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勇者無懼(下)

但龍素依舊在說。

“我只是在講我的道理,人人都可以講道理。”

“聽與不聽,難道不是他人的選擇嗎!”

子思這時候突然說話了:

“你錯了,衆生愚昧無知,如果沒有人正確的引導他們,他們就會被利用,當年墨翟楊朱之所以蓋壓天下,正是因爲用一個利天下與一個利自身,而捆綁了天下的萬民!”

“這是蠱惑!”

“龍素,這絕非君子之道!也絕不是君子之行!”

龍素毫無猶豫:“但是,子思先生,君子的定義是誰定義的呢?”

“是周公嗎,是武王嗎?”

“那麼,三代的聖主算是君子嗎?”

龍素問道:“堯驅使大羿征戰於天下,西涉流沙與渠搜氏,而堯也曾經逼死他的哥哥帝摯;舜帝流放四凶,驅逐四罪,鎮壓三苗,而共工不服前往作亂被斬殺,血水染紅了大江,舜帝阻擋帝丹朱迴歸中原,舜帝的手段是暴烈的,天下不敢有反對他的聲音,但是後世人依舊尊他爲聖王!這是爲什麼呢?”

“大禹僅僅因爲防風氏出言反對,就以遲到之名殺掉了他,塗山一會,天下諸侯都遵從了大禹的號令,但他們聽從的是大禹的功績,還是大禹的暴行呢?”

“啓因爲渴望王位,忘記了舜帝的教導,忘記了大禹的囑託,他逼死伯益,攻伐有扈,最後自己坐上了天下之主的位置,但後來也有人稱他爲聖皇。”

龍素的這些問題,子思不能回答。

但王鉞給出了回答。

【商湯伐夏,是因爲夏桀無道而昏聵,四海八荒的萬民都痛恨他,如果夏桀是太陽,萬民就請求和太陽同歸於盡,商湯因此而起兵,是順天應人而得到了天下!】

【商朝末年,紂王倒行逆施,武王同樣因此而順天起兵,這就是君子,君子不是誰定的,而是要看是否合乎於天道的意志!】

【三代順天而使萬民安定,使得天下昌盛,那他們就是君子!君子未必不殺人!有時候,血流漂杵也是仁義!】

這一次,王鉞似乎脫離了龍素的掌握,它的聲音分不清男女,直接出現在衆人的心中!

凡是天禮之下的子民,皆可聽聞!

子思先生的眉頭微微舒展開了。

但程知遠那刺耳的聲音,炸開了。

“放屁。”

衆聖的面色都沉重如淵池。

程知遠直指王鉞。

“那你們爲什麼會謾罵秦國?夏桀無道而商湯伐之,紂王無道而周武討之!如今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按照你的道理,秦,是爲了讓天下安定,故而——血流漂杵,也是仁義!”

“你連自己的道理,都不能自圓其說嗎!”

程知遠大聲道:“仁之法在愛我,不在愛人;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因爲不正我,不愛我,如何愛人正人?”

“自身不正不愛者,二禍之徒,也能稱謂爲君子嗎!”

程知遠的聲音已有厲色,指着斧頭,對王鉞是半步不讓,步步緊逼!

這裡的空氣,似乎都因爲這般憤怒的對峙而沸騰起來了!

“而你所說的伐夏,伐商,都繞不開什麼?天下民心!自三代的時候,民風與現在大爲不同,是什麼導致瞭如今的變化?”

“自己覺得自己是君子,一羣人附和,於是你就是君子了?誰定的?誰承認的?自己承認自己?”

程知遠用一種很荒唐的語氣來描述這件事情:“我在秦國對法家說過同樣的話,我是不是法家第四派,他們說了不算!”

“誰說了算?法說了算!垂作千古,濺於竹帛,青史已記,不可改也!”

轟隆——!

天地震盪,武王鉞在這一瞬間的怒火抵達了最高點,它一躍掙脫了龍素的掌控,而下一瞬間,子思忽然睜開渾濁的雙眼,在他身邊,他的弟子,也就之前失敗的望業在此時被他直接攝了出去!

