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

bookmark

逯明爬上了一座塢堡頂部,俯瞰南方。

淇水蜿蜒流淌,一路向南,穿過平坦無垠的原野。

原野上荒蕪寧靜,荒草甸子隨處可見。

至枋頭時,淇水彷彿遇到了莫大的阻力一般,被大地馴服,折而向東,匯入白溝。

白溝、淇水相交的那個三角地帶內,旌旗林立,人頭攢動。

無數丁壯光着膀子,夯實地基。

大羣輔兵拿着麻繩編織的網,反覆篩選細土。

還有人在指指點點,規劃城池佈局。

好一副熱鬧的築城場景!

築城工地以北,已經挖起了一道壕溝,第二道正在挖掘中。

壕溝接通淇水,起到了護城河的作用。

壕溝之後,築起了低矮的土牆,土牆後有軍士戍守,靜靜看着前方。每隔一段距離,他們甚至安放了強弩,操縱的軍士席地而坐,隨時待命。

壕溝之前,看似平坦無垠,其實挖了不少陷馬坑,他們已經吃過虧了。

這副架勢,不用說了,肯定是打着長期盤踞的念頭。

“嘭!”第一道壕牆上的吊橋放下了。

騎兵魚貫而出,在野地裡列陣。

逯明看都沒看,繼續觀察着巨大的營地。

“將軍,打不打?”有人上來問道。

“你挑選人手,與他們打一打的。”逯明隨意地揮了揮手,說道。

手下領命而去。

逯明嘆了口氣,心中憂慮更甚。

朝廷還在讓他們去打河陽北城,在出發之前,逯明得知大胡已經接連收到兩道敕書,似乎傾向於調集兵馬,前往河陽了。

但枋頭這邊怎麼辦?一定會改弦更張的吧?此地離鄴城不過二百里,一旦讓晉人站穩腳跟,一路北伐,則鄴城將面臨圍攻,對大胡威望的打擊是巨大的。

河陽還是枋頭,必須做出個選擇了。

又或者重拾故伎,擇址渡河,攻入河南境內,逼迫晉人退兵。

三種選擇,三種結局,好像都挺難的。

雙方騎兵已經戰作一團,但逯明無心多看,直接下了高樓,來到塢堡院中。

塢堡帥一家恭恭敬敬,侍立一旁。

逯明隨意掃了他們一眼,突然發現塢堡帥的小兒子在偷瞄他。

這本不奇怪,他的長相與晉人不一樣,經常被人偷看,早習以爲常了。

但今天他感覺到了一絲異樣,讓他心中警醒。

晉軍大舉渡河,這已是數年未有之事,有些人就會猜測,局勢是不是要出現重大變化了。畢竟他們都是晉人啊,天然有親近感,勾搭起來也方便。

逯明心中一凜,突然覺得大胡好像沒有選擇。

是的,所有三種選擇都是狗屁,他只有一個選擇:把晉軍推下河,讓他們遠離河北。

不然的話,河北士族、豪強、塢堡帥們與邵勳勾勾搭搭,變生肘腋之間,尋常事也。

說到底,還是人心向背啊。

司馬越在河北可能沒什麼好名聲,但邵勳未必啊。

此人兩次征伐河北,其中一次更是收復了鄴城,立碑紀功,在河北創下了偌大的名聲。

雖說那些與邵勳交好的河北人要麼南遷去邵勳手下做官了,要麼死了,但留下來的仍然不少,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患,不得不防。

“來人,給大……大將軍報訊。”想得越多,逯明心裡越緊,立刻喚來信使。

石勒其實已經出了鄴城,直奔蕩陰而來。

半途接到逯明的信後,着幕僚讀了下,然後直接扔在地上,看都不看。

“大將軍。”諸將佐都看向他。

石勒突然一笑,抽出佩劍,道:“無需看,徑南行至枋頭可也。”

諸將凜然。

秋收在即,大軍尚未齊備,現在能出動的,不過騎軍及少許步卒罷了。

但大胡的命令很堅決,這讓衆人拋棄了各種雜念,心氣提振了起來。

決一死戰罷了,還有什麼可說的?

“孔豚、趙鹿。”石勒拿布擦拭着劍,喚道。

“末將在。”二人齊齊上前。

“你二人各領騎五千,多攜馬匹……”

“支屈六,你領騎三千,前往……”

……

頃刻之間,石勒已下達了數條命令,撒出去了一萬多騎。

秋高馬肥之際,正是騎兵一年中狀態最好、戰鬥力最強的時候,正合驅使。

三將帶人離去之後,南下的部伍一下子少了很多。

“大王。”右長史刁膺上前,欲言又止。

石勒擺了擺手,道:“君勿復多言。”

刁膺愕然。

石勒輕輕一笑,道:“都什麼時候了,還在乎那些?邵勳此人膽大包天,偏又穩重無比,他現在把刀頂到了我的小腹之上,我若還想這想那,豈非笑話?若丟了鄴城,朝廷會發兵爲我奪取嗎?哈哈。盡集大軍南下,便是天子親至,這軍也撤不回來。”

刁膺默然,片刻後拱了拱手。

“大王,野王、平陽那邊還得轉圜一下。”張賓提醒道。

石勒從善如流,扭頭看向刁膺。

刁膺立刻領命,道:“僕親自走一趟。”

“辛苦了。”石勒和聲說道。

見刁膺離去之後,石勒又看向張賓,問道:“孟孫頗有智計,又熟讀軍略,征伐之時,多有良策,爲何對上邵勳,卻無計可施。”

張賓沉默良久,最後只嘆了口氣,道:“古來征戰者,有急於求成之輩,故用兵冒進,不設備,或只粗粗設備,如此有可趁之機;有瞻前顧後者,稍稍嚇一嚇,故佈疑陣,便使其行動遲緩,亦有可趁之機;還有自詡智將者,或百般騰挪,或示敵以弱,或離間攻心,此輩亦不難對付,憑他千般曲,我自直中求,戰陣軍爭,還是得靠一刀一槍拼殺,如此亦有機會。僕問大王幾句——”

“但講無妨。”

“邵勳冒進否?”

