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京(上)

草長鶯飛二月天,轉眼間,時間已來到了大明萬曆五年的二月下旬。

雖然去年的冬天顯得比往年寒冷了些,但它去的卻也比往年要早上一些,尤其是北京城這兒,似乎是老天也覺着需要讓人們更快地感受春意來襲,雖還不到三月,這氣候卻已頗爲溫暖。

人們自然不會辜負如此大好春光,無數百姓脫去厚重的棉衣,穿上了輕薄的春裝,踏着愉快的步伐來到了山水邊去感受春的暖意和那生機勃勃。

不光是北京城裡的一些山水已被遊人所踏遍,就是城外那些本不甚美的景緻,因爲人比城裡要少些的緣故也多了不少訪客。即便是中午之後,還有不少青春年少的人兒三五成羣地趕出城去,領略城外的春光。

去年的那一場風波早已被這些善忘的人給拋到了腦後,只要山西沒有出現什麼大亂,京城的百姓便不會像之前般憂心忡忡,他們還有自己的日子要過呢。

當這些人嬉笑着打從玄武門出來時,便突然發現前方有些古怪,一隊百十人的官軍正肅然地站在道旁,在他們的身後,則擺了一頂轎簾低垂的八擡大轎,雖然這些年輕人沒多少經驗,但只看那轎子的規制,以及那些士兵肅然的模樣,便可推知轎中是個大人物了。

這個認識,讓衆年輕人的神色陡然就變得有些緊張起來,再沒有了之前的輕佻與嬉笑,很是小心地從道上輕輕走過,就好像怕驚動了轎子裡的人一般。

看着他們那小心翼翼的模樣,轎子裡那個鬚髮花白,身着二品官服的男子眼中便現出了一絲羨慕之色來:“都是青春年少的好兒郎哪,想我譚綸當年也與他們一般不知愁是何滋味,不想歲月蹉跎數十載,我已垂垂老矣。好在,江山代有人才出,縱然我已老去,但朝中卻還是有賢臣輔佐,我便是退了也心安。”想到這兒,他不禁露出了一絲欣然的笑意來。

此人,正是當今朝中聲望極高,歷經三朝,立功無數的兵部尚書譚綸譚子理了。只是看他現在的模樣,卻比大半年前更顯憔悴,顯然他身上的病患可要比之前更重了幾分。

這時,一名親隨湊到了轎旁,衝裡面的譚大人輕輕地道:“大人,據前面的人來報,他們已在十多裡外了。”

“哦?來得倒是不慢哪,看來鍾御史他們也是歸心似箭哪。”譚綸說着輕輕低咳了兩聲,眼中的欣喜之色就更重了。

“大人……有幾句話小的不知該不該講……”那親隨神色複雜地看了自家大人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譚綸掃了他一眼,說道:“你是覺着老夫不該紆尊降貴地出來迎接他們嗎?”

“其實以他們所立下的功勞來看,大人親迎也不爲過,但那也得是陛下下旨才成。可您,卻自請出城相迎就有些不妥,何況您現在這身子骨……而且鍾御史他們在山西所做之事朝中尚未有個定論,您這麼做,就不怕朝中非議嗎?”

“你跟隨老夫多年了吧,怎麼還不明白我的心意呢?正因爲朝中對此多

有爭論,老夫纔會自請出迎。若是人人稱頌,我倒不必辛苦這一趟了。而且就老夫看來,天子也是樂見老夫如此的,所以並無不妥。至於我這身子,雖然老朽,但這點折騰卻還是經得起的,又不用老夫真個從京城步行出來迎接。”譚綸心平氣和地跟自己這個親信把話都說清楚了。

那人知道這是老大人早已打定的主意,便也不再說什麼。其實他也清楚,人都到這兒等着了,實在沒有再繼續糾纏於該不該出迎這個話題必要了,但他只是心裡憋得慌,才這麼說的。

就這麼又過了片刻,前方便有大股的煙塵升騰而起,那是大量人馬正過來的前兆,見此情況,正等候得有些不耐的軍士們的精神便是陡然一振:“來了!”

