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顧全武之薨

“投名狀哪裡來?總不能讓爲父攻打節帥吧?”高彥皺起眉頭,問道。

“讓人趕製一名盧龍的李字大旗,其他的什麼也不用幹。”高澧沉聲說道:“時機到了,就有我們用武的地方!”

“什麼?不是吧?”高渭不滿的說道,他懷疑自己的弟弟這話是不是在敷衍自己和父親,還是不懂裝懂,胡亂說了一通。

反倒是高彥手指輕敲着扶手,眉頭慢慢舒展開。“二哥兒,你的意思爲父明白了。可惜你的性情太狠了!”

高澧聞言,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以他的智慧,也明白他父親後面沒有說出來的話大概是什麼意思,不就是如果他能夠改變一點,以後他高澧來接他父親的位置最好不過。

別看高澧聰明,但爲人冷漠,加上心狠毒辣。和高彥手下的大將,要麼關係平淡,要麼關係惡化。不像他哥哥高渭,雖然除了武藝上可以上得了檯面,其他能力甚爲平庸,但爲人性情比較平和,反倒和高彥手下的大將打成一團。否則在這亂世中,可不一定輪到他這個長子來接替他父親的位置。就如同杜棱的兒子一般,他有三個兒子,卻只是讓幼子接位。因爲這是亂世,生存下去,需要的是才幹。嫡長子,能夠當是諸葛亮嗎?才幹智慧纔是硬道理。

“沒有事情孩兒走了!”高澧對父親高彥和大哥高渭拱拱手,說是問話。卻一點沒有徵詢別人意見的意思,話音剛落,就轉身來退出去。

“你!”高渭見狀,不由氣得臉色漲紅,他爲人最重孝道,最是見不到其他人不孝順,更別說這個人還是自己的弟弟,不孝順的對象還是自己的父親。

“罷了!罷了!”高彥擡起手來,攔住高渭已經到了嘴邊的呵斥。“二哥兒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別和他計較了!”

“是,父親大人!”高渭雖然心有不甘,就這樣輕鬆放過自己的弟弟,一點教訓也不給他。但這事情父親大人都開到口了,他難道還真的能夠忤逆父親的意思不成?唯有無奈應道。不過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開口問道:“父親,二弟剛纔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剛剛開始不是說投名狀的嗎?怎麼一下子就變得無聲無息,就是掛上一張旗幟。”

“你什麼都好,就是做事情不多考慮。”高彥搖搖頭,教訓自己的兒子。

高渭被訓得唯唯諾諾,不過估計是左耳進,右耳出。

高彥也知道自己兒子是什麼材料,也不教訓了,開始給高渭解說:“只要湖州歸降了李存煥,就可以了。李存煥要的是湖州幫他守住側翼,不讓楊行密摻和進來,其他的李存煥自然不在乎了。說到兵馬,北人比南人強多了,你看錢鏐麾下的武勇都,用孫儒的降兵。雖然只有五千人,但在顧全武率領下,南征北討,建下吳越十三州的基業。還有楊行密的黑雲都,都是以北人組成,可見北人之強。至於投名狀,旗幟就是投名狀。而且肯定楊行密令田頵、安仁義來摻和,等我們多殺楊行密的人,這就是完整的投名狀了!”

高渭如果這個時候也聽不明白,那就真的是笨蛋了,喃喃道:“父親大人的意思是,李存煥要我們自絕後路,節帥(錢鏐),楊行密都得罪了,那唯有一路和他走到黑!”

“嗯,不過現在也沒有辦法了!李存煥平定,吳越,已經是註定的事實!”高彥聲音中帶有幾分深深的無力感。

“怎麼可能?”高渭聲音中頭着不可置信。

“看着吧……消息很快就會傳過來的了!因爲一個人。”高彥喃喃道。

“誰?”高渭不可置信的問道:“是周衍寵嗎?聽說他現在是李存煥麾下首席謀主!”

“是……杜……棱!”高彥的聲音中,帶着數不盡的蕭瑟。

……杭州……

“不愧是江東第一城!”李存煥策馬在杭州西北的寶石山上,從這裡,可以看到彷彿腰鼓一般的杭州,當時民間有人戲稱杭州爲腰鼓城,就是這個原因。往南可以看到聞名天下的西湖。

杜棱眼神複雜的看着這一座杭州城,再一次看到他,杜棱心中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或者,五味俱全吧!

