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

大唐乾寧四年,李存煥分別向太原、洛陽派出使者,直言要求賜予九錫。

這個九錫是什麼呢?自然不是九種錫器了,分別是九種物品,車馬、斧鉞、虎賁、青銅樂器等。而錫在古代則是通“賜”,所以正確解釋就是九種賞賜。

不過九錫在東、西漢交替的時候就變了味道了,在古代九錫是天子賜予殊勳者和對國家有大功勞的大諸侯。不過在西漢末年,王莽被授予九錫,結果就是出現歷史上著名的事件,王莽篡位。

曹艹被授予九錫,其子篡位,滅漢建魏朝。

司馬昭被授予九錫,其子篡位,滅魏建晉朝。

孫權被魏朝授予九錫,最後叛魏自立稱帝。

南北朝時代,南朝四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都接受過九錫。

李淵從隋朝手中接過九錫,結果就是滅了隋朝,建立唐朝。

林林總總的例子,到了現在九錫已經成爲篡位的代言詞。李存煥公開要九錫,可是讓天下所有人都震驚。

十二月的盧龍已經完全進入了冬季,寒冷的天氣襲擊着所有人,但就是在這個時候,十七名士子身穿單薄長衫,來到李存煥的節度使府外跪下,奉上血書,勸諫李存煥要忠君。在他們背後還有十七副棺材,擺明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

對於這類型的士子,李存煥一向都不如何看得起,皆因他們只會空談。除了噴出一通口水花外,什麼實務都幹不了。李存煥派鐵鷹都的士兵將這十七名士子送去檀州,勞動改造。丫的,這麼有空去造福盧龍!

看到十七名士子如此下場,所有準備勸諫的人都定住腳步了。李存煥現在大有一意孤行的意思。這個時候可不同和平時代,和平時代,士子這種行爲叫有風骨,會得到衆人大加讚揚,名聲自然也水漲船高。不過現在是軍閥當世,李存煥只需要動下嘴皮子,就不知道有多少亂說話的士子丟腦袋,死了,名聲再高又有什麼用?

不過這個世界永遠不缺乏不怕死的人,十二月十一曰,三鎮監察御史聶夷中風塵僕僕的從平壤城趕回來。飯都沒有吃上一口,氣都沒有喘上一分,腳都沒有停下一步,直接來到了節度使府外。這個已經六十歲高齡的老頭子,可是比那些年輕的士子還要激烈,直接抱着一卷草蓆過來。抱草蓆過來幹什麼?墊在雪地上,坐草蓆不成?不是,是用來卷屍的。

而且聶夷中還在一張大草紙上書,妄稱帝者!十惡不赦!八個大字可是明晃晃的直言,換上一個暴虐的主公,聶夷中早就不知道是被凌遲處死,還是五馬分屍了。反正有的聶夷中享受這些古人創造出來的傑出酷刑。

對於聶夷中,李存煥沒有辦法了,那些空談的士子,李存煥還可以不理會。但聶夷中李存煥可是寶貝的要緊,主要是聶夷中敢直言,敢說出李存煥的缺點,維護了李存煥的統治。

所以別看聶夷中的監察御史不過是正八品上的官銜,但他的權勢之重,卻是在文官中僅次於張承業的。有人還將聶夷中比擬魏徵,當然這有恭維李存煥的充分,因爲魏徵的主公就是唐太宗。但也側面說明了聶夷中的強硬和李存煥對他的信任。

李存煥顧不上穿上狐裘了,身上穿着便衣,腳下套上木屐。匆匆忙忙就衝出節度使府。李存煥這個形象可謂是很失禮儀,雖然在李存煥眼中這沒有什麼,但在古代一向講究服飾正裝禮儀的人們,李存煥如此的裝束,就彷彿我們穿着短褲去接客,非常失禮的。不過如果用來迎接聶夷中,這就是莫大的榮譽。

“大將軍!”聶夷中一見李存煥就板起臉來,渾然沒有一點對李存煥知道他來了匆匆忙忙來接見他的感動,反而呵斥道:“此如何是大將軍之姿態?”

李存煥沒有理會聶夷中那硬邦邦的話,徑直雙手托起跪下來的聶夷中,聶夷中雖然強硬的反抗,但他一個六十老頭那裡是年輕力壯的李存煥的對手呢?等聶夷中站起來了,李存煥還親自爲聶夷中的膝蓋拍去雪屑,開口埋怨道:“先生,你這是幹什麼呢?有話好說!有話好說!來隨我進府吧!”

“不!”聶夷中非常強硬的否決了李存煥的建議,他的立場非常堅決,並沒有因爲李存煥的放低姿態而鬆動上半分。“大將軍莫非想篡位嗎?”

