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戰果 披荊斬棘

一名士兵慌張的跑到楊行密身邊,顧不上失禮,驚慌道:“大王兗海的騎兵來了是那幫蠻夷騎兵,不下五百人馬”

楊行密聞言不由慌了,知道如果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楊行密此刻已經顧不上啃下閻寶這塊硬骨頭了。不過楊行密到底是楊行密,雖然心中慌,但理智上楊行密還是保持着相當的清醒。楊行密毫不猶豫的吩咐道:“命令全軍集中所有長矛到後軍,大軍慢慢撤退對方兵馬不多,只要扛過一陣就可以安然撤退”

楊行密的鎮定渲染了不少周圍的士兵,他們都稍微穩定下來。

但楊行密心中的擔憂並沒有減少多少。從受傷的周本口中,楊行密已經知道這一支蠻夷騎兵的厲害。和中原的騎兵不同,在北方的蠻夷,已經世世代代的學習騎馬,可以說騎馬已經深入到他們的骨子裡面。經過中原的專業訓練和‘精’銳盔甲,簡直就是天下超一流的騎兵。來的雖然不多,但楊行密無論如何也不敢大意。

黃頭軍和黑雲都不愧是淮南兩大強軍,其士兵之勇悍非一般的強大。雖然突然遇到襲擊,但反應並不慢。甚至楊行密的命令還沒有傳達下來,下面的士兵已經利用烽火臺的木柵、拒馬、鹿角進行佈防。楊行密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敵人雖然難纏,但‘女’真騎兵也弱不到哪裡去。‘女’真騎兵並沒有選擇硬拼,他們都是輕騎兵裝備,身上都是皮甲爲主,只有左‘胸’口位置有一塊優質鋼板製成的護心鏡。如果死磕,他們也不一定是人多勢衆的淮南軍的對手。

‘女’真騎兵驀然散開,彷彿三月的櫻‘花’般凋零。但散開後的‘女’真騎兵並非像櫻‘花’一般化作‘春’泥。‘女’真騎兵拿起騎弓,也不知道多少箭矢,彷彿狂風驟雨般挾帶着十一月的寒風‘激’‘射’而來,在黑夜中更是讓人想躲也不知道箭矢會從哪裡‘射’過來,到處都是箭矢掠過的呼吸聲,似乎滿世界都剩下箭雨。黑雲都和黃頭軍士兵的確不凡,面對如此情況也甚爲鎮定,並沒有發生太大的‘騷’‘亂’,‘女’真騎兵也甚爲無奈。

但黑雲都和黃頭軍當初爲了逃脫,不少人都將盔甲丟掉。皆因一套鐵葉扎甲便十八斤重了,而一把陌刀也不過是十五斤(唐斤)重如此沉重,在黑夜中撤退,可想而知是多麼的艱苦。所以有不少士兵爲了跟上大部隊,不被拋下了都自然的將身上沉重的鎧甲都拋棄。但眼下面對‘女’真騎兵的勁‘射’而來是箭矢,沒有了盔甲的保護,是顯得那麼無力,楊行密心中滴血,這些都是他耗費了不少心血才創建出來的強軍悍卒,眼下卻只能夠用來擋箭雨。

朵朵血‘花’在黑‘色’的夜空中綻放,淮南軍依舊咬住牙關抵擋。隊伍並沒有散‘亂’,慢慢退卻,讓哪怕作爲對手的‘女’真騎兵也不得不暗暗心生佩服。

而此時徐知誥趁衆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女’真騎兵身上的時候,乘機悄然掙脫繩索的捆綁,咬牙切齒的看了楊行密一眼。人旋即果斷的閃入黑暗之中。

楊行密自然沒有時間理會徐知誥此人了,他指揮軍隊邊戰邊退。雖然‘女’真騎兵一支咬着楊行密不放,但無奈沂州方向援兵的支援速度並不慢。見沂州方向的淮南軍援兵來到了,‘女’真騎兵雖然不甘心,但還是選擇看退卻。不過一夜大戰下來,楊行密手下的士兵只剩下五百人不到,要不是被敵人‘射’殺了,不少在黑暗中走失了。

也有部分受傷了,來不及帶走。畢竟在‘女’真人的襲擊下,自己都不一定顧及到這裡,哪裡顧及到受傷的同袍。

在遇到援軍的時候,楊行密派人清點一下,麾下的士兵只剩下四百八十二人,其中超過八成都不同程度的受傷。高級將領方面只有李神福、周本。李神福還好,周本剛纔還逞強殺了一陣,傷上加傷,現在被人用擔架擡着,不能夠沾地走動。