“騰雲(杜棱字),你認爲怎麼進攻這座城池好?”李存煥詢問道。

“再堅固的城池,也經不起內部的進攻!”杜棱半閉着眼睛,沉聲說道:“可策反武勇都,使其衰敗!”

“武勇都?顧全武能夠爲本王所策反?”李存煥不可置信的問道,顧全武乃是錢鏐麾下第一大將,出身錢鏐最信任的內牙,同時也是武勇都的都指揮使。

杜棱聞言,卻是露出一副李存煥疑惑的神色,驚訝,杜棱臉上居然出現這麼一個神色。

“殿下不知道顧全武已經身死的消息嗎?”杜棱開口問道。

“什麼?顧全武已經死了?病死的嗎?”李存煥下意識的說道,在他看來,顧全武唯有病死。對不起李存煥看不起淮南的戰將。實在是顧全武的能力太過出衆了,獨自領兵以來每一次都獲得勝利,沒有一次被擊敗,哪怕是平局也沒有。在李存煥看來,楊行密讓他手下的第一戰將李神福出兵,顧全武和李神福的對戰多半是平局,哪怕是敗,也不過是小敗。

“正確的來說,應該是被李神福所殺的!不過也能夠算是病死。”杜棱開口解釋道。

“這話是什麼意思?還有李神福怎麼可能殺的了顧全武?這可是顧全武,就算是本王在北地也聽聞過他的名聲。而且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本王怎麼不知道的?”李存煥不由有些疑惑了,會不會是杜棱騙自己?如果是近段時間更加沒有可能,楊行密都粘在山東,他還敢兩線作戰不成?再說他有這個膽量,也得有這個能力。如果不是近段的事情,按道理錦衣衛已經將消息送了過來。

杜棱也聽出了李存煥話外的意思,臉色微微一變,冷哼道:“哼!殿下的意思是懷疑杜棱欺騙殿下了,殿下既然如此想,杜棱無話好說,請殿下處置!”

李存煥聞言,慌忙勸說道:“是本王不對,騰雲你也別鬧脾氣了。人誰無過呢!”

杜棱聞言,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但聲音還是有些僵硬,但好歹也說出了顧全武身死的原因。“在去年二月的時候!”

一邊的馮保都慌忙插口道:“那個時候,錦衣衛人手都集中在河東!”

馮保都這話的意思是,他們都爲了河東之戰而努力,自然會忽視了其他地方,更何況是本來錦衣衛勢力就薄弱的吳越。錦衣衛細作最多的地方是河東、宣武,其次就是淮南的淮河一帶和關中,其他地方也不過是撒下種子,勢力並不強大,甚至基本情報也很難得到手,吳越就是這個類型。

杜棱看了馮保都一眼,接着說道:“那個時候,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傳言,說節帥……也就是錢……錢鏐(杜棱還不太適應直呼錢鏐的名字)已經死了。楊行密就派李神福從舒州帶兵進犯吳越,號八萬。”

“舒州?李神福?看來,淮南也不是表面那麼平靜和團結!”李存煥摸着下巴喃喃道。李存煥這話可不是沒有根據的,舒州就是現在潛山,位於安徽西南部。和位於浙江的杭州,直線距離已經有七百餘里。如果是道路距離,九百多差不多一千里的路程。但楊行密就沒有其他選擇了嗎?

不是,靠近吳越的有寧國節度使田頵、潤州安仁義,兩人都不弱。安仁義擁有聞名天下的潤州弩手,麾下兵馬過萬,田頵的寧國節度使,據宣、歙、池三州,麾下兵馬全力動員起來也近三萬人。而且田頵的宣州、安仁義的汝州便和吳越也接壤,距離最近的不過是二百里路程,而且一路平坦,一日百里急行軍也不在話下。勝過千里迢迢的派兵過來。再說李神福麾下的兵馬雖然號稱八萬人,但不見得比田頵和安仁義麾下的兵馬來得多。號稱有八萬人,擠幹水分,有沒有四分之一,李存煥都認爲這都是個問題。

熟悉於沙場的李存煥知道,凡是號n萬大軍的,擠幹水分能夠有一般,就已經是老實了。哪怕是隻有十分之一,李存煥也不會奇怪。皆因古人喜歡誇大,另外軍隊中不見得全是士兵,還有民夫,這些民夫甚至可能比士兵還多,還有一些軍中的缺額,等等,除下來,真正能夠上沙場的不多。更別說田頵、安仁義二人麾下的兵馬熟悉環境,多和吳越作戰等好處因素了。

