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

“俄國方面發來了新的電報,俄國海軍的三艘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將在1915年5月左右投入現役。另外追加的4號艦將在15年年底投入現役。另外三艘裝備有12門14寸火炮的戰列艦也將在明年陸續完工,如果這個情況屬實的話,俄國艦隊至少可以牽制一箇中隊的德國戰艦。這樣的話,即使我們調走部分戰艦,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一名將軍說道。

“不僅僅是一支德國海軍戰列艦分隊,俄國人還有3艘無畏艦,這樣的話他們將有6艘主力艦,還有大量的魚雷艇,他們完全可以對東普魯士的沿海構成威脅,並且可以用潛艇影響德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獲得鐵礦石。如果德國海軍想要有效遏制俄國人的行動那麼就必須調動一半以上的主力纔可以。只要俄國人動了,那麼北海就是安全的,我們就可以集中力量和法國人一起殲滅意大利人,然後再回過頭來對付德國人!”丘吉爾說出了他的計劃。

“1915年5月?而現在不過是1月。我對俄國海軍的戰鬥力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俄國海軍幾十年來的積累在與華夏共和國的數次交戰中損失殆盡,最後一次雖然集結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但是官兵素質上的頹勢已經盡顯,我不懷疑埃森將軍的能力,但是他的才華必須有人去執行!如果對德國人造成的困擾不大,不能影響德國高層的決策的話。那麼我們的計劃將無從實施。”傑里科對丘吉爾的計劃不抱太大希望,畢竟這位海軍大臣是一個合格的官僚,可以協調內部的各種關係。但是絕對不是一名將領,他的計劃聽聽就行了,而不能當真。

“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我就可以讓意大利海軍變成歷史名詞!”貝蒂不以爲然的說道,自從打的希佩爾艦隊抱頭鼠竄之後,貝蒂就越發的目中無人。而當得知本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將服役後,而且丘吉爾等一干海軍高層傾向於將這一級威力強大的快速戰艦劃撥給他之後,他就更加自信心膨脹起來。到了1915年5月。他將獲得1到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到時候擁有10艘主力艦的貝蒂又足夠的信心憑藉一支艦隊就可以把意大利人打敗。

當然,這一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海軍高層,尤其是傑里科同意自己帶隊前往地中海!這段時間德國海軍好像縮頭烏龜一般躲在軍港中不出來,讓上次佔了便宜的貝蒂感到十分的窩火,甚至有一種慾求不滿的情緒在裡面。他和希佩爾接觸過。此人絕對不是一個吃一次虧就縮脖子的主,唯一的可能就是德國高層限制了德國海軍的行動,而這在貝蒂看來絕對算得上一個壞消息。

於是乎,無聊的時候貝蒂看着大比例海圖不斷的揣測着下一次海軍可能爆發的地點。印度洋不可能,無論是斯佩伯爵還是托馬斯他們只有一個港口,幾乎屬於那種大家彼此都盯着,但是誰都不敢輕易動的那種。德國不敢動是怕自己的歸路被英國人封鎖,而英國人不敢動也是同樣的原因。怕孟買港被夷爲平地,要知道。孟買港的防禦設施可擋不住4艘無畏艦多達36門14寸炮的攻擊!

而最可能爆發衝突的地方只有一處,那就是地中海,在成功擊敗法國艦隊後,意大利人接過了地中海的航行權,並且掩護登陸部隊前往意屬北非與原來駐紮在那裡的意大利軍隊一起向着埃及前進,埃及的存亡關係着兩大戰爭集團的態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意大利海軍必須保持海路的暢通,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主力艦隊一定會出港伴隨船隊運輸,而只要出來,貝蒂就絕對有機會!

雖然第谷帶領意大利艦隊打贏了法國人,但是貝蒂依然不認可意大利海軍的戰鬥力,法國人沒什麼了不起,同樣,利用“偷襲”的優勢打敗法國人的意大利同樣沒什麼了不起!順帶,貝蒂還鄙視了一把托馬斯,他認爲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應該率領印度洋支隊展開對意大利艦隊的追擊,而不是撤退!在他眼裡那絕對是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一個一戰可以解決地中海問題的機會,而在天大的機會面前,托馬斯這個膽小鬼居然放棄了!

相對於托馬斯,貝蒂手中顯然有更好的牌可以打,現在貝蒂手中就有8艘戰列巡洋艦!加上殘存的法國艦隊,這支聯合艦隊的力量將直接壓倒意奧艦隊,至少在他眼中是這樣。他喜歡這種火力兇悍動作敏捷的猶如獵豹一般的戰艦。而不是那種依靠重甲保護,走的慢慢悠悠的戰列艦,在貝蒂的字典中,進攻和用超強的火力壓倒對手纔是取勝的關鍵,而發揮火力的關鍵是要能夠得着對手!他認爲戰列巡洋艦充分結合了英國海軍進攻至上的思想!只要他能咬住意大利艦隊,那麼對方絕對跑不掉!

