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

在心下有所惕然的情況下,楊震自不可能繼續沉浸在溫柔鄉中而不顧外間之事,所以只陪了洛悅潁和張靜雲二女一日後,他便重新把精力投放到了錦衣衛內部的大小事務上,以防出現什麼差錯而被張居正方面的人抓住把柄。

只是他卻沒想到,次日剛到鎮撫司不久,便知道了一個叫他略覺意外與不甚唏噓的消息——華亭縣令藺文賓竟在徐家一案終結之後突然辭官離開了。

對藺文賓,楊震還是頗有些欣賞的。此人正直而又有膽色,即便身在徐家勢力最大的老巢,依然敢於和徐家作對,敢於爲百姓說話,只此一點,就已強過這個時代太多碌碌無爲,眼中只有自己前程的官員了。

但同時,他又不是個刻板的官員,很是懂得變通之道。比如在縣衙裡有人要燒那些對徐家不利的罪證時,他就隨機應變將計就計,從而坑了徐家一把;再比如他以文官身份根本不在意和自己這個名聲不怎麼樣的錦衣衛頭子合作。

在楊震想來,像他這樣的官,正是大明朝廷所需要的。而且這次在徐家一事上他的功勞又不比自己小,又有之前的彈章讓皇帝對他有了印象,想必今後的前程也必然大好,即便起點低下,三五十來年下來,也必然會在朝廷裡有一定的地位。

之前他還在想着如何幫藺文賓一把,同時和他搞好關係呢,卻沒想到,最終得到的卻是這麼個結果。從他之前的爲人來看,顯然不是因爲擔心會受到與徐家關係密切的官員的報復纔不得不辭去官職,而是確實看透了官場中的黑幕,不願同流合污才失望離去。

“哎……又一個能爲國家,爲百姓做些實事的人走了,這世道就是如此麼?那些真有心有力的,報國無門;倒是那些蠅營狗苟,善於鑽營之人卻總能佔據着朝中絕大多數的位置!”楊震不由得一聲嘆息。但這種事情,他卻根本做不得主,別說是他了,即便是當今天子,或是如今權傾天下的張居正,也一樣改變不了這個世道,或者說從未有人真正能改變這世道,無論是幾百年前的大明朝,亦或是幾百年後……

在想明白自己可以爲這個時代做些什麼後,楊震的目光已比以往看得更遠。同時,他也比以前顯得更加謹慎。

一開始時,他只有兄長一個親人,所以可以無所顧忌,用任何激烈的手段去與強大的敵人爭鬥,無論是張家還是其他人,他都不怕用最直接的方式以命相搏。但隨着洛悅潁、張靜雲她們的出現,他肩上就多了一份責任,心裡也多了一分牽掛,再做事就不可能如以往般放開手腳,必須有所收斂與防範了。

而現在,當他有了更高的理想,想爲這個時代,和天下人做些什麼後,就更不容自己出什麼差錯了。或許俗話裡所說的江湖越老,膽子越小便是因此而來吧。當你擁有的多了,想做的多了,有些以往可以輕鬆做到的事情反倒放不開手腳了。

至少現在,對楊震來說最關鍵的已不再是怎麼找到張居正的破綻,而是儘量不要叫他發現自己的破綻,因爲他知道,在自己將徐家徹底搞掉之後,張居正勢必會恨自己入骨,從而想盡一切方法

來找自己麻煩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

在老師的靈前發下誓言的張居正已打定主意要除掉楊震這個眼中釘了。這不光是爲了替徐家報仇,也是爲了自身的安全考慮,爲了自己傾注了一生心血的改革新政考慮。

因爲在楊震肆無忌憚行事的背後,他已隱隱看到了那個現在雖然還很弱小,卻在不斷茁壯的年輕身影。他還有太多的理想沒有實現,絕不希望自己就這麼倒下了,更不希望自己做到一半的事業就此毀滅,爲了這一點,他必須要讓那人知道自己是不好惹的。

那人地位太高,自己又沒有那方面的野心,所以不會公然與之爲敵。但張居正卻可以借對付楊震來給他一個警告,至少在自己還沒死,或是主動辭官之前,他能安分地呆在那兒,做好自己的本分。

可即便張居正是這麼想的,又有全天下最大的權力,真想要對付眼中釘肉中刺一般的楊震卻也沒有那麼容易。

在普通百姓,以及後世大多數人眼中,皇帝身爲天下之主擁有完全的,說一不二的權力,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權是凌駕於一切之上的存在。而張居正現在雖然名義上不是皇帝,事實上,他卻是個比皇帝更有權勢之人,他想要對付楊震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麼?

