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桑乾河大戰初戰

本來散開的韃靼遊騎兵,不由一陣騷動,慌忙人人散得更加開。如此一來未免顯得有陣型太過稀釋。

阿史德那右邊的濃眉不由挑了挑,沙啞的聲音中略帶一絲心悸,對一邊的安九嶷問道:“這是漢人的什麼武器?如此厲害的?看其射程,恐怕不下七百步”

安九嶷聞言,也頗爲驚疑不定。思索了片刻,眉頭略皺道:“大帥,這個下官也不太清楚。看其弩矢,應該是牀子弩,不過牀子弩拋射的弧度沒有這麼大。估計是盧龍的新式牀子弩武器。雖然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盧龍的軍械之銳利,冠兩河(河東、河北)。”

實際上安九嶷這話還說輕了,宣武和河東在軍械上,恐怕也比不是李存煥麾下的軍器監製作的武器銳利。李存煥對於武器一向都捉得非常嚴格,更是有一套成熟的獎罰制度,還資助一些工匠做實驗,在某些地方,說是比之河東和宣武還要先進二三十年也不爲過。

阿史德那一聽,便知道今天的戰事的難度比自己想象中要大幾分了,立刻對身邊的心腹吩咐道:“你立刻去讓都司部落的出兵支援赫伊勒,莫讓漢人鑽了空子”

那心腹應了一聲,過了沒有多長時間,在韃靼大軍當中便有約莫五千騎飛奔而出。

而前方已經開始接戰了,雖然有十多萬人馬,但不可能全部發起進攻。前文已經說過了北爲桑乾河,南爲夏屋山,平原處只有十多裡寬,最寬處約莫二十里,窄處目測也有十七裡左右,不過夏屋山方向地勢徒然拔高,沒有一般平原和山區之間的丘陵。基本都是二十來三十丈高的山嶺,甚至有近四十丈高的大山。

哪怕是步兵在這裡作戰,也夠嗆的了。爬山都用去了六七成力氣,更被說不擅長山區活動的騎兵。這也使得阿史德那第一次只能夠投放一萬餘兵力下去,否則以他的想法。當然是十萬騎兵鋪天蓋地的殺奔過去。不敢說讓敵人未戰先潰,但那彷彿地龍翻身一般的馬蹄聲,也嚇得盧龍軍膽戰心驚,十成戰鬥力也去了三成。

不過現在阿史德那的也製造出幾分十萬騎兵發起衝鋒的氣勢,只見那韃靼遊騎兵萬馬奔騰,捲起一股股煙塵,煙塵前面是騎兵,煙塵中又是隱約有騎兵。所以騎兵雖然只是排成了五個縱隊,但盧龍軍看過去,卻彷彿鋪天蓋地的一般,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馬。

不過李存煥對此早已經有所預料,爲此特地派符存審所率領的長征軍爲前軍。長征軍兵馬來自安東,而安東藩鎮民風彪悍,而且敵人也是兇悍的草原騎兵。即使是其他四支新軍的都指揮使,都不得不承認在質量上比之其他四支新軍,元從軍要厲害些。加上安東要對付的敵人都是以騎兵爲主,所以在對付騎兵上,比起其他新軍要有不少的優勢。

平時還沒有什麼,但此刻便顯示出來了,面對韃靼人的萬馬奔騰,天翻地覆的動靜氣勢。長征軍各部士兵雖然緊張,但各級將官早有準備,在一邊大聲鼓勵。加上安東什麼都不多,就是馬匹多。面對熟悉的事物,人縱使是緊張,也是有限得緊。

