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二五八節 進攻方向第二四一節 行軍打部族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千三一節 (一)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九二九節 審訊來俊臣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七六十節 大決戰(十二)第二五五節 三女將逞威(三)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三四三節 李敬玄的野望第一五十節 騎射與舞蹈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六三十節 欲動手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千三八節 (八)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八十四節 後世與前塵第六九九節 周軍策略第千十一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一)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六八九節 請君入甕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一九六節 劉夫人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二六九節 堅持就是勝利(一)第千十七節 民心向背第一六七節 六千里路雲與月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五四五節 勇氣可嘉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千四六節 (十六)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一九十節 馬啊馬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一七十節 誰想搞我
第九二一節 朝堂勢力第四九八節 唐倭會戰(一)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二十三節 銅錢滾滾來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六五六節 朝廷相召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二五八節 進攻方向第二四一節 行軍打部族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千三一節 (一)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九二九節 審訊來俊臣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七六十節 大決戰(十二)第二五五節 三女將逞威(三)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三四三節 李敬玄的野望第一五十節 騎射與舞蹈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六三十節 欲動手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千三八節 (八)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八十四節 後世與前塵第六九九節 周軍策略第千十一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一)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六八九節 請君入甕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一九六節 劉夫人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二六九節 堅持就是勝利(一)第千十七節 民心向背第一六七節 六千里路雲與月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五四五節 勇氣可嘉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千四六節 (十六)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一九十節 馬啊馬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一七十節 誰想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