從這裡,李存煥就可以看出,楊行密頗爲忌憚田頵和安仁義,爲了防止他們擴大勢力,不惜從千里之外調兵。否則直接讓李神福輕裝上路來宣州、潤州多好,以李神福的威望,還怕田頵和安仁義他們有多大的抗拒之心,畢竟打下地盤是他們兩個人的。

“殿下英明!”杜棱沉聲說道。

李存煥搖搖頭,說道:“算了,田頵、安仁義的事情一會兒說吧,顧全武他怎麼病死的?或者說是怎麼樣被李神福弄死的。”

“說起來,也是時也!命也!運也!”杜棱嘆息了一口氣,接着說道:“當時顧全武心高氣傲,設立八寨抵禦李神福,李神福進攻了數日,不見有絲毫進展,便讓人準備班師,實爲詭計!”

“這顧全武也太過傻了吧!如此簡單的計謀也中了!”一邊的王茂章,冷笑道。他沒有和顧全武對陣過,但對顧全武的名聲也聽得多,故而本能上有着敵意。

杜棱也不理會王茂章的冷嘲熱諷,搖搖頭說道:“哪裡有如此簡單!當時被俘虜的吳越軍兵卒逃跑,李神福也不追趕,過了沒有幾天,李神福真的撤退。但顧全武非常謹慎,派兵遠遠吊着。但李神福卻早有詭計,率先走的是羸弱之兵。他的精銳兵馬則埋伏在半路的青山上。而剛好這個時候節……”

杜棱本來想說節帥的,但猛然想到現在自己已經是李存煥麾下的人,用這個充滿敬意的稱呼自然不能夠了,慌忙改口說道:“錢鏐,卻派人來讓顧全武發兵乘勝追擊。這就中了埋伏,顧全武率領五千兵馬被困在山谷中,山谷外的武勇都兵馬使許再思不知何故,有人說許再思奮勇殺敵,卻攻不入谷中。但又有人說,許再思妒忌顧全武,希望顧全武死了後,他這個武勇都排名第二的大將,成爲都指揮使。反正最後許再思救不了顧全武,而顧全武自然被李神福擒獲。但是不知道什麼緣由,錢鏐則是信了後一條,戰後狠狠的呵斥了許再思一番,但出於各種緣故,證據不足,還有在顧全武被擒獲了,吳越最強的武勇都爲許再思掌握,錢鏐最後並沒有處罰許再思。”

“錢鏐在這裡就做的不對!明明對許再思已經動了殺心,就應該果斷的將他殺了,免得留下心腹大患。不過騰雲你剛纔所言,說顧全武算是被李神福所殺,是什麼意思?”李存煥疑惑的問道。

“李神福最後並沒有殺顧全武,可能是楊行密想交好錢鏐的緣故,將顧全武送回,錢鏐也自然投桃報李,將之前擒獲的前淮南大將蘇州刺史秦裴送還,後又讓五子錢元瓘到田頵哪裡娶田頵女兒,兼爲質子。後來沒有多長時間,楊行密又讓自己的女兒嫁予錢鏐的弟弟錢銶。”杜棱搖搖頭,開口說道。

李存煥聞言,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本王當初就奇怪,楊行密怎麼夠膽北上,不怕後院起火!原來和錢鏐聯姻了!還將錢鏐打狠了,顧全武有司了。不過顧全武怎麼死的?不是放回來了。”

杜棱不置可否的低下頭,接着說道:“皆因顧全武爲人心高氣傲。加之往日殺了淮南軍軍中戰將,誰在軍中沒有個親朋戚友的,雖然沒有收到折磨,但在淮南軍中並沒有少受侮辱。回來了後,除了剛剛開始見過錢鏐後,就閉門不見客。第二天,其家人就請大夫來,大夫出來了,錢鏐爲此特地派人召見大夫,據說是心病,引發多年沙場舊傷復發。錢鏐多派名醫去診治,也沒有用處,從淮南軍中釋放回來,不過五天的時間,顧全武就心存悲憤病逝。爲此錢鏐改制武勇都,改左右武勇都兵馬使,讓原本的兵馬使許再思爲左兵馬使,提拔孫儒舊將徐綰爲右兵馬使。”

