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興於師,修我戈矛

此令一出便引得四方道謝,諸士子彷彿在今日打開了一片新天地,他們的眼中早已沒了文章禮法,剩下的只有繁雜跳躍的數字之辯!

如開啓稷下新象,今日一講,學宮風氣彷彿煥然一新。

這麼說倒是一點也不過分,因爲太學主的講學與其餘聖人不同,並沒有一聖言,諸門弟子安靜傾聽的特點,各家各派暢所欲言,無有不可說者,而且這種辯論,不再是以前針對於什麼政治,時事,弊端,乃至於各自理念。

“太學主今日講道之法,世間無二,過未曾有,實乃奇人。”

學宮門前,塗山王與齊王會面,從中走出,兩人相互交談,齊王感慨:“確實是古來未有之氣象,各家各派不是爲了爭執自己的學說,而是共同爲了同一道...同一道公式,齊心齊力,這是諸子百家在稷下講學從未有過的場景。”

塗山王負手,點了點頭,微微沉吟,隨後是道:“或許荀卿請太學主來此,也有重整稷下混亂之風的原因?”

“考題只是一個由頭,事實上暗線是在鎮壓學宮內涌動的潮水....嘿,聖人心思,不可揣度也。”

塗山王負手,顯得有些感慨,齊王亦是緩緩點頭:“似乎是有此意。”

“荀卿遠見,我等不及。”

這也符合兩位王者今日所見之情形,荀子如果僅僅是爲了講解連山,真的有必要不辭辛勞的從遠方太學請來太學主麼?

或許是愛才新切,或許是見獵心喜,也或許是真的被那捲困住天下人的試題所難住,從而誕生出從內心深處的欣賞之情,但是聖人做事,除了近處的好處之外,還必然有遠方的考量。

“依塗山王所看,明日太學主又會出什麼公式考題?你智慧絕倫,必然想得到。”

“王上說笑,我哪裡是什麼智慧絕倫,再說了,太學主所衍《連山易》,便是我也從未曾看過。”

塗山王的目光動了動:“太學主天人之智。”

齊王一愣,隨後失笑,搖了搖頭。

“他不能爲我所用,我故也不必去拜請他,只消這學宮幾日相處便好。”

塗山王也失笑:“王上連續問在下,太學主何等智慧,難道不是想要在下分析太學主去留之事嗎?”

齊王擺擺手:“王上不懂,王上不懂。”

他也稱塗山王爲王上,兩人事實上算是平級,但是塗山王屬於做學問的,他並不履足政治,這和齊王並沒有衝突,所以兩個人相處算是十分融洽。

齊王知道程知遠的身份,仙人不可捲入列國紛爭,這不是各王不敢用,五十二仙人確實是世間絕強的力量,哪怕是沒有成長起來的仙家也是如此,但是.....

仙人之命,人間君主承受不起。

齊王想到了君王后。

他的臉上帶上了一抹微笑,隨後便是一聲綿長的嘆息。

他在支撐,等到他的王命消散之後,或許齊國......

齊王哈哈一笑。

他雖然已經在齊國與王后之間做出了選擇,但是他此時一日爲君,便依舊是齊國的王。

他還是要對百姓負責。

程知遠他不能用,也不敢用,但是作爲一個探討者,一個講學者,他是十分歡迎的。

殺死仙人並無意義,說什麼不爲我所用便要滅去,但是列國幾乎都沒有使用仙人的,所用仙人出現在哪裡都不會出現天平的傾斜,他們本身不帶有國家的立場,只是作爲天門的弟子與幽門的黃泉對立,如果仙人被殺,很有可能讓世間多出一隻無法遏制的厲鬼。

齊王豎起一根手指,忽然在半空中虛動了動。

“王上,有件事情我要向你詢問一下。”

塗山王道:“王上請講。”

齊王兩隻手插在袖子裡:“我想向你借用一物....不知塗山氏可有....青丘稷麼?”

塗山王的目光動了動,搖了搖頭:“青丘社稷早已失傳,如今我塗山,便是連種子都沒有了。”

齊王點了點頭:“不知道誰人可去嶗山一趟。”

塗山王道:“王上有何難言之隱?嶗山何事?”

齊王道:“準確的說是嶗山海,去年十月,王上可知齊國東海(後黃海位)處,傳言道出現了一隻紅色的巨熊?”