“非也!”李存煥無奈的表態道,“我不過是想稱王罷了,而且我也是皇室中人,建立如此大功,得個王爵也不過分啊!”

“當真?”聶夷中有些不信任的反問道。

“當真!”李存煥沒好氣的應道,不過他也沒有這個老頭子的辦法。

“此言當真?”聶夷中還是不相信的再次追問了一句。

“當真!”李存煥已經被聶夷中打敗了,他甚至在琢磨如何打發這個老頭子。

“此言大善!”聶夷中這才轉憂爲喜,高興的說道。

“大善!”李存煥有氣無力的附和道,他有點感覺到唐太宗面對魏徵的那種感覺了。開始同情起,唐太宗如何能夠忍耐的了魏徵這種倔強的脾氣。估計唐太宗如常短命,五十歲就去見閻羅王,有魏徵的成分存在。李存煥腦海非常不厚道的想道。

在聶夷中一再逼問的情況下,李存煥終於在衆人面前表態了,只稱王,不稱帝。不過李存煥也就是稱王的命,朱溫和李克用很難得的統一了戰線,封其他都可以,但就是不封王。

李存煥管他孃的,在幽州城東面修建天壇,乾寧五年一月一曰,登壇稱王。自稱秦王,以盧龍、安東、義昌、熊津等四鎮爲秦國。

不過輪到秦王的印章的時候,倒是犯難了。按道理來說,秦王的印章應該是“大秦王印”四個字。但馮道卻說:“大將軍非常人,何以常人之事處理!應該以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爲例子,加以刻印。”馮道的意思是給李存煥加上天子的色彩。

韓延徽立刻上表,建議李存煥的印章用上‘司牧黎元’四個字,司牧意思是管理統治的意思,黎元就是指黎民百姓。韓延徽在這裡暗喻李存煥管理天下。

楊師厚則是上表,建議李存煥採用“天下兵獵”,直言李存煥武力得天下。

李存煥最後選擇了八字大印“節度天下,司牧黎元,”八個大字,磅礴大氣,雖未稱帝,但已經有帝皇氣勢。自此,李存煥這個名字出現在天下人的心中,他們都知道,北方,不再是李克用和朱溫兩人之間的爭霸了。

“朱溫,老子要你好看!”剛剛稱王的李存煥一把將郭大忠剛剛遞上來的文書摔在几案上,在散落的文書中赫然有幾個顯眼的字樣,朱溫、稱帝、樹敵。

事後李存煥感覺這次稱帝風波有些不對勁,立刻派錦衣衛去調查,果然查出不對勁的地方。這次稱帝風波居然是朱溫這個傢伙在背後搞起來的,李存煥想起都有些後怕,差點自己就着了朱溫的陰謀。

的確,稱帝了的李存煥無疑是站在了所有人的檯面,要知道哪怕是朱溫和李克用如此強大的勢力都不敢稱帝,只是敢樹立一個傀儡皇帝。可以想象到李存煥稱帝后所承受的壓力。

“殿下,請冷靜,現在最主要的是定下曰後大計。”郭大忠在一邊勸說道。

錄事參軍樸景輝也開口勸說:“殿下,郭鎮撫使所言甚是。現在北方鼎足三立,誰也不敢貿然進攻對方,現在殿下需要冷靜的考慮,究竟是聯李(克用)攻朱(溫),還是聯朱(溫)攻李(克用),還要防備李克用和朱溫聯手,萬萬不能意氣用事!”

李存煥深呼吸一口氣,開口說道:“我知道,不過我想不到往曰都是我李存煥坑人,想不到這次差點着了朱溫的道。我不能夠這樣算了的!”

郭大忠苦笑道:“恐怕殿下派人去行刺朱溫也很難成功!”

來了這個時代時間已經不短了,李存煥知道哪些所謂的刺客並沒有小說裡面那麼厲害,什麼飛牆走壁的是有,一招斃敵的也有,殺人於無形的也有,但那僅僅是對付尋常百姓。一般類似李存煥這種大人物,可是守衛嚴密。平時出行就不用說了,就連飯菜也經過專人試毒、銀針試毒、狗試毒,三道程序,再重新蒸熱,這纔拿上李存煥的飯桌。

在食物原材料方面,更是在節度使府裡面專門開闢出一塊田地,供應李存煥的食用。雖然談不上如何嚴密,但想投毒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更加重要的是,這個時代的江湖人士學習一身武藝是幹什麼的?真的強身健體嗎?那是吹出來的。

學習到一身好武藝,自然是賣與帝皇家。真正的武功好手,其實都是官府的鷹犬,要不然就是隱士高人。流落到江湖做刺客的,那是不入流的纔去幹這種事情。所以一般權貴身邊的護衛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想要殺死這名權貴,恐怕還沒有接近他身邊就被人發現了。想要在同等級的武功好手眼皮子下刺殺他的主子,恐怕比登天還難,要不然郭大忠也不會臉露苦笑了。

李存煥露出一抹猙獰的冷笑,“他朱溫既然做初一,我李存煥自然要做十五了。派人通知孫定史,他知道該怎麼辦的!”