事實自然不是這麼簡單。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這種絕對權力的皇權一說,深明中庸和制衡一道的老祖宗們即便是在皇帝這一天下第一人的身上也是做了諸多桎梏的。

不說漢唐宋這三個君權往往旁落,宰相幾乎可以和皇帝相抗衡,能夠反駁皇帝一切不合理行政命令的朝代,就是眼下這個被太祖皇帝廢除了宰相制度的大明朝,也是有一整套完善體系來制約皇權的。

內閣、六科廊、都察院,都是可以封駁皇帝旨意的機構,同時他們還能時刻跟皇帝直言覲見,皇權在這個時代幾乎是被這些所謂的清流徹底包圍的存在。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明朝皇帝被人罵的最多,流傳下來的各種黑材料也最多,看着那十多任天子,幾乎有一大半都是些歪瓜裂棗,似乎這個朝代能傳遞十二代都算是個奇蹟了。

也只有接下來那個真正將大臣官員,甚至是天下子民都視作奴隸的野蠻朝代,皇帝的權威才真正被拔高到了讓人髮指的地步。他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那麼的英明神武,從不犯錯,有錯也是底下那些奴才們把事情給辦砸了。

而某些人也不知是出於什麼想法,還總是將這兩個朝代並稱爲中國歷史上最專制的朝代。想來也是奇怪,一個皇帝總被人批判得體無完膚的朝代,又怎麼可能做到皇權專制呢?難道皇帝不會生起氣來把罵他的人都給滿門抄斬麼?難道大臣個個都是那麼耿直,連死都不怕麼?而後面那個朝代,他那些聖君人主就從來不幹生兒子沒那啥的事情麼?

額,扯遠了,拉回來……

張居正現在不是皇帝,卻有着比皇帝更大的權力,但他要對付楊震,卻還是需要一些正當藉口與理由的,必須找到楊震犯錯的把柄,才能讓手底下的人對他發起攻擊。

而且,之前被親近徐家的那些官員用過的一些或莫須有,或很荒謬的理由是完全不能用了。因爲這些別說是說服本就對楊震極其信任的皇帝了,就是其他中立的官員,怕也是很難被說服的。

而且張居正還知道,在他周圍,依然有許多人在憋着等他露出破綻。高處不勝寒,像他這樣位高權重的首輔,而且還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砸了多少人的飯碗,得罪了許多人,樹立在暗處的敵人一定是極多,且超乎他想象的。所以在這件事上,他絕不能馬虎,必須在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後,才能對楊震下手,纔敢對楊震下手。

可眼前的事實,卻叫張居正很有些無奈。即便他手下的言官們個個都是挑人毛病的箇中好手,但在對着楊震及其手下的錦衣衛時,依然有種無處下手的感覺。

如今的錦衣衛早被楊震整頓得風氣大改,之前的橫行霸道之舉早已絕跡不說,平時的操練也很是用心,看着都跟軍隊彷彿了,怎麼可能有什麼把柄呢?

至於楊震自身,更是做得比一般官員都要好,少有應酬,平時也就跟鎮撫司裡的兄弟在一處,連想找他說錯話的機會都沒有哇。

而且,更叫人絕望的是,如今的錦衣衛更是鐵板一塊,針插不進水潑不入,讓他們更加無法接近楊震,從而找到其弱點所在。

這也是因爲前些年裡,錦衣衛作爲東廠附庸,一直不被人所重視的緣故。那時沒人會想到這個早已被人視作垃圾場一般的衙門會有翻身的一天,自然不可能往裡面安插親信眼線了。而等到他們覺察到有什麼變故時,一切卻已太晚了。

在張居正執掌大權以來,幾乎從未有什麼事是真能叫他感到束手無策的,哪怕是再難纏的對手,他也能憑藉自身的實力搞定。但偏偏這一回,在面對楊震這個錦衣衛頭子時,他卻終於沒了辦法。

即便心裡不快,事實擺在眼前之下,張居正也只能暫且忍耐下來,畢竟他身爲首輔有太多事情需要去辦,怎麼可能總是糾結於這些恩怨呢?

