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解決之道

這段時日裡因爲宗室勳貴裁撤與削減用度祿米一事,不但這些公侯們感到不安,就是那些朝中官員心裡也很有些不痛快。這卻是因爲天子很是曖昧不明的態度了。

對於那些朝臣所提出的如此建議,其實萬曆是並不以爲然的,因爲他不認爲國庫的虧空是因爲朝廷要養的宗室太多,更不想徹底把這些自己的同宗都給得罪了,畢竟老朱家的天下還得靠着這些人幫着一起維護呢。

可雖然是這麼想的,萬曆卻並沒有明着表露自己的心意,這卻與他的性格相關了。與自己那些強勢的祖宗不同,萬曆是個有些內向的人,並不是太喜歡與人相爭,這從之前他與張居正的關係,以及後來歷史上和朝臣大起矛盾後他只是避入深宮幾乎不與外臣接觸便可見一斑了。哪怕如今身爲天子的他其實有的是權力來強行讓官員們照自己的意思說話行事,萬曆也沒有表露出半點這種心思。

他應對這次之事的法子很簡單,那就是留中,不作任何的反應。因爲他認爲,只要把這段時間糊弄過去,朝臣自然就消停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萬曆的這一消極應對的法子,在許多事上還是有效果的,因爲朝中官員個個都是人精,自然會從天子的種種反應裡看出其心意。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朝廷裡也有的是不肯看天子臉色行事的人,他們總會找個機會來標榜自己,從而讓自己顯得格外與衆不同,以博取更大的名聲。

當發現天子的這一性格後,便有人加以利用,或是謀求好處,或是通過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一回的事情,就有人生出瞭如此念頭。

而這一回的進言中,除了直言犯諫的,更有人提出了幾種不同的可能。其中有人便把天子的消極應對和楊震聯繫到了一起。

這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誰叫他楊震的名頭夠大,既是天子跟前的紅人,又是新封不久的常平侯呢?這想法是那麼的順理成章,很快就被人視作真實原因,並因此促使不少人彈劾楊震,然後還有提議將他的錦衣衛都督一職給拿掉的。

最近頗爲低調的楊震還真不知道朝中居然又起了這麼一股針對自己的風潮,所以在看到這份摘抄了數份奏疏的公文後,心下自然感到很是憤怒!

他實在想不到,自己都已經退讓韜晦到這個地步了,這些朝臣居然還追着自己不放,是真覺着自己好欺負不成?

其實他倒也是有些誤會這些官員了,他們所以上這彈章,更多的只是爲了顯擺自己的耿直而已。其實就是這些人自己也不認爲這種彈劾能傷得了楊震皮毛,甚至天子只會將這些東西丟到一旁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但這些東西落到楊震眼裡,就有些不一樣了。倘若是以前,他被人冤枉一下也就忍氣吞聲了。但如今的他,地位早已穩固,居然還要蒙受這樣莫須有的

罪名,就叫他楊都督很是惱火了。

不過如今楊大侯爺的養氣功夫也長進了不少,雖然開始時顯得很是氣憤,但很快地,他又恢復了平靜,只把手中的文書往几上一丟,冷笑道:“一些風言風語罷了,倒算不得什麼。”

“楊侯爺這話卻有些不對了。雖然這些彈劾確實不實,但衆口鑠金積毀銷骨,不可不防哪。”王偉在一頓後,又繼續道:“最近發生在咱們這些人身上的事情讓我也多了一些感觸,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

“爲何那些官員會這麼死咬着我們不放?不正是因爲我們好欺負麼?我們這些勳貴,看着好像很風光,日子也好過,但其實在朝廷裡那是幾乎沒什麼權力的,說句不好聽的,我們完全是任人宰割的存在哪。

“那些朝臣就是看準了這一點,知道我們無法還手,纔敢如此肆無忌憚地針對咱們。可你楊侯爺可不同,不說陛下對你的信任,光是錦衣衛,就足以震懾滿朝宵小了。其實他們也清楚這一點,所以纔會藉此機會試探地來針對你一番,倘若楊侯爺你對此不聞不問,只怕更要助長他們的氣焰了,到時變本加厲之下,誰也不敢說他們會再彈劾些什麼……”