щшш ¤Tтkā n ¤¢ Ο

“長弓兵準備”弓弩營的指揮使都舉起手中的紅旗。

人人身高近一米八的長弓兵都將搭着箭的滑輪長弓高高擡起,細長的弓弦緊繃起來。看起來氣勢赳赳。

但落在明眼人符存審眼中,卻不由皺皺眉頭,忍不住心中有幾分無奈。看這些人,人人手肘不過是剛剛過了腰部。如果是安東軍中的老兵,恐怕人人手掌都到了腰間,滑輪長弓也拉了個滿月。畢竟有了滑輪,比之一般沒有滑輪的長弓剩下三四成力氣,拉滿月雖然困難,但已經人人可以拉出一個滿月。但這也有這些士兵是新兵的關係。

“放”紅旗揮下,兩千支三棱箭勁射而出,在半空中化爲黑點,彷彿出現了災年似地,鋪天蓋地飛過來的蝗蟲一般。

而其中三棱箭更是破壞力厲害,皆因三棱箭的弱點雖然破甲能力比之破甲箭要弱上不少,但一旦三棱箭射入敵人體內,殺傷力就不是一般的厲害。皆因三棱箭李存煥參考了後世的三棱軍刺而製作。雖然放血能力比之真正的三棱軍刺要弱上幾分,但對付這個醫學落後的時代,威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厲害。中了三棱箭者,雖然不敢說一定會死,但絕對會大出血,元氣大傷,少說也要三個月纔可以康復。

不過三棱箭傷害雖然強大,但缺點卻明顯。便是破甲能力不怎麼樣,對付皮甲等薄甲也就罷了。如果是對付鎖子甲、明光甲等,明顯五六箭中才有一箭淺淺的扎入。對付板甲基本無效。所以三棱箭雖然厲害,但盧龍軍一向裝備不多。

但安東人組成的長征軍則是相反,皆因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一句,除了馬匹和騎射外,他們有什麼值得自豪的?而且草原上的騎兵,身上的甲冑都是皮甲,而且質量還甚爲低劣,反而讓三棱箭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其強大的傷害力。

那邊坐鎮中軍的符存審一擡手,便有親兵隊長拿過單筒千里眼放在符存審手上。符存審一拉單筒千里眼,並將其湊到自己眼睛上。原處的景象一下子清晰了很多,彷彿距離對方只有十來米的地方視察一般。

很快符存審的視線中便出現中箭墮馬的韃靼遊騎兵,不過不多不少,韃靼遊騎兵非常清楚自己的弱點所在。他們人人都攜帶一面盾牌,不大,直徑不過是約莫一尺(三十釐米)左右的水牛皮包裹的小圓盾。一見對方箭矢射過來,立刻擡起盾牌來。

符存審不由眉頭一挑,看來對方不像想象中那麼好對付。不過長弓射出的箭矢也讓韃靼人頗爲措手不及,盾牌保護的面積到底是少了一些。不少韃靼遊騎兵都大腿等位置中箭,或者戰馬彷彿變成了刺蝟一般,猛然雙膝一軟,將騎士拋飛。

被拋飛的還好,被射中的韃靼遊騎兵還不知道三棱箭的厲害,彪悍的將箭矢拔出,滾熱的鮮血旋即彷彿被壓抑良久的火山口,一道火紅色的血箭便激射而出。如何用手按,那血水也止不住。一時間,韃靼遊騎兵陣型騷動起來。

但沒有中箭的韃靼遊騎兵也沒有辦法,唯有硬着頭皮發起衝鋒。皆因遊牧民族是散漫不錯,但不代表戰場上便散漫。相反,遊牧民族在戰場上,軍規比之中原的軍規還要嚴格三分,殘酷三分。一旦懦弱的撤退,足以讓一個權貴與其全家淪爲奴隸,那個時候纔是真的生不如死,追悔莫及。

“蹶張弩,放”第二波殺過來的便是漢人武器中著名的蹶張弩,面對蹶張弩,韃靼遊騎兵反而適應了幾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居然有能夠射程如此遠的弓箭。讓他們習慣承受漢人強弩射擊的韃靼遊騎兵反而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他們也小看了長弓兵的厲害,蹶張弩臨敵不過三矢,但有了長弓兵的加入,卻是一共射出七波箭矢,三波蹶張弩,四波長弓。長弓兵雖然只有兩千人,但殺傷力比之有四千人的蹶張弩,卻弱不到哪裡去。