很快地,當先的幾騎人馬就已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之內,隨後是更多的騎士,還有一面面高高飄揚的旗幟,那是欽差出行所打的杏黃旗和旗牌。見到這景象,衆人終於確信是正主到了,便有人趕緊催馬上前,將兵部尚書譚綸在此迎候的消息給傳遞過去。

當下人將這個消息傳到來軍隊伍裡時,鍾裕正在自己的車裡昏昏欲睡。

在一切都塵埃落定,山西徹底平定之後,他便帶着人馬踏上了返回京城的道路。只是因爲這一次的遭遇實在太過多變,他心裡又揹負了太多心事,各種負面情緒的積累,讓他在徹底放鬆下來之後終於病倒。

這一路趕着回京,鍾裕一直都是病怏怏的。好不容易在這兩天身子才漸漸好轉,只是興致卻並不甚高,即便回到了京城附近也沒有下車走動一下的意思。這或許也是因爲心病所致,他早前已下定決心在回京後就辭去一切官職,回鄉歸田,但在真個要到京城時,這個想法卻又有些動搖了。

十年寒窗,一貫以來的報國之念,讓他開始猶豫,自己因爲一時之氣而就此離開朝堂的決定到底是對是錯。

眼見京城就在眼前,鍾裕心中的糾結就更重了幾分,只可惜這個問題只能由他自己來決定,就是楊震也幫不上忙。

待聽到手下將前方有兵部譚尚書前來迎接的消息帶來後,鍾裕還微微地愣了一下,旋即才神色一緊,趕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然後叫停馬車,急急從車廂裡鑽了出來。好在他知道將近北京少不了會有些應酬,早早就穿戴整齊了,不然這會更叫他手忙腳亂。

在下車略一定神,又振作了一下精神之後,鍾裕才邁着堅定的步子朝着前方那隊伍走過去。在來到前面的楊震身旁時,他還衝楊震打了個眼色,示意他也跟着自己過去。

楊震已知道前面等着的是什麼人了,一見他要自己也跟過去,心下頗爲感激。這可是很難得的機會哪,像自己這樣的錦衣衛千戶,別看在外面挺威風的,但在真正的朝廷高官眼裡卻什麼都不是,更別提能與他們面對面地說話交流了。也只有得到同樣是朝中高官的鐘裕這樣的提攜,他才能認識更多重臣,從而真正在政壇上有一點點的位置。

想着這些,楊震的動作卻

並沒有絲毫猶豫,當即跳下馬來,落後鍾裕半個身位地跟着他朝着那邊走去。

待鍾裕二人來到時,譚綸已從轎子裡走出來,一臉微笑地看着他們了。此刻的他,倒是不見半點病容,顯得神采奕奕的,只有那略有些暗淡的目光給人一種異樣的感覺。

“下官鍾裕參見譚老大人,老大人竟親自郊迎下官,實在叫鍾裕惶恐不安!”鍾裕說着便要跪倒,卻被譚綸搶先一步給攙扶住了:“鍾大人不必如此,老夫可受不起你這樣的大禮,你現在可還是欽差身份,若讓你的同僚們知道了,一定會參老夫一個僭越之罪的。”

聽他這麼一說,就連楊震也只能停下跪下拜見的動作了。確實,他們在交旨覆命之前就一直都是正副欽差,代表的乃是天子,豈能向其他人蔘拜見禮?

“老大人說的是,是下官疏忽了。”鍾裕忙拱了下手道:“不過老大人身份尊貴,卻紆尊降貴地來此迎接下官,實在還是叫下官心裡不安哪。”

“這有什麼不安的,你爲國做出大事,我這個兵部尚書前來迎你以表謝意那是再正常不過了。你們在大同所做的一切,我都是瞭解的,做得好哪,果然沒有辜負陛下對你的信任。”

“老大人過譽了,下官不過是儘自己的本分罷了。而且,這次大同之事,真正力挽狂瀾的並非下官,而是這位錦衣衛千戶楊震,若非他幾次出妙計逆轉局面,只怕下官早就折在大同了。”鍾裕一臉真誠地道。

楊震有些不解地看了鍾裕一眼,心下不覺大爲驚訝與感動,他實在沒想到鍾裕竟會把一切功勞都推給自己。要知道,這可是實打實的功勞,將來於各人的仕途那是大有好處的。

不光是楊震,就是譚綸聽了這話也不覺一怔,隨後他眼裡便現出了一絲讚賞之色來,又把目光轉到了楊震身上:“你便是楊千戶?你之前在京城所做之事,本官便多有耳聞,不想去了山西依然如此了得,好,不愧是英雄少年,將來必會成我大明國之棟樑。”

