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

“爲了抵禦華夏陸軍可能的裝甲車進攻矛頭,我們必須爲這支部隊裝備輕便可靠的火炮,並且需要配備足夠多的馱馬來運輸。爲了對付伴隨裝甲車進攻的華夏陸軍精銳步兵,我們需要裝備易於攜帶的輕機槍和迫擊炮。而在內線作戰中,我們必須要保證道路的暢通,以便能夠方便快速的進行增援。這支部隊將成爲俄國陸軍的拳頭部隊,既可以用來折斷對方的進攻矛頭,又可以用來在必要的時候發動反擊。”庫羅帕特金在備忘錄中這樣寫道。

這支部隊強調的就是機動性和火力,而爲了儘可能的強化這支部隊的火力,俄國人可是下了血本的,爲了彌補自動火力的不足,俄國人專門從丹麥進口了港研發不久的麥德森式機槍,而這種機槍和徐傑那個位面上的麥德森機槍幾乎一樣,不過,現在世界上第一種機槍已經不是麥德森了,而是北洋使用的改進版機槍。

不得不說,麥德森機槍在槍械歷史上絕對算成功作品,重量很輕,只有不到10公斤,而且採用了快速更換槍管的設計,機槍射擊冷卻不再依靠淡水也不再依靠風冷,打上兩百來發子彈更換一下槍管就可以繼續射擊,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在寒帶地區使用也很不錯。如果在原來那個位面上,這款機槍絕對是不亞於劉易斯機槍的存在,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比更顯笨拙的劉易斯還好用!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麥德森輕機槍和北洋最新的1901年式輕機槍相比就要差上一些了。在新式機槍問題上。徐傑再一次剽竊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並且將其進行略微修改後,打上了1901式輕機槍的標籤,而這種機槍就是徐傑那個位面上大名鼎鼎的德國mg42式通用機器。從冷卻原理上來講。無論是mg系列還是麥德森機槍都採用換裝槍管再加以輔助風冷的方式進行。這一方面是因爲水冷機槍受到各種不利條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水冷機槍重量太大。劉易斯式機槍的冷卻方式雖然不錯,但是冷卻管的體積卻很大,而且容易進入灰塵,再加上重量偏大,所以逐漸引起陸軍方面的不滿。

新式的1901年是步槍和歷史上的mg42步槍類似,除了射速進行適當的降低外。將原裝貨的1200發每分的射速調整到800發左右,一方面是因爲沒有太大的必要,僅僅幾秒鐘就可以打光一個彈鼓的火力對於毛手毛腳的新機槍手來說絕對算浪費。而另一方面就是零件加工方面的限制,華夏的工業畢竟沒法和幾十年後的德國相比,所以爲了增加機器的壽命,必須將機槍的射速降下來。但是在擊發和閉鎖裝置的原理上。新式的1901年式機槍和mg42是一樣的,並且在製造過程中採用了金屬衝壓工藝,節省了大量的工時和原材料。另外,相對於德國機槍,華夏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各種稀有金屬添加料來提高機槍的性能,這對於資源匱乏的德國來說,可是相當大的優勢!

而兩種新式機槍一比較的話,雙方的性能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從理論射速上來說,麥德森輕機槍和1901年式輕機槍的800發射速相比就要差出400發左右。而要是放到實際戰鬥中的話,雙方的射速差距更大了,因爲麥德森機槍使用的是30發的單排彈夾供彈,而1901年式機槍使用的是75發的彈鼓供彈,這裝彈量差出一倍還多!更爲關鍵的是,麥德森機槍更換槍管速度不慢,但是再快能快過mg42嗎?人家把槍鎖一打開,一拉扳手槍管就退出來了,然後換上新的就行了,簡單使用而且還不怕燙手,麥德森能比?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麥德森機槍上部的30發彈夾太拉仇恨了!這東西一架好人家就可以發現機槍上面的高高挺立到底彈夾,迫擊炮和擲彈筒不打你打誰?

當然了,此時的俄國人並不知道華夏陸軍正在更換各種槍械。而得到麥德森輕機槍後,俄國陸軍對於這種輕便的武器十分的滿意,不到10kg的戰鬥全重對於人高馬大的俄國人來說實在不算什麼。而且用慣了莫辛納乾的俄國士兵們突然發現手中的武器比步槍射速快了幾百倍,自然十分滿意。

在迫擊炮的選取問題上,俄國人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和華夏步兵同時裝備了擲彈筒和60輕型迫擊炮不同,俄國人給這支機動部隊裝備了中間口徑的45mm迫擊炮,保證了打擊距離,但是炮彈威力比較小。俄國人這樣做是經過深思熟路的,因爲他們發現,華夏共和國陸軍連級支援火力就是60mm迫擊炮,82mm級別的在普通步兵中裝備較少,而俄國快速反應部隊因爲以騎兵爲主,所以編制比步兵略小。所以他們的支援武器必須強調射程和數量,通過大量配備45mm超輕型迫擊炮來獲得火力不對稱優勢,畢竟60炮不可能大量裝備,而擲彈筒在俄國人看來射程太近了,而且極度依賴使用者的經驗。

從騎兵上來看,這支機動部隊其實就是一支強化了火力的騎兵而已,而這支部隊真正的精銳就是俄國人搞出來的裝甲汽車!雖然俄國人的工業技術水平和德法英沒法比,雖然俄國人很窮,但是俄國也是一大列強啊,各種底蘊還是有的,而在歷史上俄國人在1戰中還真搞出了一款比較奇葩的戰車。一門75mm短炮放在車體後部,兩挺機槍放在前方,如果要開炮的話,就將車屁股調過來,使用火炮打擊對手,妥妥的馬後炮回馬槍啊!