石勒想了想,搖頭道:“看似喜歡奇襲,實則布重兵於內,後手頗多,不是一錘子買賣。”

“其人瞻前顧後嗎?”

“怕是嚇不倒他。遮馬堤之戰,全軍雨夜渡河,行動果決。此番又至枋頭築城,親身犯險,此乃膽大包天之輩。”

“他喜歡玩計謀嗎?”

石勒失笑:“他就是個殺伐武夫,終日籠絡軍心,擅以大勢壓人。”

“他的破綻很少。”張賓嘆道:“若換個人在他的位置上,或許便集結五萬以上的大軍,直插鄴城,勝負憑天。但他卻築城,步步爲營,對付這種人,只能與他耗。”

石勒沉吟了一會,道:“自枋頭北上,直插鄴城,太過冒險,便是我也不會這麼做。一旦頓兵堅城之下,糧道屢被襲擾,軍心紊亂,撤退之時便是大敗之局。”

說到這裡,石勒也有些嘆氣。

幾年了,他們遇上邵勳,只能靠騎兵優勢勉力自保。

擁有大量騎兵的一方是幸福的,因爲他們有戰場主動權。可以選擇打或不打,在哪裡打,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這個優勢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本來可以橫掃河南的。

但攻了幾年,不知不覺間,戰爭的主動權突然之間就沒了。

邵勳在枋頭築城,你能選擇打或不打嗎?沒得選擇。

主動權到人家那邊了。

想想真是莫名其妙,擁有騎兵優勢的一方居然失去了戰場主動權。

以當前局勢看來,戰場是邵勳選擇的——只能在枋頭。

打法也是邵勳選擇的——攻城戰。

打的時間也給限死了——越快越好,因爲一旦築城成功,那就更難打了。

這真他媽的!

******

枋頭城北,雙方騎兵間的廝殺很快結束。

與逯明一樣,邵勳沒多看,而是直接坐到案几後,開始寫信。

信是寫給幕府的,沒別的要求,就一條:多多運糧。

枋頭築城是個大工程,南北二城外加水門,可能要修到隆冬時節,消耗是巨大的。

這也是築城戰法的侷限之處。

但面對騎兵優勢的一方,沒有辦法,穩妥爲主,只能如此。

他修築的城池,其實是一個個兵站,不但要能屯兵,還得有倉城,規模不小的。

直轄的四郡國已經收過一遍稅了,剩下的只能找河南世家大族討要。

其實他們也已經給過一批軍糧了,但不夠,還得要。

邵勳先給老丈人寫了封信,沒說的,自家親戚要帶頭啊。

庾氏都不出糧,你指望其他家族出糧?

寫完這封后,又給他在兗州幕府的兩位軍諮祭酒卞敦、閭丘衝寫信。

尤其是濟陰卞氏,乃兗州大族,卞氏六龍鼎盛時期,不知道爲家族撈了多少好處,而今家底厚實着呢。

沒說的,出糧!

接下來是陳縣王氏、陽夏袁氏、泰山羊氏等相對親近的士族。

寫完之後,一封封着人帶回去。

尷尬嗎?似乎有點。

但時代背景就是如此。

石勒從葛陂退兵,世家大族一個堅壁清野,就能讓石勒大軍人相食。

就連號稱“二十萬騎”的劉聰,都得對裴氏、柳氏、薛氏、宋氏、王氏等幷州士族客客氣氣的。

人家是打不過你,但能給伱拖後腿,讓你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失敗。

築城戰術一路推過去,河南的世家大族一定會“欲仙欲死”,邵勳彷彿已經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了。

哈哈,提款機的滋味難受啊。

擱下毛筆之後,他又登上城牆,看着天邊的晚霞。

天邊盡頭,一隊車馬正在回返。

銀槍軍將士護送着上千輔兵,割粟而回。

八月了,秋收在即,野地裡有不少糧食待收穫,可聊作軍糧補充。

此舉固然會得罪河北的士族豪強,但管不了那麼多了。

打贏了,所有人都會忘記這些破事。

打不贏,也不差這點恨意了。

夜幕完全降下,枋頭內外一片黑沉沉,寂靜得彷彿不像即將爆發大戰的樣子。又或者,這僅僅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970章 王政(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891章 消停了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1023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997章 瀋陽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918章 辦法(上)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四章 攤子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874章 入場第1018章 風角第1092章 差遣第824章 禮物第1018章 風角第1085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811章 鴻篇鉅著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1112章 停止線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802章 送行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875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八十章 家人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十一章 成果彙報第881章 力真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833章 前進!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813章 長子第828章 偏師第十二章 無題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1018章 風角第1016章 葛公(不是)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1057章 襄樊第821章 哭秦庭?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1020章 渡河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075章 水戰(下)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862章 衝擊波第866章 館驛
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970章 王政(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891章 消停了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1023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997章 瀋陽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918章 辦法(上)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四章 攤子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874章 入場第1018章 風角第1092章 差遣第824章 禮物第1018章 風角第1085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811章 鴻篇鉅著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1112章 停止線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802章 送行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875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八十章 家人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十一章 成果彙報第881章 力真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833章 前進!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813章 長子第828章 偏師第十二章 無題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1018章 風角第1016章 葛公(不是)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1057章 襄樊第821章 哭秦庭?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1020章 渡河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075章 水戰(下)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862章 衝擊波第866章 館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