“恐怕李神福是有意爲之!”李存煥聞言,搖搖頭,不知道是該嘆息這個世上少了一員大將,還是該高興,自己此次南征少了一個大敵。至於顧全武,李神福爲軍中主帥,如果他好好款待顧全武,派人嚴密保護。他手下的將領,縱使是仇深似海,難道還能夠將李神福派去的士兵殺了,闖入帳篷中殺了顧全武不成?否則別說侮辱了,顧全武早就死了。

“殿下看實物真是透切!”杜棱感嘆道。

“不是透切,只是李神福這事情做的不厚道,恐怕不僅僅本王,恐怕騰雲也知道吧!”李存煥似笑非笑的看着杜棱。

杜棱聞言,不由訕訕一笑,被李存煥看透心思。

“不過如此,說來,策反許再思倒是容易,但徐綰呢?他是右兵馬使,手上最少也掌握有武勇都二三成兵馬,如果他告密,或者加以牽制,許再思恐怕不敢造錢鏐的反,就算是敢,恐怕最後也會功虧一簣!”李存煥摸着下巴,喃喃道。

杜棱聞言,苦笑道:“這個殿下倒不用顧慮,唉!說起來也是我們這些人的……唉!”

“怎麼了?”李存煥見杜棱欲言又止的模樣,不由好奇起來。

杜棱嘆了口氣,也不欲言又止了。“殿下可知客軍和土軍之分?”

“客軍?土軍?”李存煥微微皺起眉頭,喃喃道。

還是一邊的王茂章知道,開口說道:“殿下軍中這個情況倒沒有,其實主要是因爲語言不通和鄉土情結的緣故,軍隊中分客軍和土軍,客軍自然就是外地士兵組成的軍隊,土軍則是本地士兵組成的軍隊。雙方矛盾不少。一般而言,南方客軍多北人組成,比如楊行密的黑雲都,錢鏐的武勇都,就是當初孫儒的蔡州兵投降而收編而成。這些人驍勇善戰,爲了安撫他們,上面的大人自然需要多賜予錢帛,爲了讓他們收心,還得賜下土地。這無疑就損壞了本地士兵的利益,本地士兵自然敵視。”

說道這裡,王茂章看了李存煥一眼,接着說道:“而客軍爲了對抗土軍,自然就凝聚在一起,在戰場上爭功,在田野間爭奪水源,在營(女支)裡面爭風吃醋,反正矛盾多不勝數。便是殿下麾下也有這種情況,不過在殿下的調和下,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情。不過在南方,問題倒不少。”

王茂章這話倒沒有誇大,歷史上許再思、徐綰就發動叛亂,引田頵來,一度進攻到杭州城內,最後因爲楊行密害怕田頵勢力擴大,強令田頵退卻。錢鏐也投桃報李,在日後田頵叛亂的時候,還派兵進攻田頵的後方。

即使如此,武勇都又爆發一次陳障之亂,又是幾乎墊付了錢鏐政權。這次還得到楊行密的支持。將錢鏐壓縮得只剩下七八州之地,但最後因爲楊行密病逝,緊接着吳國政權出現動盪,這才讓錢鏐扳回局勢。

李存煥點點頭說道:“這些倒是一個讓徐綰配合的突破口。不過,這事情把握不大吧!”

杜棱聞言,訕訕一笑,道:“那個,今年六七月份,那個時候我們幾個八都老人,勸說錢鏐讓武勇都到田野裡疏通溝洫!”

“溝洫?”不熟悉農業專業名詞的李存煥疑惑的問道。

“就是田野間的水道!”杜棱慌忙解釋道。

李存煥聞言,立刻明白過來了,六七月份天氣多麼酷熱,還到無遮擋的田野裡面,彎着腰疏通水道。這一頓疏通下令,武勇都的士兵不曬脫一層皮才奇怪,而且武勇都還是北人組成,恐怕不適應酷熱而中暑的也有不少。錢鏐也有教訓一下這幫在戰場上不肯效死力,讓顧全武憋屈而死的驕兵悍將的心思。但到了武勇都士兵這幫驕兵悍將來,恐怕人人心懷怨恨,怪不得杜棱說得那麼肯定,而剛剛開始卻欲言又止。

李存煥側頭,笑着對馮保都吩咐道:“你派人聯絡杭州里面的細作,讓他們策反許再思和徐綰。你可別說杭州里面沒有錦衣衛的據點!”