這番話固然有危言聳聽的意思,卻也有些道理在其中,而且還很對楊震的心思。因爲他向來認定一個道理,別人對你的敬畏一向都是用實力打出來的,而不是靠着什麼仁義道德說出來的。所以此話一了,楊震的眉頭便微微地皺了起來,看着似乎是被說動了。

“楊侯爺,有一就有二。要想不再被這些傢伙騷擾,唯一的辦法就是狠狠地打痛了他們!”王偉見狀,又挑撥似地說道,說完,還很有些緊張地看了楊震一眼。

“國丈的意思,是叫在下出頭和他們計較一番了?”此刻的楊震卻已冷靜了下來,似笑非笑地看着這位說客一眼,輕聲問道。

不等對方回話,他又道:“可你想過沒有,我若真如此出面與他們爲敵,不正好落實了這彈章裡的指控麼?到時候,本來不參與此事的官員怕也要與我爲難了,還有民間的輿論……”

“這個……”王偉登時一愣,他還真沒想過有這樣的說法和擔憂呢。畢竟,這是楊震的麻煩,他身爲旁觀者是不可能想得如此全面的。同時,王國丈心裡也是一陣歎服,別看楊震只是個武官,但心思卻着實極細,怪不得能多年來擊敗許多敵人,而自己卻一直屹立不倒,那可不光是天子的信重就能做到的。

看王偉如此模樣,楊震便是一笑,這位還真不是個心思深沉的主兒哪,只一番話,就已把他的想法給徹底勾了出來。顯然他們是想借自己的力,甚至是想拿自己當槍使,那些宗室權貴們還真是打得好如意算盤。

楊震當然不可能如他們所願,但同時,也想要回擊那些如瘋狗般的朝臣一下,好叫他們知道

自己不是那麼能招惹的。眉頭一皺間,楊震便很快有了主意:“王國丈當真想要改變眼前這不利的局勢麼?”見對方點頭,他又道:“那我倒是有個法子。”

“侯爺還請明示。”王偉精神一振,忙順着話問道。對楊震的本事,這位還是相當佩服的,想必他的主意應該很不錯。

“這些官員對宗室下手,所提出的理由無非是國庫問題嘛,倘若你們的人能提出充盈國庫的法子,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楊震笑了下道。

“這卻談何容易?”王偉苦笑道。倘若他們有這個見識,又怎麼可能被那些官員逼迫得全無半點還手之力呢?

楊震輕輕搖頭,似乎是對王偉的反應很是不滿,這才繼續道:“其實這主意早就擺在各位眼前了,節流不如開源,國丈你明白了麼?”

“節流不如開源,節流不如開源……”在有些喃喃地念叨了幾回之後,王偉才明白過來:“你是指讓國庫充盈起來的法子不在削減我們的用度,而在增加朝廷的稅收?”

“不錯,之前不是有人提出增加商稅麼?這不就是個很現成的增收來源?”楊震很有些無奈地道。作爲一個穿越者,他實在無法理解如今的大明朝廷爲什麼會對商人的徵稅那麼低,哪怕現在隨着時代的變遷,商人所獲取的利益已經比以前要多上幾十甚至上百倍了,可朝廷能從他們身上所得的稅收卻依然與開國時沒有多少區別。

要知道,前面的唐宋兩朝,商人所要負擔的稅款就要遠超大明的。而南宋以江南一隅之地能抵抗金和蒙古百多年,就是靠着發達的商業和高昂的商稅作爲保障和基礎的。明明有先人的寶貴經驗在前,可大明朝卻非要一條道走到黑,實在叫人有些哭笑不得。