熬過了七波箭矢的韃靼遊騎兵當真是氣憤填膺,什麼時候他們被人如此壓制過?目測韃靼遊騎兵更是失去了大約兩千騎,而韃靼人什麼時候吃過這個大虧,而且還是第一次接觸。哪怕是騎兵對衝,傷亡也不過如此罷了。

“放讓那幫南蠻子知道我韃靼勇士騎射的厲害”率領隊伍衝鋒的赫伊勒當真是兩眼血紅。死去的這些韃靼人都是其蒙哥部落的勇士,兩千人啊也不知道其中能夠活下多少人,而蒙哥部落纔有多少控弦之士啊?不過萬人出頭而已赫伊勒心中滴血啊感覺自己此舉愧對老夫。

那些來自蒙哥部落的韃靼遊騎兵也是氣憤填膺。蒙哥部落纔多少男子?萬人出頭,人少了,出門自然是低頭不見擡頭見。誰在這些當中沒有一個親朋戚友,眼見自己的親朋戚友死去或重傷。韃靼遊騎兵那一箭,可真是含恨而發,人人拉了個滿月不說。少數人,還幾乎連弓弦都拉斷了。

不過幸好長征軍士兵早有準備,派在前列的長矛兵和鉤鐮槍兵,人人一頂鐵邊盔,一身半身板甲,一對皮革手套。

後面的士兵雖然差一點,只有鑲鐵皮甲穿,但頭盔卻沒有差,都是鐵邊盔。鐵邊盔便彷彿錦衣衛中甄子丹所戴的頭盔。特點便是一低頭,便成了一個小圓盾,對付箭矢最爲有效。

不過即使如此,也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一朵朵血花在戰陣中綻放。

“勁弩放”不過符存審並非沒有對付的策略,因爲地勢的關係,步兵地勢較低,而弓弩手的地勢則是較高。符存審便特地找了幾個小丘,在上面佈置勁弩,雖然人數不多,但距離韃靼遊騎兵不過三十丈左右。如此近的距離,數百支弩矢勁射而出。

韃靼遊騎兵一時之間,也措手不及,慘叫聲此起彼伏。鮮血就將雙方交界線的土地染成讓尋常人看了觸目驚心的暗紅色。

“下令步兵穩住陣型弓弩營自由射擊哼,和老子玩這個,你們還嫩着呢”符存審見自己的兵受到傷害,符存審不由心頭火氣。不過符存審的自控能力還真不是說的,不過片刻便壓制着心中怒火,迅速下達命令。並沒有因爲憤怒,而魯莽發起衝鋒。

赫伊勒則立刻吹響號角,讓士兵左右兩翼分開。一瞬間,韃靼人便彷彿撞上礁石的海浪,從戰陣兩側分開。

在後面的阿史德那見了,不由臉色微微一變,失聲道:“糟了”

符存審見對付自己的韃靼遊騎兵從兩翼掠過,一路箭矢飛出。反而讓軍中的弓弩手一時之間射出的箭矢,多有射不中。不過符存審不但不怒不憂不愁,反而是嚴肅的臉上,罕見的流露出一抹得色。

“下令左右兩翼步兵包抄韃靼人的後路”符存審斬釘截鐵道。

而與此同時,李存煥也霍然站起來,眼中流露出一抹興奮。高呼道:“下令左燕國軍、元從軍出擊”

此時周德威也一臉興奮,爲什麼盧龍軍中高級將領如此興奮。而一向是一臉冷漠阿史德那則是臉色都變了?

皆因李存煥的佈置。長征軍爲前軍,彷彿一個鳥頭。而左燕國軍和元從軍爲左右兩翼,白袍軍則爲中軍,元從軍和左燕國軍中的馬軍則另外編爲後軍。

而赫伊勒習慣性的讓士兵向兩翼掠過,平時這個倒沒有什麼。但問題是,北爲桑乾河,中

爲盧龍軍,南爲夏屋山。你這不是往布袋子裡面使勁的鑽嗎?