來時二萬赳赳雄兵,躍馬橫刀意氣風發。歸時五百殘兵敗卒,幾‘玉’割袍斷須倉惶逃竄。楊行密想到這裡,縱使是一代梟雄也不由黯然神傷,兩行悔淚奪眶而出。更讓楊行密憋屈的是,他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敗在誰手中,到底是怎麼敗的

泗水縣一戰,取得了即使是策劃者劉鄩都意想不到的成功。雖然閻寶讓楊行密逃脫了,但也正因爲如此,閻寶發起狠來,率領兵馬攔住漏澤。俘虜了三千多兵馬。

另外在泗水縣方面,劉鄩則是創下斬殺萬人的戰績,這還是有跡可循的。不少淮南軍潰兵想橫渡泗水,卻是是冷死泗水其中,粗魯估計,淹死的淮南軍人數恐怕超過一千人爲此一度將泗水堵塞住,劉鄩爲此還派人打撈部分已經泡得發白的屍體。

而這些淮南軍屍體更是惹來無數河魚競相奪食。在即使到了清晨,還沒有完全熄滅的泗水縣,估計燒死的人不下二千人。俘獲的其他物資更是數不勝數。戰馬雖然不多,但也有三百多匹,反倒是盔甲有六千多副鐵甲,皮甲也不少五千多套。

哪怕放盧龍軍中也是甚爲罕見,盧龍軍中鐵甲披甲率一般都是百分之四十左右。皮甲倒基本可以做到一人一副的程度,但這還是因爲盧龍軍控制着安東、漠南兩處大草原,另外還和渤海等地有貿易通道。每年冬季都不可避免的冷死不少牲口,從中採購其皮‘毛’、‘肉’食這才獲得大量的皮革作爲原材料。

但淮南等地不同,地方開發的比較完善,基本都是田地,哪裡來大量牲口。就算是有,也多半是耕牛,楊行密保護都來不及了,哪裡會讓人屠宰耕牛,一頭耕牛頂得上兩三個勞動力。而且只是需要讓家中童子到山坡放牧,不像人還要吃米飯。簡直就是絕佳工人,吃的不費錢,做的比人還多。

實際上這還是因爲楊行密這次帶來的軍隊,其中一半都是黑雲都和黃頭軍,這兩支軍隊披甲率都達到百分之一百,否則哪裡可能讓劉鄩繳獲如此之多的物資。這次的繳獲可是叫楊行密大出血,恐怕淮南軍器監一年的幸虧打造,也沒有今天劉鄩一日一夜的繳獲多。

如此多的盔甲物資可是讓劉鄩有些措手不及,不過幸好劉鄩這次早準備好船隻,從泗水縣順流而下,速度並不慢。八十多裡的路程,半天就走完。將物資拋下來,空船回來也比順流而下慢得了多少,三天時間便將這一切都清理完畢。

劉鄩臨走的時候還沒有忘記給楊行密送大禮。在泗水邊上,用淮南軍士兵的頭顱,築起四座京觀。在道路兩側的樹木上吊滿從泗水打撈上來的淮南軍士兵屍體或者在泗水縣被燒得半熟的淮南軍士兵屍體。

引來無數烏鴉胡天喜地的撲過來。

……三天後……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楊行密氣得臉上的肌‘肉’直髮抖,也不知道是太過氣憤還是害怕。四座彷彿金字塔一般的京觀讓淮南軍士兵都不由自主感到畏懼,還有沿途吊掛的慘死屍體,更是讓人不寒而慄。也許氣憤多一點,楊行密剛剛來到的時候剛好見到劉鄩乘船離開,別說楊行密手下騎兵已經死了不少,就算編制還齊全依舊招惹不起盧龍軍的騎兵。

到底是李神福理智,雖然也被劉鄩留下的“禮物”氣的不輕,但還保持理智。開口勸說道:“大王,眼下應該讓士兵將屍骸都收拾,以稍稍安穩軍中士氣。大王再以厚禮安葬衆戰死士卒,以‘激’發軍中士兵同仇敵愾,以哀兵一舉克兗州”

事情自然沒有李神福說的那麼簡單,不過李神福如此說也是有幾分安定楊行密的心的成分。楊行密按照李神福所言,在泗水縣停留了三天,收拾屍骸,並令人將之厚葬。雖然沒有出現李神福所言的‘哀兵’,但還是讓軍中士氣有了好轉。雖然表面上淮南軍已經恢復到往日的狀態。並且沒有人說出來,但現在上至楊行密,下至造飯的火頭兵,都已經對劉鄩打心底多了幾分忌憚,或者可以說是畏懼。