那手握住了斧子,就像是斧子自己撞過來的。

望業根本沒有搞清楚什麼情況,還沒有從被程知遠打擊的失落中完全恢復,這時候,代表儒家正統的武王鉞,就這麼落在了他的手裡。

望業瞬間不知所措,但是下一刻,他那心中的迷茫盡褪,聽到了子思的聲音!

“斬了這個逆者!這是武王之令!”

望業心中的迷茫,化爲狂喜,那之前的失落消亡,他看向程知遠,他願意成爲自己先生手中的斧,他想要討回之前的失敗!

他順應王鉞的意志,他的身上,彷彿浮現出一尊巨大的影子!

那個人,是周武王!

但是詭異的情況出現了,程知遠半步不退,與此同時,睚眥與往世神合力,兩大怪物與程知遠一起呼喚天命,而程知遠身上隱隱約約出現的那個看不清狀況與細節的虛影,其實,正是紂王!

天與地交相輝映,又互相失去色彩。

聖人們被巨大的排斥力向外推擠,而就像是突然出現的塗山死境一樣,歲月被定格在此,天地都在剎那置換,莫名的世界上出現了無數的光點,諸位聖人降臨在不知名的原野中,那兩道虛影,一個擡起了劍,一個舉起了斧!

程知遠根本沒有後退的意思!

天象的氣息爆發,風雨界同時開啓!

在這一刻,他的心臟跳動起來,出現了微微的刺痛。

血液在沸騰,彷彿燃燒,但這次的刺痛,和以前的不一樣。

“仲尼有言——”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未能做到,仁義有德的人不應該憂愁,智慧聰靈的人不會迷惑,勇敢堅毅的人不會恐懼。

程知遠的七竅玲瓏心,在這一刻,上面的仙人詛咒,那灰濛濛的區域,突然有一塊變得很明亮。

喜怒憂思悲恐驚,此乃仙道七情,仙人破境時,有機率失去其中的情感,這其中,又以庚桑楚失去的最多。

程知遠在此時失去了一個情感。

但仙人失去情感後,應該是更加晦暗與沉重,但程知遠這一次失去情感,那上面卻跳動着歡快與明亮!

勇者不懼!

那是無上的勇氣!

————

在儒家的宮闕外,在白鹿宮的殿頂上,太公望...或者說聞仲,他看到這驚天駭世的一幕,而這一點,和他手中的一副簡牘上寫的一模一樣。

那是姬寤生的簡牘。

“喜怒憂思悲恐驚,仙道七情,人間世的傳承中,曾有隱晦所言,七情的失去,被剝奪與主動拿開,是不一樣的結果。”

“因爲一個是被剝落,一個是跨過去。”

如果以恐懼爲例子。

失去了恐懼的仙人會陷入永恆困惑的焦慮之中,但如果真正踏在恐懼之上,自己拿開,那麼,這就是無上的勇氣。

仙道,永遠是陰和陽的結合。

——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仲尼言:“如果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麼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