伴隨着李存煥一聲令下,號角聲,擂鼓聲雲動。符存審的長征軍則是迅速和李存煥的中軍脫節,長征軍往兩翼擴展。

赫伊勒這個時候也發現問題所在了,不由臉色大變,慌忙讓人吹號角,下令撤退。但符存審是何許人也?豈能讓到了嘴便的鴨子飛走,讓你赫伊勒來個鹹魚翻身?

“弓弩手都換上刀斧,隨我殺上去元行欽,右面就拜託你了”符存審霍然站起來,高聲下令道。旋即跑到一邊,一躍,人已經到了馬背上。帶領着百名親兵和一千餘名換下刀斧的弓弩手。向左翼殺進來的韃靼遊騎兵後軍發起衝鋒。

元行欽聞言,興奮的翻身上馬,一舉手中的馬槊,咆哮道:“立益萬代子孫之功業便在今朝殺敵一級者,賞爵一級”

那被符存審留下的千餘名弓弩手聞言,都一臉激動。當兵的爲了什麼?保家衛國有一點,混口飯吃有一點。但誰沒有想當將軍的心?而且唐朝的爵,只能夠立下軍功,這纔可以得以封爵。否則,你便是權勢滔天的丞相,也沒有用。

赫伊勒雖然拼死抵抗,但騎兵不同步兵,戰馬轉身可不容易,特別是奔騰的戰馬。而且赫伊勒部下兵馬一轉身,自然速度就不同程度的慢了下來。那箭矢立刻彷彿下雨一般鋪天蓋地的射下來。一方面是長弓兵激射,另外一方面則是速度慢了,躲避不及,所以有一種箭矢突然之間多了的感覺。不過片刻,便有不下千名韃靼遊騎兵中箭,近五百人墮馬。也不知道是被射殺了,還是重傷不支。

“殺”符存審也率領親兵殺到了韃靼遊騎兵的後軍,手中一把宣花斧,上下翻飛。所過之處當真是人仰馬翻。一斧頭下去,叫你嘗試腰斬頭斷的滋味,縱使是高大的戰馬,符存審也斬的馬頭飛起,鮮血中馬脖子中激射而出,當真彷彿一口海上大鯨在海上噴吐海水一般。

後面手持刀斧的弓弩手也沒有多長時間追隨而來了。他們雖然人人一身棉甲,但兇悍氣勢,卻不下步兵,手中一面大盾牌,手中一把短柄斧。撞入騎兵叢中。十來人便一小陣,盾牌護住身體頭部等要害,斧頭便從盾牌的間隙當中伸出。劈的你皮開肉綻,骨頭都露出來。

另外還有手持長刀的士兵,他們比之手持短柄斧的弩兵可是兇悍多了。手中一杆長刀,專門往戰馬的馬蹄招呼。只要輕輕一劃,戰馬便哀鳴一聲,倒地不起。那馬背上的騎手也飛出來,那些長刀兵可不是宋襄公,和你說仁義。等你傢伙站起來,再一打一。三四個人拿起長刀招呼,人還沒有站起來,身體已經斬開幾段了。

“撞撞開他們”赫伊勒在後面着急萬分,見隊伍前進速度甚慢,慌忙高呼道。旋即往背後看了看,只見盧龍軍都已經調動起來了。步兵陣型略顯混亂的衝殺過來,陣型混亂歸混亂,但那一杆杆長矛可不是一碰就斷的麥稈,紮在人身上,可是一個個嘩啦啦使勁流血的洞。

赫伊勒的話也提醒了前面的韃靼遊騎兵,他們也發起狠來了。也不抵擋敵人的進攻,手中彎刀直接往馬屁股一紮。戰馬刺痛直下,都被激發起潛力了,哀鳴一聲,數十匹戰馬同時疾奔而出。