塗山王:“不曾知道,我一隻待在後山,最近震動天下的消息,也只知道有仙家出現斬殺妖神,那是在黃河中游,趙國附近。”

齊王點點頭:“是的,有仙人出現,也有上古妖神脫困。”

“古妖神啊.......據說妖出現在黃、炎、蚩三聖的時代,蚩聖始作兵甲屠殺妖類,以兵煞氣鎮壓不詳,此舉爲炎黃所效.......後來到大禹時代,妖神匿蹤,傳說那時山海皆有神靈,故而妖詭之氣,山陰之厄不興......”

“但後來,妖神大規模出現,是在.....夏桀時期......就像是突然冒出來一大堆的妖神......”

塗山王搖頭:“我等對天下之下知之甚少。”

齊王豎起手指點了點:“我要說的那隻紅色巨熊,據說就是一隻妖神!”

塗山王面色頓驚:“這不可能,剛剛走了一隻相虺,這又來了一隻巨熊?”

齊王道:“姜太公曾號爲飛熊,但這隻紅熊卻不是好東西,他已經出來很久了,之前作亂,很多人都把這件事情當做謠言,因爲那隻巨熊並不是如妖神相虺一樣,在趙國有目的的搗亂,他似乎....沒有目的。”

“大禹治水的時候,擊敗了共工氏,共工氏當代的族長,是水伯天吳,他是一個猛人,但我要說的不是他,而是再向前去。”

“天吳之前是康回,康回之前是伯九,伯九之前是黑龍,黑龍之前是江水,江水之前是下鴻,事情發生在下鴻的時期,他有個大臣叫做浮游,下鴻的共工氏因爲不滿顓頊帝的統治而振濤洪水,後來被顓頊帝所擊敗,自沉淪於淮河之中。”

塗山王目光微微亮起,齊王此時頓了頓,接着道:

“浮游善射,據說箭法不下大羿,他沉入淮河之後,怨氣不散,化爲一頭朱熊,能掀水禍,晉平公時便夢到此熊,從此一病不起,鄭國大夫子產去查看,告訴晉平公,如果在宮殿內看到浮游,王政將崩。”

“在門前看到浮游,臣子有亂,屏風前看到浮游,便會有惡劣的大事發生。”

齊王的頭微微點着:“浮游模樣,是人熊而不是單純的巨熊。”

塗山王面色微變:“王上莫非.....”

齊王點了點頭:“我夢到他了,但他不敢靠近我,或許是天齊神的威懾,或許是(君王后).....總之,他沒敢靠過來,但是他在和我作揖。”

齊王眯起眼睛:“怨靈不滅,在我齊國嶗山海作亂,自第一次被目擊時,已有一年了。”

塗山王道:“您是要借青丘社稷,去降此惡靈?”

齊王道:“青丘社稷古籍記載可定水患,乃是大禹治水時所用神物,爲八穀神物之一,但你說塗山氏中青丘社稷早已失傳......”

塗山王道:“是失傳了,當年青丘化爲有蘇,有蘇國被前朝天子帝辛攻破,有蘇國主蘇護獻上青丘社稷以表誠心,帝辛笑納之後,化有蘇爲商人,後,據說攻打淮夷時動用過青丘社稷,結果是淮夷長江平定,神怪伏法,吳越大敗,而青丘社稷的後續之事,便沒了記載。”

“應當是被用完了。”

齊王點了點頭。

“宮中見浮游,我心甚恐,故,準召琅邪臺十方斬妖客,於明年開春,進嶗山海搜尋,務必要拿住浮游,將他正法!”

“故與你知會一聲,想請塗山氏出五六法師,以平定滄海水患,乃助琅邪劍客一臂之力。”

琅邪臺,琅邪本是越國都城,但是如今已經爲齊國所佔據,所以齊國設立的針對妖類的斬妖機構便是琅邪城,而琅邪城上因爲有越王鑄造的琅邪劍,所以無論是什麼妖類,都不可能靠近琅邪城。

這比星宿府,白帝城要來的堅固。

齊王法章顯得有些憂慮:“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塗山王神情不動,齊王失笑:“遲早的事情,秦軍鋒銳不可擋....不可擋啊。”

他望着夜幕星河,寒風吹拂,今夜並無大雪。

“天律將成,六國疲敝,而秦軍無當.....把戰勝秦國的希望寄託在衆位天帝身上,顯然不是一個好決策。”

“王啊,你說.....齊國乃變法之祖,爲何遠不如秦國啊.....”