當然,現在的俄國人還沒有弄出如此喪心病狂的產品,俄國人爲了對付華夏海軍那些四四方方的裝甲車,專門設計了一種裝備有37mm加農炮的裝甲車。這種車的地盤是美國人搞出來的,發動機後置,前部是駕駛艙和戰鬥室。裝備一門長管37mm40l加農炮,炮彈重量2磅,從威力上來講和47mm機關炮炮彈差不多,但是射速就要慢一些了,不過俄國人認爲,這種級別的火炮對付華夏陸軍那些脆皮沒啥問題了,所以就作爲了專業反裝甲武器!

至於防護方面,俄國人並沒有想那麼多,不是說俄國人不想擁有更好的防護,而是因爲俄國人採用的是汽車底盤,本身承重能力有限,更爲重要的是輪胎的越野性能和履帶根本沒法比。即使俄國人平整了路面,整個戰車的戰鬥噸位必然會被限制在一個嚴格的範圍內!

除非改成履帶,但是改成履帶的話,一方面是對發動機和燃油消耗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則是對保養和運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知道,俄國人連西伯利亞大鐵路都還沒有徹底完工,一些地方的鐵軌還是撲在冰面上,如此草草建設的鐵路又如何能夠運輸這些沉重的設備?另外一方面就是履帶的維護和保養太困難了,履帶的形成本身就很短,更換頻率更是驚人,不要忘了,俄國人的履帶可不是錳鋼做的,履帶銷的壽命更是短的可怕!要是換成履帶戰車的話,恐怕不用華夏陸軍打,單純的補給和維護就夠擊倒這支部隊了!

所以俄國人很光棍的將防禦標準定位了防禦機槍子彈和彈片。並且爲了減少工事,戰鬥室的頂棚都是敞開的。而在定製了這種反坦克專用車後,俄國陸軍也專門研發了兩款反步兵車輛,其中一款準備有57mm速射炮,用來對付步兵和草草建立的掩體,另一種則是在車體後面安裝了一門82mm重迫擊炮,和華夏陸軍的自行迫擊炮相比,這種戰車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不用架炮,直接在車中就可以發射,不過呢威力和射程與華夏共和國150mm重型迫擊炮相比可就差遠了!至於57mm反步兵車輛,這種火炮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對車輛進行射擊,因爲重量有些大,所以這款車的防護更是不及,只有正面安裝了防彈鋼板。而火炮更是直接從海軍那裡拿來57mm炮裝上了事!

在俄國人看來這支部隊已經完全具備了對抗華夏共和國裝甲車部隊的能力,雙方的火力都是可以相互摧毀,華夏裝甲車雖然是封閉戰鬥室,但是即使一發37mm加農炮炮彈照樣打穿,一點問題都沒有。再加上俄國人絕對的機動優勢,畢竟在他們看來,俄國騎兵可以伴隨車隊作戰,但是華夏步兵與戰車部隊一定會脫節。而且處於防守態勢的情況下,俄國快速部隊可以事先進入戰場設伏。總之,俄國人對這場防禦作戰充滿了信心。

至於具體編制方面,俄國人強調了部隊的靈活性。並不直接設立固定的編制,而是將戰車部隊和騎兵分成一個個小組,在戰鬥中臨時組成各種戰鬥羣以應付不同規模的交戰情況。說白了,這支部隊就是靠車輛和馬匹的高機動性將裝備有輕炮和大量自動武器的部隊運送到前沿,然後執行戰鬥任務。雖然有機動性和一定的火力,但是防禦力幾乎沒有!戰車防護脆弱,而騎兵則是一支依靠馬匹機動的步兵,到達陣地後下馬作戰。

這兩天訂閱不佳啊,昨天和前天訂閱量加一起都比大前天少好幾百啊--!悲劇啊~~~。(未完待續。。)

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487章 無畏艦第480章 雙保險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904章 交換第979章 被騙了?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631章 脫身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482章 突擊團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483章 巷戰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1115章 反擊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890章 突圍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1149章 右勾拳第641章 運動戰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487章 無畏艦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395章 盯梢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832章 離去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297章 鷹之牆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392章 後續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667章 苦戰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442章 合圍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423章 出發第442章 合圍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448章 防守反擊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728章 血戰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911章 追擊第1066章 鑄造中堅2
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487章 無畏艦第480章 雙保險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904章 交換第979章 被騙了?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631章 脫身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482章 突擊團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483章 巷戰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1115章 反擊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890章 突圍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1149章 右勾拳第641章 運動戰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487章 無畏艦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395章 盯梢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832章 離去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297章 鷹之牆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392章 後續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667章 苦戰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442章 合圍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423章 出發第442章 合圍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448章 防守反擊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728章 血戰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911章 追擊第1066章 鑄造中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