而接下來就是年節,朝廷即將徹底放慢腳步,給官員們放幾天假了。再接下來,已算是成年的皇帝朱翊鈞還將要大婚,這一切自然又少不了張居正這個首輔的一通忙碌,如此他不得不把對付楊震的想法暫且擱置下來……

額,本章裡夾帶了不少路人的私活,少了情節的推進,還望各位書友能夠諒解……沒辦法,寫着寫着,有些一直想說的話就不由自主地從手指端流露出來了。

大明作爲漢人最後的大一統王朝因爲之後那個朝代的緣故,再加上那時的言官御史們又以罵皇帝表現自己的耿直無畏爲榮,便有了這麼多負面的看法。

但事實,肯定不是這樣的。無論是武宗(正德)還是本書中的皇帝萬曆,都是被人妖魔化了的存在。雖然路人能力有限,不可能爲他們平反,但有些話,還是想要說上一說的,這也是路人寫本書的其中一個目的。

最後,還望各位多多投下票票支持什麼的!!!!!

(本章完)

第一百十一章 打成一片(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驚悉陰謀(下)第四百二十章 禮物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亂(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不可測(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與真相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客爲主(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誘(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平定(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辭而別(上)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一百零三章 再救佳人(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首輔的苦心第九百八十章 楊震的目的第一千十七章 早朝激辯(三)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七百二十五章 棘手的差事(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登之圍(中)第一百零二章 繼續向南第五百九十二章 走投無路(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財色動人心(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巳時(下)第四百零九章 趁勝追擊(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三十九章 兩難的抉擇(多謝書友紙花船捧場)第四百七十章 公然爲敵(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六百三十五章 歸京第九百五十七章 危與機(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興師問罪(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京營軍演(終)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點第二百三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七百七十八章 攻與防(下)第七百四十章 西南之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七十六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季孫之憂(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事皆備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三十四章 出獄(二更求下收藏)第三百二十八章 深不可測(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雨不眠夜(六)第八百四十四章 接頭第五百五十一章 佳期將近禍亦近第六百六十七章 會試風波(二)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敵(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西南隱患(上)第八百十五章 逃不過(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上)第七十七章 冤案第三百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上)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二百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九百九十章 天意如此(上)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三十七章 君臣論案 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主動權(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鬆羅鎮(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勾心鬥角(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七十七章 勘察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五章 小人第二百三十章 牢獄內外(上)第二更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四十九章 突襲(下)第四十七章 突襲(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君臣對話(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七百二十一章 雷霆(下)第四百九十章 滿盤皆輸(上)第九百六十九章 猝然發難(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中)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六百十一章 聯手(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煩惱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與防(中)第五百十七章 勢同水火(四)第四百零六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零八章 揚威(二)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
第一百十一章 打成一片(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驚悉陰謀(下)第四百二十章 禮物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亂(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不可測(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與真相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客爲主(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誘(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平定(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辭而別(上)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一百零三章 再救佳人(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首輔的苦心第九百八十章 楊震的目的第一千十七章 早朝激辯(三)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七百二十五章 棘手的差事(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登之圍(中)第一百零二章 繼續向南第五百九十二章 走投無路(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財色動人心(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巳時(下)第四百零九章 趁勝追擊(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三十九章 兩難的抉擇(多謝書友紙花船捧場)第四百七十章 公然爲敵(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六百三十五章 歸京第九百五十七章 危與機(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興師問罪(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京營軍演(終)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點第二百三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七百七十八章 攻與防(下)第七百四十章 西南之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七十六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季孫之憂(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事皆備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三十四章 出獄(二更求下收藏)第三百二十八章 深不可測(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雨不眠夜(六)第八百四十四章 接頭第五百五十一章 佳期將近禍亦近第六百六十七章 會試風波(二)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敵(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西南隱患(上)第八百十五章 逃不過(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上)第七十七章 冤案第三百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上)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二百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九百九十章 天意如此(上)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三十七章 君臣論案 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主動權(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鬆羅鎮(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勾心鬥角(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七十七章 勘察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五章 小人第二百三十章 牢獄內外(上)第二更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四十九章 突襲(下)第四十七章 突襲(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君臣對話(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七百二十一章 雷霆(下)第四百九十章 滿盤皆輸(上)第九百六十九章 猝然發難(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中)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六百十一章 聯手(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煩惱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與防(中)第五百十七章 勢同水火(四)第四百零六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零八章 揚威(二)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