“可是……”王偉卻面露爲難之色,這確實是解決國庫虧空問題的正經辦法,可之前不是早被人給否了麼?甚至連提出這一點的幾名官員都有被人彈劾其心不正而奪了官的。

“我知道國丈你在擔心什麼。但其實,這些不過是某些人的私心作祟而已。你覺着爲何朝中那些官員會如此大力反對增收商稅?僅僅是因爲這與我大明的成法相背麼?”不等對方反應過來,楊震已自行回答了這個問題:“不,事情可不像他們所說的那麼單純,他們所以如此激烈反對,只是因爲這觸及到了他們自身的利益。”

“這話是怎麼說的?”王偉心裡一動,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卻又不敢肯定。

而楊震,卻沒有給出答案,而是走到一處櫃子跟前,從裡面取出了幾份文書,擺到了王偉面前:“這是錦衣衛這些年來一直盯着的事情,裡面就有王國丈你想知道的答案。”

王偉下意識地拿過這些文書,隨便打開最上面的一份一掃之下,神色便是一愣,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來……

(本章完)

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糧荒(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四十九章 突襲(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發現與疏漏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公然爲敵(下)第一千二十章 早朝激辯(六)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三百零五章 節外生枝(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燙手山芋(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兩處麻煩第五百零六章 出頭在眼前第四百十六章 內訌(下)第三十一章 螺螄巷(五一求收藏哪!)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九百六十三章 破敵(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別有內情(上)第三百八十章 陷阱第九十八章 真相(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會試風波(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長談(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九十九章 真相(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零五章 張文明之死(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賀禮玄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夜謀第一百九十七章 鎮撫司第二章 事有蹊蹺第三百十八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中)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中)第九百五十六章 危與機(上)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察暗訪(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馮保喊冤(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何以報怨仇(下)第七十七章 冤案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影響第八百四十章 逝去第三百四十七章 發現與疏漏第七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中)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遇襲(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九百七十一章 絕戶計(上)第九百七十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上)第九十六章 雨澆梅花(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七百五十一章 變數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馮保喊冤(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之冬(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五十一章 雙管齊下(上)第四百二十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四章 面君交旨(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真實目的(下)第五百零一章 水患亦人患(三)第八十三章 借勢而爲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面君交旨(上)第五百十六章 勢同水火(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楊晨的堅持第七百九十五章 冤家路窄(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泗城歸降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把柄(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困難與壓力(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命換一命第九百九十八章 萬曆十五年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陰雲西南(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登之圍(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災(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去與重聚第八百六十五章 彈指三年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四百十六章 內訌(下)
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糧荒(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四十九章 突襲(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發現與疏漏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公然爲敵(下)第一千二十章 早朝激辯(六)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三百零五章 節外生枝(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燙手山芋(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兩處麻煩第五百零六章 出頭在眼前第四百十六章 內訌(下)第三十一章 螺螄巷(五一求收藏哪!)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九百六十三章 破敵(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別有內情(上)第三百八十章 陷阱第九十八章 真相(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會試風波(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長談(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九十九章 真相(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零五章 張文明之死(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賀禮玄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夜謀第一百九十七章 鎮撫司第二章 事有蹊蹺第三百十八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中)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中)第九百五十六章 危與機(上)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察暗訪(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馮保喊冤(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何以報怨仇(下)第七十七章 冤案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影響第八百四十章 逝去第三百四十七章 發現與疏漏第七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中)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遇襲(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九百七十一章 絕戶計(上)第九百七十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上)第九十六章 雨澆梅花(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七百五十一章 變數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馮保喊冤(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之冬(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五十一章 雙管齊下(上)第四百二十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四章 面君交旨(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真實目的(下)第五百零一章 水患亦人患(三)第八十三章 借勢而爲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面君交旨(上)第五百十六章 勢同水火(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楊晨的堅持第七百九十五章 冤家路窄(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泗城歸降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把柄(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困難與壓力(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命換一命第九百九十八章 萬曆十五年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陰雲西南(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登之圍(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災(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去與重聚第八百六十五章 彈指三年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四百十六章 內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