處理完這一切後,楊行密開始發兵往曲阜進發。讓楊行密稍微有些意外的是劉鄩並沒有留下兵馬駐守曲阜。不過兗海軍並沒有萬雀收縮防守,派出‘精’銳騎兵四下出擊,截殺淮南軍的斥候騎兵。到了這個時候淮南騎軍不足的缺點便暴‘露’了出來,不說戰馬不入對方,便是騎兵質量也大大不如。

斥候被狠狠壓制在十里內,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就會有很有可能被截殺。而楊行密眼下不過是手下二千騎兵多一點,楊行密哪裡捨得派騎兵如此奢侈的‘浪’費。導致現在淮南軍對於十里外的情況是兩眼一抹黑,完全是靠地圖和捉來的當地人嚮導。

迫使楊行密更加謹慎小心,害怕再來遭遇一場火燒泗水縣,凡是遇到險要地形,都先派人搜索一番,安全了再行走。當時就連路過曲阜,都沒有進城居住,害怕被劉鄩再燒一會。如此一來,一天的路程便硬是變成了兩天。楊行密心中雖然苦惱,但哪怕是智將李神福也無奈,沒有獲得第一手的情報,加上對手也不是平庸之輩,李神福縱使是諸葛亮再世,也不比眼下情況好得了那裡去。

……河中……

遠在千里之外的李存煥並不知道劉鄩在泗水縣一把火,力挽狂瀾,將楊行密打得如同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一拖就將楊行密拖了七八天,別看時間短,打仗打的就是時間兵貴神速這話可並不是兵聖孫子隨手拋出來的。

不知道情況的李存煥眼下卻是發起狠來,他想不到朱溫居然如此有魄力,神不知鬼不覺的聯繫了楊行密和李茂貞二人。昨天已經傳來消息,李茂貞東出渭水,進攻長安西面的屏障武功縣,眼下情況不明,不過估計不會好到那裡去。現在整個長安一帶,也就是長安城堅固些,其他地方都被黃巢禍害了一番。

當時朝廷早已經沒落,能夠修復長安城已經算是不錯了,更別提修復其他地方。劉知俊打仗是當世名將,但他有着當時武將的通病,就是隻會上馬打天下,不會下馬治天下。從錦衣衛那裡得到的簡單情報,李存煥就知道劉知俊肯定沒有將長安城所在的京兆府打造的好像鐵桶一般。偏偏京兆府卻是劉知俊的老巢,兼糧倉。

沒有多長時間,劉知俊就派人過來道歉兼通知,大意就是:小弟我後面被李茂貞這老魂球高唱菊‘花’殘,武功縣都被攻破了。再不閃人,恐怕就嗚呼哀哉了非常感謝老哥你來幫忙,無奈情況和條件都不太好,蒲州小弟我就放棄了,希望老哥你能夠本着人道‘精’神,繼續在河中撐着,實在頂不住小弟我也無話可說了。

李存煥看了後能夠怎麼樣?總不能讓劉知俊放棄老巢和朱溫死磕,就算劉知俊肯,恐怕他手下那幫家人都在長安城的士兵將領也得挾帶劉知俊回長安城。到了眼下這個時候,即使是一向立場中立的耶律阿保機也勸說李存煥撤退。

但李存煥卻是出乎衆人意料的搖搖頭,眼中閃過一抹堅定,“逐鹿天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千里之外調集兵馬攻打晉城趙晁那小子不是說這次的火炮有改進了嘛讓人將那十‘門’火炮都拉出來麻痹的本來想送給洛陽城的,眼下唯有‘浪’費在這裡”

其他人雖然有心勸說,希望李存煥別孤注一擲,無奈李存煥已經將話說死了,你還能夠怎麼樣?無奈唯有全力備戰了。

新型的青銅火炮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摸’索後,耐久度已經從‘射’十多炮報廢,到現在已經變成‘射’二十炮才報廢。不過缺點依舊,‘射’了二十炮後,後面雖然不是說不能夠‘射’,但已經變成考驗人品。人品好的,四五炮後炸膛。人品差的,第二十一炮就送一幫炮手上天堂,而且還是一個不剩的那種。

想再用,就動送着上千斤重的青銅疙瘩回後方,重新鑄造一遍。有人會問,爲什麼土作坊不行?不過是鑄造。皆因土作坊鑄造容易造成火炮壁內有氣‘洞’,或者厚薄不一,炮口大小差距大。甚爲麻煩和危險。而且這青銅火炮依舊改變不了雨天不能夠使用的弊端。火‘藥’更是不能夠沾上溼氣,反正限制多多。