更爲重要的是,伴隨着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服役,貝蒂的艦隊將得到進一步的增強,甚至在地中海航路被切斷後,傑里科也認同了這一點。當得到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快速戰列艦後,貝蒂有信心挑戰除公海艦隊本隊之外的所有同盟國艦隊!

而經過一番探討之後,英國人認爲如果德國海軍沒有行動,那麼維持現狀是最好的,而如果俄國人一旦行動後,再確鑿得知德國公海艦隊將部分戰艦調往波羅的海後,英國人將集中全部快速戰艦迅速馳援地中海,與殘存的法國艦隊一起攻擊爲運輸船隊掩護的意大利海軍,以求解決埃及的危機重新打通東西地中海的聯繫。

與此同時,英國人也在和荷蘭人進行交涉,荷蘭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人作爲自己的戰艦建造國,不過在其中提供資金設計和外交支持的英國人表示需要分一杯羹。兩艘荷蘭戰艦被命名爲阿姆斯特丹號和七省號,以用來紀念在華俄第二次戰爭中被擊毀的兩艘荷蘭主力艦。而且這兩艘戰艦和它們的前輩一樣都被設計成了快速戰列艦。其母本爲英國海軍自己建造的虎號戰列艦,這級戰列艦幾乎就是一個重裝甲中高航速的6炮虎式戰列巡洋艦。

根據荷蘭人的要求,這一級戰艦的側弦裝甲被增加到320mm傾斜12度。水平裝甲被增加到75mm。炮塔防禦被提到了重中之重,認爲至少350mm才堪用。水下防護則採用了美國人的5層水下防護體系,抗魚雷和水雷的性能還是不錯的,但是抗水中彈的話還是洗洗睡吧。

這級戰艦在火力上選擇的是威力更好精度也算不錯的美式14寸45l主炮,其性能比英國人的343mm火炮要強上一些,並且配屬了美國生產的1916式穿甲彈。之所以選擇美國炮而不是英國炮,這其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曾經參加過第二次華俄戰爭的荷蘭海軍著名將領,沉默的傑克曾經自己對比過海戰中雙方使用的穿甲彈,他發現英國人和俄國的炮彈引信方面有很大的漏洞,在衝撞過程中極易早炸,而且對苦味素炸藥也不是很滿意,相對而言,他喜歡更穩定的tnt炸藥。美國人的引信在傑克少將看來至少不錯,而內部填充的d炸藥更是優秀。所以在他的支持下,荷蘭海軍決定使用美國人的火炮和炮彈。而在火力佈局上,荷蘭人也參考了雙聯裝和三聯裝的優缺點,人爲雙聯裝炮塔雖然炮塔間隔比較小,裝甲帶長度會比較大,但是在精度上卻有一些優勢,所以謝絕了美國人提供的三聯裝方案,而完全使用了3座雙聯裝火炮

雖然這一級戰列艦的防禦和火力都堪稱不錯,如果讓徐傑來評價的話,也就比華夏爲外國建造的標準快速戰列艦差一些。當然這裡的差一些是說死磕能力,如果說速度的話,最高過載輸出7萬5千馬力,而且船型優良的新七省級快速戰列艦可以讓這艘排水量高達2萬6千噸的戰艦飈出26節以上的航速。雖然和虎號高達28節以上的航速相比還有些差距,但是荷蘭人爲這個速度已經基本上夠甩開同盟國的所有戰艦了,所以對此並不是很介意。

英國人對這兩艘新銳的主力艦還是十分眼饞的,他們十分想將這兩艘戰艦納入到英國皇家海軍快速艦隊的戰鬥序列之中。但是這兩艘戰艦卻因爲工期和技術上的各種問題而遲遲沒有完工,美國造船企業表示大型戰艦造了不少,但是快速戰列艦一艘沒造過!更爲重要的是還要在美國建造的戰艦上按上一大堆英國產的東西讓美國的工業巨頭有些不滿。所以工期就長了一些,不過現在這兩艘新銳戰艦終於完工了。而英國人也開始進一步加緊將其納入到自己麾下的行動!

而荷蘭人自然不願意讓自己寶貴的戰艦送到北海這個巨獸絞肉機之中,德國人不是吃素的,但是想到地中海上法國人已經不行了,那麼去北海還是去地中海似乎差別也不算很大啊!

第1119章 前哨戰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1255章 遭遇戰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1115章 反擊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39章 論海軍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07章 和解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067章 陰謀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458章 援軍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408章 定計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434章 交鋒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975章 突破口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266章 落幕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1307章 宿敵2第1387章 決斷第1162章 虎!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306章 宿敵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691章 亂戰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644章 夜戰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242章 突圍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1308章 宿敵3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669章 頹勢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1139章 重創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269章 側翼安全
第1119章 前哨戰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1255章 遭遇戰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1115章 反擊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39章 論海軍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07章 和解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067章 陰謀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458章 援軍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408章 定計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434章 交鋒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975章 突破口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266章 落幕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1307章 宿敵2第1387章 決斷第1162章 虎!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306章 宿敵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691章 亂戰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644章 夜戰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242章 突圍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1308章 宿敵3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669章 頹勢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1139章 重創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269章 側翼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