——《論語·顏淵》

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十一章 人間又喧囂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遠雷音第三百七十章 有刺客第六百一十六章 君子不再(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受命於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顏如玉(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命不可揣度第七百五十六章 既見我,不見天門第五百七十五章 山天大蓄卦!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九十章 夢 · 徵三夷(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一百七十三章 木秀於林(向死劍)第七百二十五章 雁門風雨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百零六章 魏王女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五章 人間喧囂第三百零一章 二姑娘,獻青魚第五百二十章 越王一劍!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碑記(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諸侯劍第二境!第三百一十四章 半數天下皆白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夢 · 禺稿山(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阿倒持(下)第七十二章 論如何感化邪教第二百三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六百三十八章 斬仙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如向矣(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龍蟄地第五百七十章 聖戰(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折枝)第二百八十章 夢 ? 我心安處,便是靈山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論何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本想拒絕,但他給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革命第六百九十八章 有人生滅於歲月第一百零三章 仲夏之炎(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白登山第四百八十章 黃粱前,龍見龍第四百八十九章 夢 · 牧野之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畫地爲牢第三百一十三章 交稅的白馬第七百二十六章 秦天第二十七章 醉駕不可取第九章 七千年春秋第五百二十八章 畫地爲牢第七百零四章 素王的簡第六百五十八章 夫子的手,昊天的劍第五百四十九章 伐天者將替天行惡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七百一十三章 葉公好龍第八十八章 夢 · 徵三夷(二)第十三章 高樓驚百尺第七百三十七章 死仙第三十六章 籠中之獸,兇而暴戾第五百七十六章 隨侯珠第六百二十二章 聖人骨第一百七十三章 木秀於林(向死劍)第三百一十五章 嬴異人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功之世第十九章 人,蛇,神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件大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顏如玉(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天與地相去一萬五千裡(下)第三十四章 神人主天,聖人主世,仙人主風雨(下)【求收藏求推薦啦!】第二百八十一章 夢 · 青秧遍野,望橓爲花第六百四十三章 虛藏之相第一百五十三章 曾被“殺死”的故人第一百零一章 仲夏之炎(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垂名於千古青史第三百一十二章 齊國的打神鞭第五百一十五章 《雨無正》(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殷墟青日起長虹第一百二十一章 粟米好吃啊?我也嚐嚐?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於地獄之下(上)第五百八十章 拿得起定秦劍者,可爲秦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道與國第十章 人資如玉,各有本根第一百五十九章 霜女“鬿”(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三百九十五章 月退於蝕第二百一十六章 禍事了(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資到位一切到位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羣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子之使第七十章 四季之龍第八十章 夢·惡來耀武第二百二十一章 異變(上)第三百零二章 三連環,侯人漪第三百七十八章 沸水(上)
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十一章 人間又喧囂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遠雷音第三百七十章 有刺客第六百一十六章 君子不再(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受命於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顏如玉(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命不可揣度第七百五十六章 既見我,不見天門第五百七十五章 山天大蓄卦!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九十章 夢 · 徵三夷(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一百七十三章 木秀於林(向死劍)第七百二十五章 雁門風雨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百零六章 魏王女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五章 人間喧囂第三百零一章 二姑娘,獻青魚第五百二十章 越王一劍!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碑記(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諸侯劍第二境!第三百一十四章 半數天下皆白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夢 · 禺稿山(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阿倒持(下)第七十二章 論如何感化邪教第二百三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六百三十八章 斬仙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如向矣(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龍蟄地第五百七十章 聖戰(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折枝)第二百八十章 夢 ? 我心安處,便是靈山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論何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本想拒絕,但他給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革命第六百九十八章 有人生滅於歲月第一百零三章 仲夏之炎(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白登山第四百八十章 黃粱前,龍見龍第四百八十九章 夢 · 牧野之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畫地爲牢第三百一十三章 交稅的白馬第七百二十六章 秦天第二十七章 醉駕不可取第九章 七千年春秋第五百二十八章 畫地爲牢第七百零四章 素王的簡第六百五十八章 夫子的手,昊天的劍第五百四十九章 伐天者將替天行惡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七百一十三章 葉公好龍第八十八章 夢 · 徵三夷(二)第十三章 高樓驚百尺第七百三十七章 死仙第三十六章 籠中之獸,兇而暴戾第五百七十六章 隨侯珠第六百二十二章 聖人骨第一百七十三章 木秀於林(向死劍)第三百一十五章 嬴異人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功之世第十九章 人,蛇,神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件大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顏如玉(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天與地相去一萬五千裡(下)第三十四章 神人主天,聖人主世,仙人主風雨(下)【求收藏求推薦啦!】第二百八十一章 夢 · 青秧遍野,望橓爲花第六百四十三章 虛藏之相第一百五十三章 曾被“殺死”的故人第一百零一章 仲夏之炎(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垂名於千古青史第三百一十二章 齊國的打神鞭第五百一十五章 《雨無正》(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殷墟青日起長虹第一百二十一章 粟米好吃啊?我也嚐嚐?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於地獄之下(上)第五百八十章 拿得起定秦劍者,可爲秦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道與國第十章 人資如玉,各有本根第一百五十九章 霜女“鬿”(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三百九十五章 月退於蝕第二百一十六章 禍事了(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資到位一切到位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羣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子之使第七十章 四季之龍第八十章 夢·惡來耀武第二百二十一章 異變(上)第三百零二章 三連環,侯人漪第三百七十八章 沸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