塗山王行了一禮,齊王失笑,沒有繼續說下去,還了一禮。

或許法章早已知道自己的兒子不堪大用。

他或許也預見到了什麼,而現在他要做的事情,不過是對黎民百姓做出一個交代罷了。

............

塵沙震動,茫茫天地,步卒前進的聲音猶如神靈擂鼓,沉重且沉悶,帶着恐怖的基調,帶着那抹席捲天地的黑色,猶如潮水,猶如夜幕,就像是遙遠的西方祁連山,轟鳴隆隆,雖然緩慢,但其中蘊含的力量,無可比擬。

蔡陽不算是一座堅固的城池,雖然曾經爲唐國的行都,然而唐國早已被楚國滅亡,如今這裡屬於魏國的轄區,但是很快,魏國將無力統治這裡。

蔡陽的都邑大夫看到了遠方的黑色,如移動的山脈,鐵甲嶙峋,錚錚嗡鳴。

他嚇得面色蒼白,亡魂大冒,砰的一下跌倒在城頭上,甚至沒有半點力氣再站起來。

“秦...秦軍!”

秦軍鐵鷹銳士!

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鐵銳!

齊國技擊士與趙國胡刀士加上楚國長劍軍並稱爲天下精銳,而魏武卒是步兵精銳中的精銳,但饒是如此,卻也不能與秦國鐵銳士相提並論!

都邑大夫頭暈目眩,他聽到身邊有傳令兵來,哭喪呼喊,說秦國已克卷縣,秦軍斬首三千,魏軍盡歿!

華陽城下,白起突襲三國聯軍,一戰震動天下,但秦國的攻擊還沒有結束!

黑色的山峰連綿起伏,黑色的浪潮洶涌浩蕩,黑色的鐵甲冰冷如霜,黑色的巨龍寂靜無聲。

秦國大軍的前鋒,在蔡陽城外一里地停了下來。

在蔡陽城頭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個秦軍的前鋒部隊,至少有五萬人。

他們根本沒把蔡陽的守軍放在眼裡!

都邑大夫聽到了耳中傳來的兵器摩擦聲,他看到了,看到那些秦國銳士舉起了手中的長矛,將鐵盾置在胸膛。

隨後便是“一聲”震天動地的怒喝!

那是數萬秦軍士兵同時發出的聲音!

“豈曰無衣!”

轟轟!(兵器擊打盾牌聲)

“與子同袍!”

秦人之俗,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

自變法以來,秦國之變,一日千里,舉國皆可戰,舉國皆能戰!

“王興於師!”

咚咚!(兵尾撞擊地面聲)

“修我戈矛!”

鏘!(兵器擦過盾牌聲)

“與子同仇!”

數萬秦國先鋒軍向前伸出長戈,他們披堅執銳,步伐齊整,如山如嶽,天崩地陷不可阻擋其行,流星烈火不可打斷其脊,便是徑直向着蔡陽城池殺來!

秦軍中軍,看着陷入戰火之中的蔡陽城,那位騎着一匹黑色神駒,身披青甲蒼劍的年輕將軍(從聖人年齡來講),神情淡漠至極。

秦國要的不是這一座小小的蔡陽,秦國要的是這片天下。

魏秦世仇,但是秦國的人才卻大多數來自於魏國,不論是商鞅還是公孫衍,亦或是張儀,他們無一例外,都是魏國人。

“下一個是長社。”

邊上有將軍上前:“武安君三年前本有機會奪去大梁城,若是當初沒有接受魏國的求和,如今也不必爲了攻打齊國定陶費這些力氣。”

白起道:“滅魏是開始,魏亡後,燕趙楚韓便斷了聯繫,合縱之法不攻自破,但當初攻伐大梁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大梁是古都,有一些東西還沒有浮出來。”

那將軍疑惑,而白起道:“和鄭國姬寤生有關的東西。”

“王上想要,但不敢去取,至少當時王上不敢取。”

白起道:“但三年後的這一次,倒是可以試一試了!”

————

“今樑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樑者,是示天下要斷山東之脊也!”