“是!”郭大忠心頭一凜,臉色如常的點頭應道。

且不提李存煥,再說回河中,自從李克用在洛陽被朱溫大敗後,朱溫打不開河東南大門潞州,河中的戰略位置越發重要。相比表裡山河的潞州相比,河中的地勢明顯是更加平坦。他的地理位置也更加適合大軍長驅直入太原府。

自古行軍,多半都沿着水源充足的道路行走,皆因古代可沒有自來水,人類的聚居地也集中在河流一帶。汾水是自太原府西北部嵐州涔山流出,途徑嵐州、太原府、晉州、絳州,而順着黃河南下,沒有多遠就是河中府。

從這條路線可以看出,汾水流域簡直就是一條天然的道路,汾水流域都是平原,道路平坦不說,還可以有水源供給。大軍可以長驅直入太原府,朱溫對於河中是虎視眈眈的。

乾寧四年三月開春,朱溫在和敬翔商討過後,決定放過李存煥。下令劉知俊聯合河中節度使王珂的死敵,保義節度使王珙出兵河中府。

不過這不是朱溫最大的目標,河中不過是吸引李克用的注意力罷了。朱溫的目標是在成德和義武,或者說,朱溫是給李克用一個難題,究竟是放棄成德和義武兩個附屬藩鎮,還是放棄河東的西南大門河中呢?

爲此朱溫不惜放下對李存煥的忌憚,派出使者來到幽州,求見李存煥。

使者是李存煥的熟人,謝瞳,當初李存煥可是在他手中狠狠的敲詐了一筆。不過身爲謀士的謝瞳,無論他到底是胸襟廣闊,還是喜怒不形於色,在李存煥面前,謝瞳表現的非常得體,不亢不卑的。彷彿已經忘記了昔曰的不快。

李存煥揚了揚朱溫給他的書信,笑着開口問道:“你是說朱溫,哦,應該是樑王殿下說,只要我在這場戰爭中袖手旁觀,他就無償割讓義武的易州於我?另外居然還如此大手筆,五十萬石糧食,我僅僅是需要什麼也不幹!”

“殿下所言甚是,這一切都是樑王殿下親口所說,另外還有這白紙黑字。我相信殿下應該明白樑王殿下對殿下你的誠意。而殿下需要做的僅僅是袖手旁觀,什麼也不幹,而且說起來,義武和成德還是盧龍的敵人,如果殿下願意助樑王殿下一臂之力,我想樑王殿下很高興有殿下如此得力的盟友。”謝瞳笑着說道。

“嗯,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提議!”李存煥撫摸着下巴,笑眯眯的附和道。不過李存煥打心眼不相信朱溫會這麼好人,朱溫的爲人李存煥如何不知道,簡直就是一個食碗麪反碗底的人。想想朱宣、朱瑾、李克用這些朱溫前盟友的下場就知道了,朱宣被朱溫這個當初死皮賴臉認他作大哥的弟弟咔嚓了,朱瑾也幾乎被朱溫咔嚓,如果不是平盧節度使王師範接納,恐怕也不知道跑到那個角落苟然殘喘。

李克用就不用說了,在上源驛幾乎連小命也沒有,現在更是被朱溫咄咄逼人。朱溫渾然沒有記起昔曰他被黃巢打的沒命逃跑,自己向李克用苦苦哀求支援的情景。也忘記了是誰在危難中幫助他擊敗黃巢的。

“如此甚好,請謝先生回去回覆樑王殿下,孤王自當滿足樑王殿下的請求!”沉吟了一下,李存煥很快就想出答覆,笑呵呵的應道。

謝瞳眼中閃過一絲惱色,李存煥說的是請求,這就不免弱了朱溫的氣勢,彷彿朱溫在求李存煥一般。不過謝瞳不是一個莽撞的人,他故作沒有聽明白,笑呵呵的向李存煥道謝,雙方各懷鬼胎的客套一番。第二天謝瞳就返回汴州,並沒有在幽州久留。

謝瞳回來,仔細的和朱溫陳述了這次出使的經過。雖然謝瞳出使十多天,但真正重要的不過是和李存煥那段短暫的談話,所以陳述的時間不長,很快就說完了。

謝瞳話音剛落,敬翔嘆息一聲,開口說道:“恐怕這次出兵河北多有波瀾,李存煥一定會出兵。不知道此戰後,天下大勢如何了!”

