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無畏艦

“老闆,別來無恙啊,不知這次前來,荷包中的英鎊美鈔可否帶夠了?”看着徐傑和楊用霖,嚴博勳開了個玩笑。

“當然帶夠了。不過徐大人可是說如果你小子不給我們按良心價的話,你明年的獎金什麼的可就沒了。”楊用霖笑着說道。

“別啊,徐大人,楊大人,想我老嚴爲你們鞍前馬後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人們都說卸磨殺驢,你們這仗還沒打完呢,就要對付給你們造船的。這可是自非武功啊。”嚴博勳忙擺手說道。

“你在意大利吃香的喝辣的,時不時的還能參加個宮廷宴會什麼的。我們在前面和俄國人打死打活的,你和我們比功勞?”楊用霖佯怒道。

“嚴博勳,我可告訴你,要是你拿出的計劃達不到我們的要求的話,你去年在意大利和西班牙還有德國的花銷我可不給你報銷!自己掏腰包吧!”徐傑也在旁邊敲邊鼓。

“兩位大爺,我錯了,我真錯了,您們高擡貴手,饒了我吧。”嚴博勳嬉皮笑臉的說道。一邊說一邊從文件夾裡拿出幾分圖紙,然後分別展開。這就進入正題了。

“不得不說,徐老闆,您的想法非常對,使用蒸汽輪機確實比立式蒸汽機要強上不少,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而且利於維護和保養。對船舶的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說現在的戰列艦一般速度是18節左右的話,同等噸位。其它情況不變的情況下,戰艦採用蒸汽輪機可以保證21節左右的速度。這個在意大利的商船上已經驗證過了,無論是性能還是可靠性都滿足上艦要求。”嚴博勳說道。

“還有這火力問題,其實咱們的戰艦很早就裝備了6門左右的大口徑主炮作爲主火力,比如說PISA級和但丁級戰列艦,聽楊大人說,配合新式火控系統後,在遠距離也獲得了不錯的命中。而且因爲有被帽的緣故,俄國人的硬化裝甲帶也不是牢不可破。根據美西戰爭的數據和這次戰爭的數據,我們專門在陸地上做了一個實驗。分別用4門炮、6門炮、8門炮和12門炮在統一火控指揮下對遠距離上的目標實施覆蓋打擊。”說到這裡。嚴博勳頓了頓賣了個關子。

“4門炮遠程射擊密度不夠,6門炮也只是勉強夠,8門炮應該差不多,10門炮的散步界應該是最佳的。如果數量再多的話,我們就沒有測試,因爲一艘戰艦上不可能安置更多的炮塔的和主炮了。不現實。”嚴博勳說着將一份圖標從文件中抽出,然後交給徐傑。

“你們試驗過3聯裝炮塔嗎?我記得西班牙的戰列艦是9門10寸炮。如果弄成3座3聯裝主炮的話應該不錯吧。”徐傑問道。

“怎麼說呢,3聯裝炮塔確實可以節省重量,但是問題也不少。首先就是3聯裝主炮齊射的時候炮彈受到氣流的影響太大,散步慘不忍睹。我們在意大利海軍的幫助下試驗過9門10寸炮的精度。根本比不上4座雙聯炮塔的精度,也就是說多了1門炮,有效火力還不如8門炮的。”嚴博勳有些氣餒的說道。

“你們就不會3門炮交替發射?兩邊的先打,然後再擊發中間的?時間只要錯開不到半秒就可以的”徐傑有些不滿的說道。

“這個辦法確實可以降低炮口風暴對炮彈的干擾,但是還有其它問題。比如說,我們現在都是半齊射進行較射,而半齊射的話雙聯炮塔自然是一邊打完另一邊打,三座三聯你怎麼處理?一波4發一波5發。對觀測有一定的影響,如果你要是3發打出一組的話。較射精度又不夠,理論上至少4發齊射纔能有較好的精度。”嚴博勳說道。

“而且如果用三聯裝炮塔的話,製造難度大了一些,炮塔重量上升,對整個炮塔系統的旋轉、供彈系統都是一個挑戰,雖然有三聯10寸炮炮塔了,但是意大利海軍方面還是對三聯12寸炮塔服役持謹慎態度。”嚴博勳從工業方面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實戰中。無論是我方戰艦還是俄方戰艦,主炮的火力喪失並不是因爲被炮塔被擊穿而造成的損失,相當一部分的損失是因爲距離的撞擊產生的震動。擊中炮塔和擊中炮座都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所以像單純依靠裝甲來保持火力的話。實在有些困難。廣大官兵傾向於將主炮分裝在更多的炮塔中。”楊用霖選擇站在嚴博勳一邊。

“其實吧,這個想法看似有理,但是實際上,3座炮塔被命中的概率反而會小於4座甚至5座炮塔。總體而言炮塔被廢掉的概率差不過。”徐傑反駁道,後世最經典的佈局有人認爲是3座3聯主炮,有人認爲是兩座4聯,也有個別人認爲是類似於喬治五世那樣424的佈局,但是絕對不會是4座雙聯或者5座雙聯。