李存煥也有些明白,爲什麼唐朝有火‘藥’,到了明朝纔開始算是大規模的裝備火器。皆因這些火器實在太過蛋疼加坑爹了。隨便一座投石機‘性’價比也比他好。不過火炮唯一的好處就是破壞力驚人,特別是對這個時代的夯土城牆,基本一炮一個大坑,比三五發投石機‘射’出的石彈同時擊中還要厲害。

好了言歸正傳,這個攻城不是一拍大‘腿’就完畢的事情,眼下張歸霸守住天井關和晉城,雙方互爲掎角之勢。不過這個在絕對實力面前,未免就有些無力了。李存煥讓耶律阿保機率領黑衣軍在天井關和晉城之間遊‘蕩’,截殺敢從天井關出來的援兵。

李存煥諒天井關的守將也沒有膽子出城,黑衣軍雖然只有八千人,但乃是盧龍勁旅。經常在關外和遊牧民族爭鋒,每個士兵最少也斬獲五個首級。胯下戰馬質量就不用說了,還是一人兩匹的配備,機動力可以傲視朱溫麾下任何一支騎軍,打不過還跑不過。盔甲方面雖然是皮甲爲主,但手中的武器無一不是上品。

李存煥估計朱溫少說也得拉出兩萬騎兵纔可以和八千黑衣軍爭鋒。所以李存煥渾然不怕天井關的守軍有膽量出來‘騷’擾。

……晉城……

“咚咚咚”擂鼓聲由慢至快的響起,讓士兵聽聞後體內的熱血不由自主的沸騰起來。

一排排頂盔冠甲的士兵從營盤中出列,排成一個個方陣。打磨得光亮的半身板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目的光芒。二十塊寬大的油布被掀開,‘露’出遮擋在裡面的二十‘門’流‘露’着青金‘色’光澤的青銅火炮,每一‘門’火炮炮口都是標準的三寸二分,所用的炮彈也是標準的三十八斤實心鐵彈。

除了青銅火炮外,後面還有組裝起來的三十‘門’中型投石機,但讓人奇怪的是並沒有攻城塔和攻城車、雲梯等常規的攻城器械。這詭異的現象讓站在城樓上的張歸霸心中不由煩躁起來。張歸霸不相信這是李存煥忘記了的。哪怕李存煥忘記了,盧龍軍集結在這裡足足有八萬七千人,難道這八萬七千人都忘記了嗎?沒有人去提醒李存煥嗎?

李存煥這樣做要麼就是太過自大,要麼就是有必勝的把握。想到這裡,張歸霸放在佩刀刀柄上的左手不由緊緊的握住刀柄,不知道什麼時候滲出來的汗水,沾在刀柄上,讓人手掌感覺粘粘的,特難受。

不過眼下張歸霸已經沒有辦法應付李存煥的兵馬了。張歸弁率領的神捷軍被李存煥攔住在天井關,讓張歸霸頗爲無奈。否則有八千神捷軍加入,張歸霸相信守住晉城是沒有問題的可惜不是樑王千歲反應不快,也不是弟弟張歸弁拖拖拉拉,而是盧龍軍速度太快了,快到讓人根本反應不過來。

南面的消息張歸霸也知道些,從李存煥眼下的行動,張歸霸知道,李存煥是想下河陽。攻破了晉城,天井關就顯得獨木難支,失去了天井關,其他城池就顯得微不足道。只要再攻下河陽,就會形成李存煥將朱溫截斷在河中的形勢。

比之當初李存煥猛然南下兗州,圍攻開封,遊擊洛陽的形勢更加危險。當初朱溫雖然被困住在黃河北岸,但有魏博、成德、邢州、磁州、洺州等共計十二州供給糧食。但眼下如果朱溫被困在河中,那麼憑藉朱溫佔領的絳州、蒲州之地的糧食,如何讓八萬大軍熬過來?