士兵也沒有辦法,他們不是密集的長矛戰陣,扛不住連人帶馬五百斤的騎兵撞擊。無奈唯有讓開道路。

“走”赫伊勒一見有路,立刻臉色大喜。也往戰馬屁股紮上一刀,戰馬一路流淌着鮮血,一路飛奔而出。符存審不由臉色微微一變,心頭火氣。但符存審也甚爲無奈,畢竟他手下的士兵不過千來人,全要攔截四千人的韃靼遊騎兵。而且還是對付騎兵處於劣勢的刀斧手,能夠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好了。

相對於符存審這邊,元行欽哪裡便好了不少。元行欽大發神威,一度殺入敵陣,重傷了韃靼人的統帥,讓韃靼遊騎兵陷入混亂中。到了被盧龍軍包抄了還在各自爲政。而符存審那邊也並非沒有收穫,也圍困了千餘名韃靼遊騎兵。

第105章 盧彥威出兵第38章 契丹人來襲(7)第171章 反戰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221章 金泉關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327章 破局(上)第210章 解心結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223章 熊津城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107章 周德威計破義昌兵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286章 終佔雁門關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48章 封賞第337章 海戰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166章 李罕之叛,河東危第135章 聶夷中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80章 風起雲涌(5)第222章 熊津城破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291章 瘋狂?聰明?第197章 議兵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16章 李克用到!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309章 敬翔夜話第76章 風起雲涌(1)第238章 美人計第293章 李存煥發飄第95章 李存審第51章 黑衣軍第264章 王茂章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175章 河北道、遼東城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177章 馬鞍山軍器監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132章 棉花第172章 迷惘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154章 濟水之戰?開幕第196章 平壤第74章 居庸關大戰(中)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89章 降兵暴動第298章 計擒史建瑭第91章 李克用的反擊第85章 雙雄戰李存孝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132章 棉花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119章 陳長風之死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340章 顧全武之薨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117章 關中亂(3)第89章 降兵暴動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59章 河陽寺之變(中)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184章 百里奔襲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262章 喜得周衍寵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170章 武器的暴利第308章 收朱瑾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第29章 下馬威第79章 風起雲涌(4)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167章 強項令聶夷中第321章 爾虞我詐 聲東擊西第327章 破局(上)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75章 居庸關大戰(下)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154章 濟水之戰?開幕第179章 虛驚一場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319章 火燒泗水縣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
第105章 盧彥威出兵第38章 契丹人來襲(7)第171章 反戰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221章 金泉關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327章 破局(上)第210章 解心結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223章 熊津城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107章 周德威計破義昌兵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286章 終佔雁門關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48章 封賞第337章 海戰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166章 李罕之叛,河東危第135章 聶夷中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80章 風起雲涌(5)第222章 熊津城破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291章 瘋狂?聰明?第197章 議兵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16章 李克用到!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309章 敬翔夜話第76章 風起雲涌(1)第238章 美人計第293章 李存煥發飄第95章 李存審第51章 黑衣軍第264章 王茂章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175章 河北道、遼東城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177章 馬鞍山軍器監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132章 棉花第172章 迷惘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154章 濟水之戰?開幕第196章 平壤第74章 居庸關大戰(中)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89章 降兵暴動第298章 計擒史建瑭第91章 李克用的反擊第85章 雙雄戰李存孝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132章 棉花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119章 陳長風之死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340章 顧全武之薨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117章 關中亂(3)第89章 降兵暴動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59章 河陽寺之變(中)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184章 百里奔襲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262章 喜得周衍寵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170章 武器的暴利第308章 收朱瑾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第29章 下馬威第79章 風起雲涌(4)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167章 強項令聶夷中第321章 爾虞我詐 聲東擊西第327章 破局(上)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75章 居庸關大戰(下)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154章 濟水之戰?開幕第179章 虛驚一場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319章 火燒泗水縣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