——《戰國策·魏策》

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一百四十九章 陸地劍仙(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絕望(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一百九十章 和光同塵第二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五百零三章 是誰舉報了我?第三百零六章 七空天,高下禮第八十四章 夢 · 同牀異夢?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口裝着江山的箱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鳳凰不如雞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聖戰(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仙與鬼(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夢 · 禺稿山(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界(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方士與大化學家第七十章 四季之龍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路之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換個地方接着綁第六十八章 夏初臨第三百零二章 三連環,侯人漪第六百三十六章 天平出世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半壁江山與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來自稷下學宮的鄙視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失天威,其德猶在第七百八十一章 龍紀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非天,焉知天之道德?第二百八十七章 夢 · 劫糧?劫命!第二百八十七章 夢 · 劫糧?劫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六百九十章 時代的道標第七百五十七章 作繭自縛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漸離第二百章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小時候還見過你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間三尺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狼鷹漁第六百九十四章 葬土(終)第二百一十一章 七千年前的對撞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七百二十八章 道尊之名,天宮入世第二百零三章 劍心(三)第三百八十章 大周朝第一實驗田第五百八十章 拿得起定秦劍者,可爲秦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山陵之約第二百五十九章 可使你爲出題人(上)第三百零一章 二姑娘,獻青魚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死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半數天下皆白首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碑記(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終究還是躲不過!第一百一十六章 往世雷書(五更,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認識一下,以後你和他就是同事了第五百零二章 老朽步五丈第二百六十九章 蘇秦未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白登山第六百八十四章 君子無恙否?第二百零二章 劍心(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第三百七十九章 沸水(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一百五十章 陸地劍仙(下)第三百四十章 君子如向矣(三)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人屍骨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七百二十六章 秦天第二百五十章 只爭朝夕第五百九十四章 論子之德與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萬里秦風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二百七十九章 夢 · 望嬚巫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界第六百八十六章 白龍馬,蹄朝西第七百五十六章 既見我,不見天門第五百零六章 魏王女第三百零五章 六氣轉,王爲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誰來捨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夢 · 聖皇遺留的邀請第七百八十章 穆天子第十章 人資如玉,各有本根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下無雙(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論子之德與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被認可的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人屍骨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
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一百四十九章 陸地劍仙(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絕望(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一百九十章 和光同塵第二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五百零三章 是誰舉報了我?第三百零六章 七空天,高下禮第八十四章 夢 · 同牀異夢?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口裝着江山的箱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鳳凰不如雞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聖戰(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仙與鬼(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夢 · 禺稿山(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界(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方士與大化學家第七十章 四季之龍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路之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換個地方接着綁第六十八章 夏初臨第三百零二章 三連環,侯人漪第六百三十六章 天平出世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半壁江山與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來自稷下學宮的鄙視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失天威,其德猶在第七百八十一章 龍紀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非天,焉知天之道德?第二百八十七章 夢 · 劫糧?劫命!第二百八十七章 夢 · 劫糧?劫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六百九十章 時代的道標第七百五十七章 作繭自縛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漸離第二百章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小時候還見過你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間三尺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狼鷹漁第六百九十四章 葬土(終)第二百一十一章 七千年前的對撞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七百二十八章 道尊之名,天宮入世第二百零三章 劍心(三)第三百八十章 大周朝第一實驗田第五百八十章 拿得起定秦劍者,可爲秦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山陵之約第二百五十九章 可使你爲出題人(上)第三百零一章 二姑娘,獻青魚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死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半數天下皆白首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碑記(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終究還是躲不過!第一百一十六章 往世雷書(五更,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認識一下,以後你和他就是同事了第五百零二章 老朽步五丈第二百六十九章 蘇秦未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白登山第六百八十四章 君子無恙否?第二百零二章 劍心(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第三百七十九章 沸水(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一百五十章 陸地劍仙(下)第三百四十章 君子如向矣(三)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人屍骨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七百二十六章 秦天第二百五十章 只爭朝夕第五百九十四章 論子之德與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萬里秦風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二百七十九章 夢 · 望嬚巫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界第六百八十六章 白龍馬,蹄朝西第七百五十六章 既見我,不見天門第五百零六章 魏王女第三百零五章 六氣轉,王爲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誰來捨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夢 · 聖皇遺留的邀請第七百八十章 穆天子第十章 人資如玉,各有本根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下無雙(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論子之德與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被認可的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人屍骨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