想到這裡,張歸霸就越發擔憂。李存煥就是李存煥,哪怕處於困境當中,也敢於手持一把寶刀,披荊斬棘開闢出一條常人想不到的道路。只是希望李存煥是自大,自己能夠守住晉城,也不需要多長,最多一個月,李存煥再不退卻。他可能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踏足兗海、平盧二鎮九州之地。

此刻和張歸霸一樣心情沉重的還有其弟弟張歸弁,張歸霸兄弟關係甚好。眼下哥哥困在晉城,張歸弁按道理說應該前往救援,否則晉城陷落了,張歸弁恐怕也沒有面子去見二哥張歸厚,也沒有面子去見死了的爹孃。

但話又說回來,神捷軍雖然是‘精’銳強軍,但編制方面是七千步兵一千騎兵,如何是外面遊‘蕩’的黑衣軍的對手?更別提在晉城的八萬七千人。如果是全騎兵,張歸弁還會拼一拼。

張歸弁越想越糾結,他甚至有一種希望其他人來代替他統帥這支軍隊。面對救與不救這個兩難的選擇,張歸弁恨不得此刻便暈過去,但偏偏他還不能夠暈。

這個時候有士兵來稟報,參軍孫致靖求見。

張歸弁聞言,不耐煩的擺擺手道:“不見不見老子今天什麼人都不見別他媽的來煩老子”張歸弁正糾結着,聽到求見,當真是無名火起,恨不得拿刀子砍人。哪裡會去見孫致靖呢

不過士兵離開了沒有多長時間,又回來了,開口說道:“將軍,參軍孫致靖稟報道:他有解決將軍眼下難題的良方”

張歸弁聞言,不由微微一愣,他還真不相信孫致靖能夠有什麼良方,出發他能夠撒豆成兵。不過此刻無論怎麼樣,聽一聽也無妨,萬一還真的有辦法,豈不是好過自己在這裡想的頭髮都‘花’白卻沒有想出事情來更好

張歸弁收斂一下臉上的神‘色’,開口說道:“嗯有請”

第341章 血色之夜(上)第163章 海鶻船第297章 桑乾河大捷第28章 檀州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5章 兵行險着第48章 封賞第67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下)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41章 契丹人來襲(10)第216章 楊師厚的堅持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223章 熊津城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334章 伐木匠之法第232章 親征義武第239章 郭崇韜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107章 周德威計破義昌兵第292章 危局第336章 出海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142章 聚將議事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330章 西路堡第218章 滅國第89章 降兵暴動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74章 居庸關大戰(中)第115章 關中亂(1)第15章 李存孝第179章 虛驚一場第30章 乙室活部第284章 雁門關第127章 乾寧帝第14章 不歸路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31章 宿麥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193章 渤海求和第16章 李克用到!第50章 耶律阿保機(下)第51章 黑衣軍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161章 改革軍制第53章 攤丁入畝第117章 關中亂(3)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159章 濟水之戰?宣武退兵第254章 河間之敗第183章 忽軟弱,調虎離山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323章 請君入甕第109章 韓夢殷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42章 借勢而行第118章 關中亂(4)第8章 黃龍崗(下)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296章 哀兵必勝第171章 反戰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30章 乙室活部第191章 通華谷之戰(2)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252章 風雲變幻第311章 科舉 劉知俊求援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13章 書房議事(下)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4章 劉仁恭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103章 冷箭、毒藥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78章 風起雲涌(3)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219章 在沉默中爆發的甄萱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331章 破城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119章 陳長風之死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15章 李存孝第52章 忠孝軍
第341章 血色之夜(上)第163章 海鶻船第297章 桑乾河大捷第28章 檀州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5章 兵行險着第48章 封賞第67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下)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41章 契丹人來襲(10)第216章 楊師厚的堅持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223章 熊津城第33章 契丹人來襲(2)第334章 伐木匠之法第232章 親征義武第239章 郭崇韜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107章 周德威計破義昌兵第292章 危局第336章 出海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142章 聚將議事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330章 西路堡第218章 滅國第89章 降兵暴動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74章 居庸關大戰(中)第115章 關中亂(1)第15章 李存孝第179章 虛驚一場第30章 乙室活部第284章 雁門關第127章 乾寧帝第14章 不歸路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31章 宿麥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193章 渤海求和第16章 李克用到!第50章 耶律阿保機(下)第51章 黑衣軍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161章 改革軍制第53章 攤丁入畝第117章 關中亂(3)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159章 濟水之戰?宣武退兵第254章 河間之敗第183章 忽軟弱,調虎離山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323章 請君入甕第109章 韓夢殷第34章 契丹人來襲(3)第148章 朱氏兄弟出場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42章 借勢而行第118章 關中亂(4)第8章 黃龍崗(下)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296章 哀兵必勝第171章 反戰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30章 乙室活部第191章 通華谷之戰(2)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252章 風雲變幻第311章 科舉 劉知俊求援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13章 書房議事(下)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4章 劉仁恭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103章 冷箭、毒藥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78章 風起雲涌(3)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219章 在沉默中爆發的甄萱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331章 破城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119章 陳長風之死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15章 李存孝第52章 忠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