“這樣吧,咱們先說一下具體佈局,然後再集思廣益。過早的下結論反而不好。”嚴博勳提議道。

“好的,那你繼續吧。”徐傑點點頭。

“4座雙聯裝的主炮佈局方式就是全中軸佈局,船體爲長艏樓結構,2號炮塔被墊高,形成一個揹負的情況。艏樓延伸到3號炮塔上,4號炮塔下降一層甲板。”

“5座炮塔有兩種佈局,其中一種是在4座雙聯炮塔布局的戰艦基礎上在船體舯部加上一座雙聯炮塔。這樣的話,側弦火力可以達到10門12寸主炮,但是這對於機組的佈局來說有些困難,擠佔了大量的空間,防護帶會很長。”

“第二種佈局比較怪異,其中兩座炮塔在船體對策佈局,不會影響動力艙的佈局,也會縮短裝甲帶長度,側弦佈局的主炮在對面的一定角度範圍內有一定射界,大概在60度左右,(類似於1戰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的凱撒級戰列艦的佈局)”嚴博勳將3種最終選出的佈局方案提交上來。

“沒有3座3聯裝的設計方案?”徐傑皺了皺眉頭說道。

“有啊,不但有3座3聯裝的設計方案,還有4座三聯裝的設計方案,維托裡奧伯爵的胃口很大,打算造出世界第一強的頂尖戰艦。”嚴博勳笑着說道。

“另外,雙聯裝炮塔比三聯裝炮塔相比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水下防雷會比較好,水密隔艙的寬度足夠,因爲炮塔下方的彈藥庫和炮圈的直徑比較小,在寬度相當的情況下,戰艦的防雷性能會比較好。”嚴博勳這句話可謂是殺傷力巨大。其實無論是10炮還是9炮,在射術合理的情況下其實差距不是很大。因爲散步的問題,8門炮可能都比9門炮的實際效果更好。

3聯炮塔最大的優點是什麼呢?最大的有點就是縮減了裝甲帶的長度,節省了重量,而且可以把炮塔之間的距離拉開,防止兩座炮塔過近從而導致被一炮廢2炮塔的可能。比如說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就因爲這個原因被一發炮彈打廢了兩個炮塔。所以,在2戰的時候,各國新銳戰列艦都摒棄了4座雙聯的佈局,(除了保守的俾斯麥號之外)減少裝甲帶長度,將有限的重量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但是現在呢?說實話,在沒有超遠距離重彈的和重磅炸彈的打擊情況下,戰列艦不用過厚的水平裝甲,而相對於垂直防護來說,水平裝甲纔是佔據戰艦重量的大頭,所以一戰德國戰列艦可以在較長的裝甲帶上安裝足夠厚度的垂直裝甲。有足夠的重量在主裝甲帶上再安置200+MM的上裝甲。(當然主裝帶高度低也是一個方面,國王的350MM主裝甲帶才3.8米的高度,而到了2戰,黎賽留的330主裝甲高度達到了5.96米。)所以說,節省裝甲帶長度的要求並不緊迫,所以拉長裝甲帶所帶來的後果也不嚴重,而且更長的裝甲帶代表更好的防護面積。面對這種情況,徐傑有些動搖了。

有的時候,過於先進的設計理念和佈局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因爲不同的時代有各自的特點,當某種威脅還沒出現的時候就過早的進行防範,這不是明智的選擇而是愚蠢的照搬。在這種情況下,徐傑更希望集思廣益,而不是由自己一棍子打死,乾坤獨斷!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需要好好的看看你們的設計圖,把這些圖紙分給艦隊高層,讓他們看看,提提意見,畢竟以後用戰艦的使他們而不是我們這些不上戰場的人。”徐傑決定先將這件事情放放,造戰艦還不算急,5年的時間肯定夠用的。

“還有,我想知道,我在意大利的設計局和工廠的股份收益情況,維托裡奧在電報中提到了你會把相關的文件交給我,我可不想本來應該屬於我的錢就不明不白的沒了!”離開之前,徐傑笑着對嚴博勳說道。

“一定不會的,您的錢一分不少,除了我借走的那部分,如果您能幫我報銷掉一些費用的話,我肯定會還給你的。”嚴博勳說道。

“先還錢,我再報銷你的費用!”徐傑沉着臉說道。

許久不見的技術流章節,

第1387章 決斷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532章 超限戰第742章 地震了?!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830章 大出血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979章 被騙了?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7章 和解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537章 攤牌1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228章 掃蕩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980章 大行動第646章 鏖戰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105章 首殺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148章 巷戰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456章 混亂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820章 準備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728章 血戰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689章 突破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404章 調整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411章 戰略佈局
第1387章 決斷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532章 超限戰第742章 地震了?!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830章 大出血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979章 被騙了?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7章 和解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537章 攤牌1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228章 掃蕩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980章 大行動第646章 鏖戰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105章 首殺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148章 巷戰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456章 混亂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820章 準備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728章 血戰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689章 突破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404章 調整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411章 戰略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