“多謝大人讚揚,下官愧不敢當!”楊震趕緊拱手謙遜地道。

“好啦,你們這一路自大同回京想必也勞累不堪,本官就不在此耽擱你們進城了,這便回去吧。”譚綸說着,便有些吃力地轉身欲要回轎裡去。其實他心裡還有不少話要說的,奈何身子實在是頂不住了,光這麼站着就覺一陣陣地乏力,故而只能留待以後。

鍾裕也發現了他的不適,趕緊上前一步,攙住了他的手臂,扶着他往回走。同時心裡一陣不舒服:“想不到這才數月工夫,譚老大人的身子已如此之弱了。”

“鍾大人哪,此次回京,可還須小心爲是。大同之事看似已然解決,但其實餘波未了,你可要注意了。”在坐回到轎子裡去後,譚綸頗有深意地又低聲囑咐了一句。

新的一卷開啓,求下月票什麼的支持。。。。。另多謝書友ruolanyouya、拉風哥和美麗築城所投的月票。。。。

(本章完)

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下)第六百零四章 意外變故第八百二十六章 泗城內訌(上)第六百零三章 鋌而走險第三百三十九章 雷雨不眠夜(一)第三百零九章 離京啓程(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一千二十章 早朝激辯(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毒計(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上)第九百四十四章 故地故人(下)第七百三十章 發難(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審案(上) 第三更第五百章 水患亦人患(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擊(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擊(下)第八百十二章 出人意料(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會試風波(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困難與壓力(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趕盡殺絕(中)第六百七十四章 會試風波(九)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九百九十六章 天倫(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報應不爽 第四更!!第八百十六章 逃不過(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早朝風雲(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意外收穫(上)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求助上門(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薑是老的辣(終)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將欲南下第六百零八章 瘋子縣令(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罄竹難書第七百零二章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陳家坳(中)第九百十四章 關鍵線索(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審突變(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棘手的案子(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把柄(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幕後黑手(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暗戰(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促膝長談(上)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二十一章 氣運與算計第四百四十章 謀位(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泗城內訌(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芳蹤杳杳(二)第二十五章 處心積慮第九百七十五章 草原之殤(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棘手的案子(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馮府(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陛下錯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想拖難拖怎麼拖第五百七十三章 華亭徐家(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糧荒(下)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九百零七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進京(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福禍相連第二百十七章 名利雙收第七百四十三章 威逼利誘(下)第五十九章 青龍堂(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敵(三)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兩處麻煩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深不可測(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驚悉(下)第七百零九章 丁憂與奪情(上)第三百十九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兀的邀請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聶飛的悲劇(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題與猜測第七百八十九章 五日後(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發難遲來的感謝與其他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
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下)第六百零四章 意外變故第八百二十六章 泗城內訌(上)第六百零三章 鋌而走險第三百三十九章 雷雨不眠夜(一)第三百零九章 離京啓程(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一千二十章 早朝激辯(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毒計(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上)第九百四十四章 故地故人(下)第七百三十章 發難(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審案(上) 第三更第五百章 水患亦人患(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擊(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擊(下)第八百十二章 出人意料(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會試風波(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困難與壓力(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趕盡殺絕(中)第六百七十四章 會試風波(九)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九百九十六章 天倫(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報應不爽 第四更!!第八百十六章 逃不過(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早朝風雲(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意外收穫(上)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求助上門(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薑是老的辣(終)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將欲南下第六百零八章 瘋子縣令(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罄竹難書第七百零二章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陳家坳(中)第九百十四章 關鍵線索(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審突變(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棘手的案子(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變(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把柄(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幕後黑手(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暗戰(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促膝長談(上)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二十一章 氣運與算計第四百四十章 謀位(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泗城內訌(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芳蹤杳杳(二)第二十五章 處心積慮第九百七十五章 草原之殤(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棘手的案子(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馮府(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陛下錯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想拖難拖怎麼拖第五百七十三章 華亭徐家(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糧荒(下)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九百零七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進京(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福禍相連第二百十七章 名利雙收第七百四十三章 威逼利誘(下)第五十九章 青龍堂(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敵(三)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兩處麻煩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深不可測(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驚悉(下)第七百零九章 丁憂與奪情(上)第三百十九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兀的邀請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聶飛的悲劇(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題與猜測第七百八十九章 五日後(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發難遲來的感謝與其他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