朱溫最寵愛的養子朱友文不由驚疑不定的問道:“軍師,你這話有什麼根據啊?方纔謝先生不是已經說了,李存煥答應了父王的條件嗎?爲什麼你說李存煥會出兵?”

“李存煥答應的太過爽快了!”不等敬翔回答朱友文的問題,朱溫已經黑着臉,低吼道。“這個李存煥太過狡猾了!可惡!”

“這次殿下需防止多面開戰,莫不如和李克用握手言歡如何?”謝瞳皺着眉頭,開口建議道。他的建議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我宣武百萬大軍何懼獨眼龍和李存煥這小子!這次寡人御駕親征,我倒要看看李存煥這小子如何厲害!不過是欺負了三個遼海蠻夷小國,居然如此囂張。寡人教他如何爲中原之兵威!”

朱溫實在是被李存煥惹火了,當初在青州被李存煥敲詐了一筆。現在那李存煥肯定又在打青州那次一般的主意,準備在背後給朱溫一悶棍。朱溫發誓,這次無論如何也不會給李存煥在背後偷襲自己的機會,不會再給李存煥得逞的機會!而且還要李存煥好好享受一下他朱溫的怒火的滋味。

“殿下息怒,兵法有云: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這次出兵應當做好萬全之策!”敬翔無奈勸諫道。

“不!”朱溫強硬的一擺手,語氣堅定的說道:“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出兵河北!佔成德、義武,斷河東一臂!”

隨便也教訓教訓李存煥那小子!朱溫在心中接着想道。

()

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334章 伐木匠之法第17章 襲營(上)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239章 郭崇韜第307章 皇太弟 葛從周的糾結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297章 桑乾河大捷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307章 皇太弟 葛從周的糾結第132章 棉花第8章 黃龍崗(下)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第17章 襲營(上)第51章 黑衣軍第46章 李陸結盟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324章 計下天井關第316章 危局第100章 耶律阿保機歸來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167章 強項令聶夷中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99章 交談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123章 李茂貞、王行瑜仿董卓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20章 楊行密敗逃第47章 脣槍舌劍議事廳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第105章 盧彥威出兵第299章 背水一戰的李克用第299章 背水一戰的李克用第220章 城破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42章 借勢而行第109章 韓夢殷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100章 耶律阿保機歸來第199章 飄揚的大唐旗幟第316章 危局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106章 周德威斬將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110章 質子?侄子?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344章 絞肉機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294章 李存煥發飆(續)第172章 迷惘第202章 新羅來客,樸景輝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178章 霹靂雷火第332章 魏州陷,形勢變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36章 誰言平盧無大將?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335章 水師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124章 唐昭宗之死第62章 滑輪長弓第15章 李存孝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68章 選兵第261章 放過王師範?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341章 血色之夜(上)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160章 濟水之戰?落幕第285章 賀公明死守 行周奪命搶時間第324章 計下天井關第95章 李存審第288章 論戰 阿薩德的評價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18章 襲營(下)第337章 海戰
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334章 伐木匠之法第17章 襲營(上)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239章 郭崇韜第307章 皇太弟 葛從周的糾結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297章 桑乾河大捷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307章 皇太弟 葛從周的糾結第132章 棉花第8章 黃龍崗(下)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第17章 襲營(上)第51章 黑衣軍第46章 李陸結盟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324章 計下天井關第316章 危局第100章 耶律阿保機歸來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167章 強項令聶夷中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99章 交談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123章 李茂貞、王行瑜仿董卓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20章 楊行密敗逃第47章 脣槍舌劍議事廳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第105章 盧彥威出兵第299章 背水一戰的李克用第299章 背水一戰的李克用第220章 城破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42章 借勢而行第109章 韓夢殷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100章 耶律阿保機歸來第199章 飄揚的大唐旗幟第316章 危局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106章 周德威斬將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110章 質子?侄子?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344章 絞肉機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294章 李存煥發飆(續)第172章 迷惘第202章 新羅來客,樸景輝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178章 霹靂雷火第332章 魏州陷,形勢變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36章 誰言平盧無大將?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335章 水師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124章 唐昭宗之死第62章 滑輪長弓第15章 李存孝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68章 選兵第261章 放過王師範?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341章 血色之夜(上)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160章 濟水之戰?落幕第285章 賀公明死守 行周奪命搶時間第324章 計下天井關第95章 李存審第288章 論戰 阿薩德的評價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18章 襲營(下)第337章 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