李存煥說到後面,有幾分不滿了。皆因錦衣衛連顧全武死去的事情,過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居然沒有回報給自己。如果不是自己親自南征,還收服了杜棱,估計這事情也不知道那年那月才知道。

馮保都見李存煥不滿,他也心中怨恨,倒不是怨恨李存煥,他不敢,也不能,這事情的確是錦衣衛辦事不得力。馮保都怨恨的是在吳越的錦衣衛。他也有些不太信任吳越錦衣衛的能力了,甚至他懷疑是不是被錢鏐收買了。馮保都便開口說道:“殿下,這事情我親自去吧!否則,也有些不放心。”

李存煥沉吟片刻,點點頭說道:“你親自出馬也好,不過杭州一下,你手下那幫傢伙,人人重打二十軍棍,麻痹的!這麼重要的事情,反饋不到盧龍也就罷了!本王來了吳越多長時間,居然沒有通知到來!”

“是,這事情請殿下放心!”馮保都臉色越發陰霾,恨得杭州的錦衣衛咬牙切齒,罕見的沒有給他手下的人求情。要知道往日錦衣衛可是很團結的,有什麼懲罰,馮保都或直接,或婉轉的都會想李存煥求下情,雖然不是次次都成功,但也好過沒有。這次罕見的沒有求情,可想而知馮保都的恨意了。

李存煥見馮保都如此知情識趣,也不多說,調轉馬頭,準備回營寨提筆揮書勸降許再思、徐綰的書信。

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69章 破軍都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308章 收朱瑾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337章 海戰第100章 耶律阿保機歸來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35章 契丹人來襲(4)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23章 任縣大戰(2)第84章 黑衣軍=鴉兒軍?第335章 水師第28章 檀州第84章 黑衣軍=鴉兒軍?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99章 交談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72章 來自李匡壽的防範第319章 火燒泗水縣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72章 來自李匡壽的防範第309章 敬翔夜話第127章 乾寧帝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90章 破後營第9章 鐵騎踏營(上)第146章 葛從周連破三營盤第180章 火藥(上)第11章 賞賜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143章 朱溫的調虎離山計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286章 終佔雁門關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49章 耶律阿保機(上)第287章 阿史德那 約戰定勝負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278章 李嗣源智設稻草人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218章 滅國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98章 計擒史建瑭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146章 葛從周連破三營盤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84章 黑衣軍=鴉兒軍?第231章 義武發難 朱溫出兵第327章 破局(上)第284章 雁門關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36章 契丹人來襲(5)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99章 交談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80章 風起雲涌(5)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76章 風起雲涌(1)第152章 王彥章出場第180章 火藥(上)第3章 義子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122章 約見李克用(下)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259章 河陽寺之變(中)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154章 濟水之戰?開幕第4章 劉仁恭第56章 伏擊(中)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330章 西路堡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172章 迷惘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203章 民心可用第18章 襲營(下)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171章 反戰
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69章 破軍都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308章 收朱瑾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337章 海戰第100章 耶律阿保機歸來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35章 契丹人來襲(4)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23章 任縣大戰(2)第84章 黑衣軍=鴉兒軍?第335章 水師第28章 檀州第84章 黑衣軍=鴉兒軍?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99章 交談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72章 來自李匡壽的防範第319章 火燒泗水縣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72章 來自李匡壽的防範第309章 敬翔夜話第127章 乾寧帝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90章 破後營第9章 鐵騎踏營(上)第146章 葛從周連破三營盤第180章 火藥(上)第11章 賞賜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143章 朱溫的調虎離山計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286章 終佔雁門關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49章 耶律阿保機(上)第287章 阿史德那 約戰定勝負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278章 李嗣源智設稻草人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218章 滅國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98章 計擒史建瑭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146章 葛從周連破三營盤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84章 黑衣軍=鴉兒軍?第231章 義武發難 朱溫出兵第327章 破局(上)第284章 雁門關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36章 契丹人來襲(5)第189章 耶律阿保機叛第99章 交談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80章 風起雲涌(5)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280章 李克用棄守忻州 李罕之趁火打劫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76章 風起雲涌(1)第152章 王彥章出場第180章 火藥(上)第3章 義子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122章 約見李克用(下)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259章 河陽寺之變(中)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154章 濟水之戰?開幕第4章 劉仁恭第56章 伏擊(中)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330章 西路堡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172章 迷惘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203章 民心可用第18